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众多元的小城__江门•台山

作者:Yooli 显示图片

2022这一年,因为疫情,2月底取消了一次福建行,3月底取消了一次贵州行,9月中又取消了一次四川行。别说出国,出省都难。于是倒给我憋出了一个省内小众景点游

一次偶然间在网络上看到一张满树红花的照片,让我知道了这座小城--江门•台山。又进一步去了解,发现台山竟然是个宝藏旅行地呀~

台山市,系广东省江门市代管县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  ,距离广州132.9公里。

一组预告图,看看台山都有嘛?

【有绚丽如火的凤凰花】


【有庭院深深的洋楼民宿】


【有民国风情的骑楼建筑】


【有让子弹飞、狂飙取景地的梅家大院】


【有镜平翠绿的丝绒稻田】



【有乡野田间的咖啡店】


【有乡村山前的蜿蜒小路】


【有散落在稻田间的古色碉楼】


【有喝咖啡吹海风的沙滩海岸】


【有可露营观日出的风车山】


【有历史沉淀烟火气的步行街】


还有很多...

话不多说,来一起看看这个小众又多元的小城--台山吧~


这一part主打文字,可能会比较乏味。感觉这段文字太长的,不妨先往下看,当你看完台山那么多华侨捐助建筑后,可能会对第一侨乡的历史感兴趣,再回过头来看看这段历史背景介绍,就会发现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小城

我去台山之前也没有研究台山的历史,是去过后,发现台山到处是华侨捐献的旧校址、废圩、旧建筑,就觉得很奇怪,感觉这是一个华侨捐献下建起来的小城,又隐约感觉到这个小城应该有一段很繁华的历史。所以回来专门查了一下中国第一侨乡的历史,诶~看的津津乐道

以下文字摘自网易新闻,叶克飞《银信是什么?它藏着一个近代中国城市现代化奇迹》

曾有一篇名为《台山:一场尘封百年、戛然而止的现代化》的文章,指出台山城市化进程的奥秘:“如果说澳门、香港、上海、汉口是中外条约体系下‘因商而兴’的城市化;
北京、开封、洛阳、西安是中国集权体制下‘因官而兴’的城市化;
那么,遍布台山的侨圩城镇网络,则是一种典型的‘因居而兴’的城市化。”

所谓“因居而兴”,是指台山华侨将积蓄汇回家乡置业,带动了家乡的城市化进程。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农民上楼”运动,在侨汇支持之下,一个个模仿西方城镇格局的新式村落平地而起,一栋栋洋楼成为台山人的新居所,地价也随之暴涨。

台山当年侨汇之巨,实在令人惊讶,仅仅1930至1937年间,台山每年侨汇就达3000万美元,区区一个小县城就占全国侨汇的1/3份额。

台山华侨捐建了九十多所乡村新式学校,是近现代县域教育的奇迹。当时这些学校的校舍和设备师资,许多大城市都无法相比

1904年,在美国的知名商人陈宜禧毅然回国,在家乡台山主持建造了中国第一条由国人自筹经费、自行设计、自行修建和管理的民营铁路——新宁铁路。

铁路的开通运行使得运输更为便利,台山圩市迎来了侨资投入的高峰期。其中,新宁铁路沿线便有四十多个圩(圩是乡民们在约定时间里将货物集中在空阔地带进行交易,北方称为“集”)。

这段时间新建或重建的侨圩,都以西方城镇格局为参照,建筑也大量吸收西式元素,而且风格跳脱,将罗马式、希腊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等建筑风格杂糅,形成如今可见的侨圩样貌。最能代表台山侨圩的当属《让子弹飞》的取景地之一——汀江圩,也就是俗称的梅家大院。

台山无论侨圩还是村落,大多十分规整,百年前便已呈现出现代城镇格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与中国传统集市和村落大不相同,华侨和乡民从一开始就接近西方国家的资本运作方式,采取集资入股的方式,建立基金、制定章程、统一规划后进行施工,建筑的高度、深度和公共空间都有标准。

一直以来,侨汇都是侨眷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同时,侨汇还是台山经济发展、公益事业的重要资金来源。

台山侨批数量虽然不是最多的,却有着独特性。它不仅仅为侨眷提供了生活资金,还可以“办大事”,比如建碉楼、建学校、建医院等。这是因为潮汕地区的华侨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台山地区的华侨除了一部分流向东南亚之外,更多流向北美和澳洲等发达国家,经济实力更雄厚,寄回来的侨汇也更多,因此可以进行各种投资,像梅家大院就是侨汇的产物。

台山无疑是幸运的,在那个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年代里,它却迎来了高速发展。当时困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两大因素——观念与资金,在台山偏偏都不是事儿。

教育领域表现尤为明显,台山是中国最早抛弃传统教育模式的城镇之一,早在上世纪初就开始陆续兴建由侨资支持的新式学校,密度之大冠绝中国。如今在台山,仍然散落着八十多间民国时期落成的乡村新式学校,校舍之精美、设施之齐全、区域密度之大,绝对是全国第一。虽然多半已经破败,但仍可见旧日荣光。正是海外华侨带回的新观念,使得台山人早早认识到新式教育的进步之处,并早早拥抱时代。

台山的城市化进程,起步便是难得的高标准。它完全以西方城镇格局为蓝本,无论是自然村落的规划,台城街道的建设,还是汀江圩之类的圩市,处处可见现代城市的理念。即使放到今天,它仍然可算是中国城市建设的标杆。

但台山的没落来得太快,甚至直到今天仍未恢复元气。有人将之归结为上世纪上半叶的动荡时局,可这肯定不是唯一原因,也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台山的城市化进程存在着先天不足,它过于依赖侨资,而且侨资的使用从盖房子开始,进而通过居住环境的改变、聚居地的调整,开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建设,此外还有医院、学校和通信等配套设施。由此兴起的商业繁荣,无法掩盖本地工业化程度的严重滞后。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既有台山这样的昙花一现者,也有持久的进步者。晚清以来涌现、至今仍然屹立不倒的新兴城市,无不以工业作为基础,武汉和青岛都是明显例子。

这恰恰是台山的不幸,它过于超前,却没有足够的基础可供支撑。当侨资因时局动荡而中断时,一切便难以为继。如今那些荒废破败的圩市,只能记录台山曾经的辉煌,而这样的辉煌,当年便是异数,以后也不会再有。

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城,竟然藏着几家十分优秀的民宿。

早年间华侨在台山捐建的一些学校,后期荒废了,这两年随着台山旅游业的发展,一些热爱生活的人回到这里,把荒废的学校重新改造成了民宿。这些学校本是一些中西方特色的洋楼或碉楼,加上一番精致的改造,作为民宿倒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里列出几个供大家搜索参考:
1【玄潭•原舍民宿】
2【光大雅舍民宿】
3【望岗碉楼民宿】
4【四九学院民宿】


除了民宿,就是酒店。
民宿主打景色情怀,酒店则是主打舒服喽!

从凤凰花开的5月到暴雨倾盆的6月再到烈日高照9月,3个月里每个月都有一个周末是去台山度过的,第一次选择了玄潭原舍民宿。后两次都选择了渤海酒店万达店,都五星推荐~

玄潭原舍 ,位于江门台山市四九镇玄潭村。

玄潭原舍的前身是玄潭学校,是一栋融合了欧美建筑风格和岭南建筑风格的洋楼。

门票:免费
民宿:500~1500/间


据民宿管家说,平日民宿都是满房的。那日,竟然只订了我们一间房。

管家热心的要给我们升级房间,但是我还是更喜欢原订的房间--日夕佳屋


民宿的前台接待厅是个书房也是个茶室

桌上摆放着新鲜的水果和鲜花



窗外种植的滴水观音和室内格子窗融为一体
油画一般 ,妙哉妙哉~



民宿里每个角落都有房东用心布置精致的花草与小物品



早餐和下午茶水果 ,都有管家安排供应。
看过一个早期老板娘的采访,她说民宿的管家都是附近的村民,原来她们只会务农,现在她们会插花,会做咖啡...,她觉得很欣慰

这里有占地2亩的花园与庭园
百年老榕交融相守,四季鸟语花香。




“一方庭园深幽处,半卷闲书一壶茶”,
正是玄潭•原舍的写照。



池中的锦鲤增添了小院的灵动


小院里的“花花世界”





打造一间小院,
总会把美好的东西呈现在那儿,
你可以视而不见,
但若是不经意间你恰好看到它们,
亦觉妙不可言。
那样的瞬间多好?
它就是一种默默的交流,
一次关于美的无声的对话。





醒图这个笑脸功能太搞笑啦
这张照片看的我乐到停不下来
无奈牙不好,拍照片从来没这么开心笑过
醒图帮忙笑了



百年榕树下一张桌子,
几把椅子,
闲暇时坐着喝喝茶、看看书、
或是给花儿浇浇水,
呼吸着新鲜空气,
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明明是闷热的夏天,
小院中的恬静却让人感到丝丝清凉。



有人说民宿的意义就是
让生活静下来,让时间慢下来。
不是换个地方睡觉,而是换一种心情生活。
民宿中,藏着人们向往的生活
聊天,发呆,赏花,摄影,喝茶,听音乐...
放缓脚步,
在慢时光下懂得慢享受。

玄潭•原舍


渤海酒店(万达店)是一家2022年刚开业的酒店,不得不说性价比超高。房间宽敞整洁,全屋电器可智能语音控制。

价格:170~300/间


旁边就是万达广场

美食店很多,优惠力度还很大



台山一家主打东南亚餐的餐厅,完全不输一线城市的高档餐厅,餐厅氛围很棒,装修高档,服务周到。

价格:120~150/人



菜品也相当不错,强推【咸蛋黄肉松茄子】和【星洲奶皇虾】。


作为台山的美食名片,黄鳝饭有着无法撼动的地位,正宗的台山黄鳝饭,鳝与米的分量比例恰到适处,鳝的肉与骨分离,骨一般另用于煲汤,黄鳝饭的饭油而不腻、干湿适中、软硬有度、瓦窝烧煮、鳝香四溢。

黄鳝饭是台山满大街餐厅里随处可见的 ,但是可但是,它并不符合我的口味,这五星是赠予它是台山的招牌饭,来到这里必不可错过

价格:20~40/份



价格:人均150/人





望岗碉楼民宿,位于四九镇望岗村。由一栋四层高的碉楼和一栋女子私塾组成,于2019年9月正式对外营业。

门票:免费
民宿:300~500/间
下午茶:68/人
午餐:149/人
建议游玩时间:1~2小时

我们来到望岗不是为了住宿,而是觅食。不过不巧,我们到的时间不好,也不是旺季,没有其他的游客,老板说还不到饭食供应的时间 ,于是看了看风景便撤了。

不过即便没有美食,望岗的风景也是极好的。前后院都被稻田绿地包围着,蓝天白云远山稻田碉楼,极美的夏日风光。






正好又赶上凤凰花开的季节,
独一颗的凤凰花,守在村口,
一树火红,仿佛在热情迎客。
美哉美哉~






光大学校也叫光明学校 ,坐落在台山市台城街道筋坑村委会南安村。是一所由华侨捐助,有近百年历史的中西合璧洋楼建筑式学校。

孙中山先生曾亲自为学校提笔“光大”二字。后由于学生锐减,学校于1996年正式停办。

 近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对荒废了20几年的光大学校斥资修缮、改变功能、重新布局,打造成集休闲、餐饮、聚会、展览、民宿等为目标的活动场所,就是现在的“光大雅舍”。

门票:免费
民宿:不确定是否开放
餐饮:30~50/人
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


学校主体是两层建筑,楼体黄白色调相间。


院子绿草茵茵,坐下来喝杯咖啡,恍惚有种到国外度假的感觉~



拱门立柱的长廊 ,又瞬间穿越回民国学校。


中西合璧的庭院



充满着民国feel的教室, 一排排整齐的红木桌椅,蓝色主调的窗门,墙壁挂满了名人简介等挂画,梦回学生时期。


满满民国风的礼堂


民国餐厅,没有开放。
不知是展览还是实际的餐厅。
二楼还有一些展厅,当天也没有开放。


庭院前后也是用心栽培了不同品种的花



如今的光大学校由废弃学校转变为民宿咖啡馆,同时也是一座见证历史变迁的博物馆。来到这里,你可以喝喝咖啡摄影打卡,也可以参观了解它的沧海桑田、浮华变迁。

梅家大院,也称汀江圩。位于广东省台山市端芬镇大同河畔,于1931年由当地华侨以及侨眷侨属创建。

梅家大院也是当年大名鼎鼎的电影《让子弹飞》的主要拍摄地之一

门票: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1小时


梅家大院占地80亩,拥有104座骑楼和40亩空地。它整体呈回字形,104座二至三层的骑楼面向广场,鳞次栉比,整齐划一。中间的广阔广场旧时可供商贩摆卖,从前每逢圩市时间都极热闹。



梅家大院落成后一度万商云集,各种土洋杂货、茶楼餐馆、金银首饰、中西药房,乃至银行当铺,可算是应有尽有。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有这样规模的圩市实属繁华。

可惜的是,抗战打断了一度欣欣向荣的发展历程。1940年1月,日军轰炸梅家大院,部分建筑被炸毁,梅家大院渐渐凋零,再难恢复元气。


解放前夕,这里很多房主都远走海外,于是有些便成了无主楼房。但直到前几年新市场建立前,这里都是端芬镇的一个重要大集市。


经过了90多年的风雨侵蚀,大多数楼房的原貌仍保留较为完整。有专家考证:梅家大院是目前全国保存得最完好的华侨建筑的典型代表。



梅家大院是台山侨建筑的明信片,但是我为什么只给梅家大院3星呢

其实现场看,就是一个破败的广场+建筑。
虽然一眼看过去很有“让子弹飞”的画面感受,但是从走东走到西,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建筑虽然很有年代感,但是广场的瓷砖是新的,广场上还停着许多车,让人一秒出戏。
一楼零零散散有一些店铺开业,也没什么可逛的。

不过梅家大院是台山华侨建筑的明信片,相比于其他的华侨建筑都有翻新,这里的建筑群更原滋原味一些。

在大火的狂飙里看到了梅家大院熟悉的场景,忽然又想回去好好看看了


庙边学校位于台山市端芬镇庙边村委会,始建于1922年,1926年竣工。1924年,庙边村八户翁姓旅美华侨合力捐出半年工钱,解决建校资金问题,最终推动庙边学校在两年之后的顺利落成使用。

如今,庙边学校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重要的侨乡历史建筑。

门票: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1~2小时


庙边学校已经荒废多年了,我们来到这里就是因为这里有两颗巨大的凤凰树。

这两棵凤凰树不同于其他,由于枝叶过于繁茂,延至地上,宛若一座巨大的帐篷。





庙边学校还没有被重新改造,据说有很多年代感的电影会来这里取景。相对于现在的荒凉,如果像光大学校一样既保留原来的历史印记又创新改造利用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吧。


正是因为网上看到了一张莲溪学校门口凤凰花开的照片,我才知道了台山,也才吸引来到了台山,进而了解了台山

台山莲溪小学位于广东省台山市冲蒌镇莲花管区莲花屯村。

门票: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1小时



莲溪学校和公路之间就隔了一个村口的池塘,从公路开车经过很显眼就可以看到一丛火红。我们去庙边学校之前是经过这里的,但是来到这里打卡的人还真不少,所以我们就先去了庙边学校。回来的时候人是少了,可是天也暗了。小遗憾



满树火红的凤凰花搭配淡黄色围墙的民国学校及树下的石椅,如果再配上随风飘起的长裙应该更清新啦~





这一天结束时才发现,今天所到之处基本都是旧学校。台山为何会有这么多学校旧址呢?

这就是我前面关于台山历史中也提到的华侨捐建,因1923-1937年间,台山县实行自治,是全国第一个试行自治的县。这段时间,台山华侨及县政府对教育格外重视,华侨华人捐资兴办的学校近数百所。这些学校建造风格中西结合,建筑精美,成为这些旧学校变身成现在旅行打卡点的主要原因。赞一个

五月末,台山不仅满街可见火红的凤凰花。
粉色、紫色的紫薇花也来争奇斗艳。
尤其一些小路,凤凰花和紫薇花相间开放。
这样的风景不用你刻意去寻找,
惊喜总会在下一个转角 ,刚好相遇




在去草坪里的路上 ,
公路有高低坡,
从高处望到远处的街头一片粉紫的海洋 。
走近,这一段路两边的紫薇花果然开的十分茂盛~





牢牢抓住这大自然给予的天然摄影基地~








  草坪里位于台山市水步镇,草坪里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因村场原是一块草坪而取名草坪里。草坪里近年经过改造后,已成为台山的一条网红古村。

门票: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1~2小时


隆深家塾。建于清代的它,青砖墙面,二楼拱廊是典型西式风格,顶端山花墙上有“隆深馆”三个大字,拱廊下方的彩雕却是南粤古代乡村特有。在草坪小学校之前,隆深家塾曾经承载着村子的教育功能。


草坪里现存古建筑大部分为晚清民国时期所建。保存有云谷林公祠和与齐林公祠两祠堂和草坪小学校和隆深家塾。



黄白相见外墙的草坪小学校、
蓝色的雪糕车、
及一棵几十年树龄枝繁叶茂的鱼木花树,
感觉这里是草坪里的颜值所在。



草坪里,怎么评价呢?
去之前在网上找到一些草坪里的介绍或者攻略
感觉大部分是来宣传草坪里的。
我的评价估计有点砸场子了
给我的感觉就是还没有形成规模 ,
或者说壳子搭起来了,但是少了内容。
不知从何逛起,也不知道怎么玩。
虽说是网红村,我们去时是个周末,
依旧没什么人。
牛栏市集跟本没有什么各式小吃。
想找个吃饭地方都没什么可挑选的。
小路走到尽头依旧还是小路


但是古村旁边围绕着大片稻田,
中间一条延伸的水泥小路,
满满日系气息~




台山侨创中心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西南路22号 ,该中心旨在吸引海外华侨及专业人士到台山创新创业,提供平台。

门票: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1~2小时


步入其中,迎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台山侨味。
一楼大厅复刻了西宁站、照相馆等历史街景




二楼是一间咖啡厅,也是阅读室。
有很多座位,可以边喝咖啡边翻翻书。



复古旋转楼梯


楼上是摄影工作室,
红色的墙面和考究的民国摆件,
复古氛围感拉满。
虽然不大,但是特别适合拍照。




台山素有“全国第一侨乡”之美誉,受海外华侨的影响,台山文化集岭南古韵与海外风情于一体,形成了台山独具风格的“侨”文化。

台山随处可见遗存大量的以洋楼、碉楼和骑楼为代表的近代华侨建筑,是台山华侨文化最精彩的载体。走在街头,瞬间穿越

台山有两个街道被列为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
①台山市台城老城中心区历史文化街区
②台山市台城西宁市历史文化街区

门票: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


其实我分不清这里一共有多少街道,就感觉很大一片区域 ,整齐划一。一条交错衔接着另一条,低饱和度黄色外墙的骑楼,一排排整齐的向远处延伸。

这里是岭南县级城区保存规模最大、历史风貌最真实、格局肌理最完整、侨乡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最显著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打从车子驶入文化街区,我便毫无抵抗之力。我也不知为何太喜欢转角楼了,特别是这种圆弧的转角楼。



街道上人很少,但是有很多区域化为了停车区,所以车比人多。商铺开业的也很少,虽然没有商业街的热闹,但让这里看起来干净宽敞。

独具历史感的琉璃彩玻璃,墙上的复古雕花,感觉自己已经穿着旗袍穿越到了民国街道。



不知为何,总感觉走出了一种旧金山街头的感觉


2017年,台山政府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启动历史街区活化提质工程,全力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保护和延续古城的风貌特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侨乡文化,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古迹保护的管理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了32条历史街区的改造。让台山既保留侨乡历史韵味,又焕发新的风采。




为了高度还原民国时期的街道
还体现在一些细节上
比如,在骑楼上设置的店牌用到的繁体字
继续保留民国风格的窗户等







浮月村洋楼,位于江门市台山市斗山镇浮月村,由15幢洋楼组成。兴建于20世纪初,分别由浮月村15位旅居美国的乡亲筹资兴建。

门票: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1~2小时



2016年12月,浮月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名单中。据说这里与梅家大院等四个地方正在联合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洋楼群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嫩绿的稻田之中,它们以西式建筑样式为主,只在局部和部分材料上还保留着中国南方农村的特色;同时,它们又有着防御的功能,是洋楼和碉楼的结合体。



广袤的田园风光,典雅的建筑,相映成趣。


这里15棟洋楼,每栋洋楼都有自己的名字,
大部分都是不开放进入的。
村里还有不少村民居住,
村里的一小广场也有卖糖水休息的地方。




15幢洋楼中,最早的惠华居建于1917年。


海口埠位于台山市端芬镇,建于清朝咸丰三年,因地处大同河和端芬河汇合出口处而得名。
门票: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1小时


整个海口埠看起来不过是一条两侧都是骑楼的笔直道路,平平无奇,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它地处大同河与端芬河交汇处,曾是台山水上交通的枢纽之一,见证了端芬的繁华与衰落,也见证着百年前老一代华侨漂洋过海的奋斗史。

最早飘洋过海到世界各地谋生的端芬人乃至台山人,多半都是在海口埠码头搭乘驳船前往广海湾,再换乘大船出海。

最繁华时,小小圩市云集了120多间商号店铺,其中仅仅西隆街就有万丰银行、钜信银号、永茂银号等6家银号。


海口埠如今已被翻新修缮,因疫情原因 ,银信博物馆也暂停开放,所以会让这里略显单调乏味。不过了解了台山的历史,还是想亲自来到当年的“广府人出口第一港”一睹风采。


如今的海口埠纪念广场上,耸立着二十根“银信柱”。它们以八面设计,共有648片烧制的银信瓷片,呈现台山海外华侨的过往。


抗战期间,海口埠码头遭遇轰炸,只剩一个土坡和一棵大树。如今再看,也已是沧海桑田。



【科普一下】:银信又称侨批,是指近代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和领取包裹的凭证,简单点说,就是“外汇书信银两”的简称,是一种信汇合一的载体,也是海外华侨连接家人和家乡的核心纽带。

在从海口埠去汶秧的路上  ,遥远的看见了一座古桥。窦先生坚定的认为那个古桥极美,于是我们便来到了西廓村。

西廓村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端芬圩的西面
门票: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1小时


西廓桥建成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桥长66米,宽4米,高7米
为当地华侨捐款兴建
横跨大同河上的西廓桥
充满了年代岁月的痕迹

大同河两岸水草植被茂盛,江面开阔。
站在桥上吹风赏景好不惬意~



通往前方公路的一条蜿蜒小路~




西廓村也有一个和梅家大院类似的废旧的西廓圩,感兴趣的也可以去转转。

出了西廓村,天色渐暗。
转弯的路口、灰蓝色的路面、红白的道路标识柱和茸茸的稻田,构成一副清新本新的画面~



汶秧村位于台山市端芬圩2公里处,13幢统一骑楼式的二层楼房一字排开,当前的汶秧村已经打造成了一个休闲度假村,可住民宿,品私房菜,特别适合家庭旅行。

门票:免费
游玩时间:1~2小时

行驶在台山的乡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池塘中生长着大片的荷叶。6月初,大部分的荷花还未开放,但是汶秧度假村有一片荷花却已经悄然开放了 。




汶秧村不止一个荷花池,但是也只有这一个荷花池的花开放了,可能是水温的影响吧。

大部分荷花都是含苞待放的状态,小伙伴们想看怒放荷花的,可以6月底去看,应该更加惊艳~




荷花有红色,粉色,白色...,最喜欢的还是这种粉白相间荷花,最似皎皎无暇,亭亭玉立的少女~



东南亚风情村位于台山海宴镇五丰村,是一个聚居了来自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印度、柬埔寨、老挝、文莱等13个国家和地区归侨的村落。

门票: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


园内有多处东南亚风格建筑物、各色墙绘打造缤纷“打卡点”。如果来到这里拍照发个朋友圈,还真会以为去了趟东南亚。



彩虹斑马线和车道线



东南亚风情餐厅


东南亚热带植物随处可见,椰树、棕榈、菠萝蜜等热带树木玲珑满目




东南亚风情园还有一片花田驿站 
远远望去一片黄色。
窦先生问:那是一片油菜花吗?
这个季节的油菜花该是什么特异品种呢


原来是一片向阳花
但是这片向阳花田应该是刚种没多久的
花很矮
高度真的还和油菜花差不多




东南亚风情村附近还有个叫青山咀的海滩,真是一言难尽
网上介绍是一个满是贝壳的海滩,但是我敢说我还从未见过如那天那般黄的海水,不知道还以为到了黄河,想拍照都无从下手

一家田园风格的咖啡店,是水步镇永宁村生产队改造而成的咖啡店。5月6月去台山的时候还没有,咖啡店是今年7月份刚改造完成的。虽然刚开店,已经是台山咖啡店热门榜首了

地点:导航台山市水步镇永宁材路口
消费: 30~50元/人












台山步行街,导航上看应该就在翻新的台山历史文化街区的附近,但是步行街的建筑更加古朴,鳞次栉比的商店,各式各样的美食推车...步行街里一般都藏着一个城市的烟火气

地址:导航台山步行街
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


历史留下的中西合璧的洋楼建筑,让这个小城别有一番风味,走在街头,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台山市境南临南海,海(岛)岸线长649.2千米,境内有大小岛屿265个。台山有很多沙滩,浪琴湾,尾角湾,黑沙湾......,看了一圈攻略,最后选择了星月海湾,因为这里“海边有棵树”

位置:位于台山市赤溪镇星月海湾
门票: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半天

星月海湾网上评价不一,总体来讲我觉得性价比不错哦。照片是加了滤镜,不过晴天海水还是足够蓝的,沙滩也要比想象中的白。



亮黄色的栏杆柱
亮黄色的咖啡店
还有亮黄色搭配的海鲜店
和绿树蓝天海水在一起,就是一幅夏天呀~


这个咖啡店看攻略上都介绍说人特别多
避免人群,我们决定上午过去
结果没人~还没开业
到了中午左右的时候才开门。



等待咖啡店开门,我们拿出了吊床和露营椅。
虽然这个海边不是我去过最美的海边,但是确实我待过最惬意的海边。

我很难在一个地方静下心的待下去,但在那段时间里,蹭着旁边车上的音乐,吹着海风,听着海浪声,躺在吊床里慢慢摇晃,在树荫下看着阳光浸透的沙滩大海,惬意本惬了~






终于等到咖啡店开门啦~




附近的铁船海鲜餐厅,也很不错哦。
海鲜做的好吃又不贵。
有室外海景餐厅也有室内空调餐厅,
在这里就餐也可免停车费。



台山还有南方罕见的草原-寻皇大草原 。不过我们找去了个寂寞 。导航去寻皇草原农庄,并没有看见草原也没见到入口。也没精力再去找,就直接开去了附近的七字径风车山 。

地点:导航七字径 ,接下来就只有一条路开到山顶 。
门票: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1~2个小时,或者露营。


开到最高处,可以看到千岛湖景色。不过那天的能见度好低



这一段山路并不好开,弯度很大。还是单行道,如果有上山的时候遇到下山车应该还挺不好错车的。

开到山顶呢,可看的风景其实很少。只有几处风车,也有一片不大的露营地。如果喜欢露营的朋友倒是可以选择这里看日出,山上的日出有时伴着云海应该还是壮观的。




上泽圩始建于明代中期,是台山最古老的圩镇之一。不过近日它却因为旧貌换“泰颜”火了一把。

门票: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 :1~2个小时。

不过我们并没有进去这条“泰国街”,当时有人在拦着称里面在拍戏,不能进去。
问了一下说是:正在拍唐人街探案
有人惊讶问道:真的吗?
他赶紧解释:不是你们想的那个啦,是网剧,没明星


虽然只在入口处一瞥 ,可以看出真的是很有特色,布置的很用心。琳琅满目的泰文的招牌,车牌号也是泰国的。里面应该还有不少的细节,很适合打卡拍照。



不过听说等这个网剧拍完了,这里就要拆了。有点可惜哦

【一】交通。台山的各个景点分散在不同的镇,上到水步镇,下到海宴镇。距离较远,交通不便,需要自驾。


【二】门票。游记中我去的所有景点都是免费的 ,零门票~。
台山收费的景点也不多,浪琴湾30元/人,那琴半岛98元/人的门票。寻皇大草原据说现在也要收门票了。去上川岛下川岛,看别人的攻略总说有坑,想去的小伙伴可以好好研究下。

【三】消费。台山是县级市,无论住宿吃饭消费还是较低的。

【四】最佳旅行时间。应该是一年四季吧
12~2月是广东的冬天,是气温最舒服的时候;
3月份可以去芦荟庄园看芦荟花;
4月份去草坪里看鱼木花;
5月去莲溪学校看凤凰花;
6月去看满池的荷花,绿油油的稻田;
7~10月份较热,不过听说夏天和海边更配哦;
11月再去看金黄的稻田。


最后来说说台山的性价比吧。
以上所有打星仅代表我个人的意见,如果你搜台山的旅行攻略,最有名的应该是上川岛、下川岛、那琴半岛、温泉度假...但是这些我一个都没有体验,旅行的意义还是在于选择自己喜欢的 。


台山是个很小众又很多元的旅行地 。
这些景点怎么说呢 ,都可以去看看,但是没有太值得深度游玩的景点。
如果小伙伴从祖国的五湖四海专程赶来这里旅游,那恐怕路程的付出和期待值可能会让性价比大打折扣。
远途的小伙伴,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就连带广州珠海佛山一同游玩,你会发现它有一种有别于其他大城市的独特之处。

其实我更愿意把它定义为一个周末放松心情的度假宝藏地。

寻个周末,去台山吧!
选择个喜欢的民宿,庭院里赏花喝茶;
出街转转民国洋房,看看古朴碉楼;
海边吃点海鲜、踩踩沙滩;
草原扎个帐篷、听听音乐;
夏日午后,自驾乡间,摇下车窗,伴着微风,一路映入眼帘都是绿油油整齐齐的稻田,远山白云公路,小曲儿不自然的就哼起来,这就是放松啊~

愿你可以抽身忙碌的工作、虚伪的人情世故、琐碎的家庭烦恼;
愿你可以不要成为一个手忙脚乱、目无表情的人;
愿你可以找到一个治愈心灵,放松心情的“慢生活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