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2022-7-23 )开始了。导航显示从洛扎县到日喀则也就300公里6个小时,加之一早看到天气不好,想着干脆晚点出发,等着天气放晴。
慢慢吃完早饭,收拾行李,外面下起了小雨,有点冷,在进入西藏后的第6天终于穿上了毛衣,薄羽绒服就摔在后排座以便随时穿着。早上9点我们出发了,估摸着和半小时前从拉萨出发的另外两家应该到达日喀则的时间相近。出发时郑哥很仔细地检查我家的车胎压,因为温度只有6°,还微信叮嘱其他两家也要检查胎压。
雨还在下着,似乎还越来越大了。路上的车很少,快出县城时只看到一辆长途汽车(图1)。半小时左右,路上飘起了雪花,好像是雨夹雪,汽车报警雪花了,车外气温只有1°(图2)。走了40分钟左右,海拔变成了4944米(实际应该为5000左右,手机测海拔偏低)。
雪越下越大了,翻过一个垭口后竟然雨刮子都刮不过来,虽然车里的暖空调开到最大,前后车窗除雾也开到最大,但是主驾驶前面的窗子竟然几乎看不见(图3)。在严重的时候,摇下车窗看到前后没有车后,只能用毛巾使劲擦拭,但是效果很差,内心既焦急又担心。一路都是盘山道路,山道蜿蜒崎岖,好在车少,可以停车。
雪疯狂地下着,狂风裹着鹅毛大雪,很快将路和山都银装素裹了。时不时有红色的货车开过,煞是好看。我们的车况也不允许我们快跑,不如干脆将车停在安全的地方去拍照,大红的标语在大雪中格外醒目(图4)。
半小时后雪似乎小了,我们立即提高车速、尽可能快速地奔向我们的目的地。终于路边出现了普莫雍错的路牌(图5),这时心里极其渴望老天爷赶快放晴,让我们见到我们进藏后的第一大措。
不知道是老天爷没有听到我们的心声,还是他想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普莫雍错,反正雪没有停,阳光更没有了。后来偶遇其他小团队,他们晚我们两小时出门,就是阳光灿烂,看到了浪漫无比的大措。我们只能阿Q地想,老天爷就是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普莫雍错,就是让我们心心念念再来一次。
我们走的219国道从普莫雍错的南边绕过,在南边的路上有很多地方可以下道到湖边。下到湖边走近看,才知道靠近河边的滩头多是盐碱石头地,最佳观景的地方是没有人工建筑的地方,可以直接接触水边,如果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个地方一定是最好的打卡地点,可以拍出最好的水边视频和照片。虽然雨夹着雪还在下着,我们仍然兴致勃勃地拍照,留着雨雪中的影像。即使没有灿烂的阳光,湖边的沙子仍然显得洁净无比,湖水也是清澈见底;看不清楚种类的水鸟仍然在湖中停留,好像是母鸟带着两只幼鸟(图6)。爱留影的我们自然也留下我们的姿态,我还用指头沾水尝尝湖水的咸淡(图7)。
雪突然又大了起来,空气突然又凛冽起来,怕感冒后出现高原反应,我们赶紧上车取暖(图8),由于太冷和能见度太低,我们在游客中心都没有停车观景,嘴里一直念叨下次一定再来,如果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该有多美啊!
后来网络学习,知道普莫雍错在藏語中的意思是“飞翔的蓝宝石”、“少女的湖泊”,位于洛扎县和浪卡子县交界处。跟三大圣湖相比,实在是没什么名气,但是却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很多人都把她誉为“中国的贝加尔湖”。它的水源来自南面山区库拉岗日雪山(山峰7600米)的溶雪,出水向东流经一条短河进入羊卓雍措,它是水鸟重要的繁殖地和驿站。
219国道作为环湖公路的路段有点长,虽然没有阳光,但是却呈现出另一种景象,就是云雾渺渺。时不时可以看见远方的雪山和湖中的小岛,宛如仙境。一路上车很少,雨雪时大时小,但是一点不影响我们的兴致,留下了自认为进藏以来的最佳状态(欢呼雀跃)(图9)。,
我们在湖边玩了很久很久,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向着远方白雪皑皑的雪山奔去(图10)。一路上,我们不仅欣赏到似黑珍珠一样的牦牛散布在白色的草原上的水墨画,也在高海拔地带上看到了非常独特的地貌:奇特的草甸子(图11),薄薄的青草长在薄薄的冻土上,形成有规律的几何图形,非常的漂亮,很想停车照相,但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地点停车,只能在摇下车窗快速地用手机闪了几张。
由于风雪交加,山的棱脊被风吹出,形成独特的线条(图12)。在反反复复的兜兜转转中,我们终于到达海拔5500米的塔日山垭口。塔日山垭口是我们此次在藏地停留时间最长的垭口,也是我认为在路牌下景色最美的垭口。由于几乎没有其他车辆,我们停车十分钟,在路边拍了几张照片(图13),只可惜当时忘了自拍一张合影。别看我们的衣服穿的薄,以为不冷;只是我们为了留下倩影,要了风度不要温度了。又是怕感冒引起高原反应,我们赶快回到车上继续前行。
翻过塔日山垭口,天公变脸,截然不一样的风景出现了,一幅幅油画呈现在我们眼前(图14)。男司机安全开车,我是啪啪按着手机拍照。随着海拔的降低,青稞和油菜花开始出现了(图15)。
已经是中午一点半了,肚子饿了,我们找了块安全平整的地方,男司机又开始了自嗨饭的制作(图16)。加上榨菜和油炸花生米(从家里带出来的,建议以后大家自驾游随身带)的自嗨饭特别开胃好吃。
看到前方的路牌,知道我们已经进入日喀则市了。忽阴忽晴的天空下,雪山轮换着在我们的左边或右边伴行着;远处雪山前面并不高的山体也在不断变换着颜色(图17),让我们一路在讨论这山富含铁还是铜(哈哈哈),中学学的一点化学知识好像还记得很清楚。倒是很怪自己为何旅行攻略做得不仔细,竟然不知道这些雪山的名字。好吧,下次再告诉你们吧。
某人在认真地开着车,逐渐地美景竟然让人麻木了(图18),直到那个雪山顶出现(图19),如果不是明显的山底座,你真的以为是巨大的UFO。它不断地在变换着位置,太美了,只可惜是一路上是大弯道,没有合适的地方停车,我只得把窗子打开,扭曲着姿态,在快速行驶的车中用手机拍摄。追着她,不经意见向右后方看去,才看到原来还有更美的:阳光灿烂刚刚好,蓝天白云真正好(图20),真可谓有了“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只可惜原本想规避大货车的位置,结果错过了最佳位置,本女士马上总结经验:“宁可错杀三千,不可错过一个”。
山体还在变化着颜色,我们离日喀则市区越来越近了。通过康马县安全边检后(图21),路边的景色更加炫目,引来的又是惊叹,原来以为的不毛之地竟然也有江南的美丽动人之景(图22)!前方修路,正好下来拍照纪念。
离日喀则市区越来越近了,大概50公里的地方,路两边长满了垂柳,一望无垠的油菜花地或者青稞田,让人如痴如醉。离市区更近的山上,点缀着很多寺庙(图23),给人一种威严的感觉。我们在安全地带停车,自然不能拍到最美的景色,当然相机也拍不出当时的感觉,要想体会只有身临其境。
通过进入日喀则市的边检站,走上了机场高速,十来公里后我们看到了日喀则市的市标建筑(图24)。我们兴奋地说到,阳光之城------日喀则,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