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亭公园有多少个亭子?

作者:杨没六儿 显示图片

“滑大雪山去啊。”
您听懂了,说明咱对上“暗号”了。没错,这是北京孩子的童年回忆之一。
“大雪山”就位于陶然亭公园内,这座公园建于1952年,是一座以“亭文化”为主题的公园。
今儿咱好好逛逛。


江亭观鱼,
公园北门东侧有一个景区,建有一人造湖,游人在湖边钓鱼嬉戏。
湖东侧为一座三柱六角亭,亭南建有一座石桥,这便是“江亭观鱼”的景观了。
此景观是取白居易“绿萝潭上不见日,白石滩边长有风”的意境,利用中国园林“一池三山”的造景手法建造而成。


窑台,
位于公园北门正对面,唐窑遗址(窑台茶馆院内有一唐代窑炼可参观),也是明清两代砖瓦厂的旧址,又称黑窑厂。乾隆中期,窑台南侧慈悲庵的僧人曾在窑台顶上建真武殿,管理真武殿的“火工道”(僧寺的杂工)在殿旁搭凉篷,设茶具,卖茶供登眺的游人品茗、休息。这也是窑台茶馆的来历。


想体验一把古人的闲趣,可以到窑台茶馆坐坐,朴素却不失雅致的四合院,每个细节透露出店主对生活的热爱与用心,坐在院子里,听鸟叫闻花香,喝一杯暖甜的滇红,好不自在!


窑台映雪,
位于窑台山上,建于1984年,亭为圆形攒尖顶。木结构,灰瓦顶,有鲜艳夺目的六根红漆柱。亭檐下六根柱子上的梁圈下装饰花木格,军委圆形。梁圈上饰金线苏画。
古籍载,窑台秋景:“重阳后,苇花摇白,一望弥漫,可称秋雪”,“窑台映雪”暗合此意。


瞰秋亭,
位于窑台映雪亭西侧山上。


知津亭+澄怀亭,
位于西码头旁,有一座连理亭,分别为澄怀亭和知津亭。建于1977年。
知津亭紧靠码头,“津”为渡口之意,此亭供行人休息,观望来往渡船的人。
澄怀亭,取“澄怀观道”之意。观道,即通过对大自然及事物的细心观察,从而悟道。
设计师把这两个亭子设计为连理亭,是想让人们在人生的渡口,遇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经历过繁杂反复的事情后,都应当静下心来思考,领悟人生的真谛。




风雨同舟亭,
位于公园西湖东岸。
1991年安徽大水,得到了全国八方支援。为了答谢全国人民,该亭是安徽省政府仿徽州的沙堤亭,按0.75的比例建造,分三层,八角亭。


湖心亭,
位于西湖西岸的一个小岛上,通过一座小石桥抵达,与风雨同舟亭隔西湖遥遥相对。与“四大名亭”之一位于杭州西湖的“湖心亭”仅仅是同名,可能也是因为它位于“西湖”而得名的吧!


吹台,
吹台位于江苏扬州瘦西湖。据《宋书》载:徐湛之筑风亭、月观、吹台、琴室四座园林建筑。其中的吹台因清乾隆曾经登临钓鱼,亦称钓鱼台。
陶然亭公园于1986年仿建。



浸月亭,
坐落在江西九江甘棠湖中,祖传原址系东吴大都督周瑜之点将台。唐元和十至十三年(公元815年-818年),著名诗人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时建。后人因白诗《琵琶行》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句,故命名浸月亭。该亭几经兴废,晚清时,僧人古怀募捐重建 ,建筑古朴典雅。
陶然亭公园于1988年仿建。


琵琶行 有序


远观浸月亭


沧浪亭,
苏州历史最悠久的名园 。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诗人苏舜卿在该园临水处建沧浪亭。
清康熙年间大修并移亭于园内山上。沧浪之名源于《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苏自号沧浪亭翁,并著有《沧浪亭记》。
该亭建筑古朴,亭上刻有清代著名经学、训诂学家愈樾手书“沧浪亭”和“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楹联。上联系欧阳修句,下联为苏舜卿句。
陶然亭公园于1986年仿建。


少陵草堂碑亭,
位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冬因避“安史之乱”流转成都时的故居遗址,相传杜甫的名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居此时所作。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4年),在茅屋遗址建造了少陵(杜甫别号)草堂碑亭,成为杜甫草堂的著名建筑 。亭中碑刻的四个大字系康熙帝十七子果亲王允礼所书。
陶然亭公园于1985年仿建。


谪仙亭,
此亭为李白景区主景,造型为飞檐起翘葫芦宝顶式的半壁亭。亭内镶刻着丘睿作的《过采石吊李谪仙》和杨荣作的《李白赞 》诗二首。
陶然亭公园于1995年为纪念诗仙李白而自行建造的。


李白景区




一揽亭,
石基四柱,砖木结构,双檐,四面八方翘角,攒尖顶,赭红一色,简朴隽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全国修建了众多一览亭,但此一揽亭,非历史名亭,而是陶然亭公园自行设计并建造的。“揽”和“览”词义既同又异,“览”强调眼睛看(博览群书),“揽”强调手取(摘星揽月)。既然众多一览亭都是名亭,以亭文化为特色的陶然亭公园自创一揽亭,把全国的一览亭都揽了吧。
陶然亭公园于1993年建成。


百坡亭,
位于四川省三苏公园,是为纪念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而建的桥亭。苏东坡任颍州(今安徽阜阳)太守时曾作《泛颖》诗:“我性喜临水,得颖意甚奇……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在屺水薄相,与我祖娱嬉”。南宋嘉定(公元1214年),四川眉州太守魏了翁根据苏东坡的诗句在眉州城内环湖中修建了百坡亭 ,历经沧桑,古环湖和百坡亭已不复存在。1928年,在眉山三苏祠内瑞莲池上重建了百坡亭。
陶然亭公园于1989年仿建。



醉翁亭,
位于安徽省滁州琅琊山。北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山僧智仙特建此亭。此后欧阳修常来亭中宴客,因“饮少辄醉”,遂自号醉翁,并以此号名亭,还撰有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以记其事。后由苏轼将此《记》书写碑刻,世称“双绝”。
醉翁亭建筑造型秀美,大檐细柱,有展翅腾飞之势。亭侧有篆书“醉翁亭”,巨石横卧,西有“酿泉”。
陶然亭公园于1986年仿建。





兰亭,
江南著名园林之一,在浙江省绍兴市西南兰渚山下。
《越绝书》载:越王勾践耕兰于此。因此得名。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于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曾与谢安、孙绰等41人,“修锲“于此,引曲水以流觞,吟诗饮酒。宴聚后,他书写了闻名中外的《兰亭集序》。从此,兰亭成为我国书法史上的一块圣地。兰亭中碑刻的“兰亭”二字,系清康熙所书。碑在“文革”中曾被砸断,今经接补复原。该碑亭后俗称小兰亭。
陶然亭公园于1985年仿建兰亭。


鹅池碑亭,
系兰亭的园林建筑之一。因王羲之爱鹅,故凿鹅池。亭中“鹅池”二字传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手笔。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其子王献之人称“小圣”。
陶然亭公园于1986年仿建。



独醒亭,
位于湖南省汨罗县玉笥山,系屈子祠的辅亭。屈子,指战国时期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他生前官至三闾大夫,因遭谗被放逐沅湘,著有《离骚》等著名诗篇,后投汨罗江而死。相传屈原流放期间常在汨罗江边的渡船亭与渔夫谈心。后人为了纪念他,根据《楚辞·渔父》篇中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之句,将渡船亭改为“独醒亭”。
独醒亭呈六角形,红柱碧瓦,彩绘鲜艳。檐额下,有茅盾和赵朴初分别书写“独醒亭”横匾。
陶然亭公园于1987年仿建独醒亭。


屈原石雕。



二泉亭,
位于江苏无锡惠山公园。
亭顶饰双龙戏珠,亭中有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天下第二泉”石碑,下池壁有石雕螭首,传为明代遗作。二泉开凿于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分上、中、下三池。
二泉之水称“龙津螭唾”,甘香宜茶。相传经唐代陆羽品评,为天下第二;苏东坡也曾品评,并留下“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之句。宋徽宗时,曾将二泉水列为皇室贡品。宋高宗赵构南渡,曾饮泉于此,筑亭池上,名“二泉亭”,题额“源头活水”。清康熙、乾隆都曾六下江南,并到惠山设御座品泉题诗。
陶然亭公园于1987年仿建。





距离二泉亭10米处,有一棵古酸枣树,树龄高达800余年。


云绘楼·清音阁
始建于乾隆年间,原坐落于西苑三海之一的南海东岸,供清帝休闲观景、听音赏月之所。
1954年,在建筑学家梁思成提议迁建、周恩来总理肯定后,迁至于此。
新中国第一任文物保护修缮,2015年参照清代宫廷陈设收藏卷档案,还原皇家园林建筑室内环境场景,再现历史建筑的格局与风貌。




云庵桥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高君宇


 高君宇(1896-1925),原名尚德,字锡三。山西静乐(今娄烦)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之一,参与组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第一书记。
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建者。参与筹备并出席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5年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而逝世,葬于陶然亭湖畔。


石评梅,中国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1928年9月,病逝于北京。
人们把她葬在高君宇的墓旁,完成了两人“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遗愿。


锦秋亭,
位于中央岛锦秋墩山顶,初建于1953年。1964年改为石片瓦顶,亭为四角攒尖顶、木柱,四面有长坐凳,造型古朴。此处原为花神庙遗址,绿树掩映翠蔓披拂,左临湖光,右揽山色,环绕山脚,遍种金银木,秋末冬初,朱实离离。1983年冬,周而复取“锦秋墩”古意,为亭题额曰“锦秋亭”,悬于亭南檐下。山下有藤萝架,浓密成荫。藤花开时,串串紫花下垂,宛如流苏,阵阵清香随风飘散,停于架下,颇为惬意。


陶然亭
陶然亭是清代的名亭,也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
清康熙34年(公元1695年),当时任窑厂监督的工部郎中江藻在慈悲庵内创建此亭。


取唐代诗人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之诗意,为亭题匾额“陶然”。


陶然亭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一个亭子三块匾”。
亭内挂的是建亭人江藻提书的“陶然”;亭东侧的匾为白石老人题写;亭西侧则为郭沫若题字。


园内的慈悲庵始建于元代。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在北京开展秘密活动的场所之一。
李大钊、周恩来、邓颖超等在慈悲庵召开“五团体会议”。
高君宇等早期共产党人也曾多次在这里开展秘密活动。
慈悲庵内共有5个展厅,分别是:
第一展厅:毛泽东领导驱张运动
第二展厅:周恩来与五团体会议
第三展厅:高君宇烈士革命事迹
第四展厅:五团体会议室场景复原
尾厅:早期革命活动的共产党人群像


1920年1月18日,毛泽东与辅仁学社同仁在慈悲庵就驱张运动进行会商,并在门口大槐树下合影留念。 


观音殿,
慈悲庵北殿,建于元代。1979年按原格局翻建。
观音殿三楹,座北朝南,位于慈悲庵中轴线上。
清康熙二年(1663年)重修,殿内原祀三大士(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泥塑像,2015年根据史料记载复原。


金代经幢,
始建于金天会九年(1131年)四月,幢神八面,交错刻有四尊佛像、梵文和汉文两种文字的陀罗尼。
明成化五年(1469年)和清康熙六年(1667年)曾再修。


辽代经幢,
建于辽寿昌五年(1099年)四月十三日。
八角柱体,八面刻有汉文和音译梵文的经文,先经后记。
幢记中记载“京东”二字,是确定辽南京城位置坐标的重要文物。


陶然亭石碑,1930年由清末民初书法家袁俊书“陶然亭”。(我非常喜欢这个字体


澄光亭,
建于1953年,与锦秋亭对景,于此望湖观山。


爱晚亭,
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与安徽滁县的醉翁亭(1046)、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1695)并称中国四大名亭。爱晚亭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来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
陶然亭公园于2010年仿建。


经过玉虹桥,来到东湖岸边。


南屏晚眺亭,位于公园东南端。


海棠春晓亭,
位于南屏晚眺亭靠东一点的小山上,亭子周边有很多海棠树,相信春天之时,海棠花绽放,这里一定很美!


垂丝海棠,不同于我们常看到的那种“大果实”品种,它的果实较小,呈倒卵形,紫色。


倚新亭,
位于东湖之畔拐角处。


望瑞亭,
位于倚新亭东侧,四角亭,其名“望瑞”,取其与在东湖北岸山顶上的“瑞象亭”遥遥相望之意。


姊妹亭,
位于东湖东南角,原型为台湾省阿里山的姊妹亭,可陶然亭公园这座姊妹亭与其结构和外观完全不同,大概只是想表达一种“连心”的心情吧。夏季这里应该是一个赏荷花的好地方。


姊妹亭下拍摄的“干饭鸭!”

瑞像亭,
位于公园东北角山顶上,是全园诸山中之最高峰。
亭为六角重檐攒尖顶,金碧辉煌,端凝雄浑,雄踞山巅,气象万千。登瑞像亭,视野所及,东有天坛祈年殿,北有琼岛白塔,稀有燕山群峰,南有幽陵古原。



无名小亭,
因为没有找到匾额,所以我管它叫“无名小亭”。


报春亭,
位于公园东北角山下,建于1985年,亭周边被大团的迎春花包围着,春天,一定要再来一次!


以上是我在陶然亭公园里见到的亭子,如果有小伙伴还找到了其它亭子,欢迎私信或评论告诉我~


这座连接公园北侧外围和中央岛的桥,名叫榭湖桥。
天气好的时候,很多叔叔阿姨在桥上放风筝,人间烟火气十足。



位于榭湖桥南北两侧的两座牌楼,上面分别书写“陶然”“佳境”四字,这两座牌楼是2011年修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他的初始是长安街东西两端的两座木质牌楼,其中东长安街牌楼位于现在北京饭店旧楼的前面,而西长安街的位于府右街南口。1954因市政道路规划,被迁建于陶然亭公园,1971年,被彻底拆毁。



“无论哪一座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奠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漫不可信的变迁。”但因为人的无知、欲望、贪念,导致很多古迹被拆毁,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拆除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层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梁思成
五十年后,事实证明了,您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