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的羚羊峡古道,全长9.2公里,由羚羊山和烂柯山夹西江而成,滔滔的西江碧绿清澈,形成独特的“峡、江、山、林、道、船”景观,让人目不暇接。栈道依羚羊山修建,羚羊山的主峰龙门顶海拔615米。
羚羊峡古道最早为西江纤夫踩踏而成,是古代通过西江进出端州、连通两广的重要陆上通道,直至上世纪50年代才彻底荒废。如今修建的栈道山边上,仍留有多个以前纤夫拉绳的纤痕(当年的纤夫,是何其的艰苦)。
攻略:
1、游玩羚羊峡栈道,有多种打开方式,可以徒步全长9.2公里的栈道,然后去紫云谷溯溪玩水,也可以坐船去对岸的文殊村吃上一顿鲜美的河鲜,或者坐船游西江。脚力好的资深驴友,还可以走野山径,挑战龙门顶。
2、栈道依着羚羊山修建,每个凹湾处叫作“坑”,如白婆坑、猫头坑等等,往坑里边走,有不少清澈见底的溪流和潭水,小瀑布,还有树林,空气非常清新。
3、羚羊峡栈道有多个坡,徒步过程需要在阶梯不断上上落落,但都是缓坡,还是比较容易走的。栈道不是环线,是单方向的。
4、羚羊峡栈道是免费景点,栈道两头都设有停车场,并且都是免费的,车位很多。我们每次都是把车停在古道牌坊停车场处。
5、肇庆的端州区、高要区有超多当地美食,有些本土特色的野菜、河鲜,就只能在肇庆吃得上。如超大只的河蚌、鲜芡实,个头很小的马蹄……还有些根本叫不出名的……所以,去羚羊峡栈道游玩,千万别忘了吃,吃,吃!
今次已经是我们第四次走羚羊峡栈道,这次的目标是挑战615米海拔的龙门顶——最终只爬到488米就折返了。全程花了6个多小时。回家后,H2竟然大腿痛了4、5天时间,才慢慢缓过来。
周末照例是懒觉,从佛山出发到达羚羊峡栈道,已经是快到正午11点半。当天的天气湿度比较大,像有雾,能见度有些低。但不影响我们想野的好心情。
未到牌坊的栈道入口处,有一大片沙滩地,前几次来的时候,看到很多带着小孩友在沙地上搭起帐篷玩沙,整个沙地都是五颜六色的帐篷。今天竟然没有人......
沙滩地附近有个游船码头,可以坐船游西江。
附近也有不少本地渔民停靠的渔船,在下午5点之后,有时也会有渔民直接向游客兜售鱼获,价格不贵。
碧绿清澈的西江,百看不厌。秋天的芦苇,长满山边江边,摇曳生姿。
迎着江风,心情既兴奋又舒畅。
正午时分的47号灯塔,白得耀目。对岸的烂柯山变得隐约漂渺。
对登龙门顶,我们之前没有做太多的准备,也不确定登山的实际难度。在到达白婆坑附近时,找到登山口,我们就决定直接登山了。
整个山头很多松树,在登山口附近,是一片掉皮树。
山路被层叠的松叶或其他树叶覆盖。全程野路全程树荫,山风清凉。有些山路坡度比较大,需要手脚并用。下山时有些难走。
人迹少,这个山应该徒步团也不来,登山过程没有见到丝带;也没有遇见其他登山的人;山上没有什么垃圾,个别树叉插着的空瓶子,应该是指路用的。
就这样,我们一路互相鼓励,大手拉着小手,无数次想掉头走,又无数次歇完再上。
大概下午3点半左右,终于到达了海拔488米左右,高兴地眺望西江和对岸的烂柯山后,我们决定折返。
虽然未能成功挑战龙门顶,但对于登山小白的我们,能走到这里,已经实属不易。
有石头的地方还好,落山的时候对于坡道大又没有石头垫脚路,真的难行。
山路很多被松叶覆盖。路上也会偶然闻到阵阵松香。
山顶独特的风景,是我们登山的动力,是收获和犒赏。有时候我们甚至不是爱好徒步登山,只是为此而必须的快乐付出。
我们回程下山,返回山路的白婆坑栈道时已经五点多了。
临近傍晚的西江,依然婉约美丽。
返回牌坊停车场附近时,太阳也开始下山了
在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有趣的动植物。H2被一只大蜜蜂蛰了一口,红肿了4、5天。
山菅毫不掩饰地绽放着紫色的诱惑;
两只蚂蚁,一头一尾咬拖着一条粉色的虫仔快速跑动;
对叶榕结出了硕硕果实。
晚上在众兄弟饭店吃青头鸭冬瓜盅,第一次这种现场水煮的吃法,不带盐不带味精,纯靠汤底的多个底料(石螺、元贝、马蹄、扇贝、中药材……),味道清香鲜美,真的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