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关大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沿江大道与江汉路交汇处,占地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4009平方米,大楼使用英国建筑形式,主楼四层,底层为半地下室,钟楼四层,总高度46.3米,为武汉当时最高建筑,也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汉口租界的核心建筑。大楼占地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4009平方米,总高度46.3米,为武汉当时最高建筑,其中钟楼顶端海拔83.8米。
汉口海关--江汉关于1861年11月成立。1922年11月4日,江汉关成立60周年时,该楼举行奠基典礼,于1924年1月21日正式落成。
江汉关大楼无论从外观还是建筑质量,都堪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它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从闭关自守走向开放包容的载体。它是汉口开埠的见证人,是武汉沧桑历史的纪念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2012年11月19日,武汉海关正式搬离工作了57年的江汉关大楼。 经过3年的改造后,2015年12月28日,江汉关变身为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整个建筑物线条劲直,棱角清晰,底层主体建筑为正方形四层楼,正面与侧面有科林斯式柱廓8根,每根高约10米,直径1.5米,柱头由忍冬草的图案组成,宛如一个花篮。门前台阶高筑,自上而下多达23级,建筑物的主要部分,如墙壁、顶盘、梁柱均采用湖南麻石砌成并刻有花纹线条。底层庄重厚实,中上层高耸典雅,富有艺术特色。大楼内部装修也非常考究,总的来说力求华丽美观。例如办公室、会议室、卧室等,采用色彩凝重的柚木门和英国制造的柳安木地板,楼窗镶嵌大型透明玻璃。而水、卫、电气装置亦均系国外产品如照明灯具吊扇开关和电线等,系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产品,而电路电线均嵌入墙壁与地板中,楼内电梯为英国梅德威公司制造。自来水管、水泵及卫生设备系英国戈登公司产品。楼顶建有蓄水池,可蓄水50吨。采用中央控制的供暖设备系统,为美国暖气设备公司制造,安置在大楼底层两地下室内。
外墙用湖南花岗岩石叠砌,楼东、西、北三面墙均带花岗石廊柱,饰以变形的科林斯的柱头,北面的8根大柱直径为1.5米。主面设计采用三段构图的古典手法,以钟楼为中心为对称图。墙面、山花、窗楣与入口半圆形拱门的处理是文艺复兴式风格。由于南面与旧市区接壤,因而南向开口,呈三合院式布局,形成一内院。正面入口设28级台阶。东西面处理相似,兼顾江面景观与江汉路的对景关系。汉口曾多次遭受水灾,但水位从未超过大楼一层,设计时对洪水位已作充分考虑。钟楼四层内设钢梯直上顶层,第三层外墙四面嵌有直径3米的钟面,拥有7个不同音阶的大钟,每日按时敲钟,按刻奏东,钟声清亮,夜深人静时三镇可闻,形成人们心目中的时刻中心。
大楼主楼计4层,底层(即一楼)面积为1019.66平方米,其中设有报关人员休息室、报关厢房、化学检验室、缉私物品仓库。
二楼为工作人员的大办公室,面积为1118.42平方米;三楼面积为1123.87平方米,为税务司办公室及秘书、巡江事务等办公室;四楼面积为781.72平方米,为高级关员居室。
这座充满了希腊古典式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大楼,就是它的主体建筑的一部分。
江汉关大楼主楼共四层,底层为半地下室,钟楼四层,总高度46.3米,其中钟楼顶端高出地面83.8米。钟楼典雅美观,其四面装有直径4米的时钟,晴朗天气,十里以外可见,它准点的钟声一直构成武汉城市生活的一部分。由于
从这些陈旧的办公设备、充满西式审美风格的内部装饰设计、人物雕像的整体布局,都高度还原了当时这里的那些办公场景。当你看到眼前的这些景象的时候,是否会产生某种错觉,感觉一下子回到了曾经那个属于它的年代。
当然,对于武汉关博物馆而言,这里除了有一些人物雕像以外,还有一些陈旧的家具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了。而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些古典家具、墙上的钟表、内部的装饰风格等等,都是属于当时的历史遗留下来的产物。
江汉关钟楼,从主楼平台上至顶层计4层楼,钟面直径3米。钟楼的机件系瑞士蔡氏土麦士钟表厂制造,报时装置系由美国安达森迈尔公司制造,整个机件的安装均由汉口的达卫长和亨达利钟表公司承担,具体组装由王衡量师傅负责。
钟楼顶层有一座六方形的装置,即由7个不同音阶的铜钟组成的音响室。第三层系大钟的时针室,时针长1.5公尺。第二层系大钟的机件室,低层大厅是摆砣室。大钟是按刻奏乐,敲的是威斯特敏斯特曲,据《英汉辞海》解释:此曲是指英国伦敦议会大厦钟楼大笨钟所奏的钟曲,由于议会坐落在伦敦威斯特敏斯特区,故钟曲也由此得名。1794年,英国著名作曲家克洛兹设计以4个音符为一组的“报刻”音乐,首先被剑桥大学新落成的圣玛丽教堂钟楼所采用,世称“剑桥钟声”。1859年,英国议会大厦钟楼亦敲此曲,故而声名大振。伦敦市民常常听到钟声便核对时间,此钟声与歌颂英女王无关。“剑桥钟声”宛若德国古典音乐家勃拉姆斯第一交响乐的主题曲。钟曲按每一个小时奏4小节16个音符的规律运行,按点敲钟,声音洪亮,远近皆闻。
钟楼顶上还安装了一个风向仪,由4个英文字母组成:E、S、W、N (East东、South南、West西、North北)。仪上还立有一个镏金英式帆船标志,别具特色。
1924年开始,江汉关奏响《威斯敏斯特》序曲,曾一度改奏《东方红》,1987年又改用《威斯敏斯特》报时并沿用至今。
钟楼的管理系由外班结关关员负责,每星期五与停泊在长江中的英国军舰核对格林威治天文台标准时间,以便校正时差,如需拨快可将钟表内的“绞盘”向上转动,反之则向下转动,转动的次数,则视钟的快慢时差而定。每星期六上午10时,由水手上钟楼对机件擦洗加油,并将悬吊的牵引钟锤卷扬一次,以转动落锤运转时钟,钟在报时时不能卷扬钟锤,卷扬钟锤时不能过于靠近滑轮,以免折断钢丝使钟停顿。还要检查钟锤下的沙箱,是否到位或装满沙石,以备万一钢丝折断,接住钟锤免生事故。钟楼开始报时是1924年1月18日。
钟楼顶层平台,是了望信号台,站在台上可鸟瞰汉口港全景,并可用望远镜观察进出港口的轮船,通过信号员打出旗语,指挥轮船进港或出港。这个信号台由4个信号员轮流值班,每6个小时轮换一次,分班值守。白天挂上红灯笼,表明有轮船自下游进港;挂上绿灯笼,表明有轮船自上游进港。信号员同时用电话向副检查长报告有关轮船上下游出港口情况,如船名、位置和动态等情况,俟当班人员一一记入登记簿内,并在公告栏上公布,以便海关工作人员进行查验。
钟楼的四面都有直径约4米的钟面,针长1.7米。
而且,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武汉关博物馆里面,还有一些与当时历史有关的场景和画面。比如,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些景象,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按照汉口洋务公所复原的场景,由于案件涉及到中国人时,出现了不公平对待,因此它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严重践踏。
在武汉关博物馆里面,还有一些按照当时的职位和级别划分的办公区域。比如,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些景象,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属于税务司办公室复原场景,而税务司则是主管江汉关业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江汉关大楼独特的建筑风格,在长江边上显得格外醒目,庄重典雅。整个建筑十分美观,经过近百年的风雨依旧坚挺地伫立着。它楼顶的大钟、飘扬的旗帜,远远就能望见,不管任何时候都是迷人的。如果说,对这个地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收藏一下。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出发。带着她(他),或者亲朋好友一起,好好的拥抱和感受一下,江汉关博物馆所带给大家的那些不一样的视觉盛宴和历史记忆吧。
站在武汉关走廊上看长江和对面的武昌
站在武汉关走廊上看长江和对面的武昌
站在武汉关走廊上看长江和对面的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