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去粤北(四)龙潭客栈、码头、城墙与擎天玻璃桥

作者:东北里 显示图片

九月二十六日下午的行程很轻松,不到三点我们已经回到了下榻的龙潭客栈了。昨晚来到这里时已经很晚,没看到其真实面貌。现在是白天从大门进入直观,还真别有洞天。大门上有个醒目的招牌:“龙潭生态旅游度假区”,知道这是官名。别小看这个度假区,它还有个别名,是“连州过山瑶文化园”。这样看来,这个“龙潭客栈”只能算是个“小名”或“乳名”了。走进这个度假区的大门,一条大道直通区内。右侧一条小路通往“寿乡美食”,顾名思义就是度假区的食堂或饭店。抬头向前看最醒目的就是天边的一条红,那就是著名的湟川擎天玻璃桥。



龙潭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连州市九陂镇龙潭村的连江边,是从前的一所学校改造而成。原来这里是湟川三峡景区,改造后的度假区还是个四A景区呢!我们继续向里走就看见左侧的一道城墙,爬满绿植的城墙上树立着八个黄色大字:湟川三峡 龙潭客栈。城墙后面可见一个巨大的尖顶建筑,据说是度假区的小剧场。城墙的对面是一栋木制建筑,木建筑上方的显著位置悬挂着“游客中心”和“售票处”的标志。游客中心的东侧和西侧各有一个被绿植包满的简易门,东侧门上写的是“湟川三峡”,西侧门上是“龙潭客栈”的牌子。



龙潭客栈是这个度假区住宿的地方,横七竖八的有好几栋二层楼房。都在游客中心的西面,而我们住的则是最西侧的一栋。龙潭客栈虽然是二层建筑,但却以原生态木制结构打造,取材自然而形态各异。客房靠近湟川三峡,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确可称为风情客栈。有人曾这样赞美这里:“烟雨飞瀑江映月,古渡花屋伴涛眠”。



我们入住是标准双床房,简洁装饰,原生态。房间内的设施几乎都是木制的,木床、木桌、木凳、木柜等等。尤其是床头是木制树枝造型,木凳就像个木墩一样。房间不大,小而精没有豪华的装饰,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当然现代电器也不可少,只是供水有些问题,第二天晚上只有热水没有凉水,无法洗澡。



我们在房间里休息了一个多小时,下午四点多来了到湟川三峡龙潭码头。湟川三峡位于连州市连州镇与龙潭镇之间,全长十多公里。湟川三峡多美景,唐代诗人刘禹锡贬任连州刺史时,在此曾留下“剡溪若问连州事,惟有青山画不如”的诗句。而我们眼前的龙潭码头,则是游览湟川三峡美景的主要码头。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地游客数量锐减,这里也一样受到株连。码头上停泊着一艘“粤连州客4026”的游船,可惜一位游客都没有。码头旁边的泊位上也停泊着几艘游船,有气无力的漂浮在江面岸边。从这里登船游览湟川三峡只要五十元,而且在度假区住宿的还可优惠十元,但就这样还是没有游客。



这时我看见宽阔的江面上有一艘游船行驶过来,渐渐地游船转向码头方向慢慢的靠近。这艘游船的编号是4028,船尾的红旗在江中特别鲜艳。透过船上的窗户,可以看见游客的数量不多。



4028号游船靠上码头了,身穿橘黄色T恤的游船工作人员固定好游船,游客开始下船。偌大的一艘游船,只有十几位游客。虽然游客比较少,但也给空空荡荡的码头带来了丝丝生机。




龙潭码头的一石一木都显得斑驳沧桑,古老的水车在溪水边费力的缓缓转动。走下游船的游客,脚踏厚厚的青石板路向码头出口走去。这里就是湟川三峡的龙潭码头,如果我们能在这里休息一天,肯定要乘坐游船一游湟川三峡。看来这个愿望只能留给下一次了。



站在江边龙潭码头,眺望湟川江边的艘艘游船和缓慢流动的江水,再遥望横亘在湟川三峡之上的红色天桥。顿感江景辽阔,峰险人巨,欲与天公试比高。



在度假区城墙的中段,景区在这里修建了一尊龙头雕塑。龙头从城墙中昂首而出,两侧的城墙如同龙的巨大躯干。一股清流从巨大的龙嘴中喷涌而出,直落到龙头之下的龙潭之中。这就是龙潭客栈或者称龙潭旅游度假区的图腾,也是龙潭这个名称的精神缩影。




我们来到了这个龙潭图腾的旁边,仔细的观察这个龙头雕塑。灰青色的龙头威武霸道地从城墙中探向前方,一座灰青石假山巧妙的托举起张嘴喷水的龙头。一汪清水潭就在龙头的下方,龙嘴所喷出的水流直击潭水中央。灰青色的假山石壁上雕刻着两个红色的大字:“龙潭”。




站在龙潭边上向西望去,我们所住的客栈楼房在绿荫下若隐若现。与景区绿色产生巨大色差的只有近处红色的灯笼,我的红T恤,还有远处红色巨龙的擎天玻璃桥和北侧高山之巅红色桥塔。



龙潭的对面就是游客中心,从湟川三峡码头出来第一眼看见的就是这个龙头图腾。老姑提出要拍接龙吐水的照片,试着拍了几张还挺形象的。



在龙潭东侧,有一条台阶直通爬满绿植的城墙之上。现在的景区仿建各类城墙的不在少数,龙潭客栈里的这道城墙也算是个不错的景点。青砖、青石垒砌的城墙上面爬满了爬山虎一类的绿色植物,远远望去好似一道绿色长城。



站在城墙下的拱形城门口,仿佛是要走进一座神秘的国度。青石的沧桑,青砖的包浆,赋予了这座城墙的时代穿越感觉。我们走上了绿植包裹的青砖城墙,置身于这湟川连江之滨的龙潭古镇城墙之中。



组长在这里发挥了摄影之技,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在龙潭度假区里,除了擎天玻璃桥,这里就是最高的观察位置了。




这条城墙可能是我所登过的最窄的城墙了,城墙上面的通道也就一米多宽。在下面看城墙以为上面最起码也得有两三米宽,实地测量估计两个人并排走都要碰胳膊。我登上过西安的城墙,那可能是中国古代最宽的城墙了,上面可以并排跑几辆汽车。龙潭度假区的这个城墙,估计只能是骑自行车的单行线,还得骑技高超的。



城墙靠内的一侧安装了节日灯和聚光灯,估计晚上这道城墙的灯光秀会更漂亮。尤其这个景区又坐落在湟川三峡龙潭岸边,高低错落而且色彩华丽的城墙灯光秀绝对优于各种广告的效应。我们在城墙上走了近二十分钟,距离我们所住的客栈楼西侧二百米的地方城墙到头了。走下城墙通道沿着山坡小路我们寻找前往擎天玻璃桥的通道。走出一个草棚门,前边就是一条水泥路通往擎天玻璃桥。




我们沿着通往擎天玻璃桥的水泥路费劲的向上走,这条路的坡度几乎是向上倾斜30度。渐渐地我们来到了擎天玻璃桥的下方,仰头向上看去,玻璃桥就在高山悬崖与流泉飞瀑间凌空而建。犹如一条红色巨龙在蓝天下飞舞,又如一座天桥悬浮于湟川三峡的绝壁和深潭之上。




这座擎天玻璃桥,横跨龙潭古镇的湟川三峡(国家水利风景区)之上。玻璃桥全长五百二十米,是一座全透明玻璃的景观桥梁。据说桥梁设计师还赋予了这座桥许多“爱”的元素,桥面专门打造的四个对称型“心心相印”超宽观景平台(图片红圈处)。而每个“心”形观景平台正好宽十三米,长十四米,寓意着“一生一世”,意为从踏上这座玻璃桥起,便开始了一段浪漫的旅程。



徒步二十分钟后,我们来到了一个转弯处。回过头看看已经走过的路,再看看高悬于天地之间的红色天桥,我们距离南侧的红色桥塔已经不远了。



又向上走了十几分钟,晚上五点二十分我们终于走进了玻璃桥所在的景区。高大的红色桥塔巍然耸立在我们前面,两条粗大的斜拉索从桥塔伸向远在对面的桥塔。一座简易的竹制景区门立在路口,门上正中牌匾上写着“龙潭桃花源”。让我们搞不清楚的是,门的哪一侧是“龙潭桃花源”?




擎天玻璃桥塔被一道围栏围着,一个休闲亭坐落在围栏外面。休闲亭里外杂草丛生,看样子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人管理和清理了。看这荒凉的景象,又是疫情惹的祸。没有游客,没有收入,怎么会有人打理呢?



我们走近擎天玻璃桥,一片红色映入眼帘。桥身的颜色是我们所熟悉的中国红,这是我们最喜爱的颜色,也是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寄托。在两端高高的桥塔上,我们看到了熟悉的中国结。红色的桥塔上佩挂上醒目的黄色中国结,寓意吉祥如意和团圆兴旺,这是每个中国人最美好的心愿。




 据了解,这座擎天玻璃桥历时三年,斥资三亿元人民币打造,于二零二零年一月竣工。整座玻璃桥通体采用全球最厚的三层四点五厘米厚度的进口超白夹胶玻璃建造,透光率为99.15%。水晶般的光泽、高清晰的亮度、超高的光折射率,让视野更加明亮、观景更加通透、观感更加刺激。桥梁两侧采用竖向圆弧形不锈钢护栏,在玻璃桥上360°览景拍摄的同时,最大程度保障安全。




我们走进了擎天玻璃桥景区,安全门的上方悬挂着一幅宣传画。上面有令人难忘的词句:“湟川三峡,擎天玻璃桥”“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520米世界最长”。来到补票处的窗口,同样也看到了上述的词句。从这几个关键词中我们得知:2020年7月18日,湟川三峡上的擎天玻璃桥,以520米的长度成功打破世界纪录,正式成为世界上“最长的玻璃桥”。



我们站在围栏外面,欣赏着这条打破世界吉尼斯记录的最长玻璃桥。高高的中国红色的桥塔,悬挂其上的中国结,透明度超过99%的玻璃桥。虽然桥上没有一位游客,但我相信如果疫情结束,这里一定游客盈门、人满为患。



进不去擎天玻璃桥,只能外观了。半个小时后,大家带着遗憾离开这红色的天桥景区。但愿以后有机会重游此地,我们也能云端漫步。俯视脚下悬空落河,两岸峡深壁陡。置身红色天桥,体验步履凌空,但愿不会心惊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