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作为八朝古都,它绝不可能没有美食。在河南省众多的城市之中,我们平常听得最多的是洛阳。大家可能会跟我一样,以为豫菜的发源地也在洛阳,其实开封菜才是豫菜的代表!
在开封的两夜一日,我尽自己所能去找寻并品尝足够多的开封美食。虽然时间短,但是我的收获也不少。
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开封菜,共分为四大体系,包括:宫廷菜、官府菜、寺院菜和市肆菜。开封菜讲究刀工、善制汤,以扒菜为特色,其独特的汴梁风味让人一试难忘。对于一个对食物很挑剔的广东人来说,开封菜挺对我的口味。
分享一下我尝过的几道开封菜。
炒凉粉是开封的一道传统小吃,在开封的夜市和其他餐厅都会有这道菜,当地人在家里也会做。凉粉一般是红薯粉或者绿豆淀粉做成的,然后加以豆酱、葱、姜、蒜及香油一起炒。凉粉吃起来软软糯糯,嫩滑而不碎,口感不错;有点辛辣,冬天吃这道小吃十分适合。
推荐指数:★★★☆
清炖狮子头也是一道开封传统名菜。我原以为这是江浙一带的菜,因为我在苏州吃过清炖狮子头。两者卖相相似,至于吃起来感觉,开封的狮子头同样有着丰富的肉汁。两道菜的区别可能只在于那点地方味,说白了就是那具有地方特色的汤汁不同。由于两者不是同时品尝,也没有办法通过记忆去对比谁的味道更优。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这道菜的。
▲开封的清炖狮子头
▲苏州的菜胆狮子头
推荐指数:★★★★☆
锅贴豆腐有着炸猪扒一样的外观,实际上它是半煎半炸做成来的。能吃出来中间一层不仅仅是豆腐,还有点肉的味道和口感。外皮十分酥脆,一口咬下去还真的跟吃炸猪扒有点相似的感觉。
推荐指数:★★★☆
开封的扒菜是特色,扒素什锦的感觉就是蔬菜大杂烩,把云耳、豆腐干、青菜、各种菇类进行搭配,然后扒制而成的一道菜。菜品色泽搭配非常吸引人,口感丰富,跟我们平常吃的炒罗汉斋相比,这道菜中各种蔬菜、菌菇吃起来感觉鲜嫩多汁,非常下饭。
推荐指数:★★★★
说起了开封的美食,就不得不提开封的夜市。开封这个八朝古都不仅是豫菜的发源地,还是中国夜市的鼻祖。开封的夜市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这里,鼓楼夜市只是众多夜市中的一个,除了它之外还有西司夜市(丁角街夜市)、老河大西门夜市。
错过了洛阳丽景门夜市的我一定要在开封的夜市好好逛一回!
基于我已经看过多个城市的鼓楼,也基于夜市美食的巨大吸引力,鼓楼开灯对我来说只意味着夜市的开始,再与建筑无关了。
鼓楼亮灯后,夜市里各小食摊位陆续营业。这里不仅有开封本地的特色美食,也有其他地方特色,比如烧烤、涮牛肚、羊肉串、和菓子。
在夜市里居然还能找到很多80、90后的怀旧零食,真的是满满的回忆。
零食填不饱肚子,我最后选择了炒红薯泥作为我的晚餐。
炒红薯泥亦是一道开封的传统名菜。因河南盛产红薯,所以厨师们也擅长在以红薯为原料的菜上下功夫。关于炒红薯泥的起源有二,一说菜品由民国初年杞县大同饭庄厨师蒋世奇创制;其二是清代爱国将领林则徐在尝冰激凌的时候,以为是热的,用嘴来吹,吃下去才知道是冰气,故而被外国人取笑。后来皇上让他接待外国人,林则徐让厨师做了这道表面不冒热气内里却滚烫十足的菜,把外国人的嘴烫到了。因其是爱国名菜而名扬四海。不管是哪一个起源,都不妨碍这道菜扬名。
烤红薯平时就吃多了,把红薯泥拿来炒的做法还真的挺特别的。红薯泥口感比起烤红薯吃到的更软糯,入口即化。红薯泥配以芝麻、松子仁、葡萄干等多种原料,口感丰富,非常适合甜食爱好者。
推荐指数:★★★☆
当然一盒炒红薯泥也不够我果腹,我还吃了烤面筋,又买了盒寿司之后才兴致勃勃地回酒店去。
开封菜既拥有四大体系,菜式肯定有不下百种,真的好希望再有机会来开封,继续未完的古建筑大赏,继续未完的美食探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