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时期的旅行30——凤娃古寨

作者:朱荣军(吴钩) 显示图片

2020年8月15日,周六,晴。不到6点搭车去新洲区的凤娃古镇,公交路线:Y302——地铁阳逻站——21号线——金台站——Z220——新施公路刘集站——Z229——凤娃古寨,8点半到达。


 
凤娃古寨对新洲本地居民免门票,我凭腾旅卡刷脸进入景区。景区内错落有致的古建筑,在树木和荷塘的映衬下,一下子把人拉回到了数百年前的田园生活。亭台楼榭,长廊曲径,古建筑比比皆是,古色古香,恍惚穿越时空,置身明清市井园林,颇有几分红楼梦大观园的影子。顺着园内的石板路一一探访了乡喜楼、凤娃谷、郭府、戏院和陶睿御医等景点,更是近距离的感受到了那份历史的厚重。
乡喜楼体现的是江南民族的建筑风格,特色鲜明,结构巧妙,雕镂精湛,始建于明清时期,距今400余年。游人可以在此感悟和体验古时婚礼习俗,最引人注目的是“抛绣球招婿”一系列表演,疫情期间停演了。
凤娃谷里面建筑多采用陶坛陶罐,还有车马炮中国象棋等元素,颇有一些特色,以前没在其他地方看到过。
郭府为榫卯结构,门楼飞檐翘角,宛如官帽,开阔大气,是典型的古代官邸。郭府整栋房屋,满眼都是精美的木雕,人物,动物,植物天文,图案符号不计其数,栩栩如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记忆的历史见证。郭府主人郭庆,明成化年间凤凰镇三屋村人,明正德二年乡试举人,封清平知县,为官清廉,乡民爱戴,辞官后清平县官民为其修建生祠祀之,师从大儒王阳明,常讲学于问津书院。
戏院原是清朝早期一个大户人家的祠堂,距今有300多年历史,分上下两层,有前堂和后堂,一进三出,上层回廊为雅座,下面大厅为普通插座。戏院是观赏地方特色民俗演绎的地方,平常有牌子锣鼓、抖空竹、采莲船、采茶舞、龙船调、丝竹唢呐、民俗八十八行等汇聚一堂,以舞台表演的形式一一呈现;让人大饱眼福,享受一场丰盛的文化饕餮盛宴。不过疫情期间也停演了,只能叹息而归。
陶睿御医坊古代医馆的再现,展示着柜台、药柜、圈椅、鼓凳、典籍书柜、诊台、屏风家具等历史器物,并有名医在此把脉问诊。
景区里功能丰富,可以体验民俗,交流古玩,休闲度假,听戏赏灯,可惜疫情期间人迹罕至,只能看看外在风景。玩了两个小时左右就出来了。
 
后记:
凤娃古寨景区位于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距离武汉中心城区65公里,是一家极具文化特色的国家4A级景区,为央视《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专访景区。
景区规划面积3325亩,是集古建展示、民俗体验、古玩交流、非遗传承、休闲度假、国学养生、特色美食、游乐互动为一体;拥有华中地区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落及专题特色博物馆群。景区在传统文化、古建非遗文化及创业励志上有着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资源。景区拥有乡喜楼、国学堂、陶瓷坊、郭府、陶睿御医、酿酒坊、戏院、四君子园、博雅轩、紫云轩等20余座明清古建筑。  
凝聚传统建筑艺术,传承华夏文化精粹。凤娃古寨凭借独有的古建资源、民俗体验特色,致力于将凤娃古寨打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示范、体验基地,努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强农旅融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进文化旅游和乡村特色旅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