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旅:从重庆到武汉的沿江远行

作者:愉悦STOP 显示图片

      高考完的日子总是显得迷茫。学业、疫情……种种禁锢着自由的因素在这段日子里消逝得无影无踪。重庆,作为一个与我所在城市极为不同且疫情管理较松的存在,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的目标。做攻略时我偶然看见了长江游轮的相关信息,因此,一场横越长江的狂野计划在我的脑海里产生……
      就这样,我约上两位老友,乘着考后的余兴,踏上了行程。








      列车从柔美的水田开进群山,我们的旅途正式拉开序幕。

      抵达重庆时,已经是深夜了。月光在远处勾勒出高山的轮廓,像在说着:这是山城。
      打车时上层楼去打的经历也给了我个下马威,8D都市不虚此名。麻烦之余,我却因这个截然不同的环境感到无比的兴奋。





     到了白天,我仰头望见空中的轻轨,真正开始被这城市的魅力所吸引。


      我们的第一站是磁器口。
      晴空万里之下,这座城市的温度显得过于热情。我们简直能感受到向上蒸腾的热气。不愧是四大火炉之一……



  外围的古镇是新建的,给人一种清新感。









      在一个广场上,许多鸽子跟人一样在乘凉。即便走到它们旁边,它们也不会离开那一片难得的阴凉。





      走进老街,历史的活力在一砖一瓦间焕发。道路两旁的商贩用重庆话招揽着行人,红油火锅的香气也慢悠悠地钻进每个人的鼻腔。这股味道或许就是最好的招牌。



      磁器口,始于宋代。“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全拜这里的地理优势所赐。巴渝文化在石板街上生长,构成了这个“小重庆”。
如今,站在古代的渡口前,早已没有往日来来去去的商船,只有静静流淌着的嘉陵江。


      往古镇深处走,一座宏伟的山门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抬头用手机拍时,明亮的光线射入摄像头,拍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拾阶而上,古朴感扑面而来。
  感觉每一级石阶都有它的历史。


      典雅、庄重的建筑风格深得我心。在大殿旁耸立的古塔却打破整齐的建筑布局,营造出一种灵动的感觉。





      宝轮寺,也是渝城的名刹之一。明朝靖难之役后,朱允炆被他的叔叔夺去皇位。应天府的大火中,却没人找到他的尸体。据说他就曾流落此地,过上了默默无闻的僧侣生活。




     仔细观察,寺庙主体建筑很重视飞檐的设计。檐角高高的抬起,很有地方风味。


  庙内也是郁郁葱葱的。或许这就是山城吧。

      按地理位置来看,渣滓洞离我们最近。我便选择这里作为下一站。这里的旅游专线也很有意思,只不过一程就要十块钱,有点贵了……



因为是红色路线,大巴内的风格主打红色,却不落俗套,别具一格。






      渣滓洞,一座臭名昭著的监狱。因曾在此被关押的革命志士罗广斌、杨益言根据自己经历写成的《红岩》而闻名。
      回想起我看《红岩》的时候,还是初中时。踏入大门,历史的沉重感大山似的压了下来。刑讯室、医务室……书中的故事在我脑海中重新展开。一间间狭窄简陋的牢房里,志士们的名字和相片被展示在了他们原本的床位。他们有的微笑,有的坚毅,但也有的因过早成为烈士而连照片都没有。陈列厅里,他们的手迹还在向我们传达着一股令人钦佩的骨气。
      渣滓洞不大,却是他们很多人长期的一片天地。透过铁丝网,历史泛黄的记忆又变得鲜明了起来。

     坐落在附近的白公馆也是关押志士们的监狱。蒋介石曾住在这里的别墅里,而爱国将军杨虎城、最年轻的烈士“小萝卜头”在此就义。


      苍翠的群山中,胜利的号角下,他们的死难之地终究变成人们瞻仰的丰碑。




     看似漂亮的洋房,内部却是黑暗糜烂的监狱。数十年后,人们在此,只会向那些为了崇高理想献身的英雄致敬,而非只手遮天的权贵。

      天色渐晚,我们也该回到市区了。于是我们来到重庆的中心地带——解放碑。



     解放碑,是为纪念抗战胜利的第一座纪念碑。半个多世纪以来,它见证了重庆的发展。到如今,这里已是重庆繁华的中心地带。


     之后赶去吃重庆火锅,沿途就经过了八一街。回想起来,没进去吃点什么还是有些遗憾呢。


      重庆的火锅,口味麻辣。抱着对自己忍受程度的保守见解,我们当然选择了鸳鸯锅。红油汤底香气四溢,大家的脸庞也在火锅的蒸汽中慢慢变红。鸭肠爽口,毛肚弹牙。一杯杯酸梅汤对于舌尖的灼烧感也只是杯水车薪。等到饱腹后,还发现团购的三人餐里尚有几盘菜没下锅。性价比还是不错呢。


      店门口便是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当年,残忍的日军对我国的陪都重庆实施了多次惨绝人寰的空袭。如今这里的地底下,又埋着多少无辜的冤魂?转身看去,街道车水马龙,灯火通明。如果没有前人的牺牲,有怎来我们今日的欢愉呢?这便是我站在门前的随想。



      在去坐两江游轮的路上,不经意间看到了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的旧址。有点意想不到……不过这也佐证了当年的重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程度。

      重庆,是中国四大夜景观赏地之一。而两江游轮则是观赏的最佳平台。所谓两江,即嘉陵江和它最终汇入的长江。来了重庆,不可不体验一番。


      游船缓缓行驶,在大江上略过重庆繁华的万家灯火。一座座地标建筑在我们的头顶出现,一阵阵柔和的江风从我们的脸颊吹过。











    灯火璀璨,万家通明。
    在游轮面前,重庆将她现代的美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

     说起重庆,无人不会想到洪崖洞,我也如此。作为明代的古建筑群,它却因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而闻名于世。


      游船一经过洪崖洞,《千与千寻》的音乐骤然响起,仿佛将要驶入那个奇幻的世界。









      本地人告诉我们,看洪崖洞,最好还是在船上。但抱着“不到洪崖洞非好汉”的心态,我们还是“挤”进去了。游人将这里堵得水泄不通,夜间的高温把电梯等待间化作蒸笼……层层楼阁皆为商户,毫无疑问,这个地方已经过度商业化了,实在是失策了啊!






      在回酒店的路途中看见一家装横独特的手打柠檬茶店,貌似此地独有。口感够涩,性价比超高,也算意外之喜了。

      第二天的第一站选在了李子坝。这一天的高温同样难熬。




      沿途看见一个由防空洞改造成的消防站,很有创意。




       走不了多远,便能看到三层马路的底层。第一个穿楼而过的轻轨景观。列车穿过平凡的居民楼,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因为发现路标上写着史迪威博物馆就在附近,我们便起身去寻找它。可惜,到达门口时才发现这里因疫情关闭了。不过,一个转身也能带来发现。


      那便是民间成立的飞虎队博物馆。门前的美军飞行员门神过于抽象,但以描述的那种好笑。


      这个小小的馆里除了我们之外没有游客。展品不多,可惜的是,里面的文字描述有一些错误。但民间博物馆也无法让人强求它的精准度。为爱发电建成的馆已经很不容易了。


  偶遇重庆谈判旧址。



      还在前往李子坝观景台的路上邂逅了一座很清新的建筑!




      观景台不大,却挤满了游人。大家都在抬头等待,那个轻轨穿楼而过的瞬间。下有鲜艳的涂鸦,上有科技感十足的列车,这一切构成了这幅朋克风格的场景。
      稍作停留,我们继续进发。

      重庆有个缺点,那就是大多景点内没冷气。我们只有在轻轨车厢里和地下隧道中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


      在前往博物馆的路上有段非常长的隧道,像是地下防空洞一般。隧道里没有他人,留足了一片酷酷的宁静。


  很宏伟的政府大楼!


      重庆三峡博物馆的体量庞大,体现了它作为国家级博物馆的分量。走进去,外界的高温随着冷气消散。我们好像有了这冷气才活了过来。


  很喜欢建筑的穹顶设计!


    冲击力强大的夔塘峡壁画(虽然是现代作品)。


  已经看不清脸部的佛雕。


  有些诡异的傩戏面具。


  远古的神秘岩刻。



      当我明白这是原来三峡上的一块摩崖石刻时,我被深深震撼了。照片很难表示出一整堵墙都是同一个古代书法作品的恢弘气势。风雨和岁月在它上面的痕迹,更显它的苍劲雄浑。


      关公的胡子有点出戏了。没想到古人会用这种方式替代胡子的雕刻。




  奇异的纹路。



      他很快乐。我看了他也很快乐。每个人看了他都很快乐。



       这两根柱子的放置也很出彩。好像是让游客走上殿堂一般的设计——而它们原本就是古代三峡寺庙的柱子!很好的利用了文物的形象设计布局!

      人民大礼堂就在博物馆的正对面,典型的中轴线布局。






      建筑的规格十分庞大,宛若一个西南天坛。但实际上,它是一座新中国成立后的建筑,在这召开了确立重庆为独辖市的重要会议。可以说,这是对每个重庆人都有深远意义的建筑。



      非常精致与壮观的钢架穹顶,满满的工业风!据说还能因需求上下伸缩一定距离。




  在座椅间追逐光与影的和谐。


      有些苏联风格的老走廊,梦回五十年代。真的很喜欢这种不加修饰的复古。


      不过有个缺点就是:内部的空调不开。里面其实还挺闷的。



      一张全景图,有些歪了,希望能让你们感受到这里的宏伟。



  只在老电影里才能看见的窗景!






  光的艺术。



  外围的中式设计也很有趣。


  放大了一些,这个角度也是我很中意的。

      接着我们出发前往中山四路,下车时却先看到了周公馆。


  然后……又误入了曾家岩。


      这里就在周公馆旁边,是国民政府警局旧址。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一栋咖啡馆了。原来的建筑风貌保存良好,也使这里变成我见过氛围最好的咖啡馆。


  咖啡馆的王牌机位!


  旧时光般的光影。






  总体来说,是栋精美的建筑和宝藏机位呢。


      一旁的周公馆是周恩来曾经在重庆的故居,内部简朴而优雅。一些推动历史进程的瞬间就在这里诞生。


  老建筑里的光影是很有意思的!


      中山四路也算重庆的老街了。中西结合是这里的艺术特色。此外,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走起来很舒服。



     《少年的你》取景机位。
      中山四路不长,我们走完便去寻吃去了。


  云和蓝天。


  车厢内一景。


  偶遇艺术馆!


    体验重庆的串串!吃撑了,感觉像变种的火锅!


  市中心一景。


  在公园里摆神秘字符。
(Fa ♂q)

      因为下午要乘船离开,我便选了山城步道作为最后一站。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以重庆老巷子和城墙为主题的山城步道,在历史的底蕴上绝对能代表重庆。在这里,我们才感受到了山城之魂。



      和明日方舟将进酒活动的风格奇似!打破次元壁力!



  还能远眺嘉陵江景。


  极具生活气息的小巷子。



      拾阶而上,密集的老式居民楼和绿荫构成了一切“山城”的元素。


      这里实际上是个冷门景点,所以人并不多。沿着古代的城墙悠悠地漫步,也是件很惬意的事。



      于是我们逛到了仁爱堂。作为曾经的教堂和医院,如今只留下了残垣断壁,令人唏嘘不已。


  新角度的尝试!


      昔日的教堂和医院已经成为陈迹的。在这片荒野上,只剩下野蛮生长的植被与宁静。


  一条地下通道,不知走下去会有什么发现呢?



  很阴凉的地下空间!有一种地牢探险的味道。




      这里还有七八十年代的建筑,都被改造成了创意商铺。年代感很强。


  老街生活景。



  抬头仰望,市井的一线天空。



      去了重庆那么多的地方后,我只想说,山城步道最山城!
      下午,我们便登上预定的神女二号,准备出逃重庆。



      经过一番路途,我们在下午到达了朝天门码头,顺利登船。


      船在晚上才起航,我们在房间阳台上像这座过于火热的城市告别。



  像裤衩的朝天门广场。



  夜间,舟行江上,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船内的环境还是不错的,旅程新的篇章也就此掀开……



      一大早起来,船就已经停泊在丰都了。船上今天安排的景点是双桂山。可惜的是,同行的B君中暑病倒,只有我和X君上岸了。


      很雅致的山门,看见它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山区了。


  林翳四布,甚是清凉。


      双桂山以文化闻名。中国两大东坡祠,一个在我之前的游记中提到过,另一个就在这里。三苏曾在此地停留,并留下了不少的诗篇和碑文。如今在这还能发现他们留下的真迹。


      而这里还有座孔庙。在古代,修建孔庙并不是想修就修的,而要经过中央朝廷的批准。双桂山能建造孔庙,足以体现它的文化地位。


   历经沧桑却依旧鲜艳的古壁。
   据说这里附近的石雕还是吴道子的作品。


      雅致的古代钟楼,我们还上去撞钟了,钟声回荡百年,传来历史的回音。


  异常讨人喜的活泼狮子,总是令游人捧腹。






      船缓缓驶离丰县,天色也渐渐暗了,湖光山色,光影和谐。



      船经过忠县,这里的夜景同样繁华,却淡了些杂乱,浓了些平和。




  当夜,江上对酌,彻夜长谈,也是件美事。

      船上第二天,我们抵达奉节。今天将会看到三峡中的第一峡——夔塘峡。穿过夔塘,三峡之旅才算真正开始。


      上岸,进入夔州古城。今日的目标便是那一座扬名天下的古城——白帝城!


      三峡大坝修建前,这座城门本在原来的镇子里。由于担心被淹没,便全部被迁移到了岸上。可以说是现实中的“愚公移山”了。


      长江到此处也变得开阔,随意一处江景都是雄浑壮阔的,远远眺望,也令人心旷神宜。


  惊现小型军舰!


      白帝城,是长江至关重要的军事要塞。西汉末年,公孙述在此建城称帝,故有“白帝城”之名。但说起真正让它名传海内外的故事,还是刘备托孤白帝城的故事。这也让这座古城被罩上一丝悲剧色彩。



      非常华美的大门。这里也成为了白帝城的标志了。


  长者真迹!(➕1s)


      红墙绿树,让我想起了成都的武侯祠。两者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与蜀汉息息相关。



      白帝庙里有个托孤堂,其实只是个纪念性建筑。当年刘备托孤的地方已经沉没水底了。但对于一个三国迷来说,看到这些还是不禁感慨万分。


  非常简朴的壁画。


  伸手就可触及的古代石碑。


  红黑配色牌匾,不知怎的还挺戳我好感。


      有几百年历史的关张塑像。有趣的是,文革期间二人的头都被砸了下来,如今的头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令人头掉的地狱笑话。



      白帝城里还有条古典的回廊,上面挂满了游人的祝福和希望。每当风起,铃响,我的思绪就被带到不同的时空,仿佛看到之前的行人满怀希望,在这系上自己的祝福木牌。


      白帝城,被评为中国诗城。为什么呢?李白曾在白帝城下远望白帝城,写下了著名的“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句。在这之后,当他重回故地,又写下了不少诗篇。诗圣杜甫也曾流落白帝城。也是在这里,他完成了他人生中几乎一大部分的诗歌创作。而白居易曾在此做官,修建了竹枝园。他流传后世的《竹枝词》便在此创作。这便是白帝城的文学厚度。


  雅致的红楼间,是中华辉煌延绵的文脉啊。


      到达三峡第一峡——夔塘峡!杜甫面对雄伟的峡谷曾写下“夔门天下雄”,这里在古代便是奇险之地,所以在此筑城,把控长江的咽喉。



  十元人民币取景地!解锁成功!


  回到船上,我们便开始穿峡而过,前往巫山。



      由于狭管效应,江上的风很大,刮去了正午的酷暑。
      然而,病倒的B君发烧了。情急之下,我和X君决定放弃去小三峡的机会,带B君去巫山县的医院。由于只有几个小时时间,我们时间紧迫,虽说船上不负责的庸医几次想得过且过的去社康(他根本不了解疫情下社康不能开退烧药的制度),被我吼了一句还是终于坐上了去医院的车。因为疫情期间发烧是个非常时间,我们的求医之路也遇到挫折。幸运的是,好心的保安和护士帮我们绕过了些不人性的程序,买到了药。我们便急匆匆地赶往码头。最终,我们掐着点到了。


      在坡上,看着艳阳下的绿草地,解脱、释然就像热气一般蒸上头,给我一种恍惚感。


  船笛鸣起,游轮也悠悠开动,继续向东。



      在穿过夔塘峡后,航道的两岸陡然变得险峻起来,这便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峦叠嶂,隐天蔽日”,这便是三峡的魁梧所在!


      正值夏季,天暗的晚,山间的明月也爬出了山头。但这只是巫峡的开端罢了。



     “巴东三峡巫峡长”,作为三峡中最长的一段,这里被各类奇闻传说笼罩上了神秘的色彩。最著名的便是“巫山云雨”这一风流传说。传说中楚国先王游经此地,遇到一女子请求侍寝,一夜缠绵后,方知是巫山神女。这与巫山神女在这呼风唤雨的传说结合,使得“巫山云雨”在后世也指男女之欢。

      到了深夜,船行山间,看着月亮慢慢从黑夜中再现芳容。我这才体会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意思。






  一轮明月挂山头,三两好友同举杯。


      在船上吧台点了杯长岛冰茶,也算是第一次尝试真正的调酒了。



      当船快到秭归时,我们两人在甲板上听到了奇怪的叫吼声,像个汉子在惨叫,却很有规律。我们两走到船边,仔细分辨声音的来源——那声音是在峡谷中回荡。我想起《水经注》中关于巫峡会有“属引凄异,哀转久绝”的猿鸣,确信这就是猿类的叫声。其后,又有接连不断的“唔——”的叫声传来,一下子把传统文化中猿鸣“悲”的色彩冲淡了,反而很好笑。
到达秭归后,我们才算真正离开了重庆的范围。



      一早起来便看到这番景象。温和的晨光透过白云照射在广阔而清澈的湖面上蒸起濛濛的水雾,一切都是那么和谐。



      之后,我们坐着老式的缆车上岸,准备离开秭归港,直奔大坝。


  有种EVA风格的分级船闸!



  站在远处,大坝的宏伟才能让人感受得到。


      仔细看的话,闸门两边水位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库区在蓄水的原因。



  观景台的设计也有一种端庄感。



  想到了地理课本的封面。



    用来维修和卸货的超级工具,视觉冲击力很强。




  走近看大坝,就像走到长城脚下似的。


  进行一个暖色调的尝试!



      在观景台上遇到一只猫,只黏着我一个人,还在我脚边趴下了,感觉运气很不错!




      出了大坝,我们来到了市区。这里沿江的风景很宜人,有种令人舒适的氛围。


  在一家小店里吃到了很好吃的凉面!


  坐上车赶往高铁站,下一站,武汉!


      我们下午四点就到了,在酒店叫了外卖休息休息之后,开始准备晚上的行程。




      在很多城市里都有江景、海景。但这里却给我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后疫情时代罕见的人间烟火味。江边游人来来往往,可是不拥挤。有坐着聊天的,江里游泳的,放风筝的……感觉就像回到曾经的那个没有口罩的夏天。一眼望去,长江上灯火璀璨,江边人情温暖。
      不过江上飞舞的蝙蝠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这座城市三年前受到的苦难,感慨不已。


  无敌透视()!

  以及手持的延时摄影()……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便是毛主席诗中所描绘的长江大桥了。作为第一座跨长江大桥,它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是一五计划中最著名的交通成就,纯钢架结构的工业美学至今大方光彩。如今,绿皮火车仍然会在上面通过,阵阵轰鸣声将我带回了那个人民的十年。


      在附近找黄鹤楼观景机位的时候,不小心走了条没几盏灯的小路,我们觉得有个看不清的建筑在路旁,一开闪光灯,竟是陈友谅的墓!黑灯瞎火里撞到古墓,不得不让我们心头一紧,便匆匆逃离了……
      没想到这元末枭雄竟然就葬在了这么个地方……


  在大桥的辅桥上,就可以看到黄鹤楼了!


  月亮也升了起来。


      一条很有生活气息的石阶,然而仔细一看,原来我们走到了陈友谅墓的上头了……心头又一紧……


  一些街头夜景。


  在罕见的灯光下能拍出的蓝调黄鹤楼!



     黄鹤楼与月亮凑到一起,只可惜我没台单反,不能把这种难见的美景更好地拍下来!

      B君在去医院后身体好转了很多,但还是决定提前回家修养,一大早便坐飞机回深圳了。我和X君则继续我们疯狂的旅行。


  来了武汉,就来碗热干面开启新的一天吧!








      我们先到了江汉路。这里主要以近代洋楼为主,就好似广州的沙面,上海的外滩一样。走在昔日的金融中心和如今的新建筑中,新旧风格不断碰撞出艺术的火花。


    看到那个标志性塔楼,就说明我们来对地方了!


      走进去,民国时期的风格极为突出,彷佛走进了那个年代的税务机关。


  日光,依旧照射在工作台上。
  只不过再没有工作的人了。


  大圣杯!可惜不能展开圣杯战争()


  貌似还可以使用的老式电梯,带手刹的真货!


      还有超级标志的塔楼,整点时还会想起《威斯特敏钟声》,那声音会在整栋建筑里回荡,让我有些神离了。


  一些光影。


      还在窗台上看见了军舰!(然后我们就直奔这里去了)


  正对面的老洋楼。


  感觉这样更能体现这组雕像群的冲击力。

  为了看军舰我们便赶往江滩。



  沿途的一些建筑。



  看样子是艘导弹驱逐舰。



  看见炮台了!



  舰首。


      感觉这里总体上不如武昌江滩,但看到了驱逐舰还算是不虚此行了!


  接着我们来了黎黄陂路。



  一些很有格调的老建筑。



      在八七会议旧址下面有个超好喝的汽水店,里面还能自己搭配着喝。


  竟然有YMCA事务所。


  漫步在保留完好的建筑群中,感觉很放松。


  然后我们来到了武汉中共中央机构的旧址。


  当天最爱的一张街景照!





      在典雅的外观内,革命风暴的一个中心曾在这里诞生。多少华夏的英雄儿女曾在这里为了人类的未来挥洒着自己的青春。这是我们不该遗忘的精神,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向那些志士们致敬。


      武昌,是武昌起义爆发的地方。就在这里,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勇士们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



      非常庞大的巨构建筑,红色的V象征着胜利,这种搭配的视觉冲击力很强。


      巨型浮雕的一角。整体上看气势恢宏,在局部也有精致的细节。


      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被无限放大,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辛亥革民博物馆不以藏品见长,却以布置为胜。灯光与阴影的交错随着历史的脉络,由压抑到爆发,更让人能切身感受到时代的动荡感。



      这个建筑,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历史课本上第一次出现的起义军政府就在这里。在优雅的红砖墙前,那些推动历史进程的人们早已离去,只留下沿路盛开的花朵和鸟儿的歌声。

     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登上黄鹤楼。最后想了想,还是决定登上这千古名楼看一看。


      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号称“天下第一名楼”,黄鹤楼在中国可谓人尽皆知。始于三国,多次被战争破坏和后人修缮,如今的黄鹤楼早已离开原址,主体上都是八十年代的产物,只有它的金顶传承了下来。尽管如此,它响当当的名号还在吸引着无数游人来膜拜它的风采。


      子曰:“君子登高必作赋。”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登临此地,感慨激昂。鲍照、阎伯理、李白、白居易、岳飞……数不清的风流人物在此留下的诗篇传唱千古。最出名的便是崔颢的那首《黄鹤楼》了:
      昔人已辞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远望晴川阁。


  还喝到了黄鹤楼柠檬茶,味道不错。


      黄鹤楼,经常被一般的游客所贬低。但在我眼中,它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近乎无敌的开阔视野和地理位置。登上楼顶,武汉的繁华热闹一览无余。实在是最佳机位。


  楼内光影。



  引人入胜的壁画和漂亮的顶阁。


 蛇山与市区的合影。很不错的视角!


      站在地下抬头仰望,黄鹤楼层层的飞檐向上勾起,正像一只准备飞起的仙鹤,在庄重中保持着灵动。







      黄鹤楼在整体上还是雄伟壮观的呢,对得起古今中外的人们的赞誉。


  利用圆形门作为取景框的尝试。



     黄鹤楼园区内的公园设计也很不错,生机盎然。


  游完黄鹤楼,我们也准备回酒店了。


      一顿团购下来六块不到的晚餐:一碗热干面和一杯冰米酒。这里的吃喝比好多城市都良心多了……


  当天的绝赞晚霞。



      喝到了在其他地方都很稀有的茶颜悦色!比起很多奶茶店的价格来说性价比超高。

      这是我们旅途的最后一天。因为下午就要坐高铁回深圳了,我们决定上午去最后一站:湖北省博物馆。


  前往德国(雾)。


     到了省博的地铁站,感觉连装横都不一样了。很有古典的气息。



      块头很大的博物馆,感觉里面的藏品也是重量级呢。


      我们先到了乐器展厅。在此之前我还没见过以中国古代乐器为主题的展览。


  经典编钟。


  你以为我是鹿?其实我是鼓……


  好瑟()!


      接着我们来到了湖北省博物馆的重量级展厅:曾侯乙区。在这里就能看到国宝曾侯乙编钟了。




      这件青铜器外部的装饰的精细程度让我有点吃惊了,我也想要()……



      以上这些都属于古人的食器。春秋时期的贵族在这方面是很讲究的。



      然后便是这个展区的主角:曾侯乙编钟。湖北省博物馆就以编钟作为自己的标志。规格确实比想象中大太多了,到现场来看的视觉冲击力比在书上看的强多了。


      这些一块一块的东西其实也是一种乐器,叫做“磬”。


  非常,非常,非常精致的编钟底座。


  楚地以漆出名,这便是东周时期的漆器了。


  你想看看金杯吗(大雾)?


  很漂亮的漆纹!但是这是个棺材呢。


      然后我们又来到另一个重量级展厅。它的名字就已经告诉了我们谁是主角了。


      越王勾践剑!中国古代兵器的巅峰之作,数得出来的名剑之一。开创称霸大业的勾践所用的剑,到现在都还锋芒毕露。作为馆内的招牌国宝,它周围被游客围得严严实实,而它却静静地在灯光下闪烁。上面的花纹和铭文都昭示着它所蕴含的工艺水平之高,不愧为王者之剑!




      在这之后我们去看了这里的编钟表演。音乐和舞蹈都很吸引人。而最后的《欢乐颂》中西合璧,堪称好活。





  数不胜数的青铜器,逛了半天还走不出春秋。


  然后就是楚国特展了。


   戳啦!是戟把矛(大雾)。



  货真价实的楚军铠甲!




  很素雅的布帛画。



  梁庄王和他的有趣收藏。


      抗疫时期医护人员的签名,看见这个鼻头不禁一酸。


    老馆正面图。
    吃完饭,退完房,我们急匆匆的赶往武汉站,掐着点乘上了回去的高铁……

     这是一场够狂的旅行。一路从西向东,经历了很多完全不同的城市生活。遇上过好事也碰上过难题,在一路上打开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挥毫至此,更觉不虚此行。

1⃣️重庆的夏天非常热,不到八月后最好别来。
2⃣️在重庆吃饭是可以点微微辣的,不要勉强。
3⃣️导航会在重庆的一些地方失灵,注意观察身边的建筑和路标。
4⃣️小摊子的味道有时会更正宗,但要确保你带了肠胃药,否则会变成喷射战士。
5⃣️缆车要提前一天就买好票,而且人很多,不是很建议尝试。
6⃣️游轮上的陆上经典是分成一个个游览团的,不是自由行。
7⃣️高考准考证可以带来优惠,但学生证应用范围更广。
8⃣️要想试试武汉的过早,你得先起得早。
创作不易,给个顶吧家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