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环游-----汶川大地震-----映秀震中遗址

作者:快乐旅程 显示图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受灾群众达1510万多人。整个受灾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是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自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5.12汶川地震震中,映秀地震遗址位于映秀镇百花大桥之上的牛眠沟口、莲花心至漩口镇的蔡家杠村。地震遗址主要由天崩石、百花大桥、漩口中学等构成。汶川地震从这里开始撕裂大地,伴随恐怖的巨响,几百万立方米的岩石碎块从陡峭的山崖上倾泻而下,造成汹涌的岩石流,顺山谷呈之字形几大沟谷两侧山体,形成长达近3千米的岩石流和9处山体击打面的震源景观。原牛眠沟被瞬间添高30米。汶川县映秀镇路口,矗立着一块写着“5.12震中映秀”几个大字的巨大石头,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块巨石是地震时山体崩裂滚下来的,如今成为震中映秀的标志性路牌。映秀地震遗址为“特殊5A级景区”。













家国情怀·宣誓广场是映秀爱国主义教育核心教学点位之一,由“‘母亲﹒初心’主雕塑+地面‘拳头’图案浅浮雕+中华民族五千年家国情怀文化展示”三部分组成,展示了在祖国母亲的呵护下,汶川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发展振兴的艰辛历程。





























该遗址位于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是5.12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尽管地震已经过去了11年,但是看到漩口中学遗址的时候,灾难性的那一刻又历历在目。地震时,学校钟楼上的大钟重重的砸在地上,时间永远定格在五月十二日十四点二十八分。
映秀镇四面环山,地震后所有的道路都被阻断,救援人员无法及时赶到,直到第三天第一支部队才到达,但是救援的黄金期已过。据地震的亲历者介绍,当时埋在教学楼下面的师生有很多还活着,甚至喊他们名字的时候还有回应。但是没有救援设备,靠人力是完全没有办法撬动巨大的楼板。想想当时外面的人是多么的无奈,压在下面的师生是多么的绝望。直到现在,废墟下面还埋着19名学生和两名老师。






















































































“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位于213国道渔子溪村,由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主持设计,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于2009年12月动工建设,2012年5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布展面积4000平方米。借助丰富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及多媒体、动感环幕等艺术手法和场景,完整的呈现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党中央英明决策,社会各界大爱援建,灾区群众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伟大精神。纪念馆除积极宣扬抗震救灾精神及灾后重建成果外,还特别重视地震知识的普及,做到积极应对、预防为主。利用生动形象的互动游戏让广大参观者及青少年更进一步了解地震发生时该如何躲避、如何急救,从而巩固地震知识,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开馆以来,积极开展社科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映秀震中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紧紧围绕窗口行业“为观众服务,树行业新风”的宗旨,突出时代主题,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各项宣传教育活动。

服务事项 由序厅、特大地震破坏惨烈展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展区、自立更生科学重建展区、科学应对防震减灾展区五个部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