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由于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散落在山间的古村大都保存完好。这些村落自然古朴,其中有71座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国家地理》赋予“江南最后的秘境”的美誉。
这些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黄墙黛瓦建筑吸引人们爬山涉水,不远千里前来打卡,让凡俗的浮躁变成宁静,让忙碌变成悠闲,让心灵得到放松。
松阳的旅行计划因为各种原因一拖再拖,这次终于成行,在这个色彩斑斓的秋天。
DAY1
上午 宁波—松阳
下午 陈家浦村 三角喰午餐 延庆寺塔
石门圩廊桥 古街佰仙面馆晚餐
DAY2
上午 杨家堂村 松庄村 酉田村
下午 松阳老街 午餐(徐记盐煨鸡 外
婆灯盏盘) 独山驿站 鹰嘴潭
古街三九房餐厅晚餐
DAY3
上午 大木山茶园
下午 松阳—宁波
经过五个小时的长途行驶,于中午13:00在细雨绵绵中抵达陈家浦村。 从20℃的宁波进入11℃的陈家浦村,巨大的温差让毫无准备的我们冻得清涕直流 。翻出我们带的所有能穿的衣服 ,老李搞笑地在外套里面穿了两件衬衣两件T恤,也只能勉强抗寒。
又饥又寒的我俩赶紧在村里觅食。秋雨中的村子游客廖廖,大多数民宿和餐厅冷冷清清。没想到网红餐厅三角喰有两大桌客人。餐厅只有年轻的老板兼厨师和端菜的老奶奶两人。老板为难表示,人手不够,上菜速度比较慢,要等。好在我们蹭上了邻桌的菜单,点了和他们相同的三个菜:腊肉炒大蒜 ,黄米粿 ,油渣炒笋干。
饭后沿着石阶在村里漫步,云雾缭绕的青山映衬着黄泥青瓦的建筑,有种朦胧的美。因为翻修而青黄相间的瓦片在雨中,湿漉漉的,呈现出油画般的质感。游客稀少,可以慢慢地走,慢慢地看,遇到喜欢的景可以随心所欲地拍照,体验非常好!
先锋书店是陈家浦的网红书店,里面零零落落的客人坐在沙发上休息,非常安静。不能免俗,在里面拍了不少照片。摄影水平有限,大家凑合着看吧!
雨越下越密,绵密雨丝织就的轻纱笼在山间,能见度越发不好 ,出于安全考虑,我们不打算去其他古村了。下山吧!
来到山下,雨奇迹般地停了,感觉也没有那么冷了。忽然有种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错觉,好神奇。
延庆寺塔建于北宋,为阁楼式砖木结构,塔高38.32米,六面七级,中空,内有楼梯可登塔顶。经历一千余年的风雨洗礼,塔身目前已经倾斜2度38分,因而被称为“东方的比萨斜塔”。是江南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北宋原物,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远远地一座尖顶的砖塔映入眼帘,这就是被誉为“东方比萨斜塔”的北宋古塔—延庆寺塔吧!延庆寺塔正位于前往石门圩廊桥的公路旁边,驱车前往,非常方便。
来到景区门口被告知门票30元,登塔50元,与网上介绍的门票5元,登塔10元相差太大。
感觉不值,我们决定不进去。
沿着延庆寺塔右边的小道,绕到古塔后面,有座简朴的乡间小庙—延庆寺。寺庙大门前拍几张照片,算是到此一游吧!
石门圩廊桥是由石门圩老桥改建而成的。
石门圩老桥建于1974年,是一座无筋无助双曲拱桥,桥头的石柱和桥边的栏板上写着非常有年代特色的标语和口号,这些文字仿佛将人带入那个特殊的年代。
石门圩老桥桥面上加盖木质廊桥,整座廊桥朴素大气,现代感十足。现在的石门圩廊桥是松阴溪景区重点景点。
长长的廊桥,三角形的尖顶,几何图形的木质桥柱,可以拍出非常有意境的照片。
桥头石柱上的标语,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
厚重的水泥桥墩,拱形的桥梁满是岁月的印记。老桥非常有时代特色,我记得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也是这种风格
午羊堰,又名石门圳,堰坎长256米,始建于明朝,修复于2009年,位于石门圩老大桥上游10米,是古代灌溉,生活,消防,调节水流的水利工程。
现在的午羊堰成了垂钓者的乐园和白鹭的家园
午羊堰上游几十米处又新建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桥上车如流水马如龙,是松阴溪两岸的交通要道。
时光荏苒,短短的百米距离内,松阴溪两岸古代,近代,现代三座桥梁,跨越时空奇妙共处,不由让人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
上午8:30到达杨家堂村,小村刚刚开始苏醒。村口露天肉摊的案板上铺了两大爿热气腾腾的猪肉,老板挥刀斩肉,铺子旁边围着三三两两的村民。
村口两颗大樟树是杨家堂村的标志性景点。被誉为夫妻树的两棵大树,其实整整相差300年,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也许对树来说,300年不算什么吧!
青苔斑驳的老樟树裸露着虬劲的树根,如阴的树冠笼罩在飞檐翘角的黄泥房子上,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守护一方安宁。
杨家堂的建筑与陈家浦相比,更加高大精美。仔细观察,这些黄泥房子也曾刷着粉墙,上面还描有许多精美的彩绘。时光荏苒,岁月褪去老房子漂亮的外衣,露出朴素的黄泥。
但是恢宏大气的建筑规模,精美繁复的建筑外型,无不显示房子主人曾经的辉煌和富足。后来村内的祠堂内的介绍也印证这一点。
沿着石阶穿过拱门就是祠堂
去松庄村的盘山公路九曲十八弯,开到你怀疑人生。连高德地图里的志玲姐姐都安慰说: “今天你走过所有弯路,今后人生一片坦途”。
山路狭窄弯路又多,挺考验开车水平。不过路边的景色非常美,黄褐相间的梧桐,火红的乌桕,金黄的银杏,掉落的松针黄灿灿的铺满小道。橘子,柿子,金桔如一盏盏灯笼点燃你前行的道路。
松庄村口的歪脖子大树下,几位卖土产的大妈热情招呼我们前去购物。盛情难却花25元买了一斤桃胶。
一条小溪穿村而过,顺着溪水,两岸是依山而建的黄泥房子,村子因为溪水而多了几分灵动。溯溪而上,一座古朴的石拱桥映入眼帘,这是松庄村的标志建筑,村子因小桥而出名。村子非常小,半个小时就能逛完。如果时间匆忙,建议不必前来。
穿过弯脖子大树,沿着石阶而下进入小村。村口有售卖土特产的当地村民。
村子中的石拱桥
走到村口引人注目的就是傲立村头,树龄达350年的马尾松。树干笔直,树荫如冠,犹如坚毅的士兵守护村庄,又如好客的主人张开臂膀迎接客人。
村口有三棵松树,可惜两棵已经枯死,孤独的树干依旧倔强地傲然挺立。
村子在大兴土木,修房的村民告诉我们,这些老房子的住户都迁徙到山下,政府按每人五万元补贴村民。政府征收这些房子统一修缮后,用于开办名宿。
350年的马尾松张开宽大的臂膀热情迎接远来的客人
无论走到村子的那个角落都能看到高耸的大树
村口公路边的亭子是拍全村的最佳视角
松阳明清古街是我走过的最原滋原味的古街。松阳之行,两次踏入古街,是两种不同的体验。
头天晚上慕名前往古街的佰仙面馆,从灯火辉煌的大街拐进灯光昏暗的巷子,咫尺之间仿佛两个世界。细雨中的古街冷冷清清,街边老房子飞翘的屋角黑魆魆的,如奇形怪状的怪物,压在头顶,有点慎人。巷子里几乎没有行人,很多店铺早早打烊关门。好在佰仙面馆尚在营业,店内只有两位客人,冷冷清清。 见有客人进来,老板开始擀面,老板娘开始烧火。很快招牌酒糟大肠面和大肉面上桌。面条筋道,汤水鲜美,大肠没有异味,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
店堂还保留老底子的模样,木质的排门,昏黄的灯光,八仙桌,长条凳,正对大门的土灶火烧的旺旺的,恍惚之间仿佛回到童年时代。在冷雨的秋夜,吃上这样一大碗面条,温暖寒冷的雨夜。
第二天中午从酉田村回来,我们又前往古街。品尝完徐记煨盐鸡,外婆灯盏盘,老街油攒子,在老街漫无目的闲逛。
这是我逛过的最原滋原味,最有烟火气的老街。老街的居民按自己的生活节奏笃悠悠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四位婆婆在门口打着扑克,草药铺的大伯斜依着藤椅打着盹,弹棉花的大叔身上裹着棉絮,干脆在工作的案板上呼呼大睡,而勤快的大哥还在“哐哐哐”地打铁…
在打铁铺前,我们久久驻足,津津有味地看大哥敲击、锻打、淬火…见一把菜刀慢慢成型。
在老街,我们见到了许多几乎消失的老物件:木杆秤,棕蹦床,白铁皮用具,熬中药的瓦罐,瓷制的水壶,我甚至看到外公以前用过的夜壶…
老街也有明国时期的建筑
逛累了,拐进街角的铺子,点一杯当地的烧仙草。老板娘有一张圆圆的脸,带着和善的笑,说话和声细语,如邻家小妹般亲切。
坐在高高的椅子上,隔着明净的窗子,和制作烧仙草的老板娘随意聊着天。窗边写着一句话 ,大意是“卖烧仙草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带给你小时候的味道”。
一杯烧仙草售价6元,黑黑的,如果冻般Q弹,浇上老冰糖熬制的薄荷水,清凉又解渴。
留恋在古朴的街巷,看着当地居民慢条斯理地过着自己的日子,我们不禁放缓脚步,放轻声音,唯恐打扰别人的生活。
松阴溪是松阳的母亲河,县城位于松阴溪北岸,故名松阳。
独山是溪边一座小山,孤独地矗立在松古平原。孤零零的小山,半边好似被人劈了一刀,少了一大块,非常有特点,山顶有亭翼然,可俯瞰整个松阳县城。
非常有特点的独山
独山驿站是免费的公园,可以坐观光车或骑行浏览溪边绿道。
溪边的鹰嘴潭附近有许多巨石。其中有两块岩石分别为上鹰嘴峰和下鹰嘴峰,远眺犹如仰天长啸的苍鹰。
在巨石中穿行,或拾级而上,或穿洞而下,曲径通幽,豁然开朗,一大片滩林呈现眼前:有渔翁清清静静垂钓,有老牛悠悠然然吃草,有白鹭翩翩然然起舞,有恋人相依而坐窃窃私语,一派恬淡宁静的田园牧歌景象。
在鹰嘴潭玩得尽兴后,在酒店稍事休息,前去古街的三九房餐厅吃晚饭,点了三个菜:酸菜鱼,西芹百合,小炒肉。酒足饭饱,沿着松阴溪散散步,消消食。两岸灯光璀璨,美不胜收。
大木山茶园拥有12万余亩茶园,连片的茶园面积8万亩,被誉为“中国最大的茶园”。
浏览茶园有骑行和坐观光车两种方式。早上九点抵达茶园,这个游客服务中心就我们俩个游客。观光车发车规则五人发车或到点发车,景区工作人员比较贴心,看看没有其他游客,没到发车时间,专门为我俩跑了一趟。
抵达大木山茶室下车,整个景区没有一个游客,我俩承包了整个茶园。
穿行茶园,满目绿色,迎风转动的风车点缀于一畦畦茶树中,白色亭子盈盈立于山巅。山间的树叶微微泛黄,给满眼绿意添了秋的色彩。
山顶的木屋边有位老人正在劳作,目光相遇的微笑,带出一场随意的聊天。大妈俨然是位健谈的老人,老人家今年七十六岁,老伴八十岁,女儿在古市镇上工作,采茶时节会前来帮忙。
她极为自豪地告诉我们,木屋所在的整个山坡都是她家的,建造木屋征用她家五分山地。木屋旁边种植的大树,吸收土地的营养,树下的茶树都枯死了,撑着天气合适补种一些。
茶园劳作的老人
木屋外的风景
迎风而立,伴着新翻泥土的清香,远眺满山遍野苍翠的茶园,听山风吹过树梢,发出“簌簌”的声响,一种极为惬意的松弛漫上心头。
逛累了,在茶室品一杯免费的清茶,暖暖的阳光洒在身上,体验山清,水秀,气净,茶香的美好,享受假日的闲适。
该回去了,打个电话,景区的电瓶车送我们回到服务中心。
别了,松阳!
别了,轻松愉快的三天两晚!
两晚都住在天元名都酒店,挂四星酒店,酒店位置不错,在县城中心,旁边超市,商店林立,生活方便。酒店紧临松阴溪,推窗可见孤山。酒店离松阳古街也很近,步行可达。
酒店早餐丰盛,有免费停车场。
石门圩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