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轻徒步之旅:香格里拉-雨崩-虎跳峡

作者:rebirthcn 显示图片

        生长在城市的人,总想出去走走,去雪山,去草地,去寻找那缺失的自己。早几年我喜欢自驾游,去了很多热门景点。这两年,景点越来越商业化,我开始去小众和半开发的地方,慢慢的,对大众化的景点兴趣越来越小。去年爬过四姑娘山以后,就对户外,徒步,雪山,迸发了难以抑制的兴趣。2022年国庆前夕,恰逢旅游淡季,有6天时间,看了很多攻略和游记,最后确定了此行的目的地:云南,香格里拉,雨崩村,开始了我的朝圣之旅。
        我还是喜欢自己自驾,因为方便,因为快捷,也是因为时间比金钱更重要,所以这次出行,我还是选择了租车自驾,把有限的假期节约出来用在体验上,而不是在大巴、包车的中转上(可以在两步路APP发布自己的计划行程,很快你就能找到同路拼车的小伙伴,分担租车费和油费,还可以一起聊天,拼饭,缓解一下一个人旅行的孤独和苦闷)。同时也喜欢徒步,但是就自己的体能而言,太虐人的重装徒步,我是不行的。晚上还是希望能够洗个热水澡,睡在床上,因此暂时还是拒绝住帐篷的。所以我的游记叫做“自驾轻徒步之旅”,这个行程适合从逛大众景点到户外徒步过度的你,适合朋友,适合亲子,适合情侣,也适合带上体能还行的爸妈一起。








Day0:南京—【飞机】—丽江
Day1:丽江—【自驾170KM(2小时)】—香格里拉(松赞林寺、独克宗古城)
Day2:香格里拉—【自驾220KM(5小时)翻越白马雪山,不要走白马隧道】—西当村雨崩景区大门—【景区越野车(1小时)】—雨崩上村
Day3:雨崩上村—【徒步6.5KM(6小时)】—冰湖—【徒步6.5KM(4小时)】—雨崩上村
Day4:雨崩上村—【徒步1KM(半小时)】—雨崩下村—【徒步7KM(4小时)】—神瀑—【徒步7KM(2小时)】—雨崩下村—【景区越野车(1小时)】—西当村雨崩景区大门—【自驾200KM(4小时)】—香格里拉
Day5;香格里拉—【自驾100KM(2小时)】—白水台—【自驾70KM(1.5小时)】—中虎跳峡—【自驾100KM(1.5小时)】—丽江
Day6:丽江—【飞机】—南京

        身份证、驾照、常备药品、创可贴、个人洗漱、防晒霜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就不说了,自己都知道要带什么。疫情期间,记得准备24小时核酸+口罩。着重说一下户外的装备。
        雨崩的一路上有提着方便袋的藏族兄弟一家,穿着解放鞋,旅游鞋;有高跟皮靴的小姐姐,窝在村子里自拍;有穿着AJ的小哥,走一步滑一下…… 但对我来说专业的户外装备是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安全,舒适。没钱的某卡侬就已经足够;有钱的某鸟请随意。不认品牌就认准面料:防水透气Gore-tex,防滑鞋底Vibram,贴身衣物CoolMAX。
        我去的时候是秋天,气温5-20C°。
        头上:遮阳帽,魔术头巾;
        上身:内衣速干排汗+抓绒衣+防水冲锋衣;
        下身:内裤速干排汗+冲锋裤;(怕冷的加一条速干排汗的秋裤)
        脚上:CoolMAX袜子+中高帮防水登山鞋。
        要是夏天,一般气温15-30C°,短袖+长袖皮肤衣+冲锋裤+遮阳帽;
        要是冬天,气温-5-10C°,三层穿衣法,速干保暖内衣+抓绒、羽绒内胆+冲锋衣裤,厚帽子、手套;最冷的时候要穿厚羽绒外套,充绒200克以上中长款(别太长,到膝盖上面的,否则不好爬山)。别忘记带冰爪。
        雪套建议什么季节都带上,主要是可以防止弄脏裤子,回来水冲一下,第二天就干了。雨崩潮湿,洗衣服不容易干的。不建议橡胶鞋套,容易打滑。
        登山杖,必备,上山调短,下山调长,节省不少体力,一般人一根就够用了,两根反而不一定协调。
        手套也建议带上,有些地方可能需要四脚着地,可以保护双手,最好带触屏功能的,方便用手机。劳保手套也可以。
        雨衣,必备,山区天气多变,我去的几天都是绵绵细雨。买好点的,带袖子和背包空间的,不要买一次性的,很容易破。有背包空间,可以免去你给背包穿防水套的麻烦,方便取物。
        保温杯,必备,秋冬天,喝杯热咖啡,爽死了。夏天也可以接山泉水喝。
        护膝,对膝盖有帮助,也可以帮你节约体能,自己看吧,我是没带。
        头灯、手电筒,建议带个,虽然徒步基本用不上,除非晚上出来拍星星和银河,但是雨崩经常停电。
        零食,我带了巧克力,牛肉干,压缩饼干。雨崩物价高,建议提前带点进来。
        大背包+防水套,带一个50L以上,把上面的东西都装进去。千万不要带行李箱,那个路,你拖不了的。进雨崩也不是天天都有越野车的,万一越野车停运,你要走12KM,8小时左右。你想象一下,你带行李箱走山路的感觉。我是带了一个行李箱方便飞机托运,然后到西当村雨崩景区大门后,把必须的东西都装进背包带进村的。行李箱留汽车里面。
        小背包,带一个25L左右的,方便两天徒步的时候背水和零食。
        垃圾袋,必备。除了照片和回忆请不要带走什么;除了足迹和汗水请不要留下什么。一路上看到很多游客留下的各种垃圾,真的很心疼。我们没有高尚到能去捡走别人留下的垃圾,但是我们也没有堕落到去破坏这片我们深爱的土地。

1、提前做攻略,坚持把本文看完;
2、XX地图在山里不好用,我用的是两步路APP,可以下载他人的离线轨迹;
3、户外装备和防晒,没有太阳,高原紫外线也是很强的,照样晒黑,晒伤你;
4、做好时间计划,不要摸黑赶路,量力而行,该放弃就放弃,不行就返回;
5、不要涉足人迹罕至的地方,沿着成熟的路线走;
6、雪崩是真实存在的,不要有侥幸心理,雨崩真的死过人,在冰湖上面的冰盖里面,被雪崩砸死了;
7、不碰蘑菇野果,更不要吃;
8、野生动物是会伤害人的,无论是熊,还是可爱的松鼠;
9、再次强调:除了照片和回忆请不要带走什么;除了足迹和汗水请不要留下什么!!!

高反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包括:轻微头痛,昏昏欲睡,没有食欲,睡不着甚至是亢奋。这种情况比较普通,不用太担心。注意不要跑跳,不要剧烈运动,多喝水,蹲下站起来的时候,慢点。建议不要轻易吸氧,让身体自己适应,一般睡1-2个晚上,第3天就好了。雨崩植被丰富,含氧量高,其实比西藏,青海不容易高反。红景天没用,高分和基因有关,和身体素质没关系。能跑马拉松,撸铁的年轻人不一定不高反;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也不一定就高反。
        二级包括:头痛严重,呕吐。如果血氧低于70,就需要重视了,最好就医,或者吸氧。
        三级就是非常严重了,肺水肿了,甚至危急生命。高原感冒很容易肺水肿,需要立马降低海拔,接受治疗。所以高原一定要做好保暖,预防感冒。

雪山都有自己的小气候,一般的天气预报APP用处不大。
可以去下载这个APP:Mountain-Forecast 
查询天气,比较准确。这里可以查阅几乎全球所有知名山峰的天气、气温、云层分布,相当实用。

        今天天气特别好,出发的第一天,总是心情美美哒。在某州租车,定了小型SUV,5天的价格960,包含全险。不建议轿车,因为后面几天还是有烂路的,但是也用不上普拉多,又贵,又费油。全险是必须的,陌生的环境开车,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点钱,不要省。9点和网上约好的小伙伴们在丽江古城门口汇合,系好安全带,我们出发了。
        丽江古城,有玉龙雪山,有束河古镇,有蓝月谷……有很多景点,但是对我来说,人都太多了,时间也不够,后面几天的行程会和上述景点有一定重复,造成审美疲劳。所以我不做停留,直接出发。当然你也可以直飞香格里拉,不过你去虎跳峡就太远了。南京没有直飞香格里拉的飞机,要去昆明转机。虎跳峡,我也没去过,因此我选择了从丽江做为起点。
        其实我原定行程今天是Day5的行程,不走高速,走东环路去中虎跳峡和白水台到香格里拉的,但是车开到虎跳峡路口,被告知东环路塌方,不能进入,所以我将今天的行程改到了直接前往香格里拉,回来的时候再去白水台和中虎跳峡。这样也好,可以保存体能,用在全程最难的雨崩冰湖徒步一天上。
        午饭前到达香格里拉,我住在独克宗古城里面。午饭后,先去松赞林寺。

【噶丹·松赞林寺】









        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还是川滇一带的格鲁派中心,在整个藏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该寺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又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 该寺又称归化寺,距中甸县城5公里,是一座古镇规模的古堡群建筑。于公元1679年(藏历第十一绕迥阴土羊年)兴建,公元1681年(阴铁鸡年)竣工。五世达赖喇嘛亲赐名“噶丹·松赞林”。松赞林寺在藏传佛教格鲁派中地位仅次于布达拉宫。格鲁派,是藏传佛教宗派之一。藏语格鲁意即善律,该派强调严守戒律,故名。该派僧人戴黄色僧帽,汉语中俗称黄教。创教人宗喀巴大师,原为噶当派僧人,故该派又被称为新噶当派。格鲁派创立于15世纪初。一般认为,明永乐七年(1409)甘丹寺的建造,标志该教派的正式形成。它是藏传佛教中最后出现的教派,逐步占据了藏传佛教的主导地位。宗喀巴(1357~1419),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宗喀巴在拉萨甘丹寺圆寂,时年63岁。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善慧称吉祥),这是受沙弥戒时的名称。由于诞生于“宗喀”,为示尊重,人们以地名尊称大师为“宗喀巴”。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10月10日),生于宗喀的一个佛教家庭,父亲名叫达尔喀且鲁崩格,母亲名叫馨茂阿却,两个人都是很虔诚的佛教徒。卒于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10月25日,享年63岁。因藏语称湟中(今塔尔寺所在地一带)为“宗喀”,故被尊称为宗喀巴。
        到景区售票中心,买票的时候记得说只要门票,价格55元。否则售票处的人,会卖给你90元的套票,包含解说和景区交通车。其实,松赞林寺景区内,是有居民居住的,因此景区内有公交车,你可以花2元(支持支付宝扫码),做3路公交车,可以从景区门口到观景台,再到松赞林寺,有两站。个人更建议坐到观景台然后下车,先去观景台拍个全景,再步行到寺院大门,这1KM左右的路,边走边看,并不远。出来的时候,再坐车直接出来。找不到车站也不要紧,自己先走,热心的藏族公交车司机,看到你步行,会按喇叭提醒你,你可以招手上车。
        松赞林寺大殿有三座,分别代表了“僧、法、佛”,寓意一个僧人,进修佛法,最终立地成佛的成长里程。环绕在三大殿周围的是八大康参和数百栋僧舍等建筑。藏语“康参”意为僧团,即按众僧的籍贯或来源地的地域划分为若干个团体,形成教区区域组织,也可以说是分寺。康参相对独立地管理各自教区的行政、宗教、经济事务。进入大殿前,请摘下遮阳帽、太阳镜,以示尊敬,殿内禁止拍照。不要穿短裙,短裤,拖鞋前往,你可以不信,但是请你不要不敬畏。游览请遵循顺时针方向,左进右出,左上右下,这和我们平时的行走习惯是反的,但是这也是藏传佛教的转山,绕湖,转经筒的规定,请遵守。僧舍是禁止女性进入的,请注意看指示牌。大殿内的僧人会给你的头用佛经开光,还会送手串给大家,供灯也很便宜,功德随喜。寺院内有个奇怪的景象,穿着藏服的多半不是藏民,而是打卡拍照的游客;真的藏民大多数都穿着汉人的衣服,不知道藏民看到这番景象,心里会怎么想。
        松赞林寺门口原来有个大湖,拉姆央措,藏语意为“圣母灵魂湖”,因为它是著名的女神白登拉姆的寄魂湖,所以在神界非常的著名。也是拍摄松赞林寺倒影最好的地方。现在正在进行保护治理与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预计明年2023年底前完工,所以现在你什么都看不到。

【独克宗古城】



        结束了松赞林寺的游览,回到独克宗古城。独克宗古城是中国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 唐仪凤、调露年间(公元676-679年),土蕃在这里的大龟山顶设立寨堡,名“独克宗”,一个藏语发音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后来的古城就是环绕山顶上的寨堡建成的。与此呼应的是在奶子河边的一座山顶上建立的“尼旺宗”,为“日光城”,其寨堡已经没有了,原址上是一座白塔。独克宗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起伏不平,那是一些岁月久远的旧石头就着自然地势铺成的,至2021年,石板路上还留着深深的马蹄印,那是当年的马帮给时间留下的信物了。对于穿越茶马古道的马帮来说,独克宗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也是马帮进藏后的第一站,这算是相当舒服的一段路。2014年1月11日,一个醉鬼引发的惨案,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香格里拉“月光之城”独克宗三分之二被焚,称为2013年丽江古城大火的翻版。消防栓缺水,消防车难以进入现场,绝大部分建筑为木质。这些客观原因,难以掩盖国内古城过度快速商业开发背后的隐忧。现在古城已经被修缮一新,但是正如《消失的地平线:香格里拉》一书的书名一样,那些珍贵的历史痕迹,却也随着大火的浓烟消散。
        顺便推荐大家路上可以带上这本书,也许你听过很多关于香格里拉的故事,但这部小说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消失的地平线:香格里拉》发表后,成为当时最畅销的书,并获得了英国著名的霍桑登文学奖。1994年,好莱坞投资250万美元将小说搬上银幕,并将香格里拉的名声推向高峰,主题曲《消失的地平线:香格里拉》随之传遍全球,当时,《不列颠文学家辞典》称此书的功绩之一是为英语词汇创造了“世外桃源”一词。常识告诉我们,虚构的艺术形象不等于是现实。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讲述的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人们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之完全相同的真实事件,然而文学艺术追溯其源,又离不开现实生活,任何虚构的小说,都不可能是凭空臆造的,在现实生活中自有它的原型。根据《消失的地平线:香格里拉》一书的启迪,人们深深感受到香格里拉这个世外桃源宁静祥和,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淳朴民风后,本着去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去香格里拉陶冶情操,感悟西部藏区独有的哲学的内涵之目标,纷纷踏足我国西藏、尼泊尔、印度等地,掀起了半个世纪的寻找香格里拉热。
        和其他古城千篇一律的酒吧,CD店,手鼓店,我不想推荐。我去了唐卡艺术中心。比较官方的唐卡中心,主人是藏族人,去青海学画唐卡7年,获奖无数。他们会资助藏族贫困学生免费学唐卡,包吃包住,但一定要坚持学满五年。游客去了给你线稿,自己上色,纸质打印线稿120元一幅,棉布手绘线稿160元一幅。用的是矿石染料,自己感受一下才知道画唐卡,有多不容易。稍微不在意,颜色就涂出来了,而且矿石染料很难涂的均匀。3个小时的绘画,让我非常专注,忘掉世俗和烦恼,直到一位网红小姐姐带着摄制组进来,叽叽喳喳的打破了画院的清净,半个小时,她就完成了一幅作品。我现在真的不知道,“网红”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了。


        推荐去试试牦牛肉火锅,青稞饼,酥油茶,还有牦牛奶,牦牛酸奶。仙人掌果,清爽微甜,也要试试。在古城不要买手信,要买去香格里拉东旺路的菜场,风干牦牛肉35元500克,松茸季节能买到鲜松茸,羊肚菌和牦牛奶也很便宜。对于喜欢逛菜场的我,简直是福音。

        今天就要进入正题了,我要开始前往本次行程的最终目的地,雨崩村。先不说雨崩,说说梅里雪山,再说说从香格里拉去雨崩的路上,可以干嘛?金沙江大拐弯、白马雪山、雾浓顶和飞来寺、明永冰川……哪个值得去,哪个不值得去。

【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其实是山脉的名字,并不是一座山或者一座山峰,是个地区。类似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梅里雪山的主峰,称为卡瓦格博峰,相当于珠穆朗玛峰。卡瓦格博也被称为太子雪山,所以梅里雪山又俗称为“太子十三峰”,但并不代表它由准确的13坐山峰组成,原因“13”在藏语里是吉祥的数字。而我要去的雨崩就在梅里雪山群的山坳里面。卡瓦格博峰,太子雪山主峰,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处于世界闻名“三江并流”地区,海拔6740米,是云南省的第一高峰,是全世界公认为最美丽的雪山,被誉为“雪山之神”。但是这也是一座处女峰,因宗教原因被政府明令禁止攀登。推荐大家看一部纪录片《卡瓦格博》B站就有,记录了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的山难。起初单纯的村民并不知道登山队此行的目的,热情地接待了这批国内外的游人。等登山队经过笑农大本营,继续向神山而去,村民才意识到他们是来攀登卡瓦格博。当时数万村民聚集到飞来寺,向神山祈求不要让人类亵渎,否则就不再供奉神山了,这是非常严重的威胁。果真,风云突变,山难在3号营地发生,11名日本队员和6名中国队员在1991年1月4日全部失踪。自古就有传闻称,如果有人惹怒了卡瓦格博,他将受到惩罚,山神会把这个人的神魂拘留,七年以后才能让他的灵魂得以安息。1998年,正值山难发生七年之后。在距离大本营10公里左右,海拔3500米上下的明永冰川上,登山队员的遗骸和衣物被放牧的村民发现。这在国际山难史上都是非常惨烈的,卡瓦格博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神威。身在藏区,入乡随俗,尊重当地信仰。不要对着神山和佛像指指点点,可以用手托起以表尊敬;也不要口无遮拦,藏民称神山为“阿尼”卡瓦格博,阿尼也是“爷爷”的意思,代表尊敬。

【金沙江大拐弯】
        不推荐,沿途路过的一个路边景点,其实就是金沙江在这做了一个“Ω”拐弯,我路过的时候,景区封闭了,我也兴趣不大,不如等到去中虎跳峡看金沙江的怒吼。门票30元,估计15分钟拍拍照片就看完了。

【白马雪山】




        不要门票,强烈推荐,我翻越4292m的白马雪山垭口。虽然前往雨崩走白马隧道更快,但还是建议大家绕一下。多不到一个小时的路,却能看到一年四季的变化,冬季可能会封路。

【雾浓顶和飞来寺】
        大部分攻略游记会推荐住在飞来寺,或者雾浓顶一个晚上,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早起可以看到日照金山的好观景点。但是我并不是非常推荐,尤其是在雨季。三个月能看到日照金山的日子估计能有3天就不错了,所以没必要去这两个地方住,白浪费时间和钱,我时间那么紧,还是花在刀刃上。如果你有这个运气,在雨崩村也能看见日照金山,只是看不到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只能看到五方佛峰、神女峰和将军峰。
        雾浓顶,门票60元,8点以后免费。对摄影爱好者来说,雾浓顶才是拍摄梅里的好地方,雪山更加大气,前景也更丰富。但是听名字也知道,这地方长年被浓雾封锁,好天气更是可遇不可求。自驾路过是中午,我去转了一圈,但是大雾,什么都没看到,你要是愿意,也可以顺路去试试运气,天气好,白天也能看到卡瓦格博,只是看不到日照金山。
        飞来寺,门票也是60元。其实不要进去,附近的民宿和客栈,也有不错的观景点。游客所说的飞来寺,并不是寺庙真正的位置,而是围绕梅里雪山观景台的一小片商区。真正的飞来寺,在距离观景平台2公里的路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说飞来寺的原址并不是定在现在的位置。就在施工的前一天晚上,施工的材料不翼而飞,自己跑到了现在的位置,因此在现在的位置上施工建成了寺庙,就命名为飞来寺。

【明永冰川】
        因为气候变暖,明永冰川的冰舌逐年退化和海螺沟情况一样。不建议前往了。雨崩两天的徒步路上也能看到冰川的。

        好,有了背景知识后,进入正题。早餐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线激活了我,我踏上了前往雨崩的路程。刚出香格里拉城,左手边是纳帕海依拉草原,有个观景点,可以停一脚,拍几张照片。激动的路人甲大姐,在这摔坏了自己的单反相机。提醒大家,出去浪,不要太激动,南京俗语:小儿慌,必有祸。避免自己的生命财产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过了观景台没多久,我遇到了一位头戴红帽的僧人,年约70,神采奕奕,精神饱满,背着一个20公斤左右的大背包,要搭车。我没多想,车上还有空位,和小伙伴们商量后,让他上车了,可是语言不通,不知道他要去哪里。他一直说,向前,向前。不想那么多,先出发。遇到了核酸检查站,请好心的藏族工作人员帮忙翻译,才知道,他也是要去卡瓦格博转山的,真是有缘,于是我的车上今天多了一位大师,我一直给他带到雨崩村口的停车场。临分别的时候,他把他戴在帽子上的唯一一根加持过的刺猬刺送给了我。红帽的僧人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一派僧人,宁玛派。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主要宗派之一,汉语中俗称红教,带红色僧帽。其教派传承于“前弘期”(8世纪),后人称“旧派”,以区别于“后弘期”形成的“新派”。(前弘期,指佛教从公元7世纪中叶传人吐蕃到吐蕃王朝末代赞普达磨禁佛为止,200年间佛教在吐蕃传播时期。后弘期,指佛教在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后,从多康(今青海西宁一带)和西藏阿里两路传入卫藏(前后藏),使绝传100多年后的佛教再度复兴,形成独具特点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内部有远传经典、近传伏藏和甚深净相三大法脉传承体系。宁玛派比较全面的继承了吐蕃时期传播下来的教法仪轨,并且将这一教法仪轨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极其庞杂而又分门别类的教派体系,在藏传佛教诸多教派中独具一格。在中国的整个藏族地区的宁玛派寺庙从数量上看,它仅次于格鲁派寺院,而超过其他教派,在藏传佛教诸多宗派中位居第二。作为藏传佛教诸多宗派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宗派,宁玛派在藏族地区有着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宁玛派的六大寺院,分别为西藏的多吉扎寺、敏珠林寺,四川的协庆寺、竹庆寺、噶陀寺、白玉寺。宁玛派的主要法脉传承有:《幻变经》《集经》《心品》以及“三素”师承。宁玛派的教法仪轨,既继承了吐蕃佛教即西藏佛教“前弘期”的传统,又得以在“后弘期”重新构建,因此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从教义而言可分为九乘判教和大圆满法。宁玛派的创始人是莲花生大士,他也是最早把佛教,从印度带入藏区,并颠覆苯教的人,其难度不亚于商鞅变法。
        宁玛派和之前松赞林寺的格鲁派,是藏传佛教四派中最主要的两派。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争斗,教权争斗甚至影响到了政权的更替。而宁玛派颠覆苯教,本也是藏区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从唯物主义来说,信仰是统治者为了统治人民的谎言;从唯心主义来说,信仰可以填补你心中的空白,让你找到人生的真谛和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反正我对宁玛派僧人这样的年纪还坚持转山是非常钦佩的,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我这个俗人,也能感受到一点点。
        翻越白马雪山,顺路去了雾浓顶(虽然天气不好,啥也没看到),我们来到西当村雨崩景区大门。停好车,将行李箱里面的必需品,收拾进大背包。进村要购买门票,55元一人。然后坐越野车进村,200元到雨崩上村,260元到雨崩下村,进出村都是晚上六点停运。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徒步进村,可以省下200多元。但是不建议,一来,你现在是全装备在身上,负重较大;二来,徒步进村要走12KM,8小时左右。一路上也只有翻越垭口后的最后一段路有点风景,全程吃越野车的灰。除非越野车停运,否则真的不建议徒步。我订的民宿在雨崩上村村口,最靠近冰湖徒步线路的出发点。坐越野车到雨崩上村下车点后,有个两层观景台,这也比较合适天气好的时候,晚上来拍星星和银河。从下车点,到雨崩上村还要徒步1KM,20分钟左右。最终我们来到了神秘的雨崩村。

【雨崩村】




        雨崩村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雨崩景区境内,海拔3000米,四面群山簇拥,地理环境独特。历史上仅通过一条驿道与外界相通,2018年以前无公路可通,进入雨崩有西当方向和尼农方向两条驿道,以西当驿道更为方便,就是我们坐越野车进来的路。
        雨崩村分上、下村。
        上村靠近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笑农大本营)和冰湖;
        下村靠近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书、五树同根的奇景,还可以造访莲花生大士禅修处(对,就是那个把佛教,从印度最早带入藏区的人)。  
        雨崩徒步路线是我国境内的一条史诗级徒步路线,被驴友们誉为“地球上最后一片世外桃源”“上有天堂,下有雨崩”“梅里雪山脚下的旷世桃园”“神山圣水下的世外之地”“徒步者的天堂”。 经典而成熟的雨崩徒步路线应该至少是:
        Day1(进村线):西当村—西当驿道—雨崩村,单程徒步12KM,8小时;
        Day2(冰湖线):雨崩上村—沙棘林—梅朵崩顶—笑农垭口—笑农牧场—冰湖,往返徒步13KM,10小时;
        Day3(神瀑线):雨崩下村—三圣水—乃农大本营—莲花生大士禅修处—神瀑,往返徒步14KM,7小时;
        Day4-5(神湖线):神湖往返,其实距离没有冰湖和神瀑远,但是海拔高,有徒步大神可以当天往返,一般人需要两天,据说风景也不是有好很多;
        Day6(出村线):雨崩村—尼农驿道—尼农村,单程徒步14KM,6小时。
        除此之外,雨崩还有许多未开发,甚至无人踏足的秘境。翻越五冠峰的尼塞垭口,梅里东坡、梅里北坡等等。好了,各位看官各取所需,按照我轻徒步的宗旨,本次行程明后天主要集中在:冰湖线和神瀑线。最精华和成熟的两条线路,也是可以保证晚上回到民宿,有热水澡,有热饭食,有床睡的。

【住宿】
        住宿建议可以都定在雨崩上村,相对下村,上村是雨崩的CBD。购物,吃饭都比较方便。第二天去神瀑的时候把行李都带去雨崩下村,找个客栈收费寄存,然后神瀑结束后,直接从雨崩下村越野车上车点离开,免去换民宿的烦恼。当然你要是想,上下村各住一晚,也行。上下村之间除了走路之外,也可以请客栈老板联系包车,或者摩托,背着重装不用走路也挺好的。
        住宿条件,不要太过奢求,有水有电有网络,只有爬山途中手机信号不太好。虽然毛巾拖鞋都有,毛巾还是建议自备,带个一次性的也行,小生灵也见怪不怪了。有个取暖器的房间我订的400一晚,第二天晚上还遇上了大停电。房间也有电热毯,可以睡前开大,把被子捂热,睡的时候关了,人不会太干。就这个房间国庆节3000一晚,都定不到,假期出行,住宿提前预定。所以不要对所谓的野奢酒店,有什么奢望,可能还不如外面一个Holiday inn。但是取暖器还是必须的,雨崩潮湿多雨,雨季来了更是如此。衣服鞋子湿了,最起码可以烘干,还可以顺便给房间加湿。我定的民宿还提供了收费洗衣机和刷鞋处,强烈推荐一下洗衣机还是很有用的,而刷鞋处,对我这种洁癖强迫症也是必须的。也可以定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公共卫浴,100一个床位,4人一间,也挺有意思的,我说的是平日价格啊。

【吃饭和购物】
        村里物价高,和北上广差不多吧。只有小超市,泡面10元,火腿肠5元,精酿啤酒15-30一瓶。能买到必需品,没医院,做不了核酸。常用药品必须自备,进村记得带上24小时核酸报告。
        我们两顿晚饭在村里吃的,个人感觉,哪家都差不多,人均消费100左右。所以大家就近选择,或者就在自己住的民宿吃,几乎每家民宿都有吃有住。松茸鸡汤,牦牛肉干锅,红糖花生饼(吃不完可以做第二天登山的干粮,还可以喂小松鼠)。当然,我对吃要求一直不高。也有咖啡馆,奶茶店,我是没去尝试了。对了,好多客栈都可以泡脚,走累了,可以试试。






















        今天的行程是:雨崩上村—沙棘林—梅朵崩顶—笑农垭口(3700m)—笑农大本营—冰湖(返回)。        
        今天一定要早起啊!去冰湖的路线正常来回要10个小时,如果你的脚程慢一点,或者路上拍拍照片,又或者天气不好下雨下雪,会让道路更加泥泞不好走。可能就要11-12个小时了。前面已经说过了,不要在太阳落山后赶路,非常危险,容易迷路。所以你下午两点,要是还没有赶到冰湖的话,就建议你放弃,往回走了。提前一天看看天气APP里面的日出和日落时间,非常有用。一定要在日落前半个小时返回村里。村里的早餐一般7:30才有的供应,吃完,你再出发就是八点了,正常徒步10个小时你可以在6点前返回村子,如果你觉得自己体能不行,又或者想路上多玩玩,建议提前准备泡面,火腿肠当早餐,这样7点就可以出发了。
        今天小背包可以派上用场了,带上保温杯,水,零食,中午的路餐,就可以了。真的爬不动,也可以骑骡子,不过最陡的几段路还是要下来自己走的。骡子送到大本营和送到冰湖的价格是不同的,往返的价格也是不同的,半途爬不动了,再叫骡子,可能更不划算。节假日更贵,还可能定不到。所以最好提前评估好自己的能力,然后在客栈提前预订。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当地藏民是不骑骡子的,他们很爱护牲口,只会让骡子驮着游客,或者货物。我问过一个藏民,为啥你不骑骡子,他回答:骡子是他们的本钱,他们舍不得骑,怕累坏了骡子。所以如果你骑骡子,也请善待它们。
        今天的行程一开始要走过高山草甸;穿过原始森林,踩着树根和石头;再跨过河流;然后就是最艰难的爬升。如果下雨(5月到10月初都是雨崩的雨季),路况会更复杂,被骡子踩过的地方会有水坑,极其湿滑,陷进去中帮靴子也没用,一定会弄湿你的脚。所以建议带一双干净的备用袜子,和塑料袋,以备不时之需。万一弄湿了鞋子里面,你可以换上袜子,再穿进塑料袋里面,再穿鞋子。如果你打算像我一样绕湖,也请带好备用袜子。我绕湖在冰湖的水里面,弄湿了鞋子,坚持了4个小时回到营地,才烤干。幸亏天不是很冷。
        午餐时间左右,你会到达笑农大本营,当年遇难的中日登山队就把大本营设在这里。这里可以补给矿泉水和吃午餐,泡面30元,东西都不便宜。据说偶尔有炒饭,反正我没吃到。大本营过后就是最后3公里的“绝望坡”。如果天气好,你能看到将军峰,巍峨的肃立在你的面前。
        最后,你会抵达海拔3900米的“乃钦拉措”冰湖。冰湖其实是冰渍湖,冰川消融时,终碛物堵塞河道或冰川谷形成湖盆,积水成湖。新疆博格达峰北坡的天池,即为第四纪冰川消退形成冰碛堤堵塞冰川谷而成。 藏语名字“乃钦拉措”,意思是卡瓦格博神的生命之湖。也是村子的主要水源。湖水的颜色随着季节、天气变化,白的蓝的。据说冰湖的面积曾经很小,而冰川很大。现在湖在变大,冰川却越来越小,冰川还会崩塌,现在还能看到雪崩下来的冰盖。曾经,有两个游客在冰盖那儿,因突发雪崩丧生。
        当你到达冰湖的时候,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你会发现这一路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照片或者视频,如果真的能体现身临其境的感觉,就没人去旅游了不是吗?雨崩这个地方,真的是连拍照都是对自然的亵渎啊!















        今天的行程是:雨崩上村—雨崩下村(寄存大件行李)—三圣水—乃农大本营—莲花生大士禅修处—神瀑(返回)。然后还要在雨崩下村搭SUV出村,回到200KM外的香格里拉。因此也不能起的太晚,不过可以在村里踏踏实实的吃个正常的早餐,8点出发。
        出村后,你会发现一路的玛尼堆。玛尼堆,藏语称“朵帮”,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朵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也被称为“神堆”。这些石块和石板上,有的会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它们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不要损坏别人的玛尼堆,万一碰倒了,也请扶起来,恢复原样。
        再往前走就是路边很多各式各样的小蘑菇。红伞伞,白杆杆,吃了一起睡板板,再次提醒,不要碰,不要采,不要吃。路过三圣水的时候,肚子好的,可以每个都喝一点,沾沾福气。今天的路相对昨天会比较好走,全程都有石板铺设。很快你就会抵达乃农大本营。



















        乃农大本营的补给也比昨天的笑农大本营要充分,油饼,虎皮辣椒,牦牛奶都非常美味。我喝了一碗牦牛奶,煮开的,一点不膻,20元。据说还有秘制烤牛排,我没能吃到。
        乃农大本营前往神瀑的半路上,有个莲花生大士禅修处,前文我已经提过,建议不要错过它!毕竟是藏传佛教的开山鼻祖。而且这个地方是经幡最密集的地方,你去了就会知道,密集恐惧症的感觉。五色经幡的五种颜色象征自然界的五种现象,最顶端为蓝色幡条,它象征蓝天;蓝色幡条下面是白色幡条,象征白云;白色幡条下面是红色幡条,象征火焰;红色幡条下面是绿色幡条在征绿水;最下面的幡条是黄色,象征黄土,或者大地。五种颜色的排列形式正是客观大自然物质存在的立体排列形式,因此,象大自然中天地不容颠倒一样,这五种颜色也不容错位。藏民相信,风每吹动一次经幡,就是诵经一次,也是向神明祈求一次。
        走土路上去,有一处小小的建筑,有一位僧人看守的就是莲花生大师的禅修洞。在建筑的左手边是洞的入口。这个被称为“中阴之道”的神奇洞穴,有一处极其狭窄的洞口。藏族人相信,只要怀着虔诚的心通过这个洞,就代表为善积德的好人,必将福寿延年。钻洞的时候,要整个平躺着进去和出来,最好前面有人拉手,后面有人推脚,而且还要不怕弄脏,或者弄坏衣服。我一个人是没有钻过去,可能我不够好人的标准吧,在洞里我还遇到了,带狗狗来钻洞的藏族同胞,他们帮忙拉我,也不行。
        再走一点,你就会到达斯那巴些神瀑,藏文意思是福运瀑布。藏民相信,神瀑是卡瓦格博从天上取来的圣水,能消灾免难。所以到达神瀑后,你可以走到瀑布的下面,沐浴神瀑之水,顺时针,转三圈,祈福保平安。记得穿好雨衣啊!高原不要受凉,容易感冒,比较麻烦,神瀑的水很冷的。路上看到藏族奶奶,健步如飞的来神瀑朝圣,还去神瀑下面转了三圈,湿了鞋子,坐在路边换。
        回到雨崩下村,已经是下午两点,拿好行李,我就从下村的越野车上车点,搭乘越野车(200元一人),返回了停车场,还又带了两个南京老乡搭车。先去德钦县人民医院做个核酸,然后尽快赶回香格里拉(走白马隧道)。做核酸的时候,记得留下凭据,支付宝支付记录也行。这个时候你的核酸时间,一般都超过48小时了。返回香格里拉,经过尼西会检查核酸,要24小时内的核酸才能进城。有了凭据,有可能会网开一面,顺利进城。我返回香格里拉的时候,就是给检查的小姐姐,看了我48小时前在香格里拉做的核酸证明,还有今天在德钦县医院做的核酸凭据(虽然报告还没出),顺利放行了。

        今天可以多睡会,9点出发吧。要买手信的,今天可以去之前提到的香格里拉东旺路菜场看看。
        从香格里拉到白水台的路,非常不好走,小心驾驶。路上会经过普达措景区大门,可以拍个到此一游照片。到达白水台是中午,附近没啥靠谱的午饭的地方,要么带点路餐,要么就早饭多吃点,坚持到虎跳峡再吃。

【白水台】













        白水台位于哈巴雪山麓,香格里拉县城东南的三坝乡白地村,距县城101公里,海拔2380米,是纳西族东巴教的发祥地。它是由于碳酸钙溶解于泉水中而形成的自然奇观。含碳酸氢钙的泉水慢慢下流,碳酸盐逐渐沉淀,长年累月就形成台幔,好似层层梯田,被称为“仙人遗田”,面积约3平方公里,它是我国最大的华泉台地。 
        其实这是个小众景点,因为交通的原因,旅行团不多,大多数是自驾游的游客,全程游览大概需要1-2小时。有无人机的可以带上,这个地方是允许飞无人机的。门票30元,可以骑马上去,但是个人觉得没必要,走走也就是15分钟的事情。景区没有完全开发,周边都在大兴土木。等开发好,在来,可能就不是30元了。

【中虎跳峡】

















        虎跳峡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一般旅行社都是多为上虎跳(官方景点门票45元,携程提前购买36元),而我今天去的中虎跳,是徒步爱好者的天堂,中虎跳在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是中国第二深的大峡谷(落差3800米),仅次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落差5300米)。徒步路线分为“高路”和“中峡”路线,其中高路闻名国际,每年大量国际驴友来此徒步,对体力要求较高,全程需要两天时间;中峡路线是世界上亲子,情侣,路线,全程仅需要3-4小时,而且可以领略主要虎跳峡的代表景色,中间有三个坐标点:张老师客栈、天梯客栈和一线天景区,其实就是哪个进哪个出的选择。
        我的选择是,自驾到张老师客栈午餐(人均50元),停车(停车费5元,但是如果吃饭或者住宿可以不给)。午饭后开始游览,先一直向下,去到金沙江边(路上交15元每人的过路费,用于村里维护自己开发的道路和清理垃圾),然后徒步到天梯客栈段(再交15元每人),最后向一线天景区走一点后,返回天梯,爬两段垂直天梯,返回公路(天梯客栈)。请天梯客栈老板开车送你回张老师客栈(30元,也可以自己走回去,步行,走小路1.5KM左右)。
        注意:去中虎跳峡,是不需要购买官方景点门票的。

        晚上回到丽江,大快朵颐了“阿婆腊排骨”后,可以找个盲人按摩做个足疗,真是舒坦。然后再去嘉华鲜花饼,带点手信。本次行程完美结束。

        感谢马蜂窝的其他攻略游记的创作者;也感谢百度百科和知乎。本文少部分文字内容摘自很多其他人的游记攻略和百度、知乎。如果您觉得侵占了您的版权请和我联系,我及时删除。如果看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给我留言,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篇游记写完,好像又故地重游了一次。等老了再来看看,一定充满了美好的回忆。无论是冰川还是古城,历史和自然的印记都在逐渐消逝。保护环境,净化心灵。出发吧,朋友吗!不要再等待明天;不要再等待有空;不要再等待有钱……谁知道明天这些美景还在不在?谁知道明天还会不会有人愿意陪你走过这段艰辛又开心的旅程?活在当下,珍惜眼前,JUST DO IT...再推荐一本书《一个人的朝圣》,和一个人去雨崩很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