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脱的那些边境小村
一朵莲花一朵城
墨脱——在藏语中是莲花的意思。它果真就是一朵莲花。
墨脱县是我国最偏远的小县之一,可它的名气却非常大。这是因为它有很多国内第一:国内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国内唯一一个需要缴费才可以进入的县城;西藏海拔最低的县城;驴友最向往的徒步线路;雅鲁藏布江最末端县;拥有最深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森林覆盖率最大(79.2﹪)的县;和一个叫做印度的国家相邻,大半领土都有争议;盛产巴蕉和茶叶;处在南迦巴瓦雪山脚下;
墨脱在哪里?在一个偏远的大山深处,它静静地藏了很多年,一条扎墨公路,投资20多亿人民币,修了50年,至今还分单双号,由于这一切,——就仅仅这些吗?还不是!墨脱是美丽的!他的美丽超乎寻常!他美丽的景色不可复制!
下视频:墨脱身边的雅鲁藏布江
从波密到墨脱
从波密到墨脱,这条国道编号为G559,波密县城叫做扎木镇,因此这条公路叫做扎墨线,是目前进入墨脱最方便的线路。这条线路全长117公里,这条线路1975年破土动工,只到1995年才正式通车,一直是双进单出,双号进入墨脱,单号出墨脱,因此一般游客在墨脱至少要住两个晚上。
我们7月30日到达波密,在波密等了两天,直到8月2日才可以进墨脱。在波密等待的日子里,去了一个叫做岗云杉林的景点。
下图:途中经过的风景
下图:途中经过的瀑布
视频:途径雅鲁藏布江林多大拐弯
嘎瓦隆景区
波密到墨脱,走G559国道,在24K(公里)的地方,是一个叫做嘎瓦隆的地方,非常美丽,远处都是雪山,近处是草甸,山岗上是嘎瓦隆寺,金碧灿烂,雪山下垂的冰瀑和瀑布清晰可见,草甸上散落着牦牛,这里有一条小路,可直达山顶的天池。
下图:嘎瓦隆寺在一个小山坡上
下图:嘎瓦隆草甸
下图:远处雪山的积雪
下图:云雾缭绕的雪山
下视频:嘎瓦隆景区全景
公路从这里,就进入了嘎隆拉隧道,这个隧道长3.5公里。这个隧道是2011通车的,这个隧道通车后,道路缩短了26公里,而且,汽车冬季也可以进入墨脱了。
G559国道道路狭窄,错车困难,因此只能单行。柏油路面基本可以,但有极少路面因雨水冲涮损坏,需要走临时便道,有点不适宜轿车通行。道路弯路很多,盘旋上升和下降,沿途有几处瀑布。风景优美,森林浓密,气候炎热,野生芭蕉树非常多。
下图:途中的风景,大雾弥漫
下图:高山草甸,花黄草绿
去往墨脱的路上,有一个雅鲁藏布江的林多大拐弯。
下图:林多大拐弯
下图:林多大拐弯
下图:云雾半遮半掩的大山,满山翠绿
我们是2022年8月2日进入墨脱的,有三道关卡:一是景区大门,收门票每人210元(含墨脱的所有景点,14天内有效);二是公安检查,检查身份证、核酸报告和行程码;三是边防检查,查验边防证。
从米林县的派镇到墨脱
一般称为派墨线,这条线路编号为G219。从派镇到背崩乡66公里,中间经过长度4.8公里的多雄拉隧道和老虎嘴瀑布,这条线路已经修完;加上原有的背崩乡到墨脱的29公里,可以从派镇直达墨脱。这条线路走著名的解放大桥,经过背崩乡。
下图:墨脱地形图
我们到墨脱时(2022年8月2日),这条公路还没有正式通车,但是8月3日我们去看解放大桥,碰巧这天公路停工检查,车辆可以通过。一些当地的车辆消息灵通,在这里排队通过,因为需要经过解放大桥的边防检查站。
我们希望看一眼解放大桥,也排在后面。
下视频:墨脱到背崩乡的派墨公路,雨雾缭绕
下视频:墨脱到背崩乡的派墨公路,树木翠绿
走丙察察经格当、达木到墨脱
从察隅走G219到墨脱,这条路线的一部分称为丙察察(丙中洛、察瓦龙、察隅)。广义的G219很长,从云南的龙陵出发,经腾冲、泸水、察瓦龙、察隅、下察隅、墨脱、背崩、米林、扎日、定日、萨嘎直达新疆叶城。
这条线路一般到察隅后经下察隅、上察隅、格当和达木,最后到达墨脱。这条线路和G559一样,也是双进单出。但是大多数时间都在修路,只有当地车辆通行或徒步穿越。
墨脱县城
墨脱县城海拔只有1100米,空气湿润,气候温暖,植被茂密,水源充足,是一个没有尘土和雾霾的地方。中心公园叫做莲花公园。站在城中四处张望,四面都是雾蒙蒙的大山和翠绿的植被。
在这里,不需要洗刷车辆,因为没有尘土,玻璃总是透明的。
下图:美丽的波密县城
下视频:美丽的墨脱
下视频:美丽的墨脱县城
下图:墨脱盛产香蕉(我们分不清香蕉和芭蕉)
下图:远眺墨脱,像不像莲花?一侧是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从米林县的派镇进入大峡谷,直到流出背崩乡进入印度,这一段始终在大峡谷内流淌,最深处达6000米以上。其中大部分都在墨脱县境内。
雅鲁藏布江果果塘大拐弯;
离墨脱县城大约12公里,就是雅鲁藏布江的果果塘大拐弯,一个气势恢宏,眼界开阔的景点,雅鲁藏布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几乎360度的弯道。
站在雅鲁藏布江岸边,俯视峡谷中的大拐弯,雾气缭绕的江水波涛汹涌的向下流去,对面的山坡上是一片梯田。
下图:果果塘大拐弯,早晨小雨
下图:果果塘大拐弯,小雨渐小
下图:果果塘大拐弯
下图:果果塘大拐弯,天气渐晴
8月3日我们到达的时候,正好修建完成一个观景台,还没有开放。
雅鲁藏布江有很多拐弯,这是其中的一个,也是最方便接近的一个。
下图:沿途景色,雅江就在脚下
下图:途中的门巴族村庄,整洁干净
下图:附近的门巴族村庄,家家户户门面相同
仁钦崩寺;
仁钦崩寺在墨脱村南则玛拉山上。是墨脱最大的寺院。建寺时间是在门巴东迁后不久,距今约8代人。据传是由甘布寺中的活佛甘布建筑的,最初是一座有12面墙和东西南北四门的石木结构三层建筑,内有镀金铜佛像多座。1950年毁于地震,后重修为东西两门建筑。
仁钦崩寺可以开车上去,由山底爬上山顶,走很多弯路,中途有一个观景台,在这个观景台上,可以俯视墨脱县城。寺庙是免费的,规模很小,但是很古老。
下图:仁钦崩寺
下图:寺庙主大殿
下图:下午有彩虹
下图:从山上远眺墨脱县城
解放桥
解放桥位于背崩乡,跨越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至此向下不远处流入印度。现在使用的解放大桥,是第三代解放大桥。
第一代解放大桥建成于1964年10月,主钢索由75名战士一字排开,走100天运到此地,其余建桥物资由骡马驮运。2000年,洪水造成上游易贡湖暴涨,结果易贡湖溃堤,洪水上涨15米,一下子冲垮了解放桥。
下图:第一代解放大桥(图片摘自网络)
下视频:第二代解放大桥
第二代大桥建成于2001年,现在保存完好,钢筋横拉式,桥面舖钢板,不能走汽车,只能步行。现在的第三代解放大桥2016年通车,是新建成的国道G219(派墨线)的必经之路。
我们来到背崩乡,想看一看解放桥。偏巧这天派墨公路有领导视察,因而停工,所以车辆可以通过(派墨公路还没通车,正在施工)。有一些当地车辆知道此信,在此排队接受边境检查,准备去派镇,我们也排在队伍后面,后来妻子下车前去打探消息,有一个干部告诉我们说:如果只想看一看大桥,就不要排队了,因为排队过了检查站,回来手续很麻烦。让我们把车停在停车场,二人在大桥上走了一遭,仔细查看和抚摸了这座大桥。
临走的时候,这个干部对我们说,还可以看一看旁边的教育基地。我们很感兴趣,就参观了旁边的教育基地。
下图:第二代解放桥
下图:在第二代解放桥上留影
下图:第二代解放桥的桥头基座
教育基地包含第二代解放大桥,图片详细解说了解放桥的历史,早期(50年代),附近还有一次小规模的战斗,在桥头,还有一座坚固的三层结构的堡垒,我们也爬进去看了看,这个堡垒建于1963年,高6.5米直径7米。
下图:早年的碉堡,完好如初
下图:三层的地堡,现在随意参观,称为爱国教育基地
第一代解放大桥只有网上见过,长成下面这个样子。
第二代解放大桥还完好无损,我们在上面走了一段,桥面是钢板铺的,走在上面轰轰响,现在已经弃之不用。
新的第三代解放桥正在使用,是禁止拍照的,我们没有照片。
背崩乡
距离县城29公里。在一个山湾里。由内地援建的大楼和广场很气派,崭新的大楼大都是空的,还没有启用。新的派墨公路通车以后,这里将是一个繁忙的旅游集散地。
下图:背崩乡雅鲁藏布江广场,内地援建的
下图:沿途芭蕉树
下图:芭蕉树上顶着花朵的果实
下图:背崩乡雅鲁藏布江广场,很气派雄伟,背面是雅鲁藏布江母亲雕像
下图:还没有启用的新建筑
下图:广场周围的崭新建筑
下图:远眺背崩村,解放桥尽收眼底
下视频:远眺背崩乡,仅靠雅鲁藏布江
村里的广场叫做雅鲁藏布江母亲广场,主雕像叫做雅鲁藏布江母亲。
背崩乡的一侧是解放桥,这里距离中印实际控制线非常近。
格林村
在背崩乡村口,有一条岔路去格林村,格林属于背崩乡管辖。
我们开车拜访了格林村。在去格林村的路上,有一处观景台,可以全景地俯视背崩乡,包括雅鲁藏布江和解放大桥。
下图:去格林村的路上,有一观景台,可以俯视背崩村,看见雅鲁藏布江
格林村有32户人家,121口人。2015年通车,村委会是一座三层小楼,干净整洁气派。
在上世纪50年,这里发生过一次大地震,中心就是格林村,地震波及整个林芝地区,格林村只遗留4户人家,其余全部遇难。现在32户人家是那四户的后代。
格林村村委会有一个村史馆,介绍了格林村的历史,据说,地震前,动物活动异常,成群的黑熊跑到村子里打架,雄鸡昼夜啼叫,人们只好杀死它们,家狗疯狂的吵闹。
下图:格林村民宅
下图:格林村村史馆介绍
这个村史馆里有一个沙盘,展示了这一带的地势和地貌,对我帮助非常大。
在格林村一侧的山头上,是一个观景台,在这里,可以遥望南迦巴瓦峰,这是旅客来这里的主要目的,我们到来时,上头上正在修建观景平台,但是,南迦巴瓦总是云遮雾罩,有幸能够看到她真容的旅客非常少。可是站在这里,可以遥望南迦巴瓦峰及其山脉,俯览远处的群山,景色还是不错的。
下图:格林村的观景台,云中是南迦巴瓦峰
下视频:远眺南迦巴瓦
下图:德尔贡村门楼
下图:远眺德尔贡村
格林村再往前,经过一个边防哨,就是德尔贡村。边防哨年轻的士兵并不阻拦我们,并回答了我们简单的询问,我们得知可以通过,就开车来到了德尔贡村。
德尔贡村是一个边境小村,村里的住宅整齐划一,各家各户都一样,这也是内地援建项目。村里干净整洁,村委会是一个二层小楼,里面没有人,很干净整齐。村子里也是静悄悄的。
下图:德尔贡村民宅,整齐划一
下图:德尔贡村全景
西藏(藏南)整体印象
虽然大都是山区,但是道路还是很好的,植被覆盖也不错,但愿不要过度地开发,沿G318正在修建川藏铁路和高速路,有点令人担忧,很多地方植被非常脆弱。
我们看到的西藏的村庄都很漂亮,居民的建筑都是崭新的和划一的,非常小的村庄的村委会都是两层楼,真是很羡慕,我的东北老家再过二十年也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下视频:扎墨公路一侧的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