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五一自驾行:苏稽古镇、金口河大峡谷、黑竹沟

作者:回忆的独奏 显示图片

       记得上高中时我曾在学校附近的旧书摊淘到过一本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的选美中国特刊,里面提到过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而位于川内的金口河大峡谷就是其中之一,于是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这处景色十分壮观大峡谷,且一直都想去那儿看一看。而在上大学时我也曾看过一些有关成昆铁路的纪录片,记得有一部纪录片说在成昆线上有一个修建在隧道中的火车站——关村坝车站,而这个车站就位于金口河大峡谷之中,且这个纪录片还提到说离这个车站不远还有一条位于峡谷中的水上公路,其也是中国最美的水上公路之一,这便使我对金口河大峡谷更为向往了。正好今年五一家里打算自驾出游,我们便决定去金口河大峡谷那边转转,并顺道去到乐山跷脚牛肉的发源地——苏稽古镇和有着中国百慕大之称的但近几年已打造成景点的黑竹沟景区看看,而把这几个景点耍一转两三天足矣。不过这次出行我倒是没有提前做啥攻略,只是把地图给好好研究了一下,导致这两三天耍的确实有些赶,毕竟金口河大峡谷那边值得耍的地方实在有些多。但旅途难免会有一些遗憾嘛,至少这次出行收获还是不少的,也还比较尽兴,毕竟也还是完成了我旧时的一个心愿吧。

       我们这次旅行的第一站是位于乐山城西面的苏稽古镇。苏稽古镇是乐山跷脚牛肉的发源地,因此其在川内的名气比较大,游客也比较多。不过这苏稽古镇作为一个古镇倒还真有些牵强,因为这里并没有多少原汁原味的古建筑或是保留完好的老街,只有一些沿河而建的仿古建筑,看着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大镇,而不是一个充满了怀旧气息的古镇。不过苏稽作为乐山跷脚牛肉的发源地,游客倒是络绎不绝,可能很多人来苏稽并不是为了寻找古建筑,而是为了品尝正宗的乐山跷脚牛肉吧,我们当然也不例外,因此苏稽可以说是一个不像古镇但却有着自己拿得出手的东西的镇子。
       从乐山城边的辜李坝立交下高速后,沿省道306往西走不远就到了苏稽古镇。古镇南面有一个很大的临河停车场,把车停在停车场后再沿河走不远就能到古镇里面。苏稽古镇不大,值得游览的地方也不算多,就只有两条沿河而行的小道可以走走。小道一边是仿古建筑,一边则是小河,而苏稽的大部分老字号餐馆就是在小河西面的那条小道旁,要品尝正宗的乐山跷脚牛肉的话也可以选择这些老字号餐馆。我们便是选择了这些老字号餐馆中人气最旺的一家——古市香跷脚牛肉吃的午饭,午饭自然就是吃的跷脚牛肉,不过这家餐馆的跷脚牛肉属实有些辣,搞得我吃过饭后就想去上厕所,这搞得我也太像个“假四川人”了呃。
       在小道的最北头有一处过河的石板桥,其倒是一处拍照留影的好地方,也有一些不少人在桥上休憩或是耍水。这石板桥倒使得苏稽多了几分古味,记得我曾在邛崃那边的夹关镇看到过这样的石板桥,不过那个镇子倒更有江南古镇的宁静味,景致也更不错,苏稽的话就要热闹许多,也少了些许古镇味。过石板桥后往南有几处大院,不过它们现在大都改为了民宿,也还有几个大院闭着门不让人进入。而那边也是有小巷可以去到苏稽镇的其他地方的,不过那些地方倒就更没古镇味了。在小道的最南头还有一处过河的廊桥,在廊桥上吹吹风或是小憩一下还是挺不错,也可以看一看桥两岸的苏稽风光。而这桥的四周就很有四川味了,毕竟很多来川内古镇的人都喜欢坐在河边喝茶打牌,苏稽自然也有这样的滨河茶馆,而桥上自然就要安静一些,不过也会遇到一些唱歌的小年轻们。

位于苏稽古镇南面的廊桥,其应该是苏稽的地标之一吧。




苏稽古镇虽说是古镇,但却没有多少原汁原味的古建筑,而只有一些仿古建筑,这便使得苏稽看着就像是一个普通的大镇,而不是一个充满了怀旧气息的古镇。



苏稽古镇的主要道路是两条滨河的小道,很多仿古建筑都是位于这两条小道旁,且很多老字号的餐馆也都在这里。



古镇西面的小道旁吃的很多,也能在这里吃到正宗的跷脚牛肉,只不过人会比较多。



苏稽古镇。



在苏稽古镇的老字号餐馆中,古市香跷脚牛肉应该是人气最旺的一家,其修建得也最为大气,我们的午饭就是在这里解决的。




这处石板桥很有意思,也是个拍照留影的好地方。



石板桥上。



这样看苏稽是不是有些“新旧夹陈”啊。



总算是看到了几处老房子,但是其跟苏稽古镇的其他建筑还是有些格格不入啊。



石板桥上。



苏稽话,很好耍,有好多,没听过,所以说,可以学,一点点,就可以,挺好耍。



这边有一条还可以说是老街的街道吧,不过过去就到苏稽的镇上了,那边倒就没有啥老建筑了。




苏稽一隅。



位于小河另一边的小道。
这边就没啥老字号店铺了,道旁就只有一些大院子。有的大院改为了民宿,有的大院则不让进入,也不知道这些大院是不是都挺有年头了。




一处大院。



苏稽是乐山跷脚牛肉的发源地,因此这里就有跷脚牛肉第一镇之称,这倒也是名副其实,不过感觉这里可以再建一个跷脚牛肉博物馆哈哈。



苏稽一隅。




廊桥。




廊桥上看苏稽。



       游过苏稽古镇,我们便驱车前往了这次旅行的第二站——金口河大峡谷。金口河大峡谷位于乐山西南面的金口河区,其离苏稽古镇有一些距离,不过现在从苏稽出发可以直接走高速到金口河区东面的峨边县,下高速后一直沿着国道245就能到金口河。从峨边到金口河大峡谷一路上都是在峡谷中穿行,景致也很美,就是因为是黄金周,这一路上自然就有些堵,差不多两个半小时左右才能到大峡谷景区。且从峨边到金口河大峡谷的途中是要经过金口河城区的,经过时可以先在那里找好住宿或是买些吃的,毕竟过了金口河城区的话一路上可就没啥城镇了。而在还没到金口河城区的地方是有一处观景台可以停车拍照的,只不过那边的停车位很少,很多车就直接停在路边,因此在那边拍了照就得立马离开,不然就可能会被其他车给堵住。且过了那个观景台的话也就只能到金口河大峡谷才能停车拍照了,毕竟那一路上都是两车道,可不好随便停车。但在那边开车可算得上是视觉盛宴了,还能体验一段水上公路,真能算是享受,而到了金口河大峡谷景区就有一些观景台可以拍照了。
       金口河大峡谷西起乌斯河东至金口河,地跨四川省的乐山市金口河区、雅安市汉源县和凉山州甘洛县。它全长26公里,谷宽不足200米,谷深却达 2600米。峡谷两岸奇峰突起,危岩耸立,构成各种象形景观。2019年1月,金口大峡谷景区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金口河大峡谷景区包括了铁道兵纪念馆、峡谷第一村、关村坝火车站、古路彝寨等景点,细游的话是可以花上一整天时间的。且景区一共是分为了东中西三个部分,最西头是挨着雅安界的古路彝寨,而从金口河城区过去的话,到达的则是景区最东头的一个观景台,其也是一个特别值得拍照留影的地方。不过这个观景台由于是大峡谷的最东头,游客自然是很多的,我们到的时候光是找车位就找了半天。观景台沿河而建,比较狭长,且沿观景台还建有一排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是一些餐馆或是酒店,因此在这里驻足休息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可就是消费有些高。观景台的东面还有一个写着金口河大峡谷的巨石,那也是很多人到这儿的必留影之处,因此留影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只不过这个观景台一带值得游览的地方就比较少了,其就像是一个落脚休息的地方,留过影后就只有去到其他地方,因此我们到后拍了个照就继续前行了。

从峨边县到金口河大峡谷的途中都是在峡谷之中穿行,一路上的景致也还不错,很多地方都很险要,就是有些小堵,也没法停车拍照。



在峨边到金口河途中有一处观景台可以停车拍个照,就是拍照必须要快,毕竟黄金周的车还是挺多的。



观景台上看到的峡谷风光。




这江中的独石还挺有意思,其看着就像只巨龟,或许可以叫它巨龟岩?



到了金口河大峡谷一带了。




金口河大峡谷景区的第一个景点,一个位于公路旁的观景台,其倒也是处拍照留影的好地方。



由于是黄金周,想在这个观景台附近找个停车位自然就非常困难,停车场也早是车满为患,因此我们到这儿后可花了不少时间才找到停车位。



这个观景台值得游览的地方不多,但有一处写着金口河大峡谷的巨石可以让人留个影或是拍个照,至少可以证明我来过了这里嘛。



观景台一旁是一排建筑,其很多都是餐馆或是酒店,因此在这个观景台驻足休息也是可以的,可就是消费有些高。



金口河大峡谷。



       离开了大峡谷最东头的观景台,我们便直接驱车前往下一个景点,途中也是走了一段水上公路,自然也是享受了一段视觉盛宴。只不过这一路上的车还真有些多,因此开车的时候可得十分小心,不然还真容易出事。
       离开观景台不久,我们见峡谷中有一处跨河的铁索桥,在桥下有很多车停在路边,我们便也跟着把车停在了路边,打算到铁索桥上看看。我们见路旁有一个小斜坡,很多人也就是从那儿上的桥,于是我们便跟着人群从斜坡上到了铁索桥上,在铁索桥上拍了些美照。要说这铁索桥还是比较坚固的,走在上面可不咋晃,因此在桥上可能安心拍照,倒不用担心会有哪个调皮蛋在桥上蹦蹦跳跳的捣乱。且在桥上不仅能欣赏到壮观的峡谷景色,还能俯瞰到桥下的车流,视野自然还是不错,可以说这处铁索桥就是一个绝佳的观景台啊。在桥头还有一些卖小吃的小摊子,倒把桥头堵得有些水泄不通,看来这里自然就是一处景点吧。

金口河大峡谷。




在金口河大峡谷景区,凡是有铁索桥的地方自然就有人上去拍照,毕竟铁索桥就是一个视野绝佳的观景台啊,也能算得上是峡谷中的景点吧。



在铁索桥上不仅能欣赏峡谷风光,还能俯瞰峡谷公路上的车流。




金口河大峡谷。



远眺铁索桥。



金口河大峡谷有很长一段都是伴着成昆铁路的,在公路上就能眺望河对岸的成昆铁路。



       离开了铁索桥,我们便直接驱车前往了位于峡谷最西头的古路彝寨,打算逛过了古路彝寨之后再回头去关村坝火车站等景点,也算得上是错峰吧。古路彝寨是一个位于金口河大峡谷中的绝壁上的彝族村寨,其素有“天边人家”、“天梯上的彝寨”之称,现只能通过一条又陡又长的“小路”才能到村中,且单程就要两三个小时,可算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悬崖村寨。早年古路彝寨是没有路的,以前村民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顺着几乎垂直的陡岩和树藤楼梯与外界保持往来,来回一趟少说也要8个小时。直到上世纪60年代修筑成昆铁路时,工程队看到村民们像猴子一样在悬崖上荡来荡去,就用钢板在陡崖上焊起了一道道钢梯子,古路彝寨的人才结束了在树藤上“荡秋千”往来的历史。而在2003年,由地方出钱,村民出力,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几十厘米宽的路,村民们叫它大路,也有人称为骡马道,如今要去到古路彝寨便是可以走这条“大路”了。
       由于我们到达古路彝寨的大路入口处时已有些晚了,因此我们这次就没想着去到彝寨,打算体验一下这条又长又陡的“大路”后就离开。而且我们听去彝寨下来后的人说要爬到彝寨是得要花上至少两小时的,而且下午开始爬的话到那儿就只能过夜了,所以他们很多人爬到一半就半途而废了,倒也没有看到啥好景致。不过听有的人说这山上是有一处索道的,但就算是到索道也要爬好久,想着这“大路”并不好走,因此我们也就只有爬上一小截路就往回走了,就算爬的并不高。而这“大路”附近就没啥可以逛的地方了,就只有几个小吃摊跟一两个提供“登山棍”(竹竿)的摊子,因此我们体验过“大路”后就直接驱车去关村坝火车站那边了。

旧时成昆铁路的一线天桥,看着属实有些险要。



古路彝寨的介绍。



这便是去往古路彝寨的“大路”了,还真有些陡,而且很长,如果不借助入口处提供的登山棍(竹竿)的话还真有些难走。




这“大路”很长的,现在能看到的只是它的前奏。



“大路”上俯瞰金口河大峡谷,景致也不算太好。



金口河大峡谷。




       离开了古路彝寨那边,我们便驱车到了金口河大峡谷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景区的最中心地带,关村坝火车站、铁道兵博物馆等景点就是在这一带。我们到那边后就直接把车停到了关村坝火车站旁,打算先去看看这个隧道中的火车站。只可惜这个火车站的大门是锁着的,是不能随便进入的,听附近的人说就只能去到火车站背后的峡谷第一村的观景台来俯瞰它。因此我们就只有沿着车站旁的一条上山的公路绕到了峡谷第一村,在那边的观景台才把它给看了个遍。要说这关村坝火车站可是中国第一个隧道中的火车站,因此可以说是非常独特。因为其位于峡谷中,倒也不大,不过却挺精致,而且周围的景致倒真的很美,还有峡谷公路一直伴着它。
       俯瞰过关村坝火车站,我们便去到了峡谷第一村小逛了下。峡谷第一村位于成昆铁路一旁的山崖上,其现在是一个典型的“旅游村”,村内有很多餐馆、酒店和民宿,有很多游客都是选择这里住下或是在这里吃饭。铁道兵博物馆就位于这个村子的东面,只可惜我们到的时候博物馆已经关门了,就没能进到博物馆读到铁道兵的历史。博物馆再往东还有一处铁索桥,其跟着我们之前去到的那处铁索桥一样也是非常坚固的,而且还是个欣赏峡谷风光的好地方。而且这个铁索桥是跨了乐山与凉山州的,因此又叫同心桥,在桥的正中心还有乐山与凉山州的分界线,只可惜我去的时候逛的太急,就没有注意到这条分界线。而在博物馆的背后的山上还有一处仿的关村坝火车站,其现在成了很多人拍照留影的地方,若没进成关村坝火车站在这里拍拍照也还不错哈哈。

峡谷第一村附近就是金口河大峡谷的核心地带了,关村坝火车站、铁道兵博物馆等景点就是在这一带。



中国第一个建于隧道中的火车站——关村坝火车站,其也是一个炸出来的火车站,因此十分独特。而且这个车站是一直伴着峡谷中的公路的,沿着公路走就能到,不过没法随便进去。



俯瞰关村坝火车站。





铁道兵博物馆,只可惜我们到的时候已经关门了。



地跨了乐山与凉山州的同心桥,其也是一个观景的好去处。



同心桥上看峡谷风光。







进不了关村坝火车站,在这边的仿的关村坝火车站拍拍照也还是不错。




观景台。


       游过了金口河大峡谷景区,我们便驱车回到了金口河城区,打算在金口河城区住一晚后再去到黑竹沟景区。金口河是一个沿河而建的峡谷城市,城市不大,街道也都不宽,但却比较热闹。不过金口河城区虽离着金口河大峡谷景区并没有多远,但这里的酒店倒并不算多,而且住一晚上都比较贵,就算是条件不太好的酒店住一晚上也要花不少钱(可能因为是黄金周)。金口河城区的大多数酒店都集中在城区北面的汽车站附近,沿着公路走就能到,且那边也还有一处停车场可以停车。不过汽车站那边的餐馆倒并不多,要吃饭的话也就只能往城里面再走一截路,因此我们光是找住宿跟吃饭的地方就花了不少时间,待安定下来也就天黑了。
       待吃过饭我们便在河边上散了散步。吹着风,看着入夜后安静下来的小城,自然也还是比较惬意。而这个小城最热闹的地方应该就是一处位于街心广场了,那里从早到晚都有不少人在休息或是玩耍,也算的是这个小城的“小公园”,毕竟在这个小城还真没看到啥公园啊。

金口河城区。



金口河夜景。



       记得前段时间我曾在今日头条上看到有篇文章说乐山西南面有一处三线记忆小镇,而这处三线记忆小镇就位于金口河城区,是因为旧时的红华厂而建设起来的,因此叫红华小镇。想着这次既然是到了金口河,那自然便是要到这个红华小镇看看的,因此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直接驱车到了这个有着三线建设印记的红华小镇。
       红华小镇位于金口河城区的北面,从金口河汽车站一带出发过河不远就到了。要说这红华小镇虽说是一个小镇,但实际上就是一处旧时的生活区,只不过很有怀旧气息。这个生活区是旧时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的职工生活区,有很多建于七八十年代的老住宅,俨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模样。只不过这处生活区现在是经过了一定的改造的,有一些建筑也都经过了一定的修缮,但大都保留着旧时的模样。而且生活区内还建有一些反映了旧时生活场景的雕塑与那些老建筑相映成趣,使得这处生活区现在成为了一处“网红打卡地”,倒也是怀旧的好去处。生活区内现在还仍保留有老式的理发店,旧时的小公园与俱乐部,就连有的住宅楼上还留着旧时的标语,因此在这个生活内走走还真有回到了过去的感觉。要说这个生活区现在也仍是住了不少人的,也能看到打牌或聊天的老人们,或是在楼旁耍着各种我们小时候都爱耍的游戏的小孩子们,可也挺有生活气息。要想寻找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记忆的话,去这儿倒还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算我没经历过,却还真感觉是回到了过去,这种充满了怀旧感的地方还是挺难得的。

红华小镇虽说是一个三线记忆小镇,但实际上就是一个建于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区,很有怀旧气息,去到了这里就像是回到了过去。



红华小镇里有很多反映旧时生活场景的雕塑,与那些就是的老建筑可谓是相映成趣。



金口河城区。




旧时的运动场。



旧时的俱乐部。
记得我家那边的生活区里也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小时候还经常会放电影,也有图书馆,只可惜现在拆了唉。



红华小镇内的办公楼,现在都经过了一定的修缮。



红华小镇内的小公园,其也是这个生活区内唯一的公园绿地,还置有一些反映过去的印记的凳子以及垃圾桶,很是不错。




反映旧时红华生活区生活场景的雕塑。



红华小镇作为一处因三线建设而建的生活区,其有的更多的是三线建设的印记,从这些旧时的标语中就能读到当年的任务。



红华小镇。



这处雕塑有点意思哈哈。



旧时的学校。



旧时的理发店。




红华小镇,俨然七八十年代的感觉。




       离开了红华小镇,我们便驱车前往了黑竹沟景区。黑竹沟景区位于峨边县的南部,离金口河有一些距离,从金口河城区出发大概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景区。黑竹沟曾有“中国的百慕大”之称,有很多考察队或探险队曾进入了这里之后就不知了踪向,且有很多动物去到那里也是有进无出,因此这里一向都十分神秘,且很少有人去那边探险,有很多人都是听闻之而色变,这里久而久之便成了一个很可怕的地方。不过近些年黑竹沟的神秘面纱慢慢被人揭开了,而且这里也被开发成了一处景点,其景致就如仙境一般,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去游览。而现在去黑竹沟倒不用担心啥有去无回了,毕竟这里既然能成为一个名气不小的景区,那自然是有一定的魅力的,而且铁定很安全。且黑竹沟的景致也是十分的迷人,我便是通过很多人的旅游照片才知道的这处“乐山的仙境”的,并因为它的迷人景色才决定去那儿转一转。
       从金口河到黑竹沟景区的途中会经过两处观景台,一处是在一个路口,不好停车,因此我们就直接开过了。还有一处是在一个湖边,有专门的停车场,因此可以停车休息。而且那个湖的景致也还不错,有点像川西,因此吸引了不少人在那儿拍照留影。要说这一路上的风景也还不错,也能看到不少彝族村寨,而这些村寨大多也还是挺有特色的。且一路上还会经过几个镇子,可以在这几个镇子买一些吃的,不然到了景区就只能找景区内的摊子吃土豆或坨坨肉亦或是去跟别人挤着吃面了。
       由于黑竹沟景区离城镇有些远,因此这个景区就只适合自驾前往。到景区后会有一个游客中心,在那边买过票后就会被要求把车停在停车场,然后坐景区的巴士去到景区内的两处景点——马里冷旧和蜂巢岩。我们是先游览的蜂巢岩再去的马里冷旧。蜂巢岩景区是一个位于山林之中的景区,景区跟青城后山很像,就是爬山,不过整个景区就只有一条路可以来回,因此走到景区尽头后还只能原路返回。而且景区是很大的,听说要走完得花上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因此我们走到一半就放弃了,因为爬山实在是太累,而且景区内很少能看见地图,真不知自己走着走着是到了哪里。不过蜂巢岩景区刚开始的景致还是不错的,一路上都有瀑流相伴,且不时还有索桥穿过瀑流,也还有树林可以穿穿,还是比较有趣。且山间的空气是十分清新的,还不能能听到鸟叫,走着走着便能感到惬意。但走了一阵就会有些审美疲劳了,瀑流也远去了,一路上便就是在爬山,爬久了还挺累。便有一些返程的游客劝不要再往前走,因为他们走了一两个小时都还是那个样,无奈就只有返程,毕竟还有一个马里冷旧没去啊。

去黑竹沟的途中会路过一个小湖,湖旁有观景台,可以停车观景。而且这湖的景致有川西那般感觉,还是挺不错。






路过的一个小镇。



黑竹沟景区大门,很多人都会在这里留影。




景区大门附近有一个大酒店,看来住在景区也是可以的。



景区内的溪流。




蜂巢岩景区由此开始登山。



蜂巢岩景区跟青城后山景区很像,一路上都是穿行在山林之间,十分幽静,而且空气也十分清新,就是景致有些单调。



蜂巢岩景区。



这树,张牙舞爪的。



蜂巢岩景区的瀑流。





吊桥。




蜂巢岩景区的瀑流。




瀑流远去过后就只是爬山了。



       游过了蜂巢岩景区,我们便直接去到了马里冷旧景区。马里冷旧景区是黑竹沟的核心景区,之前我看到的很多旅游照片都是在这里拍的,其的景致也自然就像那些照片里的那样十分的迷人。马里冷旧景区很大,游道也不像蜂巢岩景区那样只有一条。景区内有大片大片的高山草甸,且大部分草甸都很软很绿,伴着不远处的青山就像是一处高山牧场。草甸上时而能看见一辆棵孤独的大树,其有远山做背景还真像是电脑桌面。有的草甸深处有一些溪流,这些溪流的水都很急,但很清,感觉是高山中的甘露。还有些草甸中会有沼泽,仔细看便会看到那些似乎是黏答答的湿润土壤,遇到那些沼泽可就要小心。在一些草甸深处还会遇到一些“小山包”,可以在那里登高望远,可以坐在山包附近的那片干净的草上休憩,有的时候在哪里坐着发发呆也还是不错的。而且在那些草甸尽头的山坡上还能看到大片大片的牧场的,有很多牛儿在那边怡然自得地吃着草,或是发着呆,不过那些牧场都是有篱笆围着的,去不了,就只能在篱笆这边看看。要说马里冷旧这边的景致还真有些瑞士的感觉,因此网上就有人把它叫做“四川小瑞士”,这或许还真有些名副其实。
       在刚进马里冷旧景区不久是有一处“天空之镜”的,其就是一处草甸中的小湖,但湖面清澈如镜,且被围成了一个矩形,因此看着真像是一个上天放置的镜子。而且湖中还有小树立着,不知是先有的这些树,还是先有的这个湖。而这“天空之镜”自然就是一个拍照留影的好地方了,因此从它中间的游道过可就要等上半天。过“天空之镜”后还有一处小河,沿河的景致也十分的美,像是走在童话中的某个场景一般,真是会令人陶醉。要说这马里冷旧景区还真是一处仙境,走入其中便真有些流连,要不是回程路途长还真想在这儿多待好久。不过马里冷旧还真的时候拍照或是放空自己,因为这里的景致实在迷人,或许真是上天布置的一处仙境吧。

马里冷旧景区,我之前看到的很多旅游照片就是来自这里,其的景致较蜂巢岩景区也更为迷人。



位于景区内的“天空之镜”,其也正如其名一般水清如镜,并引来不少人拍照留影。




游道是穿“天空之镜”正当中而过的,因此拍照的时候还得注意别挡着别人了。



“天空之镜”。



继续前行。



马里冷旧景区内的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高山草甸,其景致就如瑞士一般迷人且令人陶醉。



草甸中有很多这样的大树,随便拍一张就像是电脑桌面。



马里冷旧景区。





像这种地方一般都是有沼泽的,那可要小心。



草甸中的湿地。



这可真像是童话中的某个场景。




那棵大树看着不远但可不好去到。



还好近处就有处大树,就不用往远处跑了。



马里冷旧景区。





那边基本上就到头了,也是人迹罕至,不过视野还挺不错。



马里冷旧景区。






像是在瑞士见过,不对,我没去过瑞士啊。



不远处的青山。




马里冷旧景区还是比较大的,也值得去放空自己或是休憩,而且这里倒也是拍照的好地方。



那边有个牧场,不过是用篱笆围着的。




马里冷旧景区。





       游过了黑竹沟景区,我们便直接驱车往回了,这次旅行也就划上了一个句号。要说这次旅行虽然有些遗憾(如没去成铁道兵博物馆内参观),但也还是比较尽兴,也欣赏到了很多迷人的景致,可以说不虚此行。从乐山跷脚牛肉的发源地苏稽到中国最美的大峡谷之一的金口河大峡谷再到仙境一般的黑竹沟,这次旅行,虽疲惫但收获多多,收获了美景的同时也算是完成了旧时的一个心愿,接下来便是要期待下次的出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