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正在成都出差的LZ,利用周末去峨眉山。
本来办公室的当地同事说自己乘动车去就行了,奈何LZ从百度地图查得的时间竟然比动车多出近2小时(实际上,百度地图将2小时的从山门到雷洞坪的路程也计算在内),于是LZ在周五下班后报了跟团。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海拔3099米,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峨眉山还有“仙山佛国”“地质博物馆”之美誉。李白、陆游、徐霞客、别峰宝印禅师等古人曾流连峨眉山,并留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等誉满千秋之诗句。
千百年来,儒、释、道三家文化在此碰撞、融合、演变,形成了以佛禅、武术、茶为核心的峨眉山文化。
峨眉山以其悠久延绵的佛教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享誉世界,于1996年12月成功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周六一早,来到天府广场,旅游团的集合发车点就在这附近。
早晨的天府广场,蓝天白云,少有人影。
车上人还不少,貌似大家无惧疫情,虽然在导游要求下都戴上了口罩。
成都到峨眉山山门,大约2小时。
在山门前的停车场小停,导游去买门票。
峨眉山景区门票160元,景区车往返90元,金顶索道上65元/下55元,万年寺索道上45元,索道每程另加保险费5元,导游讲解机租金30元。
大约10:30到达万年寺停车场,在这里午餐,换乘景区车。
导游说这个是当地特色的 “荞凉粉”,味道也还不错。
看下峨眉山全景导游图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山上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
到达万年寺停车场之后,就只能换乘景区的交通车了。
排队乘坐景区交通车
山路弯弯,海拔提升快,景区交通车中途补水
盛夏七月,天高云淡。
在交通车前排的导游说是看到了金顶佛光。
50公里路程大约100分钟,下午1点到达雷洞坪停车场
这里有餐饮中心,自由行、徒步爬山的补给地。
从雷洞坪停车场到缆车上站,大约十分钟的样子。
上山的缆车是个大家伙,恐高的蜂蜂也不用紧张。
上山缆车,大约五分钟的样子就到了。
还有一小段路到金顶,前面一座牌楼。
牌楼上的匾是:华藏世界
回头是:吉祥如意
从缆车出来,不到十分钟,就看到了金佛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金佛是峨眉山的标志。金顶是峨眉山景点和寺庙的汇集。
48米高、660吨重的世界最大的四面十方普贤金像矗立在金顶。
回望山下,层山叠翠
华藏寺的大雄宝殿和金殿(普贤殿),云雾缭绕,有点仙仙的样子
华藏寺有三殿。
第一殿是弥勒殿。殿门上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华藏寺”金匾。寺内供奉铜铸弥勒佛像,背后是韦驮铜像。殿内还有三足铜鼎和明万历年间铜碑等文物。
第二殿是大雄宝殿。殿中供奉着铜质金身的三身佛,坐高3米。殿内还有铜磐、铜钟等法器以及铜铸像、铜普贤像等佛教文物。
第三殿是普贤殿,即金殿、金顶,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殿门的匾额有“金顶”、“行愿无尽”、“普贤愿 峨眉山金顶海”、“华藏庄严”等,为赵朴初、本换、明肠等题写。殿内供奉普贤骑象铜像,普贤端坐在莲花台上,手执如意,莲台置象背上,白象脚踏四朵莲花。整个造像通体铜铸,通高4.5米。殿内还有铜鼎等物。
华藏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外的香炉,满是香火,青烟升腾起来,不知是烟入云中,还是云从天降,又或是尘世烟云,已难分清是烟还是云。
回首向西,前方正对着的是观音殿
观音殿后的白云,蓝天露出一角
观音殿
观音殿包括观音殿主殿以及禅堂等附属设施,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
观音殿自2016年开启重建,历时五年建成。
2002年,峨眉山佛教协会重新规划并制定了“恢复华藏寺改造工程”方案,包括高48米(含法台须弥座)的“十方普贤”铜像。
建设工程已于2004年8月动工,2005年底竣工。2006年6月18日,举行了华藏寺落成典礼和十方普贤像开光仪式。
金顶,是华藏寺第三殿,是普贤殿,也就是金殿,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
殿门的匾额有“金顶”、“行愿无尽”、“普贤愿 峨眉山金顶海”、“华藏庄严”等,为赵朴初、本换、明肠等题写。殿内供奉普贤骑象铜像,普贤端坐在莲花台上,手执如意,莲台置象背上,白象脚踏四朵莲花。整个造像通体铜铸,通高4.5米。殿内还有铜鼎等物。
这是中国海拔最高的汉传寺院。
观音殿
峨眉山早在明代便开启了以金顶、银顶、宝顶三顶为主体的峨眉山华藏寺寺院建筑群格局。
金顶:金殿、大雄宝殿、十方普贤圣像;
银顶:卧云禅院;
宝顶:观音殿。
十方普贤菩萨圣像为铜质,通高48米,占地1256平方米,总体重约600吨。须弥座上立六牙吉象,大象背上第一层为普贤菩萨的四头像和两面身;第二层为普贤菩萨四头像;最高层为前后普贤菩萨头像。圣像内为484平方米的佛中殿,供奉阿弥陀佛铜像,四周绕汉白玉雕佛像。
十方普贤菩萨圣像正面手持如意,骑六牙圣象;另一面结阿陀定印,表六道众生显得四智菩提之义。
十方普贤菩萨圣像的含义以及造型结构:通高48米,表征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普贤”,即“普”之平等无碍,“贤”为无处不到。座像造型结构从下至上分为8个部分:
1、基座部分为四方六层,表征佛教的“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六度” 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般若)。
2、圆环部分:表征“一真法界”。
3、莲花部分:表征“众生之心,心生万物”。
4、祥云部分:表征“空性”。
5、四尊吉象:表征“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暨“普渡众生、大行无止”。
6、两面身部分:表征“华藏世界一佛二菩萨”。
7、十尊菩萨头像:表征“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8、菩萨顶上的圆满宝柱:表征“华藏世界重重无尽,普放光明”和“法门尽虚空,遍法界”。
十方普贤菩萨圣像内供奉的阿弥陀佛,是同归极乐的意思。
观音殿
感觉是人在仙山了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多有登顶峨眉山,也留下无数墨宝。
登峨眉山--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云雾缭绕
卧云禅院
同在金顶的卧云禅院是峨眉山最高峰仅存的古建筑寺院,位于华藏寺东侧,明嘉靖年间性天和尚开建,因岩下白云环绕,寺卧云中,故名“卧云庵”。
换个角度看大佛
卧云禅院背面
卧云禅院屋面覆盖锡瓦,每当云开日出,银光闪闪,故有峨眉 “银顶”之称。
准备下山
金刚嘴
金刚嘴位于舍身崖畔,一群巨石矗立,如擎天石柱,直指蓝天,柱顶平坦,可供游人观光。又因峭削如棱,翘首云空,形同岩嘴,又名金刚嘴。
金刚嘴在舍身崖的最边缘的位置,是整个峨眉山金顶之上观赏云海和佛光的最佳位置。站在金刚嘴,感觉整个人仿佛悬空在云海之上,飘然欲仙。
回望金顶
回望卧云禅寺
金顶:3079m。
这是传统名山的最高峰了,三山五岳大多是海拔1千多米。
最高的华山,也只有2155米。
说起来有点悻悻然,三山五岳,还差华山没去过。
下山的缆车站
旁边的护栏挂了好多的同心锁
这里可以购买同心锁
看看这边的同心锁
回望补给站
大师兄指路:急弯请减速
回望缆车站
沿途的小店很多,成熟的景区补给是丰富的
下山的游客较多,估计旅游团大多是这种行程吧
远望山下,貌似高铁站
又一处补给点
看猴的地方,估计今天猴们吃饱了,啥也没有
远望山下
停车场候车室,等候团友。
晚上在万年停车场附近住宿,开窗见山,房间还算整洁
补过单房差的房间,是一张大床。
看山景
D2
退房,早餐
去万年寺缆车站
路过峨眉山植物园
峨眉山植物园现有植物种类21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种类70种(一级14种,二级56种),占全国的24.3%, CITES附录二中的濒危种 127种,其中特有植物108种。还建有珍稀特有植物专类园、药用植物资源圃、蕨类植物专类园。
缆车去万年寺
万年寺,始建于晋隆安3年(公元399年),为慧持创建,初名为普贤寺。唐僖宗时(887—888),慧通禅师重建,更名为白水寺。宋时又更名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神宗皇帝为给太后祝贺70大寿,赐名为圣寿万年寺。清代又加修建。1946年大火,除砖殿外,几毁坏殆尽,现在的万年寺是1954年人民政府拨款修复的。
峨眉山现有寺庙27座,僧尼300多人,“万盏明灯供普贤”、“水陆法会”等佛事活动常年不断。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示相之地,普贤的十大行愿寓意了平安、吉祥、成功。在峨眉山金顶48米高的四面十方普贤金像落成开光后,峨眉山朝圣内函更加丰富,乐山大佛抱佛脚、大佛禅院悟佛法、报国寺入佛门、伏虎寺结佛缘、清音阁观佛园、万年寺拜佛祖、金顶开佛光。峨眉山已被众多海内外人士视为心中的“圣地”。
万年寺位于峨眉山。由山麓报国寺上行约15公里狮子岭下。为峨眉山主要寺庙之一。寺庙始建于东晋,原称普贤寺;唐僖宗时慧通禅师重建,更名白水寺;宋时又更名为白水普贤寺。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神宗皇帝为给太后祝贺70大寿,赐名为圣寿万年寺。
米芾题字:第一山
这个牌牌,在好多地方看到过。
碑的背面有关于碑文的来历介绍,大致是说:此碑系乐山人谢文明于戊午年孟夏翻刻自江阳(四川富顺县)土主山“第一山”三字石刻;土主山是从武当山翻刻的。
万年寺的寺院布局精美,整座寺院坐西朝东。大雄宝殿及两厢为后部,前后呼应,三点相连,承上启下。巍峨宝殿和大雄宝殿并厢房组成四合院,四面回廊,宽敞舒适。全寺除砖殿为砖石穹隆顶外,其余均为木结构,穿逗式梁架,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座5级平台,前后高差近5米。
寺内右侧有一长方形水池,相传唐代僧人广浚曾在池边为李白弹琴,遂有李白千古传颂的《听蜀僧浚弹琴》诗,诗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后人曾在白水池畔建立廊亭为之纪念,上置木牌,刻“大唐李白听琴处”。
万年寺中白水池中,山影斜横;寺外红叶,迎秋放飞。是水似风,白水秋风,被清代文人谭钟岳誉为古“峨眉十景”之一。
万年寺因供奉普贤铜像驰名,海拔高度较低,许多文人骚客常来于此,唐代的李白在万年寺期间,写出了许多名篇,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20世纪50、60年代,朱德、陈毅、贺龙在工作之隙,先后来到万年寺赏兰品茗。
无梁砖殿,全部为砖结构,才被称作无梁砖殿,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是万历皇帝为母亲祝寿所建。
无梁砖殿全殿高17.12米,面阔15.79米,进深16.06米。上呈半圆形中空穹窿顶,下为方形底座,形似蒙古包,象征天圆地方。殿壁、殿顶,甚至门楣额枋、斗拱、窗棂皆为砖砌。该殿重檐雕甍,环匝绣棂琐窗,门阴刻有全蜀山川形势、云栈剑阁以及水陆途程等等,美丽无比。殿内的四面墙壁上,万佛围绕。内壁下部有二十四个佛龛,每个佛龛内放有铁铸的佛像;内壁中、上部砌有横龛道,也放有许多的小佛像。穹窿殿顶上,绘着四位飞天的仙女,分别抱着琵琶、箜篌、芦笙、笛子,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殿顶四角和正中,立有五座白塔,中间的一座较大,四角的较小。殿顶四角还饰有狮、象、鹿等瑞兽。
无梁砖殿后的铁鼎
鼎身鋳有金刚经
巍峨宝殿位于无梁殿后方,是寺中最大建筑物,周设回廊。为单檐歇山顶,中间设腰檐,面阔五间,开间甚大,特别是当心问,因开问太大,故于门框中加了两根立柱。整座大殿色彩朴素,造型无华;殿内正中供奉阿弥陀佛立像,背面供奉韦驮菩萨像。
拂云楼
貌似僧侣宿舍
石像
观音殿,挂着“古白水寺”的牌匾
相传峨眉山五行属火,寺庙屡建屡毁,于是改名白水寺。
出万年寺,一路往山下
沿途有白龙洞、双桥清音
前面的桥洞是大峨楼遗址
终于见到大师兄了,正在自顾自的貌似拿着一个苹果
白龙洞,亦称白龙寺,位于四川清音阁上2华里,海拔约800米。
明嘉靖年间别传禅师创建,寺后原有上下白龙二洞,相传为白娘子修真之所,寺因此而得名。过去寺右白岩石上曾刻有“白龙洞”三字,但现在上洞口早被淹没,下洞口也已自然封闭。
白龙寺分前后二殿,前殿称三圣殿,内供“西方三圣”和韦驮,后殿为大雄宝殿,供奉华严三圣、药师佛、观音、地藏。
大雄宝殿为清末建筑遗物,殿内供有一尊南宋铁制的“数珠手观音”,通高1.6米,工艺精湛,保存完好。该佛像原供黑水寺,黑水寺毁后移至万年寺巍峨宝殿内,1981年迁至现处,是山中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出白龙洞,前方有个“古德林”的牌坊,这里有一个休息点“清音小食”。
这一片林子叫古德林,有松、柏、杉、楠等树种。相传别传禅师曾在寺旁率众徒种植桢楠,口诵《法华经》,一字一株,周广二里,共植69777株。
这里有一棵号称峨眉山桢楠王,树龄有1000多年,树高有40多米,树冠、树形奇特优美。
“双桥清音”是“峨眉山十景”之一。
中间有座亭子“接王亭”,建于明初,因朱元璋之子蜀献王朱椿来游峨眉山,山僧在此恭迎,故名接王亭。
清音阁
清音阁,又称卧云寺,峨眉山重点八大寺庙之一,该处是唐僖宗年间慧通禅师修建,供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大师之像。 建于唐僖宗四年(公元877年),明初广济和尚取晋人左思《招隐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之意,更名为清音阁。此阁修在黑龙江和白龙江之间的山梁上,凌空高耸,形势险峻。阁后阁侧,林木密郁,翠色参天,特别是阁后一大片杉林,色如翡翠,把这座古老的寺庙衬托得愈见古雅。以清音阁为中心,由清音阁、牛心寺、广福寺、白龙寺和白云峡构成了以自然山水为主旋律的佛寺园林环境,是世界罕见的庞大的山野佛寺园林。
这个写的啥 ? 双飞龙桥 ?
只恨读书少,认不出来。
千峰秀色,万壑清音
清音阁阁下有两条溪流,黑白二水千古不断的流淌。左边叫“黑龙江”,发源于九老洞下的黑龙潭,经洪椿坪穿白云峡到此;右边“白龙江”,经雷洞坪绕白水寺而来,两条江上分别架有二道石拱桥, 沟通左去广福寺右上万年寺的路径。
二道石拱桥中间有双飞亭,如鸟翼飞凌,故名双飞桥,亭下二水汇流处有一巨石,高丈许,形如牛心,砥柱中流,银涛喷雪,水声如雷。
亭下还有碑,乃明人所题“万古清音”四字。
双飞亭柱悬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弟撰书的楹联: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
这里,一年四季,无论昼夜,回荡着水声,这水声单一而清晰,加上两桥,故而誉为双桥清音,成为峨眉十景之一。
牛心石
一路上有好多的石刻,这里是“澄心”。
继续前行,路过清音平湖。
清音平湖,是峨嵋新十景之一。
面积30万平方米,水质纯净,清澈透底。
这里夏秋清凉,为避署休闲度假的胜地;即使是在冬季和春寒料峭的初春,没有寒风寒流相逼,仍然温适如画,翠色生烟。
路旁的纪念品一条街。
回望,牌楼上书有“清音仙境”。
这里也是景区大门了。
在五显岗午餐。
午餐后,离开峨眉山,去往乐山大佛景区。
经过岷江大桥,从桥上看岷江,大佛景区在左侧
乐山大佛景区里峨眉山景区距离不远。
乐山大佛景区,常见的有二种游览方式,步行和游船。
步行可到大佛跟前摸佛脚,而且线路中的景点较多,是自由行的首选。可以游览喜生弥勒洞一、龙湫虎穴、兜率宫、雨花台、载酒亭、海师洞、凌云栈道、临江栈道、丹霞亭、东坡楼、灵宝塔等。
游船可看全景,LZ选择了游船。
游船从八仙渡登船。
排队等候乘船的游客。
游船码头是在八仙渡码头
位于岷江东岸
看下门票背后的游览线路图
图中的虚线是步行游览线路。
典型的线路为:北门广场入口一喜生弥勒洞一古拜佛道(沿线有龙湫虎穴、兜率宫、雨花台、载酒亭)一佛头小广场观佛—海师洞一碑廊一杪楞沟一凌云栈道—佛脚平台观大佛—临江栈道—丹霞亭出口一碑林—毗卢院一月榭—苏园—东坡楼—桂花林一注易洞一沫若堂一灵宝塔一东门出口。
开船了
摩崖石刻的文字是:中流砥柱
另一个码头,这是观佛楼,与八仙渡码头隔岷江相望
江边栈道
游船上看大佛
游船在这里停留了大约十分钟,可以各种拍,也可以到上层的露天甲板,虽然缺少空调,但少了船舱的窗户遮挡。
据说最好的位置是在三江汇流处的太阳岛上的某茶馆,可以坐下品茶看大佛;当然这种选择就只能自由行,要从铁牛门乘坐客渡上岛。
步行线路是从大佛左侧的凌云栈道到佛脚平台,然后从右侧的江边栈道出。
据说佛脚脚面可以坐下百余人,看似此言不虚。
乐山大佛是一座弥勒佛,也是未来佛,象征着太平盛世,中国古代谚语里有抱佛脚一说,来抱一抱乐山大佛的佛脚,期望平安如意。
离开佛脚的通道
观景的游船
回望景区,据说这就是 乐山睡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