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这个暑假全国各国各地疫情仍然是四面开花,防控政策依旧收紧。未敢贸然出省,选择了受疫情影响很较轻的河源,其中的龙川县从未出现阳性病例,非常安全。
龙川的霍山是丹霞地貌,网友的照片显示挺不错的。由于龙川离广州有点距离,动车的时间不太理想,加上霍山离龙川县城老隆镇有34公里,公共交通不便。如果用周末两天来游,有点捉襟见肘。那么,不便出省的暑假,时间倒是充裕,正好多花一天将其扫掉。
此外河源市区边上的万绿湖正在一条线上,一山一水串起来,可供游客们参考。自驾游者用周末两天游完霍山与万绿湖,不成问题。将来广州东-龙川西的动车如果车次更多,时间更合理,则利用公共交通出游者在周末两天游完两处,也是可能的。
从广州出发走赣深客运专线的动车,一律从广州东站发车,而不是广州南。
目前始发于广州东站、在龙川西站停靠的动车只有一班,没得选 。13:02从广州东开,15:15到达龙川西站,用时2小时13分。而广州东-龙川站的普速火车用时3小时42分,只快了一个半小时。二等票150元,性价比不高,沿途居民颇为不满。许多河源籍的学生依然选择在天河客运站乘大巴回家。
广州东-东莞南这一段走的是广九铁路,速度快不起来。在东莞南要停将近20分钟,因为动车要掉头行驶,乘客必须自行将座椅翻转180度。这一段消耗了不少时间。
上图是出站口往右(往西),出租车与私家车停在这个位置,包括叫网约车,司机一般驶来此处上客。
上图是车站广场南侧的公交站,即在车站主体建筑的正南面,正对着“龙川西站”几个大字。
现有三路公交车:
也许以后会调整线路。
佗城离龙川西站很近,本想先去佗城转一两个小时。怎奈下车时天降大雨,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直接叫滴滴前往县城老隆镇。距离12公里,车费23元。后来回程也差不多。
到达宾馆还不到四点,雨一直下,且在宾馆里休整。
五点过后逐渐放晴,上街找餐馆。晚饭后闲逛,发现局部暮色尚佳:
六点多,游荡到龙川汽车站:
售票厅与候车室已经关闭,不过可以在停车场出口张望一下:
上图这两辆是龙川县城老隆镇——霍山风景区的大巴,据说一天6趟,因为绕往龙母、田心等乡镇,经常花差不多两小时才到达。售票厅已经关闭,无从知晓时刻表。
在老隆镇的县人民医院对面叫滴滴到霍山风景区的北门,34公里,102元,行驶35分钟。一路是双向两车道,路面平整,车流量小。
上图是大门前的停车场,外边的饭馆基本没开张,也不知道是否有农家乐。在网络订房平台能看到的、离此最近的是几公里外的田心镇宾馆,来霍山并不方便,条件又一般,所以还是住在县城为妙。
售票员说如果老隆——霍山的大巴驶来,就停在这个广场上。但如果乘客少,住住只到四五公里之外的田心镇就返回县城了。这与沙鸥介绍的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的沂山风景区班车相似,临朐县城——沂山的班车由临朐——大关的车充任,如果人少,只到大关。有乘客要到沂山,才从大关镇多开几公里到沂山风景区。
售票员介绍,班车经常不来。并说下午两点多有黑车去老隆,但我们不想这么匆忙。
我们下午四点钟左右返抵大门口时,看不到班车。售票员甲说五点钟还有黑车,让我们等。我们一边坐下休息,一边呼叫滴滴车。这时售票员乙看到了我们,立刻打电话给一个黑车司机,他已经开出几公里到霍山路口了,掉头折回,是一辆7座面包车,还有两个空位,每人20元。花了45分钟到达老隆。
霍山是小型丹霞地貌,整条游线不过6公里左右,多是平路,只有三段较陡的台阶。有一些形状各异的红色砂岩山峰颇具观赏性。
这个霍山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的中镇霍山、安徽省的霍山县几乎没有关系,只是名称雷同而已。
近年来,有关方面宣传霍山为“广东七大名山之一”,这也有点扯。四大名山指罗浮、鼎湖、西樵 、丹霞,没什么第五与第六名山的说法,第七则更无从谈起。
上图是霍山风景区牌坊。一般由这个北门出入,南门稍远,不方便。远景规划从南门修条索道上山,但这座山最高处海拔才550米,从牌坊到最高峰的相对高度不到300米,似无必要。
门票:
单独的门票80元,我们买的是大套票120元,多出来的40元是玻璃栈道20元、飞天魔毯20元。合起来买与分开买,价钱似乎一样(或者省了玻璃栈道的鞋套费5元?),只是不用多付几次款。
还有一种小套票100元,即门票+玻璃栈道100元。
简单地说,霍山的门票偏贵了些,特别是套票。
具体路线如下:
牌坊——检票点,约800米,是有明显坡度的公路。
检票点——灵山寺,200-300米之间,是有点陡的台阶步道。
从灵山寺开始,是一个环形的路线,最后仍从灵山寺下山,全程约6公里。其中包括三条小支线:
1.登高岗,有一条路上山,必须原路返回。来回共约600米,前一段是很陡的上坡台阶。
2.玻璃栈道、玻璃大平台所在的栈道自成一个小环线,绕了两座山峰一圈,约600米。
3.从玻璃栈道所在的小环线出口到最高点船头石,来回共800米左右,有很陡的上坡台阶。
始于灵山寺、又终于灵山寺的大环线,基本上是平路或下坡路,除了上述1、3两条支线包含上坡路段之外,只有到达玻璃栈道所在的小环线入口前的300米左右是陡峭的上坡台阶,但这一段可以用“飞天魔毯”(即倾斜30度左右的电动传送带)代替,运行约3分钟。
按照 景区的规划,它想游客先走上图的红色路线,到达最高点船头石后原路返回到十字路口,即所谓的“天门”,再从右边开始走黄色路线,以逆时针方向将黄色路线走完。
红色路线是在山体的地面修建的水泥路,有平路,也有陡坡。
黄色路线则是环绕在山峰腰部的水泥悬空栈道,大多是平路,有一些是缓缓下坡。黄色路线总长3000米。
重要看点:酒瓮石与砻盂石,二者皆不可登临,但在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它们,造型独特。尤其是酒瓮石,几乎可以说是霍山的标志性景观。
其余精彩之处:一线天、登高岗、玻璃栈道、最高峰船头石、望月台
过了检票点后的洗手间只有两处:一处在一线天附近,另一处在玻璃栈道入口。
从检票点算起,饮食服务点有五处:1.检票点广场;2.灵山寺门口;3.一线天到飞天魔毯下站的中点;4.飞天魔毯下站;5.玻璃栈道小环线的终点,即所谓的“天门”。
这些都在前半程,后半程3000米悬空栈道无洗手间与饮食服务点。
从牌坊前行不多时,往左一拐,便出现了下图的路口:
左为车行,右为人行。这一段是有点坡度的水泥公路。
800米后到达另一个小广场:
上图小广场左部有一批小摊,可以买点饼干蛋糕饮料,这算是上山路上的第一个补给点。右部是一排饭店,但全都关门了。
验票点往上是台阶上山路:
两三百米后便到了灵山寺门口:
这里是第二个补给点,上图里的大姐刚刚开始展开货物。货摊往右便是环山栈道的起点。
这里的凉粉5元一份,比山上便宜。
走不多远,便可以回望右后方的酒瓮石:
前面在步道上可以俯瞰东南方向的原野:
下图是霍山的主体:
上图便是一线天,其实宽阔得很,两三个人并行不成问题。
上图是过了一线天后回望。
按照景区设计的路线,穿过一线天看看后,再穿回去,继续以逆时针方向行进。
然而我们发现向北的视野更开阔,而且背景有蓝天,所以决定在这一带先发掘一下。
此处有一个路口:
按照牌子上向右的箭头走平平的栈道,很快便可到达灵山寺的背面,这是景区规划的最后一段路线。我们提前走一走,因为上午从这里看酒瓮石,光线较顺,如下图:
右边是检票点广场:
回到路口,沿上图的台阶登山。
后面还有一段更陡的:
在半山俯瞰酒瓮石的角度更佳:
回头看北面的原野:
上图右部的亭子,此时看起来有些像险隘处的雄关。
上图远处露出头来的两座并排山峰叫“姐妹石”。下午在此处看姐妹石才顺光。
登上山岗后俯瞰西北方向:
南边的亭子与酒瓮石同框:
岗上是一条平路,近200米,亭子是终点。
酒瓮石特写:
上午在这条山冈看酒瓮石,光线很好,下午就逆光了。
如果按景区规划的路线,上午向东或正东方向行进到玻璃栈道,一直处于逆光。所以,突破景区的安排,根据自己的喜好,先登这条岗,可以获得在阳光下眺望的较佳效果。
回望山岗上的平路:
亭子向南,被树丛挡了视线:
上图是东边的霍山主体,左一是玻璃平台所在的山峰,左二可能叫白牛塔峰,它与右二被环山栈道所绕,最远处的右一是砻盂石。
换个角度看酒瓮石:
换个角度看玻璃平台:
下方的一座巨大山峰:
北面碧野的壮观景象一览无遗:
下得峰来,再度穿过一线天:
一线天路口前面一点是个卫生间,看起来高大整洁。没拍图片。
继续前行,有一段U型谷:
山里的U型谷往往视野开阔,又曲折有致。
丹崖巨壁:
这一段有一个服务点,是上山路上的第三个。如下图:
她们倒懂得因地制宜,躲到了山凹深处。这是走过去后回头拍的。
往前不远是上山的路口。
起点处是第四个服务点,即下图的驿站:
驿站右边是上山的台阶:
往上走这样的台阶还有三四段。
上图最右边的紫色通道是“飞天魔毯”,单价20元。我们走上山台阶没问题,但是通票里包含了这个项目,所以特地体验一下。
原来它是背对着前进方向,坐在传送带上缓缓上升。这对老老少少比较有利。
从魔毯终点出来,再上一段台阶,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在路口回望山谷:
上图中的台阶,即使乘坐魔毯,也得走上这一段。
往左是玻璃栈道所在的小环线,往右是剩余3000米环山水泥栈道。往前再上一段台阶,有一道门进去,如下图:
门里是个服务点,同时是玻璃栈道所在的小环线的终点,又是登船顶石步道的起点。
接下来并不先上台阶,而是先往左去玻璃栈道,要先走一段水泥栈道。
在水泥栈道上看前方的U形谷:
走了一小段水泥栈道,到达上图的路口。往左下台阶是卫生间,比较干净。往右的平台则是玻璃栈道的起点,有工作人员指导换鞋套。
眺望对面的山体有些峥嵘:
可见这里是老年丹霞,颜色不红。山间的道路便是后3000米环山水泥栈道起始段。
左前方还有一座更怪模怪样的山峰:
回望山谷:
从上图的角度看步道与魔毯更清楚,步道在左,魔毯在右。
往前方看U型山谷:
回望玻璃栈道:
西面的原野:
来到玻璃平台:
远眺酒瓮石角度上佳:
可见登高岗(有亭子者)是堵大墙壁式的山岭。
换个角度看酒瓮石:
酒瓮石看起来是霍山的头号明星,标志性景观,经常能看到它,而且颜值颇高 。
上图可以看到登高岗的右部的上山台阶,显然比较陡。
西北方向的原野:
玻璃平台的倒影也风云变幻。
上图的两座亭子看起来像两道关隘。
离开玻璃平台,换个角度看酒瓮石与登高岗:
稍近一点看姐妹石:
玻璃栈道所在的小环线的出口便是下图右部的小木屋:
这里是山上的第五个服务点,也是最后一个。此后在3000米的环山栈道上,既无法买水与食物,也无法上洗手间。
这里的凉粉与绿豆沙都是8元一份,比山下贵。
上图右边有一条通往主峰船顶石的台阶路。
便是这条道路:
上到最高峰,单程约三四百米。
半路有个观景台,叫望月台,可以看到东南方向的砻盂石:
起初我以为这是酒瓮石的另一个角度,到达最高点才发现并非如此。
最后一段台阶比较陡:
在最高处看砻盂石:
我觉得不怎么像砻盂,倒像个猴头。
砻盂峰底下有栈道,如上图。右半部分是不给走的,左边的一小段可以走,但必须走回头路,回到钵盂峰前的路口。
有一片彩丘:
东北方向还有个湖:
从不同的角度看钵盂峰:
半山腰的观景平台——望月台:
又见西边的酒瓮石:
北边山下:
下了主峰,再次经过服务点,下一段台阶,回到十字路口:
往左走凌空栈道:
巨石夹道:
可以反过来看对面玻璃栈道所在的两座山峰:
玻璃栈道的入口:
玻璃栈道主体:
前面又出现了酒瓮石与登高岗:
景区将上图的造型命名为“神龟昂首”。
神龟的尾部与玻璃平台:
西边风雨大作:
神龟的尾摆得更欢了:
下雨的全景图:
空中向地面倾泻水帘,这景象应该叫“龙喷水”。
刚刚绕过的怪峰:
远处的翻江倒海更猛烈:
来段缩时视频:
已经走到了船头石的下方:
这个角度像张帆。
东边日出西边雨:
路旁一巨峰:
它其实很硕大,16毫米广角镜头将它狠狠地往前“推”了一把,才显得苗条一些。
一路上经常有路牌:
暴雨还在肆虐:
靠近了砻盂石:
砻盂石前有个路口,往右绕砻盂峰山腰的路被封上了,即不能走上图山腰处的栈道。
不过我们判断实际无危险,所以从路口绕进去,一直向前走了300米,很安全。
在这段栈道上回看船顶峰与酒瓮石的角度比较好:
西边雨势渐小:
前面真的不宜再走了:
有道铁门:
门后是一直向下的路,不好走,也缺乏维护。
酒瓮石无所不在:
如上下两图所示,钵盂峰下有一片彩丘。
重现的阳光令彩丘更鲜明:
雨带更集中了:
高高在上的船头石:
从这个角度看,有几分像丹霞山的僧帽石。
路边的小小多肉植物:
最后一次眺望西边的原野:
回到路口,往右有一条支线栈道,才100多米,在砻盂峰北侧腰部绕了一下便没路了,要走回头路。
在这段路可以看到西北方向有一座孤峰:
接下来又出现U形路线:
上图右部的栈道就是要走回头路的钵盂砻盂峰北的一百多米栈道。
栈道向西延伸,如上下两张图。
回望砻盂峰:
这时它已经完全变了形状。
前方的天空也逐渐开朗:
再走一段,钵盂峰的形状变得更厉害了:
从这个角度看,有些像丹霞山的茶壶峰。
向北眺望,视野开阔:
路边的紫色小花:
茶壶默默地注视远方:
明暗对比分明:
用渐变镜拍了两张:
上面两张图用渐变镜拍的,下一张图是用偏振镜拍的。可见,渐变镜不仅仅用于日出日落,当取景范围一半是天、另一半是地时,也来平衡光线的明暗对比。这时候,它的效果比镜更好。
逐渐靠近孤峰:
慢慢告别砻盂峰:
后面就无法回头看到这座峰了,此时栈道贴着的山体应该是姐妹峰,但由于贴得太紧,没有距离,产生不了美。
由上下两图可见,层层的云再度造成了明暗交织的效果。
如上下两图所示,前面不仅有柱状孤峰,近处还出现了一个戴着草帽的大块头。
绕到了大块头的后边:
远处的孤峰也由柱状变成了扁平块状。
大块头也变得没那么突兀:
近旁猛地出现了一个潜伏的猛兽:
孤峰渐行渐远:
这时道旁出现了景区的景点说明牌,说是有一个“鲤鱼跃龙门”。往山谷中找了半天,有以下一块尖石:
难道这就是鲤鱼?不是很像。
再走一段,回头一看:
尖石有跃跃欲试状,勉强可以算成是鲤鱼。
回望来时的路:
上图的巨峰,上层还有一圈栈道,这是坡璃栈道所在的小环线的后半程水泥栈道,上午走过。
路边不断涌现出各种形状的丹霞砂页岩山峰:
上图中部的尖峰便是酒瓮石,快绕回来了。
身后有两道巨石:
有点像两个紧紧相依的生物体,头与身界限分明。
由于是下午向西而行,只有回头才不逆光:
上图可见,景区道路上的两个亭子一左一右,可见这又是一条U形路线。
相差180度,另一个方向的U形谷:
靠近酒瓮石:
再度经过一线天以北的路口,这次没有再上登高岗,因为风雨欲来,早些下山为妙。
走上最后一段栈道,酒瓮石越来越近:
回望最后一段栈道:
灵山寺:
这座寺庙只有一进建筑,镶嵌在砂岩山体的凹处。
在小广场回望酒瓮石:
拍完这张照片几十秒后便下起了大雨,在最后一段几百米的公路行走中,仍然被大雨淋湿了半身,幸好在山上游览时只碰到两场小型阵雨。
8:40到达,16:10离开,其中在山上转了六个半小时,觉得此山虽然名不见经传,实际的体验却不错。在霍山转一圈,与我在以前在别的山转一圈,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国内有些丹霞地貌,入选了世界自然遗产,有些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等称号。但如果细心品味,而不是一昧地攀比头衔,则霍山亦有可观之处。进一步来说,众山无语立斜阳,山与山之间本质是平等的,其分为三六九等乃是人为的结果。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为,过于拘执的、刻意的人为常常显得十分可笑。
回到龙川县城,雨过天晴:
老隆镇的东江夜景:
这一天上午从龙川到河源,下午进行万绿湖半日游。
万绿湖从上世纪80年代末着手开发,现在是5A级景区。它实际上是新丰江水库,水质一流,是农夫山泉的取水地之一,游船休闲游是其传统项目。2012年我曾来过一次,当时万里无云,曝晒得难受。此番在阵雨与蓝天不断切换的状态下故地重游,又有新的体验。
候车室空空荡荡:
龙川西站是赣深客专与梅州——龙川客运专线的交汇点,所以其设计规模比一般的县级动车站大得多,候车室内的检票口有8个,轨道有8条。
上图可见站台的规模比较大。
20分钟到达河源东站,下图是出站口右边的出租车候乘点:
我呼叫到的滴滴车也停在此处,到万绿湖景区的停车场22公里,52元,没有进河源市区,从郊外走,约半小时到达。
需要注意的是,河源境内还有一个动车站叫河源北站,不可与河源东站混淆,否则就麻烦了。
河源东站面向整个河源地级市,级别高一些,相当于韶关站、清远站、阳江站、汕尾站等,停靠的车次挺多。
河源北站在河源东站以北十多公里,主要面向东源县,停靠的车次少一些。
据说从河源市汽车客运站有107路到万绿湖景区,但我没有看到,可能是机缘不凑巧。
游客中心:
这个游客中心虽然离源城区只有几公里,但已经处于东源县的地界了。
对面的饮食点:
开门的店子不多,能吃粉面的只有一家,此外都 是卖干粮的。
东边的卫生间:
游客中心内景:
上图是售票窗方向。
上图是检票口。
我上一次来万绿湖是2012年8月,感觉在这十年间,室内肯定作了装修,明显比以前豪华多了。
航班线路:1号线:198元/人 09:00-15:00每个小时一班船,整点出发;2号线:180元/人 10:30 每天一班。
1号线门票具体情况:万绿湖风景区及万绿湖风景区内的龙凤岛、水月湾景区门票合并,门票价格为116元/人、镜花缘景点40元/人次、客家风情馆30元/人次、船费55元/人次。航班套票1号线成人票价241元、现执行优惠价为198元/人。
2号线是专门去万绿谷景区的,这是一个高级休闲度假景区。
通常人们选择1号线,门票(即船票)198元,有三个景点:水月湾、龙凤岛、镜花缘,游船1号线因此分为三段:
1.起点码头——水月湾:30-35分钟。航船留给乘客在水月湾活动的时间为半小时。水月湾不大,这时间刚刚好。
2.水月湾——龙凤岛:15分钟。航船留给乘客在龙凤岛活动的时间为45分钟,龙凤岛是已开放旅游区域最大有岛,可以绕岛步行一周,45分钟不太够用。
3.龙凤岛——镜花缘:20分钟。如果不想游镜花缘景区,可随航船回到起点码头。下船游镜花缘的游客则不安排船载,而是步行或乘电瓶车2.2公里返回游客中心。
从起点出发的航船,逢整点每小时一班。但售票时并不指定具体的时刻与班次,只是分为上午段(9:00-12:00)与下午段(12:00-15:00)两个大区间。在此区间内,只要在整点前十分钟在游客中心的检票口候船,就可随机上船。
在水月湾与龙凤岛游玩后,也不必跟随原船开启下一段航程,而可以上后面的班次,只要不是旅游团的包船都可以上,这样就可以灵活机动地安排行程。特别是龙凤岛,它面积大,可以多花点时间。
一般不需要在网上提前购买,到游客中心现场买就可以了。
12点左右在下雨。
拖到12:05才开航,只有西北方向有半片蓝天:
东边的水倒是挺绿的:
船驶出一段之后,天逐渐开朗:
风云变幻:
万里愁云:
回望出发的方向:
时不时掠过一些小岛:
国旗迎风招展:
南方的天色一直蔚蓝:
东边的云量大:
山峦只能拍剪影。
南方天空的云彩幻化出流动感:
12:40到达水月湾码头,随船的工作人员提醒开航时间是13:15,不过也说明可以乘后面的班次,不一定要随原船。
上图可见碧绿色的水。
下面两张图的水色忽蓝忽绿:
实际上,水色介于蓝与绿之间。由于使用了偏振镜,随着镜片旋转的角度不同,效果有时偏蓝,有时偏绿。
我本人偏好于上图的蓝色。
向东而行,回望码头一带:
西边有一块伸进陆地较深的小水湾:
换个角度看这片水湾:
水色还是忽蓝忽绿。
东边则有一片更大的水湾:
上图左部的房子是家餐厅。
在水湾的北岸看南边:
这家餐厅的规模还算大,价格没看。我们随身带了面包。
这个时候的光线更利于观赏西边的水湾,于是回去找更好的角度:
黄、绿、蓝三色交织,加上白云的倒影,五光十色,层次分明。
水月湾景区不大,我们依照原船的开航时间回到码头,13:15再度启程。
这天的云彩非常细腻:
对面来了另一艘船:
所以,除了整点出发的船之外,还有一些临时的航班。
这时前进方向是西南,站在船头效果相当好:
西北方向一大片流云:
湖心的水是绿色的:
有时又趋于蓝色:
接近了龙凤岛码头:
13:30到达,工作人员说14:15开船 。
上图是码头往右一点的一个服务点,是龙凤岛上唯一的一个,只卖饼干蛋糕面包杯面,不能点菜。
我们先往西,两百米外有个状元亭,是岛上的制高点,准备先睹为快。
路上有个缺口可以向南眺望湖内:
这时又准备下雨了。
登上山坡,再上到状元亭的第三层,可以向南、东两个方向眺望。
东南方向的湖面水天一色:
正东方向则烟雨濛濛:
东北方向亦是烟水迷离:
正南方向:
雨中劈波而行的渡船:
南边有小舟疾驰而来:
这边也不甘寂寞,派出另一艘抢风头:
看起来像鱼雷准备截击:
来一段缩时视频:
截击宣告失败,完美错过。
雨势渐小,天色渐朗:
唯有流云不可辜负。
在亭子避雨半小时,不打算赶原船,遂继续西行,顺时针绕岛。
走出不远,有个观影台可向南眺望湖内:
东南方向天空湛蓝。
来到岛上西北部的“绿岛观鱼:
向东的景色不错:
其实就是将水面分为若干小格,各养一种鱼。
离开观鱼岛,向东行进,路上有缺口可以张望:
来到岛上东北部的“最佳摄影点”:
这里视野开阔,水色清澄,果然是最佳摄影点。正逢下午,光线由西而来,此处向东而望,处于最佳时段,正是锦上添花。
往南一点有一处效果更好:
皆因岸边正好有一丛红色灌木衬托碧水。
回到码头附近:
上图右边这哥们儿一直在走来走去,充当了点缀物。
我们于15:15来到码头时,上图右部的船正好开走。
只好在码头周围闲逛两圈:
后来上了一艘据说是最先开的船,但也等了半小时多一点,大约15:50才开。
等船开的时候,窗外有一点景色:
终于离开了龙凤岛码头:
西北方向有一大块类似以雄狮腾跃的云团:
有一点点波光粼粼:
游艇荡起的波纹颇有可赏之处:
偶尔有小趣飞掠而过:
这一路主要欣赏各种航迹波纹:
16:10左右到达镜花缘码头,目送我们乘坐的游船归去:
先往码头西边走了两三百米,有个半岛上建了游乐设施。
上图是彩虹桥。
水面上有溜索:
一批批勇士滑翔而下:
离游客中心还有两公里多,我的计划是步行沿湖一路走回去,所以很快就掉头往东了。
渐渐地,又是风雨欲来:
这一路上湖边有不少树木遮挡视线,但也有一些缺口,望出去视野开阔。
果然一场雨又不期而至,正到路边有个亭子,躲雨数分钟。
渐渐地云收雨霁,湖面又有可赏之处:
虽然视野不够开阔,但深松仍挡不住渌波。
上下两图的白房子便是游船始发码头。
上图白云的倒影恰到好处,只是树枝喧宾夺主了。
回到游船 码头附近:
云团令天空呈现出怪异的暗蓝色。
又有小舟准备直入五湖深处:
12:00-17:00,在万绿湖景区呆了五个小时。如果严格地按原船上下,游玩时间约为三个半小时。
呼叫滴滴车,居然用了好几分钟,而且是用了加价的手段才让接单者从五公里外驶来的。
停车场面积很大,但没有看到出租车,也不知道公交车站在哪里。
河源东站前的压阵乌云:
这个站虽然离源城区才10公里多一点,但已经处于紫金县地界了。
汽车可直达河源东站二楼出发平台,比较方便。
候车室比较大:
只有角上有个便利店,提供简易食品。
站台上的晚霞:
18:31-20:17,到达广州东站要一小时五十分钟左右。
更多游记请看:《我的 中国 游——行程与游记目录》 @http://www.mafengwo.cn/i/3540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