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暑假,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不稳定。想出门又不敢走远,不安份的灵魂依然向往远方。最后选定了离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边界仅10公里的寻乌县青龙岩风景区畅游一番。
青龙岩位于江西赣州寻乌县,属于中国南方特有的丹霞地貌,由中生代红色砂砾岩构成,内有赤壁丹霞、天然石窟。说实在话,在来之前完全没听说过这个景点,游记攻略也不多,看完为数不多的介绍,印象最深的就是人少,景区里没有小卖部没有小卖部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少景美,这一直是我们选择出游地的最重要指标。
从兴宁市区出发,高速经过梅州平远县的边界10公里后就可以下高速进入赣州辖内了。来的这天正值最热的那几天,广东省内多处红色高温预警,所以一路进景区就我们这一辆车,景区离高速出口不远很好找。
景区门口有一个大门坪,停车很是方便,去到已11点多,停车场就停了5辆车。进入偌大的游客接待中心购票,现场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态度很好,耐心回答我们的咨询,主动指引我们通过微信购买优惠门票。
天气实在是太热了,所以我们决定走走精华路线就好了,全程大概2个小时。
进入景区后右转先去龙岩古寺,随着小径往里进,一边是翠绿的东江,另一边是一座高达百丈的大石岩巍然屹立,上接蓝天,下临深渊,整座石山如青龙入潭,因而得名“青龙岩”。
青龙岩岩壁共有近十个石窟群,都是空空如也,如星星点缀在典型丹霞地貌的岩壁上。
继续往前没多远就是倚岩而建的龙岩古寺,古寺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在巨岩之下,深潭之上,前临大江,后靠悬崖。
无人机拍摄的龙岩古寺全貌,可以看到岩壁上的石窟,有点像甘肃张掖的马蹄寺三十三天石窟,也是修建在崖壁上。
岩壁上雕凿了一尊巨大的观音石像,两侧分立六尊小一点的观音石像。
另一侧的岩壁上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
隔河相望,也是悬崖峭壁,岩洞星星点点、大小相间、约800多穴,既像人工构筑,却是自然生成,隐隐约约地辨认,宛如“福如东海”四个大字。
用无人机拍摄对面的栈道,字看得更明显清晰。
龙岩古寺出来就是青龙渡口,景区有船可以溯江游览,当时已是中午12点且游客非常少,所以渡口的游船没开。
从空中俯拍可以观赏全貌景色。
原路返回到起点右转就是过江的风雨桥,大桥旁边是一座水电站。江中有块大石头因为长得有点像鳄鱼,所以被称为“鳄鱼探海”。
过桥后回望“鳄鱼探海”
沿着崖边栈道走
天国遗址——太平军当年曾据此天险,与清兵抗衡。
烈日当空太热了,所以我们就没爬上去看了,估计也就剩些破烂的土墙和砖头了。
绕过天国遗址,顺着山路往上向一线天景点方向走。
路不难走,沿着石阶爬到半山腰,可以眺望远处绕山而过的东江。
路上完全没有其他游客或工作人员,只能按着指示牌往上爬。
终于到达竹趣亭,经过一片竹林后开始下坡进入一线天景点。
一线天崖壁对峙而立,犹如刀砍斧劈,近乎垂直。
青色的垫脚石自然天成,因为崖壁一直有细细的泉水留下,所以有点湿滑。
狭谷宽度70公分,最狭处50公分,只能容一人通过。
斜坡接近50度角,小心翼翼地走完一段到达比较平缓的台阶,以为完事了,没想到还有两段这么陡的斜坡在前面等着。
在谷底仰望,蓝天仅存一线,真是名副其实的一线天。
陡峭的石壁上还能长出细细的小绿树。
这里是在峡谷中间,进退维谷。
走出一线天,峡口有两棵“将军树",笔直刚硬的躯干真像挺直脊梁的将军,守护这小小的峡口。
这个丹霞地貌山石取名“金刚出山”,远远望去,的确有几分神似好莱坞大片的金刚猩猩从郁郁葱葱的山林中现身。
走过这段山坡就开始下山进入西风古道。
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由安远进入寻乌境内,便取西风古道为捷径通越,辗转到寻乌县城开展革命活动。
泉口有舀水的工具,估计有村民过来装山泉水。
神话传说中的赤脚大仙脚印印在岩壁。
一路能看到色彩艳丽的彩蝶飞舞,可惜只拍到了这只。
西风茶马古道,长约二华里,是古代赣南通往闽粤之间的商贾清凉古驿道,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古道穿山而过,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快出古道碰到当地居民进山装山泉水。
这个景区真的如网友攻略所说,全程没有小卖部和村民卖山货土特产这些,全程也只在桥上碰到五六个游客,身处山中完全是独占景区的感觉。虽然景色不如名山大川,但也是山清水秀,胜在人少,游玩体验除了天气炎热这个气候因素外很舒畅,是个值得推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