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作者:Yuki 显示图片

故宮文化博物館





2020年1月23號之前,全港市民从未想過會有一天各個口岸會關閉,因為隨後的時間疫情持續,三年都不曾用過回鄉証,甚至有家人从此分隔兩地,再見無期!當時有一句話很是無奈:深港之間只隔一河之遙,不過百米,來回卻需要28天!
在這地少人多的地方,不能出關,各種郊野公園就成了人民透氣的選擇。我也去了一些平時不曾到訪過的郊區,隨著時間過去,開始慢慢適應了不出關的日子,剛好有新的埸館在港落成,先睹為快吧。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英語:Hong Kong Palace Museum,縮寫:HKPM),簡稱香港故宮,是一個展示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的博物館,位於香港西九龍填海區臨海地段西九文化區。博物館佔地一萬平方公尺,於2018年初展開地基工程,2022年6月22日開館,7月3日對外開放 ,造價港幣35億,即未計地價每平方公尺11.6萬元。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贈35億元資助該館的設計、建造及籌備展覽等費用。博物館由嚴迅奇負責建築設計。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則成立了一間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全權負責新館的興建和未來的管理和營運。

博物館原定於2022年7月2日開放。然而,受「颱風暹芭」襲港影響,延至7月3日開幕。博物館開幕首日,有部分人更身穿漢服「應景」。因為有前一人有門票的人士都可以在開放後半年内進場,令展覽場館的人流多,個別展廳外出現排隊人龍,需要等待參觀者離開才可獲安排入內。館方表示開放首日共接待約6500名訪客。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位於西九文化區西面臨海地段,曾為臨時苗圃公園。大樓以現代建築設計,並與文化掛鉤,手法體現三大元素,包括傳統中國視藝文化、傳統中國空間文化及當代香港都市文化。博物館佔地約一萬平方公尺,樓高7層,包括7個展覽廳(合共7,600平方公尺)、1個400座位的演講廳,以及中庭和平台。同時有大量公共空間供市民交流及休息。其他設施包括教育活動室、演講廳、紀念品店、餐廳等。

因為疫情要限定入場人數關係,首三個月都不設現場售票,要自行在网站上預約参歡和購票。官方网站⬇️⬇️⬇️
    WWW.hkpm.org.hk   預約参觀
確認預約日期和時間後記得要下載電子票據,因為進場的時候工作人員要掃描資料才可以入場的!我為什麼知道?因為我沒有下載電子票被擋在門外弄了一下下,最後是工作人員教我怎麼操作才有電子票,我才能進入



這是我的預約時的流程⏫⏬





⬆️⬆️⬆️這樣子的電子票

11月下旬二刷時已經可以在場內買票進場了,可能是現在遊客不多的原因吧。建議大家還是网上訂票比較方便快捷。文后有詳細的說明交通工具和購票的方式的,請各位留意看。






故宮的日與夜





有聖誕節氣氛的故宮




傍晚的故宮












入場安排:
入場時,請出示有效的電子或實體門票,以及相關的身份證明文件,六歲或以下小童免費入場 (須在網站預約並持有有效門票入場)。十二歲以下參觀者須由成年人陪同進入博物館。
在繁忙時段訪客或須稍候片刻方可進入博物館。

進去之前要過安檢,規格和機場安檢差不多,手機鎖鑰之類都要過機。還有是要掃安心出行和針紙(就是打疫苗的証明,香港的要求是打齊3針)。完成✅後才可以拿電子票給工作人員掃描入場!
温馨提示:大背囊、長傘、有輪的行李等均不能帶入館內。訪客只可以放於3個寄存處,收費為每小時5至10元。









博物館建築主體為倒轉梯形,外觀猶如一個方形大鼎,採用中空天井設計。地下大堂會有自然光滲入,入口大門亦參照了故宮的門釘裝飾設計,採用朱紅色作為主顏色。而場內亦設有3個中庭,其中西中庭的落地大玻璃可飽覽西九文化區、香港島西面的天際線以至大嶼山的景觀。而南中庭設階梯連接2樓和3樓。

展廳樓高5層,館內將設9個展覽廳,當中1至7號展廳為常設展廳,只有1號至3號和5號展廳展示為期2年,其餘由3個月至1年。






1️⃣1號常設展廳「建築、典藏與文化傳承」:

第一次去時(我是完美的漏掉了一號展廳回家後看自己拍的照片才知道的人生總是會留一點遺憾)

紫禁城建於北京中軸線上的地理位置,昭示了它在政治與文化上的中心地位。清代宮廷深刻影響着現今大眾對紫禁城的印象:它奠定了其建築今日的格局、結合滿漢文化、整理保存典籍古物、支持創新工藝,並與世界各地交流。此展覽透過一百多件故宮典藏,介紹清代的紫禁城。






雙嬰耳杯 (玉)
清康熙(1662–1722年)







二刷就彌補了上次的遺憾,上圖片


2️⃣2號常設展廳「清代宮廷生活」:

紫禁城是明清兩代君主與后妃的主要居所。清朝十位君主與二十多位皇后在此過着養尊處優、充實有序的生活,本展覽主要透過三百多件故宮珍藏的十八世紀精美文物,讓觀眾了解紫禁城內從清晨到夜晚的生活點滴,探索城內人員豐富的物質與精神世界。




金鏨花雲龍紋執壺
清乾隆(1736–1795)


這對小屏風很精緻


龍袍是重點好多人都在這裡駐足觀賞。


















3️⃣3號常設展廳「凝土為器 — 故宮博物院珍藏陶瓷」:展示150多件中國歷代陶瓷,當中以明、清兩朝的宮廷典藏為主。





















玉石象棋


做衣服的絲綢段錦





4️⃣4號常設展廳「龍顏鳳姿 — 清代帝后肖像」:展出的幾代帝后之朝服像。







⏫⏫⏫這裡是用現代的科技扮成你心目中最想做的那個身分,比如皇帝,皇后,妃子等等。先按程序照自己的頭像,完成後就选自己喜歡的角色把頭像貼上,再掃描一下二維條碼,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作品了

⏬⏬⏬


用現代的方式做一回皇帝和皇后


⏬⏬⏬歷任皇帝皇后的介紹


清朝的歷任皇帝與皇后













5️⃣5號常設展廳「器惟求新 — 當代設計對話古代工藝」:展示故宮博物院約100件工藝瑰寶,透過設計、製作及使用的角度解讀中國傳統工藝的藝術價值。館方亦與香港設計師合作,展示傳統工藝對當代設計理念和文化生活的影響。









琺瑯彩⬇️









6️⃣6號常設展廳「同賞共樂 — 穿越香港收藏史」:展示約100件展品,同時為香港首個回顧本地收藏史的展覽。展示香港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香港收藏中國藝術歷史,反映本地博物館發展。









詳細說明內容⬇️










7️⃣7號常設展廳「古今無界:故宮文化再詮釋」:邀請6位香港多媒體與跨界藝術家,透過嶄新手法演繹中國傳統文化。





大喇叭📣,可以傾聽牆壁上的回音。


這是鐘錶的機芯,面積很大,一進場館就能看到的。



這是星河嗎?



有講解專員告訴我這些都是用塑膠產品,做出一些展館內的展品,通過燈光照射把它們呈現出來。







8️⃣8號展廳「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展出35件國家一級文物,包括晉、唐、宋、元的中國書畫。我們去的時候已經停展了,因為要展示新的作品而暫停⏸️。

温馨提示
特別展廳需要購買特別門票的,在入口處有工作人員要求出示購票時的二維碼給他們掃描檢查後才可以進場,一般門票不能進場的,并且只可以進場一次。

🗓️十一月就是新的展品~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名品,展期11月9號開始至2023年2月20號。

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是全球最重要、最大規模的私人藝術收藏之一,它的起源可追溯至四百多年前。本展覽透過一百多件展品,講述自十七世紀以來王室收藏的關鍵事跡,重溫親王們在藝術收藏及建築營造上的精彩故事。 最矚目的展品包括歐洲藝術巨匠彼得.保羅.魯本斯(1577–1640年)和安東尼.凡.戴克(1599–1641年)近四十幅作品。
👇👇👇



















彼得把盛開於不同地域,季節的鮮花💐在畫布上同置一器。春日的牡丹和鬱金香與仲夏的玫瑰爭妍鬥麗,來自中美洲的大麗花與源於東亞的溫室山茶花即跨越地域界限,共聚於此,匯聚成眼前不可思議的花束。



兩歲的小公主睡覺的樣子真是太可愛啦⬇️⬇️⬇️











9️⃣9號展廳「馬文化藝術」:展出111件故宮的馬繪畫和雕塑,更向法國羅浮宮借了13件跟馬相關的館藏。展出時間是2022年7月3號至2022年12月31號。



























⏬⏬⏬這是中庭位置,好多人都坐在這裡看風景😁



樓頂的陽光照射出光線,可能節省能源,環保♻️




供遊客休息的櫈也是很有特色的


下午和晚上的分別






在中庭看日落真是一絕呀!







🕙 開放時間
星期一、三、四、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星期五、六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
至晚上8時
星期二(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年初二休館
🔔地下票務處將於閉館前一小時關閉

♦️入場安排
入場時,請出示有效的電子或實體門票,以及相關的身份證明文件(如適用)。
請預先購票,並選擇入場時間,以享有最佳參觀體驗。
請在預約時段準時到達,逾時者將視乎實際情況,安排後補進場,一切安排以場館決定為準。
六歲或以下小童免費入場 (須在網站預約並持有有效門票入場)。十二歲以下參觀者須由成年人陪同進入博物館。
在繁忙時段訪客或須稍候片刻方可進入博物館。

巴士或小巴
以下巴士和小巴路線經過博物館步行範圍,詳情請參閱相關營運商的網站。

博物館道

綠色專線小巴

文化專線 CX1(九龍站 E 出口— 西九文化區)
77M(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尖沙咀東)
26(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土瓜灣)
74/74S (九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旺角/何文田山)

巴士

296D(尚德—九龍站)
973(赤柱—尖沙咀東(麼地道))
柯士甸道西
215X、261B或281A

雅翔道
8、11、95、203E或280X

西隧收費廣場巴士站
900、904、905、914、930、930X、934、936、948、952(前962B)、960、960P、961、962X、967、968、969、970、970X、971、978、A10、A12、A17、E11A或 E11B

西九文化區免費穿梭巴士
每天早上9時30分至晚上7時30分(每15分鐘一班)循環來回香港故宮、M+ B1層上落客區及西九文化區區西面入口(西隧收費廣場九龍出口巴士站)

港鐵
乘坐港鐵東涌綫或機場快綫到九龍站E出口,沿雅翔道步行至行人天橋。橫過天橋後,即可進入西九文化區及博物館。您亦可以在九龍站E出口轉乘綠色專線小巴CX1直達博物館。

你亦可在港鐵九龍站C1或D1出口出站,跟從路標指示前往ELEMENTS圓方金區2樓的藝術廣場天橋出口;經藝術廣場天橋即可進入西九文化區。

的士/駕車
你可告訴司機由雅翔道和柯士甸道的迴旋處進入博物館道,駛過第一個交通燈的交匯處,繼續往前直至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出現在你的左方。博物館地下低層的入口處有指定的上落客區。

你也可以向司機展示博物館的地址:香港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8號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時租泊車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停車場設有少量時租車位,您可以從博物館道8號的博物館上落客區沿車道進入停車場。您也可以使用M+大樓旁(F區)停車場及藝術公園(E區)的停車場。

📌西九文化區不設路邊停車位。

📍怎樣訂故宮博物院門票?
門票發售及預約按照原有方式,大部分門票(包括所有星期三的免費門票)會透過西九文化區中央票務平台發售或預約,公眾可經香港故宮網站、西九文化區網站,或透過「西九文化區」手機應用程式連接至西九文化區中央購票平台預約或購買門票。 其餘門票則可經香港故宮的三個票務夥伴Klook、香港中國旅行社及飛豬旅行的網上平台購買。

 近期大熱的M+場館毗鄰故宮,比故宮早大約七個月開放,有時間的話可以順便看看。

M+(英語:M Plus)是香港一所視覺文化博物館,位於九龍西九文化區,樓面總面積達125,000平方米,於2015年1月29日動工,耗資49億港元,首階段工程於2020年第二季竣工,而博物館已於2021年11月11日開幕,會繼續次階段工程。M+重點展出20世紀至21世紀的藝術、設計與建築和影像,為世界上最具規模的視覺藝術博物館之一。


佣人姐姐也來打卡












六七十年代的霓虹燈






左邊是西九龍最高的建築物環球貿易廣場,天際100就在這裡,可以360度俯瞰東方之珠。






而M+是香港嶄新的視覺文化博物館,收藏及展示20及21世紀來自本港、內地、亞洲以至全世界的視覺藝術、設計與建築及流動影像,而於西九公園內的M+展亭曾在博物館大樓落成前為M+提供展覽場地。M+是全球最大的現代與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之一。M+原預計於2020/2021年開幕。不過受到承建商財困,和新型肺炎疫情影響,延遲到2021年11月12日開放予公眾參觀。

由2022年11月12日起,訪客須預先購買標準門票或特別展覽門票參觀M+展覽。票價及詳情請參閱M+網站:@*** 。


从這裡上去平台花園是免費的,我第一次去時并不知道,後來上网看到的😀


好多畢業生和新人都選擇來這裡拍照留念。


眺望港島,視野開闊,凉風習習特別舒服😌




這個角度看故官博物館好迷你啊!




「M+代表『博物館+』,『加號』表示博物館的角色處於快速變化之中,博物館不僅是一座建築物或一系列館藏,還是一個引發、傳達、吸引和啓迪的地方。」M+館長華安雅如此詮釋M+這所視覺文化博物館的名稱。在M+開幕之際,回顧其發展歷程,從「M+」概念的初次提出,到現在博物館終於面世,已有逾十五年時間。M+飽歷風浪,發展一波三折,建造工期屢次延長,屢次捲入爭議,可謂命途多舛。

M+是一所收藏、展示及詮釋二十至二十一世紀視覺文化,範圍涵蓋視覺藝術、設計及建築、流動影像等的大型博物館。但若追本溯源,如今M+博物館的定位,可說是經過多年社會紛爭後得出的「折衷方案」。






這是場館内看到外面的世界(後來才發現外面是公共設施,免費的






瀑布



窗外的景色也不錯👍


外面還有工程在進行中。


場館內有很多可以休息的地方,很窝心👍走累了就坐下來休息一下。



九龍皇帝曾灶財的墨寶,以前是隨處可見的,物別是在九龍城區的街頭巷尾,現在要看都是在博物館裏才能看到了。




場館內的鎮館之寶之一⬇️⬇️⬇️



日落美景







參觀指南
M+逢星期二至星期四、週末及公眾假期於10:00至18:00開放,星期五的開放時間延長至22:00,逢星期一休館。M+展廳的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30分鐘。





交通:乘坐港鐵到九龍站是其中之一,其他的交通工具請参考文中(與到故宮文化博物館是一樣的)

M+博物館大樓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日:上午 10 時至下午 6 時 
星期五延長開放時間至晚上 10 時 
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 30 分鐘 
地點:香港九龍西九文化區博物館道 38 號

入場收費: 
(標準門票)成人$120、特惠門票$60、
  6 歲及以下兒童免費入場

特別展覽
「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
(西展廳 、潛空間、展演空間及所有其他M+展廳)
正價門票:港幣240元
特惠門票*:港幣150元
要看大南瓜不用去日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