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写个总结:
1、红旗渠和殷墟,很值得一去,一个是人类用双手创造出来的奇迹,一个是目前能看到实物的文化起源之地。
2、中国文字博物馆,弄得特别高大上,时间充沛的话肯定要去。
3、安阳的小吃,我毫不夸张的说,带有浓浓的忆苦思甜的气息。
因为同行的小张,周六要参加他们当地的“送羊”习俗,而我周五拉的另外一个同行的小韩,在经历了情感的巨大起伏后,在周五晚上咕咕掉了我,可怜的小陈一个人踏上了前往安阳的路程。
石家庄出发,
赶最早的一班高铁(85r)7:18——8:24
(tip1:其实可以选择最早的那班特快,才37.5r,7:09——9:28,穷游者的提示)
到达后,扫个场所码,把信息填好就可以出站了。
前往神州租车安阳东站网点,
这个需要走不短的一段路程,主要是因为那条路中间的围栏没有断开的地方,所以必须去两侧的红绿灯路口绕路前往。
取到车~gogogo
本身想的是早上到了安阳恰一顿早饭,尝尝扁粉菜和粉浆饭,但是脑子一抽,直接把车开上高速了……(结果就是,从我早上出发,加上在山上吃的午饭,我一共吃了两个小面包、一个卤蛋、一碗凉皮。)
在高速上一路疾驰,10:30到达了红旗渠青年洞景区。
(tip2:红旗渠两个景区,青年洞和纪念馆,其实先去哪个都可以,青年洞主要是看一下征服自然的奇迹,纪念馆主要是了解一下红旗渠的因和果)
在青年洞停车场停好车,直接买票进景区,我全价买的电子票,属实是有点脑抽,忘记了要留张纸质门票做纪念了。门票可以直接购买两个景区的,电子票的话,到了第二个景区不用管他写着“已出票”,拿出来直接扫就能过闸门~
停车场在路北,而红旗渠在路南,登上红丝带,让工作人员检查48小时核酸,开启红旗渠之行。这时候,就跟路面有很大的落差了,佩服那些在山上开凿的人们。
稍微爬个二三十阶台阶,就能看到红旗渠水了,看上去其实蛮浑浊的,拿出手机百度了一下,这的上游是浊漳河,源头是太行山腹地。
没走几步我就饿了哈哈哈,山上卖饭的地方倒是真不少,坐下恰了一碗凉皮一个卤蛋,继续出发。
很快能看到盆面测量法的纪念雕像,类似现在的水平仪,用来测算高度,因为在纪念馆那个地方有个高度限制,所以红旗渠的开凿必须按照纵坡坡度八千分之一来管控,对高度要求十分严格。
沿着渠水一路向前,可以看到很多纪念雕像。不久,来到创业洞,虽然看不到内部,只能从旁边绕行,但也能感受到当年开凿的艰难。
找个观景台向山下俯视,谁能相信旁边有一条渠水在缓缓流淌,灌溉下游的农田。
太行行水,不太理解意思,哈哈哈哈。
枯木遇水,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往后走,能不断的看到这种责任碑界,有的是人名,有的是村名。
最后到达青年洞,路上会有一个索道,工作人员号称可以看到全景并且节省1-2个小时,但是根据我的实测呢,并没有多远,如果体力还可以的,建议步行哈哈哈,沿渠水前行也不热。还有就是最后一段路会出现岔路,一条是沿渠的大路,一条是倚山的山路,大路就是走着舒服,山路会经过一线天的景点,看个人选择了。
青年洞还有个收费项目是游船,可以坐景区的船进到青年洞内观看。我因为经费有限,没有坐,但回想的话,其实是建议坐的,可以真实的看到水流向哪里去了,看看这最艰难的工程。
下山的话,还是因为经费问题,一路走下去的,热坏了。大家坐那个电瓶车就好。
下午1点多我就回到车上了,这时候已经有点犯困了,应该睡一觉再走的。从青年洞到纪念馆的路上就一直犯困,下次再也不敢这样危险驾驶了。到了纪念馆景区,停好车,开开窗户,座位一躺直接开睡。一觉醒来已经3点了,没开空调浑身都是汗,收拾收拾前往景区。
狠狠diss苹果手机的电池,这时候已经基本没电了,在游客中心充了将近一个小时的电,休息够了之后, 进入红旗渠纪念馆景区。
这里最主要的两个景点是,纪念馆和分水闸。
在纪念馆通过对历史的介绍,感受当时林州地区的干旱情况,再通过沙盒地图的形式,形象的展现红旗渠的整体工程,以及对于下游的巨大作用。(tip3:人多的话请个讲解,才能更好的了解其内容,如果需要金牌讲解的话,需要提前2小时预约的)
分水闸主要感受征服自然的气魄,蹭了半天导游+百度查找,也没有搞清楚其运作的原理,有懂的人可以评论说一下~
回到景区入口处寄了一张红旗渠的明信片回家,以后到哪都要寄一下~
红旗渠景区的游览就到此结束了,打道回府,去安阳东站接我们的非洲友人小张同志。
入住汉庭优佳酒店,这个价格我觉得性价比极高,入住和退房都非常的迅速。
收拾好之后就要开始觅食了,我俩在大众点评和美团上一顿搜索之后,锁定了“家风老馆子”,既离得近,也可以常常当地特产。一路走过去,边聊天边看安阳夜景,虽然没有很繁华但是烟火气不输大城市。
到了饭店,不巧的是,停水了,蒸锅不能用了,心心念念的蒸碗吃不上了,被迫换菜,最后我们俩点了四个菜——红烧肉、安阳三熏、巧拌白菜心、粉浆饭。
这个饭店给我留下最好的印象是,服务员看出我们是来旅游的,每上一道菜都会给我们解释一下菜的食材和做法或者历史~好评。
吃饱喝足,回酒店养精蓄锐,买好殷墟和中国文字博物馆的门票,准备明天的安阳之旅。
第二天一早,直接收拾东西退房,先去恰个早饭,其实应该去找个扁粉菜的馆子的,我们也以为酒店附近的早餐铺子有扁粉菜,但现实告诉我们想多了,典型的北方早餐摊,我们要了布袋、油条、豆腐脑和胡辣汤,速度解决之后驱车前往殷墟宫殿遗址。
(tip4:如果跟我们一样去的早的话,可以直接导航殷墟宫殿遗址,然后将车停到南边路东的街边停车位上。如果去的晚的话,就得导航停车场了~)
我们提前一天买的票,然后在游客中心思考良久,还是狠下心请了讲解员,u1s1确实两个人请很不划算,但是拒绝走马观花,真心想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还是请了哈哈哈哈哈哈。
这是殷墟博物馆的标志。
跟着讲解员,先到了殷墟博物馆,近距离观看三千三百年之前的青铜器。
展出的基本都是祭祀所用的礼器,体积过大,一看就知道不是日常生活所用的。
走过碑林,来到车马坑展区,最早的马车和战车,其中的人骨和马骨形象的还原的当年的情景。
最后来到妇好墓,作为宫殿区遗址中唯一的墓葬,代表着这位女将军的杰出地位。
在文创区,照旧寄了两张明信片回家,但有一张应该是寄丢了,呜呜呜。
离开宫殿遗址,驱车前往王陵遗址。相比宫殿遗址的豪华,王陵遗址就比较潦草了,花100大洋请了一位讲解员,进入景区,果真令人大失所望。
在王陵遗址中,有13座大墓和无数的陪葬坑或者祭祀坑,但是这13座大墓只有1座是开放参观的,其余12座因为历经多年盗墓侵袭,被损坏严重,都回填了。
王陵遗址中,最重要的就是司母戊鼎出图的那个大墓了,一个甲字形大墓,四周都有明显的盗洞痕迹,司母戊鼎因为过于沉重,才得以保存至今。还有个展示各朝代马车的进化过程的车马坑,可以细看。
从王陵遗址出来,就直奔据传专门坐安阳小吃的“盛德利”饭店。我们到的比较早,饭店冷冷清清的,能看得出来,后来进来的客人基本都是游客。
点了4道菜,道口烧鸡+炸血糕+筲灌肠+老家扣碗。烧鸡和扣碗都不错,但不得不说的是,这炸血糕和筲灌肠,带给我浓浓的忆苦思甜的感觉,真的难以下咽。
灌了一肚子茶水之后,开车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据说,这里还有很多的甲骨文未破译,现在破译一个奖励10w。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有义务讲解服务的,没记错的话是下午3点。我们时间不够,就没等,可惜囊中羞涩,也没请得起这里的讲解员。这里分为1-4层,一层主要是对甲骨文的介绍,2-4层主要是从文字的起源到现今数据文字的介绍,4层会有活动展厅~
下午4点半的火车,打道回府,我们的黑人朋友上车10分钟后就在邯郸东站下了,有缘再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