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爸妈去过的地方比我吃的盐还要多,不论是单位组织的“红色之旅”还是他们的自驾游,祖国的山河壮阔、市井人文他们都感受过,但在他们身上丝毫没有厌倦和淡漠,更多的是对新鲜事物的敏锐和好奇,永远保持着一股可爱的孩子气。他俩,随时随地抖包袱儿,他俩,就是我行走的相声专场。
距离发车时间还早,我妈说溜达溜达去,不一会儿端杯拿铁回来给我:“你不爱喝咖啡吗?我问人小姑娘什么好喝,人跟我说这个年轻人都爱喝。” 我特别不知好歹地说:“妈,我只喝美式。”“我看你长得像美式,人家都爱喝怎么就你不爱喝,不喝我喝!”说着我妈痛快的抬了一口。我爸跟边儿煽动:“上赶着,情儿吧!还假洋,喝咖啡,我只支持东方树叶!”我妈瞟了一眼我爸,“呸!”
后来我自己买了杯美式,喝完后,又把我妈买的拿铁喝了,因为我妈喝了两口说“太腻,胃闹腾”。作为一个“美式续命体”,我最后的倔强就是:我喝的不是拿铁,是妈妈给的幸福。
4个多小时后,抵达威海。潮湿的空气伴着清凉的海风,是我对威海的第一印象。
酒店距离韩乐坊不远,办理入住后,步行至韩乐坊吃晚餐。威海是中国大陆距离韩国最近的城市,所以在这里有很多韩国主题的风情街、餐馆和商超等,大街上的路牌也均为中英韩三种语言,韩乐坊就是“韩味儿”最浓的商圈之一,韩式烤肉安排上!
慕名而来,老板是个东北大姐,热情好客,给我们烤肉,还陪我们唠嗑儿,就差坐下喝两盅了。
听我妈爱吃土豆泥,又多送了两个,这晚饭吃的开开心心,奠定了本次旅行气氛欢乐的基础。
带瓶魔法快乐水回去吧!
崂山不爽,原浆补上。
环海路,国内第一条全域旅游公路。“奔赴山海”这个词,我想是对这条公路最好的形容了。我们只留一天时间给环海路,所以这次我选择走北线,行程轻松,适合拍照。
在地图上大致是这样的线路方向,注意导航要一段一段的导,输入目的地名称,选择走“环海路”。
悦海公园:灯塔、海草房
据说这是一个百变灯塔,过年过节的时候,她会被挂上彩灯,分外美丽。她就这样静静地矗立在这里,面朝大海,观四季变换。
海草房,多见于胶东地区的渔村,以石为墙,海草为顶,古朴厚拙,却又不失童话色彩。听当地人讲,海草具有冬暖夏凉、防虫蛀、防霉烂且不易燃烧的特点,非常适合建造房屋,居住舒适,经久不衰。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海草房已经渐渐走向衰退,如果走环海路的东线,东楮岛那里有成片的海草房(偏原始),金石湾艺术园区(偏商业化),可以选择去看看。
合影喽!
威海公园:画中画雕塑
被国家地理杂志称为“威海之窗”的画中画铜雕。
幸福公园:幸福门、百福图
幸福公园是“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的起点,幸福门被誉为“威海之门”,是威海现代化的标志。站在幸福门的观光长廊上,可以远眺刘公岛。穿过幸福门,地上有一个凸起的圆形锻铜建筑,称为“百福图”。我发现,我比爸妈都迷信,在旁边一直叨叨:“踩踩百福图去,沾沾福气!”最终在我的建议下,我们仨干脆一屁股坐在了“福”上,可谓“稳稳的幸福!”
不得不说,我爸这核心挺行。
海源公园:合庆码头、一战华工纪念馆
合庆码头,一个平淡无奇的老码头,在开海的时候,本地人都会来这里买最新鲜的海鲜。看海也许这里不是最美的,但可以看到很多飘在海上的渔船。对于内陆人民而言,合庆码头满足了我对海滨城市码头市井生活的一切想象!一般9月1日开海,来这里买海鲜就对了!
实拍合庆码头,请忽略没有什么营养的解说。
1914年,一战爆发。中国当时刚结束封建王朝的统治,欲积极参与国际事物,以提升国家形象和地位。在这场战争中,14万中国劳工应征赴欧,进入一战西线战场,为协约国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战期间,英国政府在威海卫招募了约4.4万华工,他们大部分来自山东和河北。这些华工在威海卫完成体检、照相、签订合同等手续,并在这里领取安家费、更换服装、编队训练,最后从营房附近的高丽码头登船远赴欧洲战场。
根据招工合同,华工“作工所有器具等件,均由工局自备”,因此威海卫招工局准备了很多独轮车,随华工一起运往欧洲。这些独轮车很适合在战场恶劣的环境下使用,华工使用起来得心应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战期间,在比利时和法国东北部经常能看到华工工作的场景。为了及时运输战备物资,很多华工要在距离战线很近的地点工作,他们时刻面临敌人进攻的危险,有很多华工死于德军飞机的轰炸。
一战结束后,约有两万名华工被迅速遣返回国,其余仍继续留在欧洲参与战后重建,清理战场、掩埋尸骨,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代价。这些华工在完成合同契约后,大部分被陆续遣返回国。约三千名华工因各种原因留在法国,成为定居法国的第一代华工移民。
东山路,道路两旁种着法国梧桐,很美。
从海源公园这一站开始,往后的景色才是真正的“山海”。一面靠山,三面环海,依山傍水。
拍摄于猫头山1号观景台。肥硕的一只大狸花,横卧在大海中央。
个人觉得1号观景台最美,有三个原因:
1、角度直观,无需凭想象就能看出“大猫”造型;
2、地上的3D画很好看,栩栩如生;
3、我没找到传说中最美的2号以及3号观景台。兜兜转转,走走停停,沦陷在了百度和高德的地图里,最后选择放弃。所以,1号观景台最美,不接受反驳,嘿嘿。
陪你们,浪!
火炬八街,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一条看似走到尽头的路,忽然一拐,正对大海,内心豁然开朗,释然无比。如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微妙之处于此。
海鲜小烧烤走起。这家也是一个东北老板开的,烤扇贝、烤生蚝吃的过瘾,烤鱿鱼特好吃,沿海城市吃鲅鱼馅儿饺子是必须的。老板单给烤的大蒜也非常优秀!服务员小哥也是一个有趣的灵魂,见我们加啤酒,绝句送出:青岛不倒我不倒,雪花不飘我不飘。
大排档旁边有一家咖啡店,打发时间可以去那儿坐一会儿,店内装饰的很用心,吸引我的是那句“我们如此热爱威海”,点了一杯“爬墙虎”,看了场卡丁车赛,实属自在。
《父母爱情——爬墙虎下的浪漫》
预订了火炬八街头排的民宿,房间有些差强人意,但海景不错,特别是晚霞。
“云朵偷喝了我放在屋顶上的酒,于是它脸红变成晚霞。”
没有什么比看到父母脸上的笑更开心的事情了!
夜幕降临,海边小酒吧的音乐响起,没有理由不喝上一杯,特别是面对大海。要有大绿棒子就完美了。
今日份小确幸,是这从百叶窗里钻进来的光给的。
关于刘公岛:
1、门票(包含往返船票)可在小程序“自在威海”或各大旅游app订购,登岛进景区刷身份证即可;
2、头一班船是早上7:30开,岛的面积虽然不算大,但是想仔细的游览,满打满算也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并且回码头的船最后一班是18:00左右,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在岛上住一晚,会玩得比较轻松,看的比较细致,详见我后面的游记吧。
3、刘公岛是禁烟岛,打火机一律在登岛前回收,zippo记得放家。
搏击风浪,勇敢无畏的海鸥。
分享一些干货:
关于住宿: 岛上就2家,【威海刘公岛宾馆】和【刘公岛远方的家农家乐】
前者国营,后者岛上渔民自营。
关于吃:
1、从游客中心出来向东有一条美食街,人均30元吃饱,好吃不贵。
2、东村里有几家渔家乐可以吃海鲜,没去尝试不予评论。
3、刘公岛宾馆的餐厅,我吃过,不好吃。(米饭上来是凉的,我说帮我换一碗。服务员问我“你是要吃热的吗?”我说“是。”这是我从小到大回答过的最没有营养的问题了。)
游览路线推荐:
Plan A 不住岛上:“时间相对紧迫,挑重点看,建议坐观光车。” 必看景点如下:
【旗顶山炮台】(刘公岛的制高点,需购索道票);
【定远舰】(位于东村附近);
【刘公岛博览园】(了解刘公文化、英租威海卫历史、望海楼、抹香鲸标本)
【甲午战争博物馆 陈列馆】(必看)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海军公所】(北洋海军提督办公地)
【动物园】(看熊猫、梅花鹿,个人觉得不带娃的可忽略)
【279号潜水艇】(近距离接触退役的国产潜艇)
【东泓炮台】(火力最强炮台,必看!风景也是绝美的,强推)
Plan B 住在岛上:“东泓炮台看日出,享受宁静的海岛风光,体力好的建议暴走不坐车”
(我的路线分享)
D1 10:30抵达宾馆,办理入住放行李;
11:00上索道,参观【旗顶山炮台】(全程用时约1.5小时)
12:20出索道,去美食街吃个午饭,然后参观【刘公岛博览园】(1小时)
14:30参观【甲午战争博物馆 陈列馆】(1小时)
15:40参观【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海军公所】(40分钟)
16:30参观【龙王庙】→【丁汝昌寓所】→【威海水师学堂】→【279号潜水艇】→【铁码头】(适合发呆20分钟)
17:50刘公岛宾馆吃晚餐。
D2 阴天,看日出计划取消
6:40 岛上运动一下,趁游客登岛前打卡各个“拍照聚集地”;
【定远舰】,真的推荐清早去看,安静的海滩上,仰望这艘“不沉的战舰”感觉特别棒;
早餐过后,到岛上的咖啡店喝杯冰美式,然后暴走【东泓炮台】(40分钟),往返步行4公里左右,沿途风景还不错,能看到高尔夫球场,英商海滨别墅等,观光车在这些地方不会停,所以坐车的看不到。全程几乎没有阴凉,做好防晒。
11:30 退房,带着行李吃个午饭,12:00登船,返回威海市区。(此时大波儿游人才陆续登岛,实现反“高峰时段”游玩)
索道沿途的风景,返程更好看。
佩服我妈这与生俱来的镜头感
旗顶山炮台,是刘公岛的制高点,海拔153.5米,布置24厘米口径克虏伯大炮4门,火力可支援岛上其他炮台,与南北两岸炮台配合,可封锁威海湾南北海口。
24厘米口径克虏伯大炮,炮身长840厘米,有效射程6000米,可全周射击。
索道返程风景。
来刘公岛,至少要了解三部分:刘公文化、甲午战争和英国租界。
海圣殿,了解刘公文化。
汉末皇太子刘民为避战乱而隐居此岛,并与刘母在岛上扶危救难,乐善好施。刘公刘母仙逝后,岛上的渔民为了纪念他们的恩德,便在岛上修建海圣殿,供奉刘公刘母的塑像,此岛命名为刘公岛。
英雄岛上的海疆圣地——中华海坛。
这个展馆展示了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请告诉下一代,守护历史、守护尊严、维护钓鱼岛主权和捍卫海洋权益的重要性。“中国领土很大,但每一寸土地都要守护。”
早在13-14世纪,我国人民就开辟了福建通往琉球的航路,从而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明清两朝派往琉球册封使的历次出使报告中有大量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自明朝开始,钓鱼岛就列入中国的海防范围之内。16世纪以来,大量中外标绘的地图都将钓鱼岛列入中国版图。历史事实证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日本对钓鱼岛采取任何单方面的举措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不能改变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事实。我们强烈敦促日本政府尊重历史和国际法,立即停止一切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以实际行动纠正错误,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中国政府和人民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我们有决心、有能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日本在钓鱼岛的任何图谋终将失败!
望海楼,建于唐代,系登州刺史为迎武则天东巡所建,毁于明朝战乱。楼内陈列我国顶尖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杰作20余件。
坐索道时拍的望海楼。
1898年,甲午战争后的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达到顶峰。是年,英国租占威海卫及刘公岛,分别进行了32年的殖民统治和42年的军事占领。在英租威海卫历史博物馆里,依据当代威海人自国外抢救的历史文化遗产,再现百多年前那段充满悲伤的岁月,警示今人,留戒后生。
《七子之歌·威海卫》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老的海,
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
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
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
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
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930年10月1日,中国正式收回威海卫租界。威海卫重回祖国母亲的怀抱。
刘公岛的鲸馆,收藏的抹香鲸长19.6米、重达50.1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馆藏最大的一条抹香鲸。
就是这个方脸大哥们儿,它的排泄物居然是香的。人们还给它的粑粑起了一个香香的名字——龙涎香。
据说抹香鲸喜欢吃大乌贼,但又消化不了人家的鹦嘴,为了消化鹦嘴,更好的吃更多的乌贼,它慢慢地在自己的肠子里产生一种粘稠的深色物质,就是图片里这玩意儿。玻璃柜还给挖了个孔,让大家闻闻,我看了一眼“排泄物”仨字儿,还是放弃了。倒是路过的小盆友们,闻的都很开心呢,对着这坨便便说“妈妈好香啊!”
标本来了! 你们猜猜这是啥?
上世纪英国海军驻华舰队司令的避暑楼。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陈列馆 (1894-1895)
不朽的海魂。
上台阶后,有一个大平台,可以眺望大海,风特别大,海水特别清。墙上还有讲述中国甲午战争历史的石刻。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决战至船没人尽而后已”——邓世昌
“苟丧舰,将自裁!”——刘步蟾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在刘公岛正式成立。北洋舰队在全盛时期,实力曾誉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八,而当时日本海军在世界的排名仅为第十六位。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日本蓄谋已久的打开了战争的魔盒,开启疯狂的侵略扩张,而当时清政府政治腐败,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这场战役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最终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用日晷计时的方式,将近代史中重要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一一罗列。
“中国守着三万六千里海岸线,从郑和之后就再也没有向大海深处驶去,一个放弃海权的民族必然要在海上吃亏。致远,就是走向大海深处,走向深蓝。可整个民族仍然处在一个浑浑噩噩的病态之中,也许需要一场更惨痛的失败才能让中国醒过来。总得有人用鲜血去警醒国人!”——邓世昌
强我海防,兴我海权。擦请历史的镜子,走好未来的路。吾辈当自强!
海军公所于1887年在刘公岛上破土兴建,1888年竣工。总体布置为三进院落,第一进为“礼仪厅”,用于接待官员。第二进为“议事厅”,是北洋海军高级将领召开军事会议的场所。甲午战争爆发,就在此厅召开了保卫海疆的军事会议,制定了海战作战计划。第三进是营房和两侧厢房,供官兵休息和存放军需品用。
礼仪厅,匾额“威震海疆”,即“威海”地名的由来。1891年和1894年,李鸿章两次来威海校阅北洋海军,曾在此厅内宣读上谕、接见北洋海军高级将领。
议事厅,厅内复原了1890年6月北洋海军军事会议,筹备部署1891年春第一次北洋海军大阅演习事宜的场景。
12位北洋海军将领,提督丁汝昌居首,右侧分别是总查琅威理、林泰曾、邓世昌、叶祖珪、邱宝仁、黄建勋;左侧分别是牛昶昞、刘步蟾、方伯谦、林永升、林履中。
打捞上来的“济远”舰主桅杆,长18米。
“济远”舰主炮,于1986年在旅顺口外海域打捞出水,后存放于烟台捞救局码头。1992年7月25日由烟台运抵威海刘公岛。1993年4月对外展出,是目前世界仅存的克虏伯1880年式大口径舰炮,被誉为“镇馆之宝”。
一百多年前的那场战争,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甲午国殇的奇耻大辱,是刻在中国人心头的一道百年未愈的剜心之痛。倾听警钟长鸣,自砺发愤图强。
龙王庙,清代建筑,由正殿、东西厢房组成。正门前建有戏楼一座。甲午海战中丁汝昌殉国后,灵柩曾停放于此,所以又称“丁公祠”。
戏楼。
丁汝昌寓所,建于1888年。院内有一株百年紫藤,系丁汝昌亲手栽植。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后,丁汝昌携眷在此居住6年多。
每年5月,紫藤花开。这株已静静守候120余年的紫藤,好像一台时光机,把我们带回到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的那段时光。
有些故事,不会被忘记。有些历史,始终被铭记。
威海水师学堂,我国唯一一处有迹可寻的近代水师学堂。1890年建成开学,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兼任学堂总办。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第一届36名驾驶学生毕业,派登各舰参战。次年2月刘公岛失陷,部分建筑毁于战火,学堂停办。
水师学堂建筑遗址,建筑为四面坡屋顶大型建筑,建于1890年,毁于甲午战争。基址大部分被英租时期所建的海军陆战队营房所迭压。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营房(1898-1938年)。英租威海卫和刘公岛期间,每年夏季,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会来此避暑、训练。
279潜艇,R级33型潜艇,潜艇长76.6米,宽6.7米,最大高度达12.85米。1980年下水服役于东海舰队,2003年退役,见证了新中国潜艇事业发展的历史。
参观到279潜艇这里,西线基本就逛全了。天阴沉了下来,往回走。
路过一个训练场,看看海军训练的日常,大小高低各种转轮,别说训练了,我看着都晕。
铁码头,北洋海军的战舰当年就停靠在这座码头上。墩桩采用厚铁板制成方柱,中间注入水泥后沉入海底,非常坚固,现为军事重地,不准进入。
接近下午5点,大部分游人已经开始登船返回市区了。而我的岛上之行仿佛才刚刚开始,因为住在岛上,免去了赶路的紧迫,正好也走累了,找个地方坐下看夕阳吧。凉爽的海风吹在脸颊上,带走一丝丝倦意。上衣被海风吹“鼓”了起来,可太凉快儿了,舒服!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一个自己和自己玩都很开心的人。一成不变的生活里也能找点乐儿给自己,就更别提来到陌生的城市,看不一样的风景了。我享受其中并热爱这种感觉,这感觉真的会上瘾。特喜欢“不求人”给我拍的这张,为了让大家感受到我的洒脱,刻意地还把头绳解了,甩了甩两天没洗的头发,拍完才发现,头绳勒出来的印儿确实很刻意,就这样儿吧!
来吧,带你感受海风!
6:30洗漱完毕出门,宾馆楼梯偶遇已经从东泓炮台遛弯儿回来的老爸,是的,虽然本次我们这个出游小分队只有3个人,但是论热爱运动这件事,依然卷的厉害。我爸一早就出门奔东头儿去锻炼了,我妈可能多睡了会儿,去的西头儿遛了个弯儿,只有我6:20才起,因为前一天暴走近3w步+畊宏女孩1个半小时。此时爸爸的速干上衣已经湿透,跟我说:“那边儿也是一个炮台,今儿没日出啊。”我爸一共说了两句我早就知道的话,嘿嘿嘿。发现自己忘戴帽子了,顺走了爸爸的帽子,我爸还自我嫌弃了一下,都湿了你还戴啊!我跑着下楼梯,丢下一句“7:30餐厅见啊爸。”
刘公岛的清晨,
偶遇从西头儿遛弯儿回来的老妈,给老妈拍照是我最爱干的事儿。
威海=威震海疆
如果住在岛上,定远舰可以第二天一早去看。由于疫情,定远舰甲板及室内区域暂不开放。
全亚洲第一艘按原型1:1完整复制的清代军舰“定远”,同型舰“镇远”。
排水量:7335吨
主尺度:94.5*18*6米
航速:14.5节
主机功率:6200马力
下水时间:1881年
建造:德国
屹立在定远舰旁,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带领的北洋海军战队铜像。
细节太戳心了。此时一缕阳光正射在“定远铁舰,北洋海军”上,中华民族精神永垂不朽,感谢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蹲在定远舰旁边,和他一起眺望大海。这艘静泊海湾的军舰,一直在诉说着他的海洋往事....
早餐过后,我爸说要去西线遛一圈,我和老妈找了家店喝咖啡。一尺花园,一进门就被地上的小花剪影温暖到。
巧克力蛋糕搭配冰美式,幸福。
“乔阿姨”年轻的时候就在咖啡厅工作过,梦想呢就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店。
甚至那会儿把店名都想好了,叫“好来屋”。(一个多么有想法的女人啊!)
但因为生了我,得养我,就没有什么富裕的钱了,就一直没开成。(现实让人忘记理想啊!)
但是乔阿姨一直把这种比较小资的理念带到了她的生活里,不管是家里的装修风格,还是家具的选择,包括房间的布置,处处都体现着乔阿姨的讲究。热爱生活,精心布置生活,一直是乔阿姨所追求的。
所以当她一踏入咖啡店的大门,店里古朴而清幽的装饰令她目不暇接,看得出来她对这里的喜欢。
九点来钟的刘公岛,游人依旧熙熙攘攘,趁人不多,去东泓炮台看看!往返步行4公里。比起西线,东线的景点比较少,但沿途风景很棒,可以看到高尔夫球场,海滨别墅等,顺着石灰路一直走即可抵达东泓炮台。
东泓炮台位于刘公岛最东端,由北洋海军聘任的德国工程师汉纳根设计,于1891年建成。炮台设有1880式24厘米口径德国克虏伯大炮2门,甲午战争期间,增设12厘米克虏伯野炮4门、8厘米克虏伯野炮2门、7.5厘米克虏伯野炮3门。该炮台与南口中央的日岛炮台、南岸海防炮台构成交叉炮火,控扼刘公岛东部海面及威海湾南口。甲午战争威海卫战役中,重创日舰多艘,炮台设施遭到南岸日军炮火的严重毁坏。该炮台是威海现存甲午战争海防炮台中的代表性遗址。
该炮是德国克虏伯炮厂制造的1880式克虏伯后膛炮,24厘米口径、35倍身长,360度射界,最大射程达万米,是当时最先进的海防大炮。甲午战争刘公岛陷落后,东泓炮台大炮被日军掠走。眼前这个是1:1复制品。
刘公岛保卫战 (摘自景区解说)
1895年1月30日,日军发起威海卫战役,南岸炮台失守,炮台资敌。
2月2日,威海卫城陷落,北岸炮台守军溃散,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派敢死队炸毁了北岸炮台,刘公岛陷入日军海陆重围。
自1月30日至2月11日,北洋舰队刘公岛各炮台浴血奋战,击退了日军八次海陆狂攻。日岛炮台、东泓炮台和南嘴炮台受敌最烈,守军前赴后继,炮位上血肉模糊。率兵防守日岛炮台的“康济”舰管带萨镇冰身先士卒,顽强抗敌,战至2月7日炮台中弹被毁,才奉命撤回刘公岛;当天,鱼雷艇队出逃,“靖远”舰被击沉,刘公岛形势更趋恶化。
2月5日夜,日军鱼雷艇进港偷袭,“定远”舰遭受重创;
9日,丁汝昌下令炸毁“定远”舰,以免资敌;
10日,右翼总兵、“定远”舰管带刘步蟾悲愤自杀。
11日,传来援军不至的消息,刘公岛弹尽援绝,部分兵痞逼迫丁汝昌降敌。丁汝昌见败局无可挽回,宁死不降,于12日凌晨以身殉国;护军统领总兵张文宣、署理“镇远”舰管带杨用霖相继自杀殉国。海军水陆营务处道员牛昶昞假借丁汝昌的名义起草投降书;
14日,牛昶昞代表刘公岛守军与日军签订了《威海降约》。
2月17日,日军登陆刘公岛,威海卫基地陷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12点半,吃过午饭登船回码头,这时坐返回路线的游人很少,几乎不用排大长队,船程约20分钟。
天晴了很多,船渐渐远离码头,驶入大海中央,海风吹的依旧舒适自在,回望整个刘公岛,见北山冈上的松林之间矗立着北洋海军忠魂碑,它面朝着大海,像一柄巨剑刺向蓝天,象征着中华民族保卫祖国,反抗侵略的勇气和决心。致敬先烈。
刘公岛,中华民族梦碎与梦醒的地方。知耻者勇,善败者生。
下午1点,出发去荣成,车程约1个半小时。记得和师傅说走“滨海大道”,路两边可以看到“大风车排排坐”哦。
抵达,简单说下荣成:
所属山东省威海市,县级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被誉为“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这次选择去成山头看看,虽然这个季节几乎看不到日出(水气太大),但是对于那块“天尽头”的大石头还是充满期待的。是在酒店露天平台上拍的,先开始以为刮的是沙子...后来发现这是雾气。流动的雾。
因为现在还没开海,所以海鲜种类相对没有那么丰富,大多是以养殖的为主。不过很开心的是,有老爸爱吃的大海螺,在威海市区一直没有找到,这下老杨头儿可吃过瘾啦,哈哈。渔家乐的老板娘手艺也超棒,鱿鱼炒的鲜美可口,特别下饭!老板自家大柴锅蒸的山东大饽饽,真的很哇塞!楞大个儿,我们仨根本没吃完,打包走了回酒店可以当夜宵,就啤酒,哈哈哈哈。
喝酒不喝白,感情上不来!威海卫,了解一下。顺口儿,美!
就是它!山东大饽饽,碳水界的天花板啊!
老板人特别好,超级实在,因为知道我们住的地方不好打车,还专门接送我们,真的太感谢了!晚饭回去的路上,雾里看路,看不到路。老板淡定从容,早已习以为常。再次感谢老板送我们回来。
成山头风景区 干货:
关于景区:
主要分人文和自然两大部分,人文景观主要集中在西侧,从景区入口进入开始参观;
自然景观(天尽头、海滨栈道等)从景区的出口(东天门)进入比较近。
关于住宿:
如果是自驾出行,建议住附近的渔家乐,经济实惠;不想走太多路的,可以把车开进景区,抵达距离景点更近的地方。
非自驾,且只对自然景观感兴趣的,推荐住“成山头精品M”,酒店就在东天门旁边,早起来溜达着就进景区了,超级方便。
做了一张糙图,凑活看。
早上八点,雾气腾腾。
这里的小花朵可能是天天“汗蒸”的缘故,朵朵鲜!
进入景区大门后,看到“走天涯”这个牌楼就是海滨栈道的起点,这个栈道非常值得走!
海滨栈道,我给它起了一个新名字:观澜栈道。照片做了“除雾”处理,不然真的啥也看不到。
石头缝儿里的小松柏,好有型。
终于到了“没有准信儿的石头”——天尽头。
为啥说没有准信儿呢?因为它改了好几回名字。
天尽头→天无尽头→好运角→天尽头。
有这么一个传说,说秦始皇那会儿东巡来到成山头,第一次来说这里是“天之尽头”,还让李斯手书“天尽头”,立了石碑;第二次又来但回去不久就驾崩了,然后民间就流传着这成山头对有名望的人不吉利,结果景区在2005年的时候,也没和人秦始皇商量商量,就改了个名字——“天无尽头”。
后来又觉得不出彩儿,就又把“天无尽头”改成“好运角”。结果又被人说抄袭“好望角”。
琢磨来琢磨去觉得还是“天尽头”有历史意义(秦始皇:就是~!),景区又改回了“天尽头”,然后在旁边立了个石碑“好运角”。
不管它叫啥,我觉得这块屹立在大海中央的石头真的挺酷的。
阴天大雾的时候更酷,不用滤镜就能拍出黑白片。
这能见度,海鸥抢小鱼都撞脸。
成山头,是中国海岸的东极之地。天尽头,不过是幸福的陪伴无尽头。见者幸福永久。
回威海市区途中路过那香海景区,早就听说这里的沙子很细软,适合玩水,拍照打卡。
回到威海市区,天终于放晴了,这么好的天气想再到处逛逛。
#山东人到底对馒头有多爱# 两层楼的超市,我想买个第二天赶高铁的早饭,楞没发现卖面包的地方,街面儿上的面包店都少,一水儿的馒头。
庆会楼,平日会有韩国传统演出、中国国粹京剧及山东吕剧等演出。晚上来,夜市特热闹。
在威海的最后一晚,找了个鲁菜家常馆吃饭。生蚝摊鸡蛋第一次吃,真的比香椿摊的好吃!海味儿十足,还肉头儿!
酒足饭饱,回酒店的路上看到了火烧云,想到在火炬八街那晚的红日,老天爷对我们真不薄,短短的几天里换着样儿的让我们欣赏美景,碧海青天、乌云密布、红日初升、晚霞绚丽、大雾迷途......
知足而常乐,常乐即幸福。
明天就要回家了,5天的威海之行虽短暂,但足够在和爸妈一起相处的回忆里加上快乐的一笔。往后余生,多陪陪那两个陪自己长大的人吧,他们教你走路,教你说话,喂你吃饭......当他们开始慢慢变老,玩儿不转导航,也弄不明白行程卡和绿色健康宝的时候,多些耐心,就像他们当年不厌其烦的给你擦鼻涕泡儿,换尿布一样,好好陪陪他们,好吗?
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健康,平安。
我们还会再来的,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