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去寻欢】上海周边 | 挑个周末 去楚国故都读千年故事

作者:风之七彩 显示图片

安徽北部,看似声名不显,实则积淀深厚宝藏众多。
诸如亳州、淮北、淮南都是低调而内涵满满的地方。
这篇游记,我想推荐给正在搜罗小众目的地、对历史有感觉、热爱美食,又不想多走路的你。


江浙沪出发,高铁一两个小时就到。
让我带你走进它、环游它、吃遍它,爱上它。
合肥以北,淮河以南,小众旅行地———寿县。
趁着人少,赶快来!

只需要两天时间,也就是一个正常的双休,便可把古城里里外外逛个遍。
一组图片,概览古寿州


寿县,别称寿州、寿春。
安徽省最早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
楚文化的故乡
中国豆腐的发祥地
淝水之战的古战场


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的清真寺,素有“华东第一清真寺”之称,但其最独特之处还在于~中西融合的独特美学。


“白鸟一行天在水,绿芜千障野平云”
“渺渺长淮去不休,行人独上寿阳楼”
~~~不登临900年历史的城墙,怎能领会古人笔下古城的沧桑与厚重?


再往前,1300多年前由玄奘法师主持修建的江淮一等唐代大庙——报恩禅寺已焕新重生。


八公山和古城近在咫尺,从淮南王炼丹不成反而发明了豆腐到碧霞元君巧占山的传说引人入胜。


成版的系列金币“郢爰”、精美绝伦的金带扣、装满五色舍利的金棺……
楚国故都的传奇故事散发着令人目眩的光芒


作为豆腐的发源地,在这里你能了解到详细的豆腐制作工艺流程。


但比图片更吸引人的还是古城内活色生香的豆腐宴!

一座有历史、有味道的城市,总会让人对它心生向往、梦中回味。
寿县古城便是如此。

夕发朝至的绿皮火车,一夜如睡在摇篮,一早在淮南站下车,公交29路,一个多小时抵达寿县古城。



古城的街巷布局,因循了旧制,虽有些逼仄,也限制了人流、车流的迅疾。


古城内以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为支架,通向大街的为“巷”,巷的分支叫“拐”或称“拐头”。这些街巷共同组成了古城充满活力的血管动脉。









慢悠悠的老人,慢悠悠的孩童,慢悠悠的鳞次栉比……
街巷、寺庙、市场、住户,一座城的日常百态浓缩在此。
看看眼前,你大概就能想象出千百年前人们如何在此繁衍生息,光阴交替,岁月依旧。

下面就从春申广场为起点,来一场古城漫游吧。


古城南门是唯一通机动车的城门。如果自驾,外来者的寿县第一眼必然震撼于那座临水矗立的巍峨城门。此刻请先不要太着急奔进城内,在南门外路的东侧有座春申广场。

寿县战国时曾为楚国都城,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于此。春申君黄歇,是楚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春申君前去奔丧时,被楚国国舅李园安排的刺客刺杀, 连黄歇家族也遭李园抄斩。寿县古城的南门就是春申君当时遇刺的地方。


现在的南门东墙上嵌着一块石刻,上刻一个做行刺状的武士,这就是“寿州内八景”之一的“门里人”。




现在南门外的春申广场的正面耸立着春申君黄歇驷架铜铸。
这里是寿县举办文体活动、娱乐健身的主要场地之一。不要看白天的广场冷冷清清,到了夜幕低垂,假如你再到这里,会发现一番截然不同的热闹风景。


春申君的麾下,上百辆电动车整齐排列,马达轰鸣,伴随着节奏感强烈的音乐,依序鱼贯出发……



快看,春申君穿越现代大点兵啦!
真相是~某家传媒公司在组织拍摄外卖骑手宣传片。

一大早骑着共享单车在古城东大街来回两趟,直到用电子地图精确定位才发现,马路边上这座中式的青砖古典建筑,竟然就是基督教堂!
——寿县古城这兼容并包的宗教信仰让人叹服。




如果不是屋顶上大大的十字架,恐怕没有人会认为这里在历史上和现在一直是座教堂,这和我概念中的教堂完全不一样。




寿县基督教堂俗称福音堂,是由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出资,在1924年兴建的,这幢百年老屋现在依旧是当地教徒的活动场所。
百年历史,在寿县老城内只能算最年轻的一辈了。
老屋还有一个光荣的红色身份——中共寿县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会址。1928年3月,中共寿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1994年这座“特立独行”的基督教堂被公布为寿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教堂大厅,内部的建筑结构依旧是中西建筑风格的糅合,假如是个有心人,能在这里找到很多近现代中西文化和宗教文化在寿县传播的实物证据。




周日的清晨,一场礼拜刚刚结束,大厅里尚未散去的教民,有的捧着经书相互交流,有点斜靠在桌案边打盹。天光透过中式窗格洒在书页上、洒在斑驳的桌椅上、洒在老人花白的头发上……

寿县基督堂TIPS:
地址:安徽淮南市寿县东大街和南照璧巷交汇处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开放时间和防疫措施以现场公示为准。
交通:如果是从寿县高铁站出发,坐寿县601路到“十字街口”站,步行300多米可到。
        如果是住在古城内,步行或者花几块钱打个电动小三轮更方便。
PS:教堂可以免费参观,当地居民还会很乐意介绍。如果圣诞节期间前往,还有机会参加当地居民举办的晚会。

寿县拥有丰富多彩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同样没有缺席。
古城内有座始建于明天启年间的清真寺,位于城内西南隅回民聚居的清真寺巷内,有“华东第一清真寺”之称 ,2013年3月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县清真寺仿北京故宫太和殿格局建造,中轴线上,布置三进重院。
和基督堂一样,寿县清真寺也是传统中式汉族风格。主殿歇山顶,勾连搭式衔接。厢房硬山顶、砖瓦粉脊。
南北面观,檐飞角翘,璧合珠联;东西向望,壮阔雄伟,浑然一体。





清真寺内栽种着5株宋代的银杏,大树参天,笼罩庭院。掩映着殿庑门廊,呈现一派肃穆庄严的气氛。
还记得寿县的十大高寿古银杏吗?这里一下占据了“半壁江山”。



后院由无相宝殿环以垣墙组成。
由于正在维修中,大门紧闭,只能遗憾地张望一下几棵古树从青砖黑瓦的的墙头探出苍翠的树梢。


中式风格的吉祥雕花。



井栏上深深的勒痕,彰显着它的使用频率和年代久远。

寿县清真寺TIPS:
地址:安徽淮南市寿县内环路寿县回民小学西北侧
门票:免费,对所有人开放。
交通:寿县公交2路南门门口站。 
提示:虽说免费开放,但宗教场所,短衣短裤,衣冠不整者不得入内。

     在中式风格的基督堂马路对面,还有一座同样不惹人注意的寿州署谯楼。
    这里是原寿州州署旧址,始建于明洪武年初,明清两代寿州州署均设于此。现在寿州署已经没了踪迹,唯一还能找到的是州署正门南面的谯楼下半部分的墙体。2019年,寿州州署谯楼被安徽省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漫游古城不可多得的坐骑——共享单车


谯楼为拱型砖石结构,建于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4年),券楣上尚存有 “古寿春”三个篆体字石刻。




中国县城中,保留至今的孔庙不多,像寿县这般规模宏大的更是稀少。
寿县孔庙始建于元朝,距今700年,历史上多次翻修却从未荒废,现存格局为清代光绪式样,是保存完整的清末建筑群。


孔庙占地辽阔,近2万平方米,约为30亩地,横跨了一条街,牌坊和棂星门被街道隔开。
宁愿分街而立,也不减少一点孔庙面积。这种顽强的传承令人惊叹。





孔庙牌坊很大,朱色牌楼庄严肃穆,与这种庄严肃穆相映成趣的是牌楼下聚集了很多老年人,他们在此打牌闲聊,叙说家常,几百年前的文庙和老人的日常回忆相互交织。




文庙内十分古朴,来来往往的都是本地人,把这里当成了周末遛娃的好所在,想来从小有这番文风浩荡的日常熏染,对孩子的成长总有几丝文化的浸润。




大成殿是一座上了年岁的殿宇,单檐悬山式屋顶,蓝色牌匾,木格窗棂,朴素典雅。不过出于疫情防控,大门紧闭。


文庙内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大成殿前的两株银杏树,高大无比,独木成林,枝繁叶茂。
十月底,秋到江南草未凋,银杏树还未金黄,想象一下,再过一个月,当两株银杏树通身黄遍,金色的小扇子与青色瓦片相映生辉,又该是怎样一幅充满东方韵味的古风画卷。



转到大成殿后背,还有寿州碑廊,存放着关于寿州历史的石碑,碑刻对文化修养的起步线极高,自叹尚不入流


文庙东侧有座“魁星楼”,三层四角攒尖顶结构,通体黝黑如墨。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 “一举夺魁”,便是因魁星主掌考运缘故。
魁星楼下还是寿县的古玩市场,有兴趣可以上这里消磨时光长长见识。魁星楼后面还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古色古香,非常漂亮。

寿县文庙tips:
地址:安徽淮南市寿县老城区西大街
门票:不收门票,免费敞开。
交通:县城不大,公交班次间隔很长,建议刷辆共享单车或招个三轮电动车去,价格低廉。

中华大地上名为“报恩”的寺院众多,具体到寿县这座,其悠久历史和丰厚积淀颇有值得说道的。
历史够长: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名人光环:由玄奘法师主持修建。
面积够大:总面积 14700多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建筑之雄伟,在江淮大地上可谓首屈一指。





深巷藏古寺,默然已千年。报恩禅寺在古城东北隅,沿着大寺巷走到尽头便能看到报恩禅寺。
尚未进庙门,在门外的屋檐下就徘徊了半个小时。~一直保持仰头的动作,对颈椎病有极好疗效
廊下每个斗拱都被雕刻成了不同造型的罗汉,从表情到姿势绝不重复,甚为有趣,寺院虽然是新建的,但这份设计有心了。



刚想赞美几句,进门后看这些指路牌,马上错乱了,请问这是认真的吗?!
相信无论中外人士,看到这些翻译,再明白的人也绝对给整糊涂了


报恩寺第一进院子正中有座宋塔地宫。原来这里有座九级的北宋舍利砖塔,后倒塌六级,剩下的三级因危及游人安全在1977年拆除。如今被铁质护栏围了起来。虽然地表之上已经看不到任何佛塔建筑的影子,但是佛塔地基的轮廓仍然清晰可见。
顺便提一下,清理地基时在塔下地宫发现了彩绘壁画及金、银棺、舍利子等珍贵文物,想看的话可以去寿县博物馆。



穿过二佛殿,第二进院子是主院,两棵千年古银杏遮天蔽日,把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和东西廊房掩映在绿荫之中。



这里的两棵银杏树比文庙的更古老,树龄均在1300年以上,是寿县古城内银杏古树的王者,国家一级文物。不过两棵都是公的,千年岁月相依相伴,却无法子孙成荫。









每当深秋时节,两棵千年银杏树的树叶全部变成金黄色,这里就成为寿县最热门的打卡拍照地。也许是庙里香火熏染,十月末,古银杏有一丛低垂的树梢已经悄悄爬上了黄意,惹得一群游客意外惊喜连连。



轻轻推开新建的五百罗汉殿,一个个金光灼灼闪瞎人眼,显然这样夺目的光芒不适合欣赏造像艺术,团团一拜,聊表敬意,迅速告退。
大雄宝殿内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泥塑十八罗汉,女人一般都是颜值党,披着厚厚的积灰,对罗汉们妖娆灵动的身姿欣赏也不免大打折扣。




倒是偏殿里有一群白白胖胖萌哒哒的罗汉们颇为讨喜。




寺院最后一重是毗卢殿,新修的宝殿坐落在高高的台基上,居高临下,端庄肃穆。


寿县报恩寺TIPS:
地址:安徽寿县古城东侧
门票:不收门票,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8:00-18:00。
交通:寿县601路 楚都春晓站    公交班次间隔很长,建议刷辆共享单车或招个三轮电动车去,价格低廉。
十一月中下旬银杏发黄时最佳观赏季节。

寿州古城区是一座棋盘式布局的宋代城池,以十字街为界,北至靖淮门,南有通淝门,东拥宾阳门,西到定湖门。人们口口相传寿州古城有“三街六巷七十二拐头”,时至今日,这些街巷到底具体是指哪些已经无法确定,但古城里每一条小巷都是沧桑历史的记录者。它们或以姓命名,或以巷叙事,或以巷记史,各具特色,如果有心,又各有一个个动听的故事。


古城小巷,幽深而绵长,一头通向远古,一头连着当代。






“留犊祠巷”,这个名称的由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据载东汉末年,有个叫时苗的人为寿春县令,他上任时,带来一辆黄牛车。“居官岁余,牛生一犊”。及至离任时,他把小牛犊留下来,并说“犊为淮南所生有也”,竟两袖清风,“留犊而去”,一时传为佳话。后来,寿春人为了纪念他,就在此巷内建“留犊祠”,巷也因此而得名。
现在寿县的饭店里还有一道名为“时苗留犊”的名菜,至于到底是什么,下文见分晓。




清真寺巷,自然是通向那座清真寺。现在巷内还散落着一些清真食品、用品的店铺。相传从北宋开始回民们从西北南下到寿州定居,元朝时城内回民已有千人。



东大街北侧的北过驿巷内有座刘少海宅,是寿县1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刘少海是清朝时寿县有名的富商,这座宅子曾经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当铺。去寿县时宅子还在整修,只有透过缝隙窥探一眼的机会。时隔一年(2021年秋天)看到新闻,这里成了一座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的展示馆,现在再去就可入内尽情游览了。

寿州城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主政者对城垣修筑极为讲究,屡毁屡建,现在的寿州城墙是南宋嘉定年间重建的。大概县城也沾了“寿”的光,这么多年下来,老城墙战胜了一难又一难,是全国七大古城墙中唯一座保存较好的宋代城墙,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防体系。


约7公里的城墙完整绕城一周,气派森然凝重。城墙高峻峭拔,平均高度8-9米,将3.65平方公里的古城区环抱怀中,阻挡天灾兵燹,庇佑民众。

寿州古城墙TIPS:
开放时间:全天
最佳游览时间:全年
景点分布:寿县古城墙有四个城门,东门宾阳门、南门通淝门、西门定湖门、北门靖淮门,城墙内外上下都有不同的景致。此外还有古水利工程、淝水古战场、瓮城、古梯等景观可观赏凭吊。
门票价格:原先每个城门单独收费,东门宾阳门城楼入内参观10元/人,南门通淝门城楼入内参观 5元/人、北门靖淮门入内参观10元/人。

水流汤汤,一道巨龙横卧水边,这般恢弘景象就是我对寿县古城的第一印象。
古城南门,护城河与淝水通,象征舟楫往来,商贸繁荣,宾朋四海,故名“通淝”。




寿县古城城有4门,并各有瓮城。但因为南门人流量最大,原南门难以满足交通需要,1975年南门瓮城被拆除,城门也经过了改建,成为现在四门中唯一可让汽车愉快进出的城门。通淝门也由此成为古城如今最重要的出入口。








白天的通淝门车水马龙,入夜后城门周边依旧是全城人气最旺盛的地方。城门楼上下,古城居民们各有各的一份欢乐。








北门唤“靖淮”,位于八公山下,由于淮河之畔水患不断,取其名希望淮河平静安靖。
寿县古城的四座城门中,南门和西门是近年来在原址上恢复重建的,东门和北门则是完整保留下来的宋代古城门。无论出城去八公山,还是去高铁站,北门都是必经之地,白天晚上在此进出多次,印象颇深。







靖淮门的悠久历史体现在斑驳城砖和砖缝中摇曳的蒿草上,更镌刻在门洞下的青石路上。
无数游客经过这里,都会在磨得光滑到能映照出人影子的路面前惊叹,徘徊,一道道车轮履痕映照着古城的千年沧桑历史。







靖淮门出口处的城墙上有一块水位线的记号碑,这是每一个带团导游到此最为津津乐道之处。1991年,古城抵御了百年未遇特大洪水的围困,保护了城内十多万人的生命财产,再次显示了城墙的强大功能。
不需遥想当年,就在我穿过靖淮门城门这一刻往前3个月(2020年7月),由于大雨连绵,瓦埠湖水位急剧上涨,为防止护城河水倒灌入城,7月18日古城的东门宾阳门被封堵,7月19日北门靖淮门同样再次封堵。



沿着石阶登上城楼,瓮城尽入眼帘。








城楼上有座龟石碑,蕴含瓮中捉鳖之意。





城门居高临下,向北可远眺八公山层峦叠嶂,向南是寿县城内宽阔的北大街,向下则是淮河畔捣衣劳作的日常,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宽阔的城墙还能当游戏场,几个顽皮少年一时好奇买了铁环,却始终无法上手,惹来老夫聊发少年狂。






离开寿县,最后的寿县印象依然是靖淮门,当遥遥望见黑色天幕下亮灯的北门,你是否会和我一样产生一种云中楼阁的错觉呢?

东门,名“宾阳”,意思是东门每天迎来的嘉宾是万物景仰的太阳。
为了这个名字,奋勇早起,天还没亮,骑着哈罗单车奔东门。
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无情。这是一个大阴天



原“宾阳楼”毁于日本侵略军的战火,后由苏州古典园林设计室,参照宋制设计图修复。





东门的城门洞中有一幅石刻古寿州地图,几百年前的寿县古城和现在的轮廓几乎一模一样。



城门栓的一方一圆





宾阳门形制完整,墙体以土夯筑,外壁砌条石后贴砖,内外两门平行错置,俗称“歪门邪道”,这种巧妙的设计,还是为了防御和抗洪。



雄浑朴质的瓮城四壁青砖历历,城楼上古藤盘绕,树木茂盛。
在古老城墙的砖缝里,在湿漉漉的空气中,顽强生长的墙草也散发着一股老而弥坚的气韵。





城外平畴绵远,城墙脚下,护城河一水绕城,正所谓“白鸟一行天在水,绿芜千障野平云”。



设计巧妙的东门同样为古城抵御一场场洪水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护城河两岸垂钓者甚众,古城墙内外岁月安好。
王宝强主演的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有一部分镜头就是在东门拍摄的实景。
电视剧中炮火硝烟的战场是虚构的,而在更遥远的历史空间中,以弱胜强的“淝水之战”古战场正在这里。欢迎来到“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原产地。



黑暗的隧道,光明的出口
城墙洞在不同心情的人眼中会看出多少不同的象征意义?

西门,因为面对寿西湖,取名“定湖”。
实际上我并没找到这个“西湖”,倒是在西门附近找到了诸多以“西湖”命名的楼盘、商店之类,看来西湖在之前是铁定存在的。




太阳下山的时候去的西门,朝西没有落日,只有来往穿梭的小车一如其他三座城门,车轮顺着常年碾压形成的车辙印进进出出,把已经黑得发亮的地砖摩擦得光亮。


1975年,当地政府拆除西门的瓮城。为了发挥古城旅游优势,近年来寿县政府又按照明清的原貌复建了城西门。这种拆了真古董再建假古董的行为在神州大地处处可见,对此无语评价
不过私下以为,修旧如旧总比最近几年盛行的人造世界知名景点来得正经些~一家之言吧 





城门楼旁几位同好者相约,悠扬的萨克斯旋律在黄昏的城墙上回荡,这背景音乐十分应景。


这里有寿州内八景之一的“当面锣对面鼓”。
关于这个典故的传说,在寿州的史料中就有两种版本,除了地点,故事时代背景和具体情节全然不同,所以也不用考究了。



无论寂静还是喧哗,夜色下的城墙,总有一种独特的美。

如果说古城的四门是一个个永不谢幕的戏台,那么连接起四门的连绵城墙,则能让每一个踏上寿县古城墙的游人,韵味悠长。
到了寿州古城,一定要抽出时间,在古城墙上好好走一走,远山近水,一派恢宏。
当你手抚城垛,脚踩青砖,一种莽远和现实的交错感会油然而生。


无论在城墙上哪个位置,八公山连绵的群峰都是古城之北不可忽略的存在。






城墙上下,城墙内外,一幕幕人与古城水乳交融的生活场景无处不在。



城头晾晒的青萝卜干,将干未干,偷偷拿一片咀嚼,水份和韧劲兼有。



11月初,环城路旁的行道树树梢已经一片金黄,和城墙下连绵悦目的绿色草坪行程鲜明对比。








城墙下,古城最科学的排水体系至今依旧在正常运转发挥作用。
城内北部东、西两隅各有一泄水涵闸,平时城内积水可由此排出城外。当洪水季节,又可自行关闭涵闸,防止外水倒灌入城。
“金汤巩固”、“崇墉障流”的题名,都是对这坚固雄伟的寿州城墙的真实写照。



城内八个积水大塘,也是古代城内排水系统的一部分,现在这些水塘除了防洪,平日还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作为安徽省建馆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寿县博物馆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馆内以收藏寿县域内出土的历史文物主为,侧重收藏楚文化体系文物。


不要看挂着县级博物馆的头衔,事实上寿县博物馆内珍藏了国家一级文物有160多件,二、三级文物2000多件。其中像越王者旨于赐剑、羊首尊、牺首鼎、楚金币以及金棺银椁等,都是镇馆之宝。



这两个字,有多少人会脱口而出shao pi? 芍陂(quèbēi),是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芍陂、漳河渠、都江堰、郑国渠)之一,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迄今已有2500多年,却依旧发挥着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2015年,芍陂成功入选2015年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


如果感兴趣时间又够的话,可以在古城南门外的汽车站找到去安丰塘(芍陂的今名)的过路中巴车。安丰塘北岸有孙公祠,即后人为纪念孙叔敖而立,祠内殿阁俨然,碑石林立。

蔡是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到了春秋中期沦为楚国的属国,公元前493年,蔡把都城迁到了州来(现在的寿县),在这里历经五位蔡候之后终于还是被楚国灭掉了。
在寿县的寿春镇发现了蔡昭侯申墓和西圈蔡国墓地,像著名的蔡候申升鼎、蔡候申盘、吴王光鉴、蔡候申戈等一批蔡国遗物都是在这里发现的。




“越王者旨于赐”剑
在发掘时就带有一丝神秘色彩:剑身正反两面分别刻着“越王越王,者旨于赐”八个大字。文字为用绿松石镶嵌成的极有装饰韵味的鸟篆书写,专家根据剑上文字及历史记载,一致认为该剑应是越王勾践儿子使用的剑。
当年曹丕有诗“越民铸宝剑,出匣吐寒芒”,说的就是它。
沧桑两千余年后,细细观之,似乎丝毫不减当年之锐。那中国古代的兵器铸造工艺究竟发展到何种地步了呢?




暗花菱纹铜矛
虽然铜矛没有铭文记载,但它的铸造技术和纹饰处理工艺,和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一脉相承。







蔡国被楚国吞并后,寿县又成了楚国最后一任都城,经历四位楚王,除了最后一个被秦国俘虏了没回来,其他三位都安葬在寿县。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寿县发现了最具影响的李三孤堆楚王墓,可以和司母戊大方鼎相提并论的“铸客”大鼎、集脰太子鼎、“王后”升鼎、“王后”镐等青铜器,都是出自此墓。



“集脰太子”铜盖鼎



战国兽耳蟠螭纹铜方壶



“铸客为王后少府为之”铭升鼎


涡云纹兽耳铜罍


云纹铜簠


云纹附盖铜壶





著名的楚国金币,也是中国最早的黄金货币。别人家博物馆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展示,到了曾经的楚都,“郢爰”可以各种形状上个全套。你要知道,这还是再上交了国博、省博之后剩下那一部分


“鄂君启“金节车节。1975年寿县寿春镇邱家花园出土。不过要看原件得去安徽省博。




东汉错金银铜弩机


韩“奉车都尉”银印。此印为掌管皇帝舆车的官印。


西汉错金银铜带钩


铜带钩






汉代日常家用系列铜器


我以为这是一座小楼,看说明,居然是个古代的厕所


这是一座塔吗?不,它是一座戏楼



还是这件宝贝喜闻乐见——东汉嵌松石镂空龙纹金带扣。
一条高浮雕主龙若隐若现腾云驾雾,周围七条小龙围绕,龙身上镶嵌着大小不等的金珠和松石饰物,繁复而精致的制作工艺让它成为极其罕见的东汉金器珍品。



以八公山豆腐在寿县的地位,其制作工艺足以占据博物馆一面墙的展位。


清朝素三彩海浪纹地鱼虾瓶。
看了标签,重新认识瓶身上“虾兵”的本质


坐拥唐代大寺,寿县的佛教艺术历史悠久。


一组惟妙惟肖、神态动作各异的铜罗汉。


1977年5月在报恩寺舍利塔地宫内出土的金棺。


盛放在金棺内的五色舍利子。
在地宫的石刻壁记中没有对舍利是哪位佛主或者高僧的做具体记载,但一次出土这么多,实属罕见。

TIPS:
2022年6月11日,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新馆对外开放。
地址:淮南市寿县明珠大道与宾阳大道交汇处东北侧 ~~从古城内搬到新城区去咯)、
开放时间:周二到周日 9:00-17:00(16:00停止入馆)~~终于取消中午的午休时间了
门票 :免费 个人参观实行预约制。游客可提前一周登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网站或者搜索“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寿县发布”微信公众号线上预约参观,不预约不入馆。因故取消预约至少提前一小时线上办理退约。

秋高气爽,宜登山秋游。
八公山,一座从山脚到山顶满是神话传说的山。



看,一路上的标牌都在提示——我是寿县的八公山啊!我是八公山森林公园啊!可我一不留神还是买另了一个八公山的电子票,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退票、再搜,再下单



虽然近在咫尺,但是刘安墓、珍珠泉并不列入八公山森林公园景区范围,单独卖门票,一个地方十块钱。从来不是那种“来都来了”的人,喜欢吃豆腐,可不见得非要看看千年前那个发明豆腐的人一个土包包吧,何况这个墓真假还难说呢掏出相机,门口拍张照到此一游,转身就走。



寿县八公山游览路线极其简单,进门后就是顺着公路一直往北,直到四顶山顶的帝母宫道教建筑群。


公园入口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淝水之战遗址纪念墙。遗址墙前面是前秦苻坚的塑像,大战前"投鞭断流"豪气干云,战败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在这个成王败寇的时代,八公山景区依旧为他塑像,还塑造得如此英武,也是难得。



公路上的牌坊,正面看还不错,反面再看,额,还是好好整修一下吧。



猛见路旁高高树梢上伸出两个脑袋,景区内的人造景点之一,恐龙园。树丛中有很多恐龙雕塑。不要拿常州恐龙园比较,周末带小朋友上这儿来嘻耍一番倒是足够了。






十月下旬,江淮大地的秋天开始进入状态,山色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彩,略微遗憾,再晚一周或者半个月来秋游一定更壮观。



升仙台矗立在另一个小山头上。传说淮南王刘安痴迷于修仙得道,门下宾客众多,其中尤为出众的李尚、毛周等八人被合称为“八公”。八公山原名为北山,后来因为刘安与这“八公”在此修仙、炼丹而被后人称呼为八公山。
从主路有小径可以去升仙台,但是这一路走来道旁为附会传说所立的人像、法器当真让人无法恭维,远远看看就够,完全没有先下山上山,回头再下山上山的兴趣


半道上与一对中老年母女结伴同行,其中的老妈喜欢听故事但眼神不太好,女儿却没耐心一路当解说员,没想到架不住老妈妈的热情相求,我成了义务讲解员,从红色故事到神仙传说,一路边百度边看展品说明,给她讲了个遍~也算自己全面学习了一遍八公山综合知识




每个大殿里都是一个关于寿县的专题展,寿县民俗、寿县美食、寿县宗教、寿县红色记忆……
寿春大救驾、八公山豆腐宴、淮南牛肉汤……说得自己直咽口水




老太太年纪大了,腿劲儿不行,不想再往山顶走,母女俩决定就此回转。在百寿园给母女俩拍了一张合影,和她们告别,我又恢复了独行者的身份。


如果空气能见度能稍微给力点,在这里就可以一目了然看到寿县的高铁和正在加紧建设的高速路网。




终于登顶,碧霞元君祠道教建筑群重重叠叠、气势恢宏,一直铺陈到山顶。传说山顶正处在寿县古城十字大街的同一中轴线上,站在山顶南望古城尽在眼底。向东眺望,则为淝水要津,舟楫南来北往,车马东去西行。
这,本该是八公山之旅的最高潮部分,万万没想到,这里竟然是八公山之旅戛然而止的休止符
紧闭的大门旁贴着告示:因疫情防控需要,山顶建筑群暂时关闭,何时开放另行通知



不死心,沿着碧霞元君祠的外墙绕到山顶的后门,隔着门缝看一眼近在咫尺的庙内情形。
一个正坐在里面悠闲晒太阳的男子见到了,便笑眯眯地传授经验:你就说诚心来烧香的,多出点香火钱呗,我就是这样进来的。
正想讨教要烧多少香才能敲开后门,一位道姑突然冒了出来,立刻打断了男子,义正辞严道:“别听他胡说!不是我不让进,疫情防控,国家让开才能开嘛,没让开就不能开。呐,里面有五个探头呢,违规的事情咱可不能做。”
所以,到底是谁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心头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景区里最重要的景点关了,门票咋不见你减半呢?怎么也能卖得毫不心虚呢?!


最高处新立的老寿星没被“关”在四奶奶庙里,这也是四顶山顶能够让我近距离告别的最后一处实物。
毫不犹豫下山去,选了条山中徒步石径,用秋日山林的斑斓秋色荡平山顶的些许闷气。






寿县八公山tips:
地址:景区南门(正门),定位寿县万景国际大酒店即可。
交通 :景区距离寿县老城两公里,从老城去寿县八公山十分便捷,可以刷个共享单车,十几分钟就可以骑到景区南门停车场。或者在城里叫个三轮电动车,也就十块钱左右。
开放时间:8:00-17:30
票价:成人 40元。

必须严重预警,虽是同一座八公山,但以“八公山“为名的景区有两个,分属两个地方管理!分开卖票,中间不通。
位于寿县老城外的,名为“八公山森林公园”,或者叫寿县八公山。山脚周边有淮南王刘安墓、赵大将军廉颇墓、八公山的主峰四顶山在这个景区内,山顶有碧霞元君祠(奶奶庙)。“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赵匡胤困南塘”等众多历史传说都出自此地。
另外还有一个“八公山地质公园”,或者叫淮南八公山,归淮南市的八公山区管,以丰富的古生物化石为特色。内有忘情谷、乾隆玉笋、石门潭、乐涧套等景点。

不可错过的美食:
1️⃣八公山豆腐宴  推荐店铺:玛瑙泉豆腐宴
2️⃣ 徽菜  推荐店铺:聚红盛
3️⃣ 油馍 推荐店铺:鲁家油馍
4️⃣ 手信购买 (各种豆制品、大救驾):南门市场


据《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 淮南 王刘安。”相传刘安在炼丹时不慎将石膏撒入豆浆中,不多时,豆浆凝固起来,这便是豆腐的雏形。 
寿县 人相信,刘安意外发明豆腐时所用的泉水来自城外八公山下的玛瑙泉,清澈甘甜的泉水和颗粒饱满的黄豆配合传统制作工艺,让八公山豆腐远近闻名。



白天逛城墙,在城门楼子上吹风晒太阳。入夜,在城墙根下找一家以豆腐宴闻名的餐馆是正经事。
单人出行,贪多不行,豆腐宴的菜单品种众多,但豆腐平时也没少吃,所以点菜还是要有讲究的。


最后抱着猎奇的心理定了这样三道,光用眼睛你能看出全是豆腐做的吗?



白玉 豆腐饺,豆腐为皮肉为馅。
这么嫩的豆腐,怎么可能包出一只只半月形的饺子还不破不裂呢?
这是来 寿县 之前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坐在这盘“饺子”前,服务员告诉了我答案。
跟常规的包饺子方法不同,豆腐饺先把豆腐切成薄片,另外根据想要的馅料,准备好精肉猪肉或鱼肉之类。把切好的豆腐片放在纱布上,再放上馅料,对折包裹成饺子的形状,摆盘上笼蒸熟。


吃个饺子颤颤巍巍,娇嫩的“饺子”皮一副吹弹可破的样子。
豆腐饺子口感十分滑嫩,但说实话,这道菜就是吃个新鲜。
另外,后来我才意识到这是当晚我点的唯一一道“荤”菜 


白玉 豆腐饺虽然中间是肉馅,但总体十分清淡。要说酸甜入味下饭,还得数这道果味豆腐。


一颗颗豆腐丸子炸完后又裹上了浓稠酱汁,再撒上白芝麻,酸甜可口,又没有热量爆表的心理负担




唐朝人李翰在其所著《蒙求》一书中把“时苗留犊”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的教材。时苗豆腐排,一定要趁热吃,外衣酥脆,内里豆腐非常软嫩,唯一缺点是味道十分清淡,所以配了辣的咸的两种蘸酱。


隔壁桌落座了一对来自 合肥 的母子,一大一小同样陷入点菜困境。最后在服务员的建议下点了这道乾隆豆腐(58元)两边互相看看对面的豆腐菜,目光相对一拍即合,拼桌吧!


乾隆豆腐也是油炸的,和时苗豆腐不同,是炸的豆腐皮,口感更具韧性。
和母子倆愉快地共进豆腐宴晚餐。顺便还交流了 寿县 特产情报。

要说门脸儿好看,内里装修有腔调,请客有面子,在 寿县 老城里还得数西街上的聚红盛。
这是 寿县 古城里一家人气很高的老字号饭店,菜品多样、口味地道。说是始于1875年的百年老店了。告别寿县的最后一餐就选它了!为了避免排队等座,下午四点一开门,我就上门啦。




在寿县开饭店,没有拿手的豆腐菜肴是不能立足的,这家店也有豆腐宴,以八公山豆腐为原料,一桌子都摆不下。






没有玛瑙泉豆腐宴的摆盘花哨,这里的豆腐菜品种相对而言更家常,价格也更实在。
但这家的菜单上又远远不止豆腐一种,基本上徽菜的常见品种都能看到,




原味豆浆皮,是本人比较喜欢的,用全国人都明白的中文翻译下——腐皮蘸酱油 
豆浆皮本身豆味很足,蘸料也可口,整体清爽。吃着吃着竟然产生了一种想吃红烧肉的冲动 


一盆红烧肉绝对是干不了的,不顾服务员的再三警告,点个鱼头泡饭。打的是连汤带主食的主意,万万没想到,这份鱼头砂锅~~~太大太大了!脸盆大的一锅啊!汤煮得浓浓的,鱼头肉香而嫩。



用现煮的香米饭泡上鱼头汤,奋力连吃三碗~~那口砂锅似乎毫无变化 
假如你有机会去 寿县 ,请一定带上小伙伴吧,因为~看得见吃不下的感觉真伤心

无锡到寿县有高铁可直达,但走过路过不想错过,为了一碗正宗淮南牛肉汤我“蓄意“路过了一下淮南。
早上6点不到,走出 淮南 火车站天还没亮,在清晨的冷风中不由打了个寒噤,想像一下只需再走几步路就能看到一口直径一米的大锅,表面泛着红油,里面炖着牛肉,牛骨头,冒着热气……顿觉脚下生风


跟着百度地图去找谢继红26号牛肉汤,走到跟前才发现,在 淮南 城里,牛肉汤店的数目有多么“疯狂”!就这么一眼看过去,请问你在图片里找到了几家  ?反过来想想,能保证这多如牛毛的店家家都有生意,也足见 淮南 人对牛肉汤的感情至深!


淮南 的大部分牛肉汤店都是“不在乎形象,只考虑味道”的路数(这一整排都是如此  )。
七点开门进店,跟在老食客后面,也有样学样跟老板交待一句“大碗的牛肉汤,香菜,粉丝,千张,豆饼子全都要”,三分钟后,一堆食材入碗,浇上一大勺大桶里牛油熬制的红油汤,热气腾腾端来了。




粉丝烫得软烂,牛肉吃起来肉香十足。自己舀上一勺辣子,加点儿醋,太开胃了!
再来俩刚出炉的油酥烧饼,明知道满满的热量,还是一口接一口!


在 寿县 古城内 ,似乎并无特别叫得响的牛肉汤名店。但依照惯例,皖北游,每到一处来一碗牛肉汤,到此亦不例外。这家牛肉汤店就在宾馆的马路对面,选它理由无他——近尔。


这碗牛肉汤正常水准,倒是隔壁的鲁家油馍是一大惊喜。
张记牛肉汤店里不卖油酥饼,所有食客行动一致,点了单就去隔壁买油馍就汤。油馍论斤称重,一大张现烤出炉,眨眼就被瓜分一空,很多都是当地人买了带回家的,于是再等。好在此地油馍和亳州牛肉馍不同,饼大而薄,卖得快也烤得快。



预定下一炉油馍的五分之一块(称重三元),回牛肉汤店边吃边等,不一会老板娘端着一碟已经被切成几小片的馍进店找来了。入口极脆,有一种吃椒盐葱香苏打饼干的口感,又带着油香,猝不及防一口惊艳。现在明白为何它如此受人欢迎了。
推荐这家油馍店,如果怕太干,那就顺带喝碗牛肉汤吧,又是很饱满的一顿早餐了。

按照豆腐宴上合肥驴友提供的情报,欣然在行程中加入逛市场。


寿县以豆制品著称,豆腐摊档在市场中占据了很大一块场地。各色豆制品琳琅满目让人看了目不暇接。摊主热情介绍,这是凉拌的、这是炒菜的、这是烧汤的、这个适合做百叶包、这个涮火锅最好、还有这个空口就能当零食吃……





听着听着,眼前仿佛已经直接飘过一盘盘美味佳肴,太难抉择了
成年人才不做选择!咸的甜的、厚的薄的、软的硬的,统统给我来一点!


“大救驾”是古城的特色名点,以面粉为主,佐以猪板油、金橘饼、核桃仁、青梅、青红丝、冰糖、白糖、糖桂花等,油炸而成,色泽金黄,酥脆可口。

在通淝门内两边鳞次栉比的商铺中可以找到口味多样的“大救驾”,独立包装,干净易携,论个卖。


在市场上你可以找到论斤称的大救驾现炸现卖,味道更好。如果自己享用,还是这里价格更优惠。不过若论送人,当然街面上有包装的更有面子啦



桂花糯米藕算不上寿县的特产,但天生无法抵抗甜糯食物的诱惑,和摊主闲聊一番,原来她竟然还是在江苏无锡打工时在朝阳菜市场学来的手艺。
啧,还真是吃到家了必须捧场!

在古代,东门纳客,北门送客。很凑巧,电动三轮车正是穿过北门驶向寿县高铁站。
夜幕中回首,身后是熠熠生辉渐行渐远的北门靖淮,低头,背包中多出各色寿县收获。


电影《一代宗师》里,宫二曾对叶问说,“我在最好的时刻遇到你,是我的运气……想想说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
能相遇,能相聚,哪怕是有离别,有怅惘,又有什么不好?
于宫二是,于古城是,就带着些许遗憾和很多满足,和古城互道珍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