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雪山,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内。地处滇、川、藏三省结合部,横断山脉中段怒江与澜沧江之间,梅里雪山属青藏高原东南缘、澜沧江与怒江之间的滇藏边界的怒山山脉,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十三座山峰,俗称“太子十三峰”。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为云南第一高峰,雪山相对高差4740米。
在松赞干布时期相传卡瓦格博曾是当地一座无恶不作的妖山,密宗祖师莲花生大师历经八世劫难,驱除各般痛苦,最终收服了卡瓦格博山神。从此受居士戒,改邪归正,皈依佛门,做了千佛之子格萨尔麾下一员剽悍的神将,也成了藏传佛教的守护神,成为胜乐宝轮圣山极乐世界的象征,成为康巴地区(青海、甘肃、滇、川、藏藏区)众生绕匝朝拜的圣地。梅里雪山也成为莲花生大师的伏藏地。
卡瓦格博雄踞八大神山之首,统领另七大神山,225中神山及各小山神,维护自然的和谐于宁静。藏族认为,每一座高山的山神统领一方自然,而卡瓦格博则是统领整个自然界所有。在卡瓦格博山下,你不能谈论一切细微之处的美丽,因为对任何出自自然微瑕之美的言语称赞都仅仅赞美了卡瓦格博山神统领的整个自然界的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而这些都是对卡瓦格博山神的不敬,也是对广博而和谐的自然的不敬。在藏文经卷中,太子十三峰,均被奉为“修行于太子宫殿的神仙”。
藏区流传的指南经引人入佛境:“……卡瓦格博外形如八座佛光赫弈的佛塔,内似千佛簇拥集会诵经……具佛缘的千佛聚于顶上,成千上万个勇猛空行盘旋于四方。这神奇而令人向往的吉祥圣地,有缘人拜祭时,会出现无限奇迹。带罪身朝拜,则殊难酬己愿……”
在指南经中,对外转路线沿途所有景物,皆依佛教的内容作指引和解说,因此,所有景物都成了佛的印迹灵物。据佛教之说法,佛性的有缘之人都可在转经时得如意妙果,护佑今生来世。转经路上可见诸多玛尼堆群,刻写堆集了朝拜者的朝佛心愿。
在拉萨甚至有这样的传说:登上布达拉宫便可在东南方向的五彩云层之中看到卡瓦格博的身影,可见其颠之高,其辉之远。在藏语言习惯中,卡瓦格博是太子雪山主峰、山神及整座太子雪山概念的三位一体的称呼,自古以来受藏民崇拜。在藏民的心中,卡瓦格博峰是他们保护神的居住地。当地人认为:人类一旦登上峰顶,神便会离开他们而去。缺少了神的佑护,灾难将会降临。
卡瓦格博的高耸挺拔之美以及在宗教中的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旅游者和登山者。然而,从二十世纪初历次大规模登山活动无不是以失败告终。人类登上地球上海拔8000米高度的历史已经有五十多年了,在半个世纪中,尽管登山家们一座连一座地征服了世界上十多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在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中付出了一条又一条的性命,然而,海拔6740米的卡瓦格博仍是人类未能征服的“处女峰”。从1902年起,人类十多次攀登卡瓦格博峰,都以失败而告终。许多专业的登山者全副武装的高昂着头而来,下山时无不低垂着头默默离去,而最后的登山者们,却再也没有下来。1990年11月至1991年1月,17名中日联合登山队员试图登顶,结果全部罹难,成为世界登山史上的第二大惨案,直到1998年,才被上山采药的藏民发现遗体。
2000年,一个宣言被通过,梅里雪山作为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主峰卡瓦格博在藏族民间更是充满宗教意味,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它是至今仍未被世人征服的处女峰,也是唯一一座因文化保护而禁止攀登的高峰。
作为藏族人的朝觐圣地,每年秋季都会涌入接近十万的藏民,前来卡瓦格博转山朝拜。在藏族文化中,敬仰神山虔诚礼拜,能够得到神山的庇护,保佑祖祖辈辈的平安喜乐。梅里转山分为外转和内转,外转通常要顺时针绕梅里雪山走8-10天,250KM,相当艰苦。内转就是大家熟悉的雨崩徒步路线,这条朝圣之路藏民走了700年,沿路挂满了经幡和无数的玛尼堆。号称“上有天堂、下有雨崩 ”的雨崩村,也成了驴友心中的入门徒步圣地。这座因信仰和文化而被尊重的雪山,充满着陌生的神秘感,给人带来许多的探索空间。近年来梅里外转、 雨崩 ,还有逐渐被人知的甲应村, 逐渐进入了人们视野。
除此之外,能接近梅里雪山的机会便是这近几年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梅里北坡。
梅里北坡,有着与传统转山不一样的美。这里深入梅里腹地,绕亚贡村、坡均营地、坡江营地一圈,除了当地藏民之外,少有游人前来。它有着独特壮丽非同一般的风景,雪山连绵壮阔,冰川近在咫尺,还有四季不败的高山草原和花海,原始森林里旋转着最清新的空气,藏族村寨飘着袅袅炊烟,这些无言却让人心动。
2021年看到登徒子发布了一条梅里南北线穿越的线路,原本是打算走一趟的,哪里知道刚发布没多久,线路中的一个垭口发生了塌方,村里不愿意修,计划也就暂时搁置了。2022年,疫情让所有的计划都不无法成行,随着西藏和新疆疫情防控的沦陷,我们只能把出行计划锁定在梅里北坡。经过一番分析,我们预判今年的国庆期间必定会有成批的户外爱好者涌入这条线,到时候不但会影响体验感,疫情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后来证明我们的预判是对的,因为疫情,十一初期进山的队伍有的被召唤原路返回,有的直接在村子里的玉米地扎营)。
当然,我们的运气也是一波三折,原本已经约好了翠儿姐(看过我过往的游记的朋友们应该对这个名字不陌生)、萍姐和攀冰结识的好朋友王哥和微姐,大家计划参加10月22日这一期。哪里晓得先是遇到丽江疫情,不能进香格里拉;好不容易等到香格里拉通知丽江游客可以进入,又遇到了广州疫情,我又出不去了,为了不影响哥哥姐姐们的行程,我说让他们按原计划出行,结果他们说组织者都出不来,他们也不去了.......最后,我们决定集体退出,好在客服那边也比较通情达理的退了订金。
过了几天,翠儿姐微信我,说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想参加10月29日或者11月5日的活动(这姐姐看来是在家里憋的时间太久了),我又了解了一下香格里拉的防控政策,听说离开广州三天以上就可以进入迪庆州,于是我决定提前出门,先从广州飞昆明,在昆明玩两天,正好去看看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红嘴鸥,然后再坐动车去丽江集合。结果我在昆明等消息的时候,翠儿姐订的机票被连续取消了三次,一直忐忐忑忑的,最后只能寄希望于她能搭高铁从北京到昆明再从昆明到丽江,直到得知她搭上了离京的高铁,我们才总算能最终确定可以顺利开启行程了。。。。。。出个门简直太难了
~~~~
【行程概况】
D1 丽江集合
D2 丽江——香格里拉——飞来寺
D3 飞来寺——亚贡村——涨价营地
D4 涨价营地——竹林——坡均营地
D5 坡均营地——次丁垭口——坡江营地
D6 坡江营地——滇藏界垭口——双湖——坡江营地
D7 坡江营地——齐将亚卡——亚贡——飞来寺
D8 飞来寺——丽江
【行程概况】
D1 丽江集合
D2 丽江——香格里拉——飞来寺
D3 飞来寺——亚贡村——涨价营地
D4 涨价营地——竹林——坡均营地
D5 坡均营地——次丁垭口——坡江营地
D6 坡江营地——滇藏界垭口——双湖——坡江营地
D7 坡江营地——齐将亚卡——亚贡——飞来寺
D8 飞来寺——丽江
D00 昆明到丽江
一大早发信息给翠儿姐,得知她已经坐上了从北京开往昆明的高铁,我这颗悬了好几天的心总算能放下了,赶忙订了当天一张从昆明去丽江的动车车票,顺便请客服帮忙在集合酒店预订一晚的住宿。时间还早,远的地方去不了,那就去旁边的翠湖公园遛跶遛跶吧。
在翠湖公园里遛跶了一圈,没有看见红嘴鸥,不知道是不是去海埂公园那边上班了。昆明退休人员的幸福感应该还挺高的,到处可见很注意着装的老太太们或拍照或自拍,大爷们大多拿着长枪短炮在公园里拍摄。即使天空飘起了细雨,似乎也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兴致。
时间差不多了,回到酒店办好退房,前往昆明火车站,搭上了开往丽江的动车。
列车还没到站,已经能看见远处的玉龙雪山了
出站前排队做核酸,看着人多,但速度还挺快的
在酒店休息一会儿,到了晚饭时间该出去觅食了,古城里可以说是人烟稀少
又来二哥米线,别问为啥,就是好吃,还不贵
卤肉油酥粑粑
招牌鸡汁米线,坐在临街的位置,安安静静的享受着我的晚餐,只是常有游客路过的时候会过来看一眼或者问一句“好吃吗”?“这是网红店吗”?......咱不知道是不是网红店,也从来不看那些,全凭味道(此处不是广告哈~)
卤鸡肝
夜色下的大研古城
不知为何,古城里的它们看着有点儿孤独
曾经红极一时的酒吧
想起去年的国庆,育姐在这里请我喝茶,今年的今天,这里只有我自己
酒吧一条街,可算见到点人了,充斥着酒吧里的音响声,太吵了,不适合我,速速离开
这一天,我似乎没有起床去吃早餐,一个字“懒”。天气晴朗,不用花钱买门票,走在大街上抬头便可见到玉龙雪山
传说中的臭豆腐罐罐米线,很奇怪的搭配,样子看着好像也不咋的,闻着味道也有点怪,但。。。好吃!
顺便扫个黄吧
逛着逛着就来到了白马龙潭寺,问了一下坐在门口的师父,居然让我进来了。寺院不大,很安静
下午四点,返回酒店,领队挨个儿到房间超级认真的检查所有的户外装备。然后呢,就是等着我的小伙伴翠儿姐过来一起去吃欢迎晚宴,似乎大家光顾着吃饭,也没互相介绍认识一下,算了,路上几日总归是有机会的。
D02 1030 丽江-飞来寺
和匆匆赶来的翠儿姐一起在酒店吃过早餐(顺便在酒店平台上看了一眼远处清晰可见的玉龙雪山)后,我们一行人一辆车08:30从丽江出发,沿214国道途经香格里拉,到达茶马古道重镇奔子栏吃午餐(是的,熟悉的餐厅,熟悉的菜单,熟悉的WC)。
下午穿越白马雪山山脉,梅里雪山跳入我们的眼中,小伙伴们都很兴奋。可能是因为去年才走过这条路,我反倒显得挺淡定的。
路上做了两次核酸(高速路口一次,德钦县城一次),14:00左右抵达飞来寺,入住梅里之眼。拉开窗帘,躺在床上,就可以直接欣赏美景了
翠儿姐说她困了要睡一觉,我也乖乖的倒在床上。18:00被翠儿姐叫醒打发到四楼的观景平台去拍日落,一眼看尽梅里十三峰。酒店四楼有个天空之镜,拍梅里雪山的倒影贼拉好看。
我架好手机拍延时(熬了1个多小时,傻不),一边拍照,心满意足的收获了美美的作品。
挺美的
收工咯~~~~和翠儿姐、杨头一起去到熟悉的店里吃牦牛肉火锅,进山前提前储备点儿能量,还是那个味道,还是那个分量,差点儿扶着墙出来......!
海拔:丽江2400m、香格里拉3300m、飞来寺3450m
D03 1031 飞来寺-亚贡村-涨价营地
是的,一早我就被翠儿姐催促着起来,去到四楼的观景平台架好延时,等待日出。
梅里主峰开始染上一抹粉粉的红
梅里主峰&明永冰川
缅茨姆
今天的天气格外给力,太阳缓缓升起,阳光洒在卡瓦格博、缅茨姆等一众雪山身上,犹如披了一件金缕衣,漂亮极了。
缅茨姆&五冠峰
在酒店换乘当地的小面包车,出发咯!路上随手拍
乘车近俩小时抵达徒步起点亚贡村(海拔3000米),村子位于澜沧江之上,临近梅里雪山北坡,在亚贡村看到的便是狮子座雪山。
村里设了一个驿站,马帮大多集中在此。虽然不是假期期间,又受到疫情影响,进山的队伍也还是有五六个的,还有一个重装队伍。马帮们掂量着每个驼包的重量,我们就在一旁等待着领队出发的指令。
很熟悉的人
大包交由马帮驮运,我们再次搭乘村里的小车到达一个采石场(县官不如现管,当地村子为了赚钱要求必须换乘他们的车,哪怕只有几公里的路程),做好热身,出发前来张集体照,团队队员一共12人,6个男生6个女生,再加2个领队,挺好~~~
我们背上小包轻装跟随领队开始第一天徒步。刚起步没一会儿,一个重装队伍里的妹纸因为身体失衡不慎滑下山坡,幸亏被领队给捞上来了,好在人没受伤。
梅里北坡徒步起点打个卡,进山咯
在领队的带领下,我们沿着平缓的山路横切,经过河谷在原始森林和竹林间穿行爬升,远处的雪山若隐若现。原本以为已经过了秋天的季节,山里只有光秃秃的树,却未想到山间秋意正浓,色彩斑斓!一路上翠儿姐和我不紧不慢的在队尾遛跶,头一次享受被尾队领队照顾的福利。
过了木桥穿过碎石坡,前行便到达涨价营地。其实就是个竹林子,因为前几天的雨雪天气,营地有些泥泞。营地也没啥风景,除了烂泥地,也就没有拍照的兴致了。
我当然还是和翠儿姐睡一个帐篷啦~~~坐在大帐里聊聊天,喝着茶,吃西瓜,嗑瓜子,吃花生,吃完晚饭还能泡脚(俱乐部还专门配备了足浴药包和一次性擦脚巾的哟~~~)
今天唯一不太爽的是,因为这一期队员不多,原本以为我们是个精品小团,大家还挺开心的,毕竟人少啥都好办,而且大家的行进速度差距也不大。万万没想到还有徒步XX的一个队伍和我们是一起的,他们队员人数多,到达营地的时间又晚,大家还是共用一个厨房帐,我们等了差不多四个小时才吃上晚餐,饿得差点儿骂人,好在领队们的厨艺还不错,加上我们的小伙伴们都挺善良的。后面几天到了营地后大家都长了个心眼,带着自己的路餐坐在大帐里边吃边等。
海拔:飞来寺3450m、亚贡村3000m、涨价营地3500m
徒步:9km,爬升550m,约4小时
D04 涨价营地-竹林-坡均营地
瞧瞧,这就是涨价营地,在这林子里能找到一块相对平整的地方扎营是很难的,所以必须到得早,才能占领好地方,还能挪点地方给同行的小伙伴(这附近有三四个扎营的地方,通常几家户外俱乐部的领队会根据人数提前沟通好)
早上,吃了一碗鸡肉米线后(事实证明米线一点儿也不扛饿),9点出发。沿着小河向着雪山前行,先经过一大片竹林,在冻土烂泥路上随着海拔逐渐上升,远处的雪山露出全貌。穿越森林,跨过山石,拐过一道弯,芒框腊卡峰完全展现在眼前。
不着急赶路就拍拍拍
经过一个废旧牛场,通过木桥,爬上山坡,奶日顶卡及其衍生冰川迎面而来。
向着雪山继续前进,大约中午1点就到达坡均营地(4100)。营地正面就是梅里雪山北坡,奶日顶卡冰川、来日贡卡、奶日顶卡、芒框腊卡一览无余。
坡均营地海拔4120米,这里是当地藏民采集劳作的地方,每年五六月份,当地人就会聚集在这里采摘虫草,沿途可以看见不少窝棚,是夏季牧民们的居所,有着粗犷原始的野性美感。坡均在藏语里的意思是“神仙居住的谷底”。坡均营地其实地方也不大,相对平整的地方也不多,咱就说早点到早点儿扎营还是好,搭好帐篷按惯例晒睡袋
奶日顶卡冰川是由奶日顶卡与来日贡卡两座雪山冰川汇集而成,蓝天白云的照耀下呈现会呈现淡淡的蓝色,别有梦幻之意境,巨大的冰川带,有着不真实的美。
太早到达营地也有个小问题,离晚餐时间还太早,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干点啥好,索性找个位置架好手机拍延时,嗯,我觉着小目标的帐篷边上就不错,还能请他帮我看着手机。
小目标牛逼,自己找了个营地的制高点,然后找来一块块石头给自己垒了个窝,那活儿干得是相当细致,佩服~。
营地有一只二胖,听说贼厉害,一群人围在一起撸狗,这狗狗哪儿都好,就是对无人机有应激反应,一见到无人机上天就特别狂躁,一顿狂吠,这个时候也就只有它的主子能镇得住它了。
坡均营地的风景确实有点儿震撼,和我翠儿姐一起拍照玩吧
傍晚时分半个月亮爬上来,映衬在雪山之上,山体雪白,冰川泛着淡淡的蓝色,甚是好看,苹果机也能拍出美照。
夜幕下的雪山冰川似乎格外肃穆,当你静静的看着它们的时候,内心似乎也慢慢平静了下来,小伙伴们从开始的叽叽喳喳拍照到静静的站在一起看着对面的雪山冰川,虽然大家没有再多说一句话,却又好像都懂了对方想要说的话
晚餐后例行活动——集体泡jio......不要问为啥有的人是两脚泡,有的人是单脚泡,因为水太烫
半个月亮爬上来
海拔:涨价营地3500m、竹林3550m、坡均营地4100m
徒步:7km,爬升600m,约4小时
D05 坡均营地-次丁垭口-坡江牧场
早上六点多,天儿都还没亮,翠儿姐的闹钟响了,我就被她踢出了帐篷,说是让我去拍日照金山的延时。天有点儿黑,虽然戴着头灯,但我已然找不到昨晚选好的拍摄点,只能另找一个,爬到半山坡架好机位,等待他们说的日照金山
结果仅且只能看到山体微微的些许金边,仅此而已,冻成傻子,最后就看到个日照金边。后来听说这边看不到日照金山,那昨天是谁骗了我!!!
我们的营地
早餐后出发,我们离开营地通过一个小牧场后开始爬垭口。
先是经过一段很陡峭的碎石坡,这里有一定的坡度,且碎石路不太好行走,想想这要是国庆假期两三百号人进山,这里也得堵得一塌糊涂的,还不好超车(这里也是育姐提醒的难点之一,嗯,她说只有这个地方比较难走,记住她的话,后面还有坑)
到达奶日顶卡及冰川正面的观景台,之后继续沿山体爬升,到达4500米的冰川谷遗迹腹地
绕过面前的侧碛垄,继续向上。
小憩一下,顺便吃个路餐
坡江方向
太阳晒在背后热乎乎的,一时兴起,大家索性躺倒在路旁的雪地上,孩子一般的玩起了雪(是的,不知道谁把雪扔进了我的衣服里,那个透心凉啊~~~)。此时此地,已经没有了年龄的差距,只有我们,只有快乐。。。。。。
玩闹了一阵子,我们跟随着领队保持队形保持节奏继续前行
到达次丁垭口(4770)
垭口上的风很大,我和翠儿姐拍完打卡照,迅速的绑好护膝穿上冰爪准备下山的时候,被领队喊停,要求等着大家一起拍大合照。。。。。。好吧,听从安排,集体行动,虽然有点儿冷~~~
垭口背面的雪有些厚,加上坡度比较大,确实不太好走,许是因为之前有过登雪山的经验,知晓如何穿着冰爪使用着力点,我们相对走得比较顺利,至少没有臀降,只是不太好超越(因为前面别的队伍有人没穿冰爪,一路出溜着下去。我们在丽江集合的当天,领队都是要到房间里逐一检查每个人的装备,但有些队伍明显是没有检查强制装备的,当然队员自己也是有责任的,毕竟在装备说明里是再三强调的)。
我觉着还是我比较帅气
排队等待的时候,回头望向垭口,七彩的祥云在阳光的照耀下飘过垭口,很美,但我们却无法长时间驻足欣赏了。
这黑乎乎的一团应该是小目标吧,至于他为啥要跪着,我也不是很明白,应他的要求拍了照
回望一下俺们从垭口走下来的路,也不容易
我紧跟着翠儿姐一路直降了500多米,感觉膝盖略微有些酸痛,终于一鼓作气下到谷底,卸掉冰爪走过一段烂泥路,过个桥就到达坡江营地。
坡江牛场在藏语里的意思为“神仙居住的高处”,海拔4200米,这里的地势十分平旷宽广,是当地较大的夏季牧场,前方便是被称为狮子座雪山的卡瓦格博Ⅱ峰。
营地也基本都是烂泥,想着要在这个营地住两晚,我和翠儿姐绕着营地遛跶了一圈,挑了个相对好点的地方扎营(到得早还是有好处的)。图片是对面的营地,其他队伍扎营的位置
赶紧晒睡袋,晒鞋,晒人~~~
啥也不干,就这么坐着,看着远处的雪山和天空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这个营地某些点位是能搜索到信号的,但我不想找信号,也不想刷朋友圈,静静的待着挺好的)
海拔:坡均营地4100m、次丁垭口4770m、坡江营地4200m
徒步:6km,爬升670m、下降570m,约5~6小时
D06 坡江-滇藏界垭口-双湖-坡江
是的,今天早上还不到七点,我又被翠儿姐赶出了帐篷,催着我去拍延时。我们隔壁的邻居杨头已经在帐篷外架好了机器,我顺势就着杨头选的位置放好机位。怎么能放过翠儿姐,必须把她也喊出来才行
7:20左右天空开始慢慢亮了起来,阳光渐渐照耀在山尖上,真正的日照金山出来啦~~~金色的雪山,白色的云朵在蓝蓝的天空中从山那边卷涌着划向天际。今天的景色绝了,也不枉被翠儿姐赶出来,好吧,她是对的~
日照金山了
今天一定又是个好日子
最开心的还有今天不用拔营,不用整理驼包,啥也不用管。吃过早餐,9:00动身准备向滇藏垭口方向前进。(12个人的队伍,小目标1人留在营地)。原本以为河对岸的队伍早早就已经走了,结果发现他们也刚刚出发,那么问题来了,谁负责前面蹚路呢?所以,我们做了一个重大且必要的决定,停下来做热身运动,让他们先行一步吧,毕竟雪有点儿深~~~
滇藏界垭口海拔5200,是全程难点之一,也是此次行程中的最高海拔,路况艰险,没有明显路迹。踩着冻土刚起步没多久就进入爬升阶段,草坡碎石坡雪坡混杂在一起,我跟着翠儿姐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Z字。
一路直拔了500米,爬升到达海拔4700m平台,这里可以看到昨天刚刚翻过来的次丁亚口,看着下坡的路径,自己都想给自己点个赞。
我们稍作休息后继续爬升,随着海拔升高,措格腊卡逐渐露出视野,奶日顶卡冰川也再一次完全展现眼前。
直拔是个很累人的事儿,身体也累,心也累,到达海拔5000的位置时,因为前面有其他队伍的队员一直压着,走走停停,搞得我们跟在后面走得不顺畅,节奏也都打乱了,我有点担心翠儿姐突然回头跟我说一句“麦子,我走不动了,你上去吧”,那我可咋整啊。。。。。。于是,我跟翠儿姐说“姐,让我走前面呗”,我猜翠儿姐应该不会抛下我不管的,而且我们还能完成超越。真是个小机灵~~~
调整好呼吸,专注于足下,终于在14:00登上滇藏界垭口。
回头望去,翠儿姐和几个队友在不远处努力着。
站在垭口上可以一览梅里北坡风景
垭口的另一侧便是西藏界,垭口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原本在下面看着山巅之上有些阴沉,上来之后却发现西藏方向蓝天白云,晴空万里
一大片雪山豁然排开,还可清晰的看到西藏的木孔雪山和大米勇雪山的身影。沿山脊向前,行走不远便可看到双湖,现在已经被大雪覆盖。
看见大米勇雪山了吗,清晰可见
我在垭口等着翠儿姐来会合,这姐姐可好,上到低洼处居然停下来和其他小伙伴聊起了天,完全不顾我扯着嗓子喊她们。领队说这里风大,要不你先在下面找个地方避风,等他们都上来了,你再上来一起合影。不,下去再上来,累死人,我又不傻,我才不干呢。好在也没觉着太冷,总算等人到齐了拍了合影,又在雪地里玩耍了一阵子。
玩够了,休息片刻,便穿上冰爪戴好护膝,原路下山。是的,原路返回,之前怎么一步一步走上来的,现在就得一步一步走下去。
坡也陡,又是冰雪又是碎石的,翠儿姐、我和双双相互之间保持好间距,路上碰到美景还是忍不住停下脚步拍起了美照和视频。
营地方向
因为路迹确实不够明显,下山的时候我们选了一条相对难度较大的线路,小伙伴之间相互信任,也算是有惊无险的顺利返回坡江牧场。
回到营地,直接进了大帐,啥也不想干,累是真累,就想晚上舒舒服服的泡个脚。在营地待了一天的小目标童鞋还发明了烘鞋机,大家把各自的徒步鞋放进去烘干,暖乎乎的,此处给小目标童鞋点赞~~~
今天直拔1000,直降1000,不累是假。回来盘点了一下,我们的队伍算强的了,队员12人,出发11人,登顶垭口10人,回到营地的时间都还挺早。其他有的队伍26个队员,出发16人,登顶垭口估计也就10人有余。总之一个字我们最“牛”!
海拔:坡将营地4200m、滇藏界垭口5200m、双湖5050m
徒步:9km,爬升1000m、下降1000m、用时约7小时
D07 坡江-达拉以古-齐将亚卡-亚贡-飞来寺
别问,今天早上翠儿姐没有把我踢出帐篷了,估计她也踢不动,反正我实在是起不来,太阳啊、金山啊统统抛在脑后吧~~~
当然今天也并没有太晚起,在翠儿姐的督促下我还是早早收拾好驼包,拆了帐篷,做好了拔营的准备。早餐吃了一碗扎扎实实的牛肉面,毕竟今天的任务比较重。
9:00左右从营地出发,踩着硬邦邦的冻土进入森林,先是一段下坡,之后一路爬升,也不知道是不是一口气没有倒过来,开始的半个小时有些难受,因为一直处于爬升阶段也不方便停下来,只能尽量跟随。爬升之后总算停歇了一下,顺利的气息重新调整了过来。来到达拉以古牧场。
横切爬升反复交替,回头望去梅里雪山一直在我们身后伴随,走累了就停下脚步看看远处的雪山。爬升100多米来到达拉横向垭口,在垭口上可以看到整个梅里北坡雪山。
再经过一段横切,到达一个废弃牛棚(齐将亚卡),吃点路餐补充一下能量,稍事休整之后,绑好护膝进入树林,一路持续陡坡下降,下到膝盖酸痛,绑在腿上的雪套就像个发热器一样,弄得人心情烦躁。
随着海拔逐渐降低,植被越来越丰富,口鼻也没有之前那么干燥。溪水河流在林间流淌,树上的黄叶红叶,满地的落叶,在阳光的照耀下,展示出了迷人的秋色,烦躁的心情也舒缓了许多,我们终究在这个初冬的季节抓住了深秋的美景。
我们在树林里行走,在下降与横切中反复切换模式,拐过一道弯又一道弯,不禁让我想起了冈仁波齐转山的最后3KM。武功山那个所谓的绝望坡,在这些面前简直不值一提,这也是当年我们在武功山看到“绝望坡”三个字的时候嗤之以鼻的原因,那个确实没啥可绝望的。
沿途越过七次木桥,最后经过一个非常险峻且狭窄的大横切(稍有不慎就会滑到谷底),是的,连掏手机拍照的欲望都没有了。我们终于见到了领队,亲人啊,还给我们准备了可乐、脉动,随便喝~~~重要的是他把车子安排在离我们最近的地方,不用再多走一步路,完美!搭车返回徒步起始的地方——亚贡村,也就象征着梅里北坡徒步圆满收工啦。
在驿站休息片刻,等待其他队员会合。集体乘车先去德钦做核酸(出山就得保住自己的24小时核酸有效期),我们的队伍应该算出山比较早的,有的队伍回到飞来寺都差不多晚上九十点了
偶遇金灿灿的五冠峰
做完核酸,返回飞来寺,大家一起去吃牦牛肉火锅,要了很多肉,老板都怀疑自己听错了下单,我们毫不客气的扫荡了店里的蔬菜。其实,在山里吃得也挺好,但这会儿就是饿,一个字“干”,干饭人干饭魂。晚上终于可以睡在舒服的床上了,开心~~~
海拔:坡将4200m、达拉以古4200m、达拉横向垭口4350m、亚贡村3000m
徒步:16km,爬升500m、下降1700m,用时约7小时
D08 飞来寺-丽江
早上,翠儿姐最后一次把我喊醒说看看梅里雪山的日出,我也懒了,一把拉开窗帘,躺在床上看,直接把机位架在阳台上摄梅里雪山日照金山。梅里依旧没有让我们失望,毫不吝啬的展现了它的俊美与磅礴。
吃过早餐,乘车出发,经香格里拉,中午在路上去吃了尼西土鸡火锅,是真的真的好吃,强烈推荐!尼西是一个美丽的藏族部落,因善制黑陶(又称土锅)而闻名滇西北,尼西黑陶工艺世代相传已有近千年历史。旧时的茶马古道曾把尼西土锅带向了四面八方。尼西黑陶是香格里拉尼西村的一种红土而制成的。尼西土锅鸡,一定要用尼西土陶炖制而成。
尼西土锅鸡用的藏香鸡就是放养高原土鸡。配料用的辣椒是尼西特产尼西辣椒,藏香鸡体型小,一般不超过一公斤,据说飞的高的藏香鸡可以飞到两米多高。因高原藏香鸡独特的品种加上是放养长大的,脂肪少,口感很好。用尼西土锅炖出的藏香鸡汤色泽金黄,浓香扑鼻,鲜香味美。
关键是好吃还不贵,强烈推荐~~~
下午4:40点抵达丽江,我的梅里北坡徒步之旅顺利结束啦。
下一站,大理,我来发呆啦~~~
【结尾】
不得不说我们这一期的运气好到爆棚,全程好天气,没有阴天,甚至连多云的天气都没有,没有下雨,没有下雪,只有雪后美景。据领队说,这也是他这两年带这条线以来遇到的最好天气,没有之一,对的,你没听错,没有之一!
好天气下的梅里北坡的景色相当赞,可以看到雪山、冰川,丰富的植被,幽深的峡谷,冷冽的冰川,灵动的动物,个人觉着这景致在云南线路里算得上数一数二了。但这条路还是具备一定难度的,只是露营的海拔相对没那么高,所以有些人会以为这条线很轻松,对于纯小白来说还是需要慎重的!
梅里北坡的营地基本都不大,而且平整的位置也比较少,要么选择错峰出行,要么就走得快一点,早点儿到营地选个好地方。
美中不足之处就是每天都要等另一支队伍回到营地才能吃上晚饭,得亏一路的好天气好风景加上相处融洽的小伙伴相伴,不然真的会造反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