惨淡的2022年终于过去,新年刚过,大年初四我乘坐赣州出发的D6583约三小时准点到达南靖站。福建已来过多次,仍有许多值得游玩的地方。
南靖动车站很小,来看土楼的自驾为主。站外只有公交到汽车站,再坐6路车到景区,差不多要花费两小时。冷清的车站外只有一个出租车司机在揽客,等了许久才和人拼车成功,50元直接到云水谣。一路上,高速路口都临时封闭,显示所有高速出口都严重塞车。司机走一条经常无法会车的乡村小道,差不多一个半小时绕到云水谣后面。心缘宾馆老板出来接我,直接就到了景区里面,景区门票90元也省了。春节,几乎所有酒店客栈价格都翻了两倍以上,而且基本满房。我搜索许久才找到的这家庭旅馆,也要278元。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
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次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由福建省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 。即永定区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大地土楼群。这些土楼或方或圆,以圆为主,如珍珠般洒落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间。 截至2008年,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
时间刚过四点半,酒店后面二百米外便是云水谣有名的大水车。云水谣土楼群因为电影《云水谣》而被人热议。在这里的一条千年古道牵起两座世遗土楼怀远楼和和贵楼。
与南靖站的冷清相比,这里却是车水马龙,只能龟速穿行。从大水车往下流走约700余米便是怀远楼。
怀远楼最大特点就是它是一座双环圆楼,大环和其他土楼一样为住宅,小环为怀远楼特有的学堂,平时是简氏子孙读书的地方,也是祭祀祖先的祠堂和族人举行重要活动的场所,取名为“斯是室”,两联书为“斯堂讵为游观祈计敦书开耳目,是宝何嫌隘陋惟思尚德课儿孙。不过这旅游季,人是里三层外三层,想照张无人的相片是不可能的,在土楼外围边一点,照一张靠墙的相片,效果也不错。
从怀远楼往回走,再次经过大小车,过溪的小桥人是那么多,走到和贵楼已是华灯初上。灯光亮起来,土楼又是另一种效果。和贵楼前面,三座土楼一字排开,红色灯笼与黄色土墙相映成迷人的桔色,一派喜气。
和贵楼是一座方楼,建于清代雍正十年,是南靖最高的土楼。这座土楼建在沼泽地上,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保存完好。也是《大鱼海棠》中湫的家。
和贵楼有“三奇”。和贵楼高五层,21.5米,别小看这个数字,这是个“世界之最”,也就是说和贵楼是已知的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此为一奇;和贵楼当初选址建楼,并未发现这是块沼泽地,建了一层,忽然整层楼像沉船一样,慢慢下沉到了烂地里,建楼的简姓族人在下沉的楼墙上打了100多立方米的排桩,建起了一座五层高的方楼。两百多年来,和贵楼固若金汤,风雨不动安如山。你在楼中学堂的小天井用铁线往地里插,一口气可以插进5米多深,拔出铁线,则可见铁线上有淤泥的痕迹,你如果在这里跺跺脚,天井整片的卵石便会涟漪般震动,此为第二奇;和贵楼的第三奇,即楼中两口水井,相距十八米,井水水位均高出地面,左边那口井,清亮如镜,水质甜美,,而右边那口井却混浊发黄,污秽不堪,完全不能饮用。因井壁材料不同,一井致密,另一井污水渗入,导致如此差别。
和贵楼出来,旁边倒有些餐馆。点一份青椒牛肉,48元,份量只有果碟那么大,这也太坑了。沿着溪河往回走,两岸聚集着许多游客。满天的烟花乱舞,夹杂着爆炸声,把整个云水谣照成了一片不夜天。
早晨起来退房,酒店附近就有很多早餐店,一碗馄饨、一个茶蛋解决早餐。过桥到对面的德风楼,那儿有6路公交4元到游客集散中心。
南靖A线旅游线路包含田螺坑景区、裕昌楼、塔下村,门票90元,景区交通车15元。交通车约20分钟就到田螺坑景区。
田螺坑土楼群由一座方形土楼“步云楼”,三座圆形土楼“和昌楼”、“瑞云楼”及“振昌楼”,一座椭圆形土楼“文昌楼”组成。远眺就成了最有名的土楼群“四菜一汤”。观景台人来人往,场景虽好,却很难拍到满意的照片。沿着台阶向下,就可以走到土楼。每座土楼都有居民要招揽游客上楼。旅行很少购物,现在对冰箱贴多了兴趣。在步云楼10元买了“四菜一汤”冰箱贴,老板让我免费登楼参观。这是我第一次登上土楼,倚在木栏上拍照,到处都是生活气息,仿佛回到了旧时光。
转到瑞云楼,里面摆满了桌子,似乎是做旅游团餐。趁着没人登楼参观。土楼虽然不大,却可以看到后面和昌楼,拍出楼中楼的效果。参观完“四菜一汤”从另一条路出景区去坐交通车,交通车指示不清楚,当地拉客司机常常误导你,好在江湖经验足,多问几人,便不会上当。等了十分钟,景区交通车把我送到裕昌楼。
裕昌楼建于1368年,是福建土楼。现存最古老的土楼。共有五层18.2米,房室269间。全楼有五部楼梯,分为五大卦,底层厨房内设有水井,共22口,是福建土楼中水井最多的土楼。楼内天井中心建有单层的圆形祖堂,堂前用鹅卵石铺成的一个阴阳八卦,分五格,代表“金、木、水、火、土”。裕昌楼最大的特点是柱子东倒西歪,最大的倾斜度为15°,看起来摇摇欲坠,但经受七百年侵蚀和无数次地震的考验,依然如故,有惊无险,成为古民居建筑的活标本。
裕昌楼比我之前参观的土楼都大,阿婆5元带我上楼。走廊上挂起了一排排灯笼,极好照相,我又乐此不疲了。
出来附近餐馆点一份鱼头豆腐汤,68元,拼起来半只鱼头也没有,有了前晚的经验,也就淡定了。
回到停车场,景区交通车正要出发,五分钟把我们送到离景区还有一公里多的地方,司机说里面塞车,只能在这下车。步行进去,每隔几十米都有乡民自愿者在那疏通交通,我步行就把这当热闹看了。
塔下村是典型的客家聚居地,构筑于“两山夹水、铁扇关门”山川形胜中的太极状村落格局保存完整。沿着弯曲的溪流步行,不时出现一座座土楼,先经过裕德楼,里面改建成了客栈,谢绝参观,只在门口窥视一下。再前行便是顺昌楼。裕德楼和顺昌楼位于溪流两侧,结合溪流形似太极,塔下村因此被誉为“太极水乡”。但要看到这个非得登到山顶适当位置才行,询问当地的大爷,他说在修建观景点,现在上不去。
顺昌楼旁边便塔下村有名的德远堂和石龙旗杆。
德远堂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的较完整的古代姓氏祠堂建筑之一。德远堂坐落在村庄东面山坡下,坐北朝南,背靠青山,面向溪流,属于“二进建筑”。大门两边各摆着一个大石鼓,石鼓屏风穿凿雕刻着二十四孝传统人物塑像。大殿横梁上镌刻着朱熹的警句:“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德远堂前是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池塘前边两侧石坪上耸立24支高过10米的石龙旗杆,这24根石龙旗杆,是中国现存最多的石龙旗,是罕见的石龙旗杆。
石龙旗杆是客家人特有的建筑形式,若是族中有人取得了科举功名,村中都会在家庙的半月池周围竖立石质的旗杆以示庆祝。根据功名的级别高低和文武区别,石龙旗杆的长度、底座的样式和杆身的雕刻都有区分。 石龙旗杆最初的意义是激励子弟用功读书,考取功名。石旗杆底座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柱身中段镌刻立杆的年代,旗杆主人的身份、辈序、姓名;顶端多有雕饰,若是旗杆主人做了文官,旗杆顶端便雕上“毛笔”,若是做了武官,便镌刻坐狮。根据《张氏族谱》记载,第一座石旗杆竖立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到解放前一共竖立了14座。自1978年以来又陆续竖立了10座。竖立石龙旗杆的资格也实现了与时俱进。1978年的第15座旗杆便与功名无关,是一位海外族人为其百岁老母而立,也开了为女性立杆的先河。
回到村道上,永定土楼与南靖土楼分属龙岩和漳州,塔下村距离永定土楼王只有8公里,两处却无公共交通。用高德打车十几分钟也没人接单。向路边疏导交通的大爷打听,他帮我叫了摩的,50元,价格比平时翻了一倍,我也认了,能达到目的,便是人生赢家。摩的司机狂飙,冷风几乎要冻死我,十几分钟就到了我预定在土楼王不远处的龙岩好来屋酒店。房间小的只能挪动身子,好在这个旺季不算贵168元,客栈老板热情也养眼。
稍微安顿一下,步行十几米便看到一座巨大的土楼,我以为是土楼王-承启楼。土楼前有一戏台,正在表演。这楼却不是承启楼,而是庆裕楼。里面热闹着都是做客的人,主人在杀鸡宰鸭,鼻子闻一下,便知晚上是顿大餐,我只能咽下口水,继续流浪。
一百多米外,便是土楼王-承启楼。前面空地上立着永定客家土楼的大石头,不能免俗,拍照留念。承启楼与洪坑土楼群有联票只要90元。
承启楼有“圆楼之王”的美誉,土楼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1986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中国民居”邮票,其中面值1元的福建民居就是一座环环相连的土楼,这座土楼就是承启楼。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影响力深远。 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号称“土楼王”; 2008年7月,包含承启楼在内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承启楼还是《大鱼海棠》中椿的家。
整座楼三环主楼层层叠套,中心位置耸立着一座祖堂。进到土楼,瞬间就被巨多的人惊到了。土楼环之间空间便不大,人只能单向拥挤前行,进门正对着的厅门上挂着“神州第一楼”牌匾,有人在楼上架着相机对着拍照,基本可以拍下比较完美的图片,人拥挤在那儿等着拍照,不时有人插队,吵闹声就一大片。土楼的每座楼梯前都有人守着,除了居民,游客上不去。从外圈到内圈,除了人还是人。也有请了向导的游客,走着走着向导就打开一间房屋,说是她家,请大家喝茶,这种伎俩现在仍有市场。人太多,也不好拍照,我想晚上再过来,保安说这门票是一次性,出了就进不来了。才三点多钟,我总不能在那待三个小时等夜晚降临。
出了土楼,旁边还有世泽楼、侨福楼,人就少了许多,土楼大妈热情的邀你上楼,10元。我无意上去,在土楼外围照几张无人文艺照便去晚餐。这儿餐馆并不多,天黑时,游客就少了。在主路一家餐馆,点一份酸菜炒东坡,68元,东坡怎么也嚼不烂,看来这一路只能维持温饱了。
晚餐后我又转回土楼,灯光下承启楼一片迷人的黄色。门前的空地人几几个人,与下午恍然两个世界。再次拍照,走到检票处。保安说我的票用过了,不让我进去。我诉苦说下午人太多,什么也没看见,于是他就放我进去了。一进门,一个大妈说等保安下班了10元带我上楼。
时间尚早,我正好在里面拍摄夜晚的土楼,安静的土楼挂满了灯笼,从下往上看,就进入了动漫世界。也还有仍开着的房间,向导还在向游客兜售茶叶。七点半,一群大妈一齐催促保安下班,说再不下班,客人都走没了。于是保安下班,大妈们呼啸而出带着各自的客人从各个楼梯冲上去。
承启楼有四处楼梯,彼此并不相通。四层走廊上还有一个平台,大妈已准备好了凳子让大家踩上去。四楼是最佳观测点,夜晚红彤彤的的灯笼把土楼点缀成一幅惟美图画。光线太暗,人不好拍。人很多,也有混进来不给钱的。我从四楼一层一层往下拍照,收获了一个完美的土楼夜景。
从承启楼往回走,路口有一标示牌“我在福建土楼王等你”,于是打卡拍照发到同学群,宣告“东哥又开始旅行了“。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餐,酒店百米处便是个临时车站,八点从高北开往永定的班车会经过洪坑土楼群。三元钱约二十分钟便到洪坑土楼群。打算从这里拼车回南靖游客中心,便把行李带过来了,游客中心还有一公里,我把包存在小卖部,5元钱。这儿是土楼的出口,却离土楼更近。
洪坑土楼群由宋末元初(13世纪)林氏在此开基建造崇裕楼、南昌楼,现存明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峰盛楼、永源楼等13座,清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福裕楼、奎聚楼、阳临楼、中柱楼等33座。洪坑土楼群是永定"三群两楼"中的“一群”,由振成楼、如升楼等组成,造型主要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五凤楼、半月形及其变异形式。 2008年7月,包含洪坑土楼群在内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景区进去是天后宫,一个人也没有,三百米不到便是振成楼。
振成楼由洪坑林氏21世林鸿超兄弟等人于民国元年(1912年)建造。俗称八卦楼,以富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而著称。其局部建筑风格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所用的颜色,大胆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所强调的多样统一原则,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境界,堪称中西合璧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作。该楼坐北朝南,由两环同心圆楼组合而成。外环土木结构,高4层,直径57.2米,内通廊式。分内外两圈。外圈4层,每层48间,完全按《易经》的“八卦图”布局建造,每卦6间。又被称作“土楼王子“。
才八点半,振成楼没有几个人。一位大姐在那拉客,说八点半之前上楼,20元一人,之后便不能上楼了。我信了她的鬼话,承启楼登楼看了夜景,振成楼看白天,这样就齐全了。
白天登楼少了灯光,土楼却更亮堂,又是另一种感觉。从不同楼层、不同角度拍照,效果不错。但要拍人,拍出全景,需要俯拍,效果就一般了。
振成楼旁边是庆成楼,那已被改造成客家家训博物馆。天后宫前面还有玉成楼,不过已改造成客栈。继续往景区深处走,一路经过福兴楼、永成楼、集源楼,后面有座中柱楼。中柱楼前面半部分完好无损,被改造成客栈,后半部全部倒塌。废墟尽显沧桑。院子里种了两排“一帘幽梦”,红色的气根垂落一来,形成一片帘幕,这正是我在家中种了几年而不得的效果。
中柱楼出来过桥,对面三座土楼并排,分别是朝阳楼、阳临楼、景阳楼。朝阳楼已经完全被破坏,土楼外墙开了很多店面,那就不是土楼的样子了。景阳楼墙角有个鬼怪面具,想必是避邪的作用吧。
再往前走便是林家祠堂了,与塔下村张家礼堂一样。也立着不少石龙柱,那个半月形的池塘建在家庙里面了。从祠堂过溪是庆福楼,庆福楼旁是光裕楼。
清初,林氏十六世祖林福成经营烟刀,家资万贯,遂建光裕楼及书斋(萃豫斋)。此楼是洪坑村最早、最完整的正形土楼,旧称城内。由于重视教育,自迁进此宅后,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功名显达。清朝期间,有大夫9人、进士4人、秀才40余人、武秀才2人。光裕楼旁边福裕楼。
清末,林氏三兄弟,经营条丝烟和烟刀生意,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各国发了大财,富甲永定。遂兴建福裕楼,其结构特点:在主楼的中轴线上前低后高,两座横屋,高低有序,主次分明。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
福裕楼隔着小溪对面便是最小土楼—如升楼。它是《大鱼海棠》中灵婆的住所,据说人死后,灵魂便保存在那里。如升楼为迄今所计最小的圆土楼。该楼建于公元1901年,直径为17米,楼高3层,共有16个房间,为内通廊式的单圈圆楼,小巧玲珑。设一个大门,正对大门是中厅,内院中有一口水井,左右两部楼梯,楼梯间一侧为土墙隔断,可以起到隔火作用。圆楼住6户人家,内院直径只有5米,虽楼内空间极小,但整座土楼家居聚凑,井然有序。
相传,楼主原先家中缺少住房,后得一梦“一轮红日下落此地,”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自己出工挑,用了3年时间建成如此圆楼。因楼小,外观形似客家人用竹筒做成的量米工具“米升”,故名“如升楼”。许多游客又把它称之为“袖珍圆土楼”。据说,取名“如升楼”还有更深一层意思,那就是寄托楼主的美好祈愿——如日东升,光明万年。
如升楼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添上蔚蓝天空与溪边青草,又是极美图画。少不了在那自拍,效果也是极好。
福裕楼旁边还有九盛楼,从如升楼看过来,庆福楼、光裕楼、福裕楼、九盛楼一字相连,与溪水相配,也是照相的好场景。
稍远处还西成楼,里面已经有些破烂,转到主路来到奎聚楼。
奎聚楼是宫殿式结构的方形大土楼,远看颇有"布达拉宫"般的气势。从高处看,楼宇与背后的山脊连城一体,如猛虎下山,奎聚楼即是“虎头”,楼前围墙上有两窗,似虎眼,建筑时便是根据虎形地理特点而设计的。设计人是翰林学士巫宜福,他与楼主林奎扬是结拜兄弟。奎聚楼用了近五年时间建成,已有160多年历史。奎聚楼的建筑特点是中厅高,两厢低,经160多年风雨,岿然如山。中门平时不开,贵客来到,才打开中门迎接。一百多年里,楼里考取进士和官至七品以上的有4人,大学生有20多人,海外华侨有40多人,正如大门对联所言:“奎星郎照文明盛,聚族于斯气象新”。
参观完奎聚楼,我沿着主路往回走,看过的土楼再次经过,十几分钟便到景区出口,已近十二点。有司机过来揽客,我想拼车去南靖,他说只能包车,而且价格奇贵。他说有班车过去,大概在一点左右,正好可以在他家餐馆吃完饭顺便等车。我不信他的鬼话,问旁边存小卖部的大姐,她说早已没车经过洪坑去南靖,都从高北上高速走了。谈话间,永定到高北的车正好到了,我打定主意原路返回。巧的是这车正是我早上坐过的车。司机说可以在高北拦去厦门的班车到南靖停,这样更方便。
司机让我在一个路口下车,离我昨晚吃饭的餐馆不远,正好解决午餐。走过去发现前面还有一家餐馆,点一份豆腐炒鱼干,58元,味道居然还不错。我回到那路口小卖部等了半小时都没见一辆车。于是和小卖部的大爷拉家常,都是客家人,大爷也刚喝过酒的样子,脸通红通红。他肯定去厦门的车即使到这儿拉了客也是上高速,不会去南靖。于是我打算原路返回,他帮我找了一个摩的,还是50元,回到塔下村停车场。景区交通票两天有效,半小时架到南靖游客集散中心。6路车珊珊来迟,瞬间挤满了人,一个半小时到南靖站。
为赶早上的动车,我预订了动车站附近唯一一家酒店,南靖正辉宾馆,125元。这是由老式办公楼改建而成的宾馆,窗户对着走廊,房间巨大,热水有限,让人很没安全感。酒店对面有家饭店,也没什么生意,现场点菜,现场煮饭,一份黄牙角焖豆腐,味道还不错。
临时改签早上八点十分出发到霞浦的动车,已经没有票,先买半程到泉州,后面再没有座位,只能在走道上看几位福建大姐玩本地小纸牌。站一个半小时到达霞浦,将近十一点半,腿却要废了。8路车到阳光城转5路车可以到达北岐。阳光城对面是方圆汇,三楼来份酸菜鱼,这才是城里人的样子。
5路车十几分钟就到了北岐,预订的霞浦HERE大唐民宿,136元,距离北岐滩涂只有一百多米,房间不大,很干净。
曾在网上见过霞浦海蚀洞与沙江弯照片,非常漂亮。海蚀洞与沙江村离市内非常远,海蚀洞有四十多公里,沙江村也有二十多公里。没有公共交通,我向老板咨询是否有拼车,老板拼命向我推荐包车,600元,太贵了些。忽然有人叫住我,湖南卢哥一家三口刚到客栈,来到霞浦也没做功课,车上有座,我正好搭车。
路途遥远,将近一个小时才到景区。门口公路上,停了长长几公里的汽车。路边也有刚挖出来的空地,村民收费15元一辆车。进到景区,将近1.5公里柏油路,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游客。海风吹过,人有些哆嗦,路的尽头有巨石,刻有“下尾岛”。前面几百米外便是海蚀洞,因涨潮已经关闭。广播说要第二天早上7点到 11点才能观看。费了这么多周折,却扑空了,心情有些郁闷。
完整版游记见公众号(QINGSHUIDA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