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新冠疫情仍在此起彼伏,一次次的远行计划被推翻,只能舍远求近,我们一行人又自驾崇武,小住两天。虽然台风警报不断,但是天气依然炎热。台风预警影响了海上捕捞,品尝小海鲜的愿望落空。这是几个月来,第三次到崇武了,安下心,走进崇武古城,读读古城历史,看看古城今貌,不虚此行。
崇武,系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的一个镇,位于中国东南海域,濒临台湾海峡,是东海与南海交汇点上的一个半岛。崇武镇,三面环海,土地面积19.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8.8公里,常住人口11万人(2017)。这是一个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于一体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中国魅力乡土民风名镇、全国十佳古镇。
崇武半岛有许多看点,去年,我在马蜂窝网发了一篇图文集,《闽南春游2:惠安崇武篇》,其中对崇武,曾有概述与侧重点描述。今天,聚焦“崇武古城”,几则随笔。
崇武古城,是崇武镇上的一座石头城,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迄今635年。崇武古城有几个重要标志。
崇武位于惠安县崇武半岛东端,突出于台湾海峡之上,北与莆田的南日、湄洲,南与石狮的永宁、祥芝互为犄角,当南北航道要冲,控兴泉两州咽喉,因而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明朝,军队组织有卫、所两级。因海上倭寇频频入侵,明太祖朱元璋为防御倭寇,安定民心,南起广东崖海、北至山东蓬莱,修建了数十个卫城和百余个所城,组成了一道与北疆长城相互呼应的东南沿海防线,崇武古城就是其中的一个千户所城,隶属永宁卫。
崇武古城依山海之势而建,城墙全部由白色花岗岩垒成。古城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古城墙全长2567米、基宽5米、墙高7米,融防、守、住为一体,具有极强的军事防御功能。几百年来,历经战火的洗礼,崇武古城迄今依然保存良好,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丁字形石筑古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着对崇武古城的敬仰与好奇,我们走进“崇武古城”的景区大门,顺坡而上,来到一个广场,广场制高点是崇武古城东南角城楼,古城墙蜿蜒巍峨。城墙外,一个尖顶石碑,引人瞩目。石碑正面写着“中国.崇武东海南海气象分界线”,背面刻着“崇武,坐标位置为东经118.55°,北纬24.54°……”。
在CCTV《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每天都有这么一句“崇武以南,风力--级;崇武以北,风力--级”。小小的崇武古城,为何有如此的待遇?缘于它的特殊地位。中国的东海与南海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海域,而崇武刚好处在交界处,两种气流共同影响,使得这里的气象变化万千。崇武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以南是热带季风气候。
我们站在“中国.崇武东海南海气象分界线”界碑旁,眺望前方的大海,大海的一边为南海区域,另一边为东海区域,中国东海、南海以此石碑为界,这是崇武的一个独特地理标志。
由于崇武海域气象万千,史上常有翻船、沉船事故发生。为了给来往船只指明方向,崇武古城东南角城楼顶上有个33米高的直方形航标灯塔,夜晚灯光辐射10海里。该灯塔与古城同龄,迄今存世185年,早先由民间集资修建,曾经是船舶驶往泉州湾和进入崇武港的重要助航标志。
崇武灯塔虽几经修缮,但它的塔形依然保持着棱角分明,简约大方的原始风格,1988年与崇武古城一起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武古城灯航标灯塔与气象分界碑都在景区广场,严格地说,航标灯塔在城墙上,气象分界碑在城墙外。
我们顺着城墙来到古城南门,入口正对着关帝庙。
敬拜关公是闽南地区的习俗,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关帝庙。据说,该信仰始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信服关羽,下令泉州等地域建关帝庙,护佑抗倭官兵。也有说,闽南地区重商贸,拜关公为财神。久而久之,关公信仰成为闽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所到城乡均有关帝庙,崇武古城也不例外。
据《崇武所城志》载,关帝庙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建造,至今年已有458年历史。史上,崇武关帝庙因战火等因素,几经重建,修葺,如今,崇武关帝庙位于古城南门,占地面积440平方米,建筑面积343平方米,包括主殿、中拜亭及两侧廊庑、门殿三部分。
崇武百姓代代相传,战火烽起,关公显灵卫城护民的故事。
如今,崇武古城关帝庙依然香火不绝,叩拜祈福者甚多。随着我的镜头看看关帝庙内的民俗。
出了关帝庙,我们循着路牌在古城中信步,这里仍是居民社区,有古宅,也有新楼,但保留着石砌风格。我们走进“合财故居”大院,几个妇人在院子里聊天,发型与语言都颇有古城风韵。我们知道,崇武海边的渔女服饰是“惠安女”一派。而崇武古城中的女子服饰是另一种风格,那特别的发型,不属于东海文化,不知何朝代,从中原何处传承至今,古城中上了年纪的女子都是这种发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留守古城的女子依然保持着传统妆容,实为难得。
崇武古城中有莲西村、潮乐村、靖江村、海门村4个村,居民约7千人。古城内有古大厝78座,寺庙宫观庵堂近30座,其中县级文保单位7处。
我们在古城中游荡,因为是清晨,上班的,送孩子上学的人不少,电动摩托车是古城主要的交通工具。电摩在狭小的街巷穿梭,发动机鸣声取代了当年的马蹄声。置身古城,就像在一个人口密集的小镇。只有随处可见的古城墙、寺庙、宗祠,时刻提醒着游客,这可是一个明代海防千户所城遗址。
我们已经离开下榻地半月湾惠女民宿两个小时了,徒步返回还需二十分钟,大部队在等着我们共进早餐。
崇武古城,是东海与南海气象分界线上的一座待发掘的历史古镇。到崇武,不要被海边的石雕景区所迷惑,真正应该探访的是城墙内的“崇武古城”,这才是4A景区的历史文化所在。
东门,是古城居民的入口,无需门票。建议您事先做好攻略,多看看古城的历史建筑,了解古城的历史文脉,访问古城居民,采集风土人情。别像我们似的,瞎走瞎逛,看到的都是表象。
寥寥几则随笔,完成到此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