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青岩寺又双叒叕免票啦!7月15日起至8月31日止,锦州市范围内居民持居民身份证游览青岩寺免票啦!昨天还特意打电话确认一下,北镇市境内的青岩寺正门免票!义县境内的青岩寺西门也免票!
又是周末,今天晨练的路线就安排义县境内的青岩寺西门进北镇境内的青岩寺正门出。
上午8点38分,乘坐凌海至义县的客车在大榆树堡镇大榆树堡村下车,开始我们今天的周末青岩寺之行。
青岩寺西门在义县大榆树堡镇石匣子村,我们下车地点距离青岩寺西门还有12.5千米。从大榆树堡村出发,要经过大籽粒屯河南村、大籽粒屯河北村、黑背村、拉马沟村、旧站村、到石匣子村,才能到达青岩寺西门。
今日大暑,咱们先看看暑这个字,上面是日,就是太阳,下面是者,就是水煮。俗话说小暑大暑上晒下煮,可今天却不是,老天比较眷顾我们,今天阴天,太阳只负责照明,不负责曝晒。
我们沿着大榆树堡河逆流而上,到河流交汇处再沿着石匣子河逆流而上,走不远就来到大籽粒屯,河的南岸是大籽粒屯南屯村,河的北岸是大籽粒屯北屯村。
实际上,我们今天经过的这些河并没有名字,我叫他石匣子河是因为这条河的源头在石匣子村,我叫他大榆树堡河是因为这条河流经大榆树堡,石匣子河是大榆树堡河的支流,大榆树堡河是细河的支流,细河是大凌河的支流,大凌河最终流入大海。
过大籽粒屯,路边的风景越来越漂亮,山峦、树林,小河、村庄,还有在树林里乘凉的、在小河里戏水的人群,这景象似曾相识,就好像以前曾经来过这里,这时老婆指着前面的一个牌匾喊了一声:“看,忘忧谷!”是啊,这么漂亮的地方就要配这么漂亮的名字。在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住腻了的人们,很多人周末都喜欢来这里休闲、戏水、吃吃喝喝,来这里亲近自然,忘掉忧愁。对,这个地方就叫忘忧谷,我想起来了,以前真的来过这里。
9点38分,过忘忧谷,然后一直沿着石匣子河在山谷中继续前行,过黑背村的时候,天空飘起了小雨,杜甫老先生说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我认为好雨不必在春天,只要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发生就很好。就象现在,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近处人家的屋顶上像笼着一层薄烟,远处的青山像隔了一层珠帘。这小雨好像顽皮的孩子妒忌我们欣赏这美景,故意在美景上笼着一层薄烟,隔了一层珠帘。杨万里老先生的一首小诗就是这么写的:“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快到拉马沟村雨渐大,穿上雨披继续前行,过旧站村,前面就是石匣子村,这时时间是上午11点。
石匣子村是一个典型的东北小山村,清末建屯,分上石匣子屯和下石匣子屯,因下石匣子屯南山有一块长形巨石,像装点心的匣子而得名。石匣子河就是这里的小溪汇聚而成,古老的民房、干磊的石墙散落在石匣子河两岸,沿河错落,古朴而天然,就像我梦里的老家。还记得《乡村爱情》里的那首歌吗?“我的老家就住在这个屯,我是这个屯里土生土生长的人,屯子不咋大,有山有水有树林,邻里相亲更和睦,老少爷们更合群……”
在石匣子村的一个小卖店避雨的时候,听卖点的老阿姨讲,山里下雨后,山谷里会有洪水,一定要注意。雨一直下,我们俩决定不避雨了,来到石匣子村东北的一个叉路口,岔路口有一个路牌,上写着青岩寺景区西山门木栈道1千米,黄金贝古村落2千米。
我们沿着写着青岩寺景区西山门木栈道1千米的箭头方向前行,走到这里这才发现,洪水真的很大,太大了。洪水就在路面上流淌,水很急很深,鞋和裤子全湿了。不过洪水流淌的路面不是很长。出村子不远就没有了,这时也看到了青岩寺西山门。
青岩寺西山门是2020年锦州市“北镇义县闾山会师工程”项目中的一项,包括青岩寺西山门,1362米木栈道,现已全部建设完成。
过青岩寺西门,经1362米木栈道,在雨中登上山顶。这时我们就离开了义县大榆树堡镇来到了北镇市常兴店镇,这时的时间是12点。
我们在山顶的邻集亭里吃了些我们早晨起来烙的饼,烀熟的肘子,洗干净的大葱段,填饱肚子,休息片刻。吃饱喝足,这时的雨已经渐小,站在邻集亭四处看看,雨中青岩寺山苍翠欲滴,我认为苍翠欲滴这个词用在这时用在这里是最恰当的。向义县境内望去,来时的小路清晰可见,向北镇境内望去,青岩寺的圣水院、下院、中院、上院、文殊院、观音手,圣象都历历在目。
青岩寺始建于北魏,盛于中唐,至今有1500余年的历史。整个青岩寺建筑为圣水院、下院、中院、上院、文殊院等诸多禅院。
邻集亭不远处就是文殊院,可能是因为今天下雨的缘故,青岩寺山上的人很少,少了熙熙攘攘的烧香拜菩萨的香客,少了高声叫卖纪念品、叫卖小吃的商贩,少了些往日青岩寺的热闹和躁动。
从文殊院出来,就到了青岩寺上院,上院坐落青岩寺山峰下面的一个横断裂石缝中,石缝中部有人工凿成的石洞,洞内就是名闻天下的青岩寺歪脖老母观世音菩萨,洞外是悬崖,悬崖上布满青苔,青岩寺因此得名。关于歪脖老母的典故,我2020年7月4日的微信朋友圈里有讲述,这里在简单叙述一遍。《东北古迹轶闻》记载:当年,这尊石雕观世音佛像雕刻完毕,众僧人选择吉日,率山民抬着佛像进佛殿。可是,佛殿是依着人工凿成的石洞修建的,由于佛像高,洞口低,无法将佛像抬入洞中。正当众人急的没有办法时,有人说了一句,“如果老母把头歪一下,就能进去了。”话音刚落,人们见石佛果真把头歪向一边,众人惊呼,“观音显灵啦!”就这样僧人与山民顺利的将石佛抬入洞中,稳稳的安放在莲花宝座上。可是在忙乱之中,忘了请老母把脖子正过来,所以石佛仍然歪着脖子。从此这里供奉的观世音菩萨也叫歪脖老母。
过青岩寺上院,我们照例没有去拜歪脖老母观世音菩萨,因为我觉得我心中自有菩萨。菩萨,梵文是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埵是有情的意思。有智慧觉悟了,并对众生有情有一颗慈悲的心就是菩萨。《金刚经》里说菩萨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果我们有一颗智慧的心、慈悲的心,我们心中就有菩萨。心中有菩萨,处处有菩萨,人人是菩萨。
一路上我们所见到的忘忧谷的游人、石匣子村卖点的老阿姨、青岩寺的香客、卖纪念品卖小吃的商贩,在我的眼里他们都是菩萨,我们用智慧的心慈悲的心对待他们,我们的生活就是和谐的。在家里面也是一样,父母是菩萨、媳妇是菩萨、老公是菩萨、孩子们是菩萨、兄弟姐妹是菩萨,同样我们用智慧的心慈悲的心对待他们,我们的生活就是和睦的。
我曾经听过一个哥们说过最直白的话:“父母是儿女的肉身菩萨,孝敬父母就是孝敬菩萨,在家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大老远的还去拜什么石头菩萨呢?”
从青岩寺上院下到青岩寺中院,要经过“九道弯”、“抱曲关”。听名字就知道他们都是由许多曲曲折折的台阶组成的。不过这些对我们俩来说不难,很轻松就来到中院。中院有进香殿,是为了身体不好上不去上院但还想烧香拜菩萨的人准备的,呵呵,呵呵……
中院到下院依然是很轻松,下院很大很雄伟。
在下院和青岩寺正门之间还有圣水院,很漂亮。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青岩寺从山顶到正门共有1400多台阶,今天下了1400多台阶也没觉得多难, 14点正来到了青岩寺正门,至此今天的青岩寺之行圆满结束。
今天青岩寺之行行走19.11千米,28733步,用时4小时32分。
最后,请大家猜一猜,有人布施财物去贿赂菩萨,祈求菩萨保佑升官、发财,你说说菩萨能被他们贿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