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多元的天府之地四川,位于川南的峨眉山论自然风光不及川西高原九寨沟,四姑娘山,稻城亚丁等地惊艳动人,论人文气息,不及成都市区周边热闹和接地气。对于时间有限的外省游客往往不一定把峨眉山作为旅行的优先级。但我想说,哪怕不远千里,峨眉山值得专程走访一趟。
因为这里是:
1.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全中国只有四个双遗产)
2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贤菩萨道场,被誉为山之领袖,佛之长子
3中华十大名山之一
4国家5A级景区
5兼具西部高山的雄伟和南方山脉灵动,被誉为峨眉天下秀。
峨眉山位于川西南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交界,海拔3099米,从山底报国寺到山顶垂直落差2500米,全程徒步要两到三天的时间,即使乘坐观光车,从低山区开到高山区都要两个小时,且天气复杂多变,所以一定要在行前做好功课,提前规划好游览行程,尽量选择晴天出行。
峨眉山的核心景区主要分为两部分
1.高山区:雷洞坪到金顶,万佛顶一带。(云顶金殿俯瞰群山)
2中山区:万年寺,清音阁,生态猴区一带。(山涧,溪流,古刹,峨眉山灵秀的一面)
如果高山区和中山区都完整游览,需要一整天到一天半时间。如果只有一天时间,建议一早就乘观光车上山,因为观光车晚上六点末班车下山,所以只有早上山,才能确保不错过末班车。当然峨眉山,夏季8点黑天,如果上山较晚,可以参考我此行的行程,自驾车上山,把车停到中山区零公里停车场,先乘观光车游览高山区,然后自驾车游览中山区,这样可以在比较有限的时间,相对充分的领略峨眉的不同面。
我的前两次去四川之行,都是去的川西,2012年去的九寨沟,2018年走的四姑娘山新都桥小环线,原本2018年那次旅行也是包括峨眉山的,但因为高速路封路等原因,最后时间不够,只象征性拜访了山底报国寺,当时也和同伴许愿,有机会一定要再去峨眉拜金顶。
四年后的这个周末,时间合适,机票合适,天气合适,心情合适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
本次整体行程如下,合计39小时
2022.8.12,
22:00-0:20青岛胶东机场-成都天府机场
落地核酸后(取样点位于机场大巴旁边),机场大巴前往春熙路,住春熙路附近酒店
2022.8.13,
8:30春熙路一嗨租车,
10:30延大峨眉国际旅游西环线经七里坪旅游度假区进入山区
12:00至半山零公里停车场,乘景区交通加索道上金顶游览
17:00完成金顶游览,回到零公里停车场
17:00-18:00自驾至五显岗停车场
18:00-20:00游览清音阁景区
20:00-21:30五显岗-乐山市区
21:30-22:30晚饭,感受乐山美食
2022.8.14
7:00-8:00,早饭,感受乐山美食
8:30-9:30,滨江路观佛楼附近远眺乐山大佛
9:30-11:30乐山-天府机场,还车点还车
12:50-15:15天府机场-胶东机场
1.根据峨眉进山要求,需要四川省内核酸,机场大巴旁边可以做,8个小时左右刷出。如果周末前往,建议提前一天夜里到达。
2乘坐高铁很方便,但考虑到特殊时期以及时间的灵活性,我选择租车,环山一圈确实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可以通过峨眉山公众号订票,根据不同行程,有三种推荐,像我这样,自驾前往半山停车场,只需要订门票,半程的车票和索道往返。无需换票,全程刷身份证。
八月中旬的成都毫无一丝秋意,温度就像这座城市的火锅一样热情,凌晨的热风吹到身上与白天无异,汉流夹背的我没感到睡意,反而感到几分饿意,但惊喜的发现,半数的饭馆小店仍在营业。天热不想吃辣,来碗蹄花面和冰粉吧。
开车到半山的零公里停车场有两条路,一是从峨眉山报国寺传统环山公路前山上山,二是经洪雅线,七里坪度假村走后山环山公路上山,由于周末前山车辆较多,我果断选择后山上,前山下。路上也有多个观景台,可以停留远观西部群山。
七里坪海拔1300米,是峨眉后山一个正在开发的旅游欧式度假小镇。
夏日周末的零公里停车场还是停满了周边的私家车,虽然位处半山,但是景区之外是不收门票的。随着半山民宿的发展,旅行观光之外,峨眉山也逐渐成为当地人休闲度假的聚集地,就像德清的莫干山。
乘车观光车大约40分钟到达雷洞坪,步行30分钟到达吗接引殿索道站。看到雷洞坪云层聚集心情稍感失落,但索道穿过云雾,金顶见光的一刻,顿时感觉不虚此行。
在高山区,能够清楚的感受到植被的变化,成片的云杉依然苍翠,但小气候确是从山底的亚热带一路穿越至亚寒带。
峨眉山金顶,也称华藏寺,始建于唐朝,屋顶为锡瓦所盖,元代时又被称为“银顶”。寺侧有卧云庵,内有饭堂和客房可供游客食宿。在金顶可观看峨眉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金顶与千佛顶、万佛顶相邻峨眉山金顶是峨眉山寺庙和景点最集中的地方,名胜云集,为峨眉山精华所在。
十方普贤金像,是世界上最高的金佛,也是第一个十方普贤的艺术造型。金佛系铜铸镏金工艺佛像造像。金佛通高48米,代表的是阿弥陀佛的48个希望。“十方”,一是意喻普贤的十大行愿,二是标志释教中的十个方位。
在金顶卧云底的东面,有一悬空600多米的断崖,雄险奇伟,为全山第一巨岩,名舍身崖(又名摄身崖)。又因此处可以看“佛光”、“佛灯”,所以又叫睹光台。每逢天高云淡,玉宇澄清,站在睹光台上远眺天下,天苍苍,地茫茫,远近诸峰尽在脚下。在这些山海峰浪之外,一望无际。看东方,峨眉江、青衣江、大渡河和岷江曲折环流,成昆铁路贯穿南北;望北方,丘陵蜿蜒,直毗成都平原;南顾,大小凉山层峦迭嶂;西盼,青藏高原群峰披雪。江山如画,大地似锦。更为难得的是,此处还是望日出,观云海,赏圣灯。
金顶华藏寺位山势而建,中轴线上由低到高分布着三重殿堂。第一殿是弥勒殿。殿门上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华藏寺”金匾,两侧是“万德庄严”(觉光法师题)和“愿海庄严”(竺摩法师题)横匾。寺内供奉铜铸弥勒佛像,通高2.9米,背后是韦驮铜像,通高2.6米。殿内还有三足铜鼎和明万历年间铜碑等文物。
最高层是普贤殿,即金殿、金顶,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殿门的匾额有“金顶”、“行愿无尽”、“普贤愿海”、“华藏庄严”等,为赵朴初、本换、明肠等题写。
云雾进一步散开,北望接引殿雷洞坪方向,仿若空中花园。
当然,也有一点小遗憾,虽然天公做美,看到了高山云海和近在咫尺的垂直落差两千多米的断崖。今日却不是晴空万里,西边和南边云雾较多,云雾遮住了南边万佛顶的全貌,也无缘远眺西边的贡嘎雪山。
依依不舍的离开金顶,下行至雷洞坪附近猴区,没有看到高山区的猴子,却看到了远处垂直的山体。如果说峨眉天下秀,那么高山区的峨眉一定可以用骏秀形容。
从雷洞坪下山,开车来到中山区的五显岗停车场,已经傍晚六点,但峨眉山地处西部省份,天黑的时间要比青岛晚一个多小时,而中山区的温度白天是偏热的,人也渐渐少了一些,一切刚刚好。
从五显岗到清音阁的两公里,几乎是沿溪而行平路,傍晚时分,负氧离子含量爆棚。
清音平湖是峨眉山新十景之一。位于清音阁景区,面积30万平方米,系绿色生态湖,水质纯净,清澈透底。湖建于宝现溪上,截流宝现溪的流水而成,可以说一半天然一半人工,周边因地制宜又建了一些民宿。水上修有吊桥,可以环湖一周,建议里走的时候按顺时针游览,游览完清音阁出来依然按顺时针游览另半边,一步一景的感觉。
继续向前,就来到标志性景观双桥清音。清音阁,位于牛心岭下,海拔710米,又称卧云寺,唐时名牛心寺(现在的牛心寺为后牛心寺),明朝初年,僧人广济将其改名为“清音阁”;清音阁只有一个殿堂,阁前有“接王亭”;清音阁虽小,但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气势逼人,山环水绕,景色优美,其整体布局体现了“自然造化,天人合一”的意境,是我国佛寺园林建筑的典范,有峨眉山十景之一的“双桥清音”。
亭两侧各有一石桥、分跨在黑白二水之上,形如双翼,故名双飞桥。右侧黑水,源出九老洞下的黑龙潭,绕洪椿坪而来,水色如黛,又名黑龙江;左侧白水,源出弓背山下的三岔河,绕万年寺而来,水色泛白,又名白龙江。两江汇合冲击着碧潭中状如牛心的巨石,任其黑、白二水汹涌拍击,仍巍然不动,组成独具特色的寺庙、山水、园林环境。
清音阁唐朝时名牛心寺,唐僖宗时,江陵慧通禅师将其改为卧云寺;明朝时期,广济禅师取晋代诗人左思《招隐诗》中的“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中的“清音”二字,改寺名“清音阁”。
从清音阁继续上行几十米,有一大型摩崖石刻,崖壁上这组气势恢弘,雕工精湛的石刻为“康熙游山摩崖石刻”,其表现当年康熙来峨眉山寻找父亲顺治的情景。石刻对岸,就是黑龙溪,几乎一步一景。
延溪涧继续上行一公里可到达生态猴区,但见天色已晚,我选择返回五显岗停车场。如果说峨眉的高山区是一种壮丽之秀,那中山区就是一种灵动之秀。此行有限的时间能够领略峨眉的两面不同,以自感庆幸。时间愿意,没来得及去万年寺,万佛顶等地标,就把故事留给下次吧。
第二天中午返程的机票仍然从天府机场出发,而经过乐山市区恰好顺路,于是我从五显岗停车场直奔乐这座川南的小城。
很多人对乐山的直接印象就是凌云山大佛,但实际上这座城市值得细品的旅游资源绝不止一座雕像。
乐山大佛所在地是岷江和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流处。
峨眉山所在峨眉山市也归属于乐山
近年来出圈的蒸气小火车属于乐山的嘉阳县
壮丽的金口河大峡谷属于乐山金口河区
至于接地气的美食更不必说,根本不需要刻意去攻略,任何一家街边的小店都能让你回味。我很少把当地的美食写进游记,甚至我的旅行是不过多花费时间用在吃上的,因为吃的在哪都能做,山水带不走,与其花两小时去吃喝不如多逛一处山水。但乐山是个例外,因为不需要花费时间,普通的一家早餐店,一家夜宵店,不经意的就感受到了一种带不走的当地味道。
这里的烧卖是手工的而且以肉馅为主体,沾着红油香而不腻。
乐山不像成都,饭馆下班早,但夏日的冰粉店就像北方的落天野混沌摊摊一样惬意。冰粉,凉糕的配料也很有当地特色。
至于豆腐脑,我觉得是最值得推荐的,没有之一。虽然没有吃到翘脚牛肉,但豆腐脑中的牛肉用料同样鲜嫩。
我在乐山停留的时间很短,甚至没来得及近距离看看大佛,但三江汇流处的驻足远眺,就当作一场连续剧的预告片吧,12年川西北行我曾到过岷江源和都江堰。18年川西行,我曾到过大渡河泸定桥,而这次有幸感受两江汇流,两条发源川西高原的河流,也似乎给乐山的热风带来一丝清凉。
大佛对岸的乐山码头观佛楼虽然只能看到佛脚,但却可以看到凌云山和三江汇流的全貌。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对岸码头乘坐游船近距离看大佛全貌,
缘分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次出发前做足了峨眉山的功课,待下次功课做足,再来深度游乐山。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顺利的结束此次行程,再见,峨眉,再见,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