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年,终于又和小伙伴们出去玩耍了,这口气憋得够长了。这次虽然没有坐飞机,走了个周末略微匆忙,但是一车面包人驶上了高速,就足以激动到泪水从嘴角流出。高速服务区的烤肠、关东煮、烧饼、甘蔗、柚子都变得格外好吃。
这次的目的地是浙江丽水松阳,计划周五中午走周日回,说走就走所以随便选了个周末,后来看到天气预报连续三天雨雨雨,心如死灰之际毅然风雨无阻,管他下刀子,就是要出去。
第一天就完全在路上了,12点出发,阴雨绵绵的天在高速上遇上了两三个堵点,都是雨天路滑有交通事故,然后到了傍晚更是起了雾能见度不好。雨夜、大雾、山路,给了我们的司机伙伴很多挑战,最终我们摸黑到了陈家铺村的云夕酒店,好在酒店很棒,至于外面的风景,还是第二天再看吧,先填肚子。
第二天,背着床上还在酣睡的小伙伴,把头探出窗帘缝,外面有云雾时聚时散,没有下雨,天气似乎没有想象的糟糕。酒店的早饭比较晚,8点半开始,我们就踩着点去了。可能这样的酒店风格就适合睡个懒觉吃个早中饭,休闲的很,而我们这种总是起早贪黑追日出日落的人,就急了点。早饭不多,挺精致的,但也足够我吃饱了。吃完就出发去往第一个目的地松庄村。
弯弯绕绕的山路,找到了久违的感觉,天气根据山路的海拔,时晴时雨,应了我常说的话“山里小气候,不一定下雨”,到了松庄村,基本没什么游客,村口有一点点停车的场地,对于现在游客不多来说,勉强可以了。停好车,就往村子里走去,村口有一颗很老的歪脖子树,把每一个进出村子的人保护在他的胳肢窝下,遮风挡雨。拾阶而下,沿着溪水往里,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出现在《国家地理》杂志上的石拱桥。桥头的人家正起着炊烟,我好奇的探进他厅堂,女主人正在烧火煮饭,厅堂里放着做好的豆腐,她告诉我他们这里家家户户都自己做豆腐吃。说回石桥,这石桥显而易见的老,青苔和小杂草在石头缝里求生,也是守着这座桥的小生灵,确认过眼神是我喜欢的古朴的样子,石桥的石阶已经被时光和一辈辈的村里人打磨的圆润光滑,以至于我在这里不可避免地滑了一个大屁蹲,和充满历史沧桑的石拱桥老前辈认真的接触了一回。缓了缓,尾巴椎没那么疼了,起身继续往前走,走在房子间的小巷子里,争气的阳光撒了进来,湿润的村子又有了一丝暖意。村里人把被子也拿出来晒晒,这幅景象,在世外桃源般的宁静村庄里认真生活的样子,真是太美好了,有村里的小朋友看到我们小伙伴的相机,主动比着剪刀手,像极了他儿子。村子很小,很快就走完了。
下一个村,杨家堂村。到达杨家堂村口的时候,这里的车明显多很多,想着这里总是对外更出名一些的村庄。下了车才发现,那天正好是小年,他们正在杀年猪,村民们都来这边买肉呢。一旁的狗子,看着被杀的猪哥,可能又馋那猪肉,但那四条腿又控制不住瑟瑟发抖。我们一行本来计划在杨家堂村解决午餐,向村民打听了一下,今天小年,都顾着自己过年,没空开店。那就逛逛再说吧。和松庄村的顺溪而下不同,杨家堂村是拾阶而上。在一个别致的院子里,好像是一个作家的工作室,看到有小黑板写着餐牌,看来是可以觅食之处。小院很别致,我们在里面歇了一会儿等阿姨给我们做饭,门口的狗子似乎闻到了饭香,向院子里张望着。这家小院是依山而建,我说的依山而建是真的一面墙就是山体,所以屋里很潮湿,但是背后就是大石头,感觉像是半个山洞一样,有些特别。
吃完中饭再出来,绵绵细雨开始飘起来了,说实话,下着雨的江南是更有味道的,“风到这里就是黏,雨到了这里缠成线”。但是,没有伞的我们顶不起烟雨江南的浪漫,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大步流星,经过了杨家堂小学堂,是个空空的小院,还没设置好,继续走到必到的观景亭,能观看到整个村子错落的景象,顺便,躲一个雨吧。村口的夫妻树在村子的全景里也是格外醒目,不知道有什么缠绵的故事让这雨淅淅沥沥的不见小。眼看着雨停不住了,我们也该走了,离开杨家堂,让他留在雨里吧。
回到我们所住的陈家铺村,才开始认真看看这个村子。只是我再认真,它还是藏在迷雾中,神秘得琢磨不透,迷雾把我框在三米见方的范围,之外,就是白色。还是去闻名的先锋书店去看看吧,喝杯咖啡,可能迷雾就散了。我并不是一个爱看书的人,但是我挺爱逛书店的。想起我以前总是能在图书馆逛一个两个小时挑书,借回去放到了期也没有看,然后不得不到时间去还书,一到图书馆又想借几本了,仍旧挑的很认真,但是不看。进入书店,我就被门口的明信片吸引,急着挑选明信片,因为每次出门在外我都有写明信片的习惯。小伙伴们都在喝咖啡了,我还急匆匆的在写明信片,以至于后来我回来后发现我都没有上书店的二楼看看,看起来别致很多。后来,雨越下越密,我们就回酒店了,等待一个远道而来的朋友一起聚餐。
最后一天早上,听声音下着雨,探出头去雨水中夹杂着细密的雪,因为雪是飘的,我发现了它们。一会儿,就变成了只是雪在飘,原本三天下雨的天气预报,变得时阴时雨,偶有阳光,还有飘雪,老天待我不薄了。等我们整理好退房出门的时候,已经有薄薄的一层积雪了,栏杆上、树上、屋顶的小瓦上,都附上的一层白,有点感人。山路崎岖,下了雪,我们该走了。
去往石仓古民居。这个地方我没有做什么功课,以至于后来玩的并不地道。这里是古民居群,错落在山间,并不是集中在一处。跟前面几个村落的黄土墙不一样,这里白墙黑瓦,比起古朴的村落,这里的房子更为精致一些,雕梁画壁,似乎更有文化底蕴,可能是一些大家族。房子里依然住着老人,因为怕外人带来疫情,婉拒了我们进入参观。实际上这些屋子,和田园和大山相配合,作为风景中的一部分,才是最美的画卷。由于我们赶时间,还没有伞,匆匆离开了,错过了契约博物馆和豆腐工坊几个网红建筑。雨和伞的不默契,终究是我们的致命伤。
好了,匆匆忙忙的,从那个烟雨江南秘境浙江丽水松阳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