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近大别山-----倒扒狮步行街

作者:快乐旅程 显示图片

倒扒狮街是安徽古城安庆的一条老街。

安庆地处要津,早在建城之前就逐渐成为黎庶聚落、商贾集市。明万历年间,奉旨建起一座四柱三门汉白玉牌坊,因两侧石柱上各有两只倒扒狮石雕,故称为“倒扒狮街”。

眼前的牌坊虽经四百余年的风雨,斑斓陈旧中仍见雕饰镂刻,疏朗有致。尤其石柱下两对倒扒狮子石雕,卷发长毛,眼睛瞪圆,尾巴高高翘起。一对母狮怀抱小狮,一对雄狮脚踏绣球,实在生动。更为有趣的是,按当地民俗,狮子倒扒一来表示财气不外流,有财源滚滚之意;二来代表谦恭诚信,这正是经商之道。

行走在石板道上,两侧的店面一家连着一家。透过高高的马头墙,依稀见到旧日繁华。纹路厚重的木板门,遮挡不住岁月留下的尘烟。大风会馆、电影院、老字号店……就像一册册老书,里面记录着陈年往事。一面牌子上写满了安庆的地名,钱牌楼、状元府、胭脂巷……

古戏台是用来表演黄梅戏的。清乾隆年间,发源于皖鄂交界处的采茶调传至安庆后,与本地方言相结合,经老一辈艺术家的继承与发扬,逐渐成为蜚声海内外的黄梅戏,淳朴流畅的唱腔、清新明快的曲调,谁都会哼唱几句。

清末民初,有许多驰名的商号开设店铺,国家地理标志、中华老字号“胡玉美”酱便坐落于此:“酱有德,小天下;酱有信,达天下;酱有恒,共天下”,字里行间透出缕缕蚕豆酱香和近200年历史的韵味。“麦陇香”是一家传承中式糕点的百年老店,店内食品琳琅满目,老京果、花生酥糖……
































1901年6月10日《申报》载:“日前,法国某兵船由汉皋返皖,就江干下定.船上西人相率携照相器,通历各大宪衔门,及求是,武备两学堂,火神庙、振风塔诸处,摄取小影,游历三日始回船,施于十五日黎明时,鼓浪而下。此为文字记载安庆老照片之始.

而之前十年间,有多名外国摄影师,乘船经过安庆,就拍摄有不少振风塔、迎江寺照片,自此始至1990年安庆老城改造,前后一百年时间,摄影师的镜头留下黑白图影无数,这也是我们研究安庆古城最为珍贵的图像资料。

《安庆百年(1891-1990)老照片展》精选安庆古城老照片两百幅,分“城他篇”“街巷篇”“风景篇”“风情篇”“建筑篇”“教育篇”、“文卫篇”市场篇”、“工业篇”“城事篇"等十大板块,引导观众走入既熟悉又陌生,既生动又鲜活,且富有市井气息的安庆古城,

古城是岁月的积果,是历史的叠加,不用史家考证,不用文人咏叹《安庆百年(1891-1990)老照片展》就是一部越读越有味的大书。

































































在安庆迎江区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内,有着一条历经百年的国货街。国货街,原是倒扒狮街东段的一部分。1919年(民国八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消息传到安徽省会安庆,省城各界立即作岀反应。 这场大规模提倡国货和抵制日货的运动,使安庆成为全国关注的政治风云中心之一。后经安徽省国民政府批准, 将“四牌楼西街”改为“国货街”,以纪念安徽及安庆这场声势浩大的爱国主义运动。
时光流转,如今国货街在保留旧址的基础上,修旧如旧,保持了原汁原味的老城风貌,又添加了一些潮流元素。大胆运用红绿黄紫的高饱和配色,处处流露出浓郁的民国历史文化气息。
行走在历经百年的青石路上,晚清遗风的古建映入眼帘,顾客川流不息,国货商品琳琅满目,不仅能感受到古城昔日的风光,更能感受到它的生机勃勃。




































安庆地处长江边,有好多码头。在这里渡船过长江,也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