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风光的无冕之王——篁岭

作者:葭 显示图片

        来婺源之前,想着婺源名声在外,风景必然过硬,便没在景致上深究,重点考虑交通线路和住宿方面的问题。我从景德镇的瑶里古镇过来,所以先了解的是北线的石城等处。我打算走一站,再去了解下一站。篁岭作为东线深处的景点,我还没来得及去多想。我买的是12景点通票,在石城,我跟一些游客交流,了解到他们并没有买通票,而是玩那么两三个景点。当然,这其中必然包括篁岭。这些信息让我意识到不要贪多,从而避免了一些坑。石城是我婺源游的第一站,给我一个印象良好的开篇,中间几站此处不表,而篁岭是我此行婺源的最后一站,让我得到一个最满意的收官。甚至可以说,篁岭是我此次赣东北三市之行中留下最深、最美印象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这个不大的地方,我单独作一篇游记作为纪念。


        篁岭,从风景名胜的等级讲,它只是旅游资源丰富的婺源所拥有的13家4A级景区之一,之上还有1家5A景区;从历史古迹的级别讲,篁岭村既不位列婺源所属的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之中,亦不在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之列。然而,这完全不影响广大游客对篁岭的高度认可。市场也给出了明确的态度,婺源的五日通票180元包含12个景点,但篁岭不在其中,需单独花145元(含索道),这种傲娇完全有资本、有资格。


       篁岭旅游为何能做得如此成功?我想,是他们巧妙的景区谋划设计,成功的把扬长避短、博采众长做到了极致吧!


        篁岭建村于明代中叶,默默无闻500多年,虽然自身没什么有名的历史遗迹和人文典故,却把大众的民俗传统充分运用到本地景观上,其中最成功的莫过于【篁岭晒秋】,玩成了自己的名片,甚至成为最美中国符号。


       篁岭属于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山地村落的特点相较平地村落在景观上更加立体,因此篁岭景区的【空中揽胜】、【天街访古】、【梯田寻芳】等充分利用这个特点,让观光者体验更深刻的三维空间效果。


       篁岭的秋季,写满收获,树叶几乎掉光、仅存硕果的柿子树上,金光灿灿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给秋天的篁岭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见者“柿柿如意”,闻者“好柿连连”。


篁岭秋天的金黄色并不只有皇菊,还有银杏。


一些趣味性的场所,让在篁岭的游历平添一分生趣。看我飞檐走壁取腊肉。


夜间的篁岭,褪去中国传统的风景外衣,让你置身流光溢彩的西方童话世界。


这里有《阿凡达》里的悬浮山,《大鱼海棠》的空中飞鱼,《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蘑菇森林。


灯光秀并不只属于建筑,到魔幻流光森林、体验一把别具一格的山林灯光秀吧。


       秋冬时节,梯田失去了叠翠,荒草也已经枯黄。不要紧,灯光都给你安排上,同样让你重焕光彩。你能拒绝这样的篁岭奇妙夜吗?

【住宿】:住宿分山上山下,山上的住宿要贵很多,条件也比较好,最便宜的时候也要四五百,不过这个价还是可以接受。山上酒店有电瓶车来往索道站和酒店大堂接送住客,行李可托运上下索道,不过有时间点。住山下也完全不影响在山上的游玩体验。

【门票】:篁岭门票145(门票和索道票捆绑),符合优惠政策的可以免门票,但索道要买,单程45,双程60。如果你订了山上酒店,不要提前买门票,到山下的酒店客服办入住时再买门票,只要130。门票只能当天当次使用,住山上的游客可以第二天出来。

【时间】:索道运营时间:08:00-21:00,停止入场时间:19:00(具体以景区公布为准)。住山下的游客建议吃完午饭进景区,可以玩到晚上八点半左右,时间充裕,日景夜景都不会错过。

【停车】:山下游客中心有停车场,住山上的可以开车上去,但我不建议开车上去,停车场离酒店有相当一段距离,要爬一段坡,而且乘索道也可以高空欣赏篁岭风景。

11月10日下午,从江湾景区出来,驱车约10公里到达篁岭。


这是篁岭山下的新村,是当地村民居住生活的地方,而山上的老村已经成为完全的景区。篁岭全村姓曹,是从歙县篁墩迁徒来的。被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徽西递村炒得很热的清代户部尚书曹文埴,军机大臣、大学士、太子太师曹振鳙父子,其故乡就在篁岭。


出了索道站,在此等摆渡车。摆渡车将把游客送到酒店大堂。从这里步行去景区和摆渡车的公路是相反的两条路,步行也不远,左边是个叫“冒险森林”的拓展场地,有些游乐项目,适合小朋友。


到达篁岭,到酒店放了行李出来已经临近黄昏,先到观景台附近拍几张经典晒秋照吧。


外墙上的中国地图就是篁岭的标志之一。


打个卡,手机AI自动弄成人像模式,实际真人脸上没这么光滑,多很多沧桑和斑块。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地域特色,在湖南、安徽、江西等山区都有存在。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用竹篾盘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皇菊是婺源的特产。晒秋中最经典的两种颜色搭配,红色的辣椒和黄色的皇菊。


篁岭古村数百栋徽派古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坡面错落有序,每当日出山头,晨曦映照,整个山间村落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丰收果实组合,绘就出世界“晒秋”农俗景观,地域乡土文化。


这里是摄影吧的观景台,免费供游人打卡留念,并配有专业灯光,避免人物过暗,考虑非常周到。


晒秋,并非秋季“专属”,一年四季都有展示,只不过秋季丰收季节,表现得更为丰富、更为“神韵”些罢了。春晒山厥、水笋;夏晒干菜、果蔬;秋晒辣椒、皇菊;冬晒果脯、乡俗……一年四季延绵有序。如今,篁岭晒秋不仅是一道景观,更是成为了“最美中国符号”。


由于篁岭地无三尺平,村庄平地极少,屋顶架晒成了主要晾晒农作物的主要场地。


篁岭人家为顺应自然地形,家家户户在顶层全层拓开搭起晒架。同时,晒架与屋顶的高低对比,加上篁岭全村房屋错落排布在落差近百米的山坡上,使篁岭晾晒更具层次感。









篁岭的街道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天街和花溪水街,天街是篁岭村的主街,从篁岭村腰间蜿蜒穿过,花溪水街是一段沿着水流的陡峭台阶路,上连天街,下通水口古树群。


花溪水街是一条“坡面上的街道”。


中间的水流从上而下,十分灵动。随处可见的鲜花植物,雅致的亭台楼阁,被植物和水雾包围的街道,仙气十足。


花溪水街和很多古镇的商业街一样,但与众不同的是清新自然的环境完全掩盖了商业氛围。



此时以为下面没什么了,其实下面才是更美妙的地方,后来又出来一趟。


就此调头,往回走。





花溪水街上到天街,路过一家小吃店,这是特色小吃——汽糕。顾名思义,就是用“汽”蒸出来的糕,米做的。


雪白的汽糕中间夹杂着点点豆腐干、笋干。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挑选相应的汽糕。


当晚餐吃,还挺饱肚子的。



竹虚厅,里面展示木雕精品艺术以及民俗物品。它的门面本身就是雕刻艺术品。竹虚厅原主人是曹元功,他明朝崇祯八年(1635年),授职湖广兴山县知县。


里面展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三雕”(石雕、砖雕、木雕),成为徽派建筑的主要内容,它是我们华夏文明的艺术杰作,又是徽派建筑最精彩的艺术亮点。



这是木雕用的一些工具。







天街酒店是篁岭上相对便宜的酒店,位置在天街的深处,离观景台这边倒是不远。


回到酒店想着累了一天就准备休息,无意中看到别人的攻略介绍晚上还有魔幻流光森林可以去,看着时间还不到8点,又跑出去了。


刚才只是夜游了花溪水街,其实夜游的重头戏是篁岭奇妙夜。


出来就四处找往下的路,走进一家饭店的园子。


穿过灯光打造的时光隧道,这个全息投影的树精吓我一跳,这其实是一颗直径1.2米,高4. 5米,重达数百公斤的仿真树。


原以为只是普通的灯光,但是真的给我惊艳到了,这是目前我见过最好的灯光秀,不,应该是声光一体的主题夜游。


这里正放着小电影。游客已经很少了,住山下的游客基本离开,要赶索道。


很多童话、奇幻、科技元素,如同走进宫崎骏画笔下的童话世界,流光溢彩,如梦似幻。


以梦幻手法结合童趣,打造蘑菇森林、音乐广场、星座广场、精灵之路、悬浮山等梦幻夜游场景,身临其境,恍如进入梦幻的童话世界。


《阿凡达》里的悬浮山,《大鱼海棠》的空中飞鱼,《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蘑菇森林,魔法屋光影秀、老树爷爷、精灵之路……



音乐广场。





悬浮山。









当有人经过,原本沉睡闭合的花朵便跟着移动节奏缓缓明亮绽放,让人直呼神奇。场景布置大量使用机械仿真花,错落分布在小径一侧的山体上,同时还配备了雷达感应装置,会随着游客行进的脚步次第花开,能让人生动感受到与自然身心交互的曼妙回应。





漫步犹如进去奇幻森林般,游客可以在花园中挑选喜爱的地区停留游玩,这里有许多设计独特的互动式声光装置,与它们不期而遇,是探索森林时最大的惊喜。


魔法屋和小精灵。


那边一层层的灯光便是梯田。


步步生花,感受全息技术带来的震撼体验。


花田飞舞。这片田地原本是油菜花海,虽然秋冬看不到油菜花海,但在这片田地上的夜景有着不同于春季白天的浪漫。











魔幻流光森林绕了一圈回到古戏台,上去就是天街,满足的回酒店。

第二天早上六点就醒了,想着去看看日出。


篁岭村在山的西坡因此看日出并没有比较好的地方。



早上没什么人,白天这个平台几乎是不可能让你一个人拍照。



斜屋里让人头晕,但是玩得好开心。


满树的柿子真是惹人爱。













对面是摄影吧的观景台,补光灯这么早就亮着,还是通宵不熄呢、。

       篁岭古村依照“天街九巷,三桥六井”布局建设。篁岭天街长388米,横贯东西,九条巷道由天街分支,延展至村庄的各个角落。天街是篁岭的“商业一条街”,两边商铺林立,各种该地特色的业态在此汇聚:这里有婺源三雕之一的木雕在现场雕刻、修复,有民间艺人制作竹编用品,工艺画伞,现场作画等。 在天街可以品尝婺源小吃如蒸汽糕、清明果、梅干菜扣肉烧饼、豆腐脑、臭豆腐……也可以品尝自猎、自种、自养的“天街农家宴”。
















徽州先民注重风水,认为水口是村落的灵魂,篁岭水口雨林伫立着千年古树群。


冬蕴坊,篁岭牌坊。借用牌坊作为冬季的节点标志,并成为篁岭村的门头,寓意深远。牌坊上的“圣旨”二字,是曹氏旺族在朝为官的彰显。


“篁岭”二字上方有竖写的“圣旨”二字。篁岭全村姓曹,是从歙县篁墩迁徒来的。被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徽西递村炒得很热的清代户部尚书曹文埴,军机大臣、大学士、太子太师曹振鳙父子,其故乡就在篁岭。


穿过冬蕴坊就是水口古树林。


五显庙,被信众奉为“五路财神”。


花溪水街不但解决了篁岭一直以来缺水的问题,修复了古镇受山洪破坏的环境,还打通了水口与天街、花海之间的双向游览线路的闭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旅游旺季过于拥挤的状况。










晒秋人家观景台在主街的观景台上方,是比较高的位置。


在主街观景台再拍几张,昨天傍晚光线有点暗。



继续往上是怡心楼。怡心楼,于光绪三十四年建在江西婺源许村镇的一座徽派民宅,是当时闻名江南的茶商许畅芝的客馆。整栋房屋飞金彩绘、金碧辉煌,运用彩绘装饰的建筑,婺源仅此一栋。怡心楼大门立面的木雕,精美繁复,造型惟妙惟肖,把中国千百年传统的木雕题材”教训子孙、礼义廉耻“等内容展现得淋漓尽致。朱砂红渲染的怡心楼与徽州的粉墙黛瓦建筑截然不同,成为当地特色徽派建筑的代表。


怡心楼往上是怪屋倒屋。


晒秋人家观景台,其实来过几次。






五桂堂在晒秋人家观景台旁边,本身既是景点,又是一个观景台。“五桂堂”的原主人叫曹希例。它也是篁岭曹姓家族的第五代传人。曹希例生有五个儿子,据族谱记载,其孙子有27个,曾孙、玄孙达二百多人。家族人口众多,自然要建一座大院才行,取名“五桂堂”,也是希望这五个儿子能有所建树。至今村里的大部分人的姓氏也是“曹”姓。而“五桂堂”便是曹姓家族的祖屋,可以说,“五桂堂”是篁岭古村的根。


晒秋人家观景台是坐东朝西,而晒秋坊是从东北往西南方向看整个村落,也是非常好的拍摄位置。






倚山居美宿是酒店客房区域,是最高处和村子的边缘,从这里也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景观。




杏叶基本都黄了。






那边就是晒秋人家观景台。


右下角是主街观景台,小门进去时摄影吧





酒店的大堂在高处,临别时,在酒店大堂依依不舍的再俯视一遍篁岭村。我想,春天对面的梯田布满油菜花,一定又是一番美景。




坐上下行的索道,经过飘雪民国馆,比较偏僻的景点,下次再来吧。


秋天篁岭我已经相遇过,下次再会时便是春暖花开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