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长的疫情拦住了外出旅行的脚步,远方的山水成了镜花水月。
封城的日子里,发现到郊外走一走都成奢望。
而这些年来,身处其中的这座城市,也在我们的忽视中,慢慢地有了很多变化。
虽不至于脱胎换骨,但可以感知到的天蓝水清,已足以吸引人们走到户外,享受漫游之乐。
浑河,沈阳的城市之河。经过多年的治理,不仅河水清澈,两岸的风景也越来越美,不断修葺延伸的滨河道路,精心栽种的绿树繁花,让河边的行走赏心悦目。
公开资料显示,“浑河滨水漫道”两岸61公里已全程贯通,步行路、自行车道、河滨公园串联错落,宜步行宜骑行。
春有新绿,夏有百花,红枫银杏,冰封雪飘。。。在蜿蜒的长河两岸,阴晴冷暖,季节转换。
身边的美好,更不应该被错过。
选择步行,慢慢体验~
没有从慢道的两个端点出发,只是计划先把南北两岸有条件徒步的路段尽量走一遍,然后再根据喜好随时游玩。
浑河在沈阳境内全长172公里,城市段东起东陵大桥,西至浑河大闸,全长约32公里。
目前,城市段由西至东排列着14座桥梁:
浑河闸门桥(西三环桥);
云龙湖桥(桂花桥)。全国首座V型墩特大桥;
南阳湖桥;
长大铁路桥(铁路专用桥);
胜利桥;
南京桥(工农桥);
三好桥;
浑河大桥;
富民桥;
长青桥;
东塔桥;
长安桥;
新立堡桥;
东陵桥(东三环桥)。
沿途的公园点缀在两岸:
浑河晚渡公园;
罗士圈公园;
世界足球公园;
长白岛森林公园;
钢琴广场;
体育公园;
浑南市民公园;
沈水湾公园;
五里河公园;
奥林匹克公园;
滩地公园;
东陵公园;
天柱排青公园。
此外,向西有直至西峡谷公园方向的“中央大街桥”、“西苏堡浑河特大桥(西四环桥)”和向东到达鸟岛、沈阳世博园的“伯官大桥”、“高坎桥”。
第一段:南阳湖大桥→长大铁路桥→胜利桥→南京桥。
北岸为浑河晚渡公园和罗士圈公园范围。
早晨,乘坐地铁九点线到达“大通湖街”后,步行至滨水路的慢道入口,西边不远处就是“南阳湖大桥”,在雨后尚未完全放晴的天气里默默屹立。
走在行人寥寥的河边,终于可以摘下口罩,清新湿润的空气,带着满满的青草香,沁人心脾。
这一段的滨水路,有人行木栈道和步行/骑行两用的柏油路。
路旁的人工设施不多,小广场和补给站孤零零的,大片的林带和绿地有着未加雕琢的乡野气息。
野花摇曳,蔓草滋长。
路过一处大型花卉景观布置现场,记得曾经是一大片开阔的草地,常有人在上面放风筝和无人机。
园林工人们正忙着把各色的草花栽到地里。
一个月后再来看,已是缤纷的花海~
继续东行,就进入滨水路比较热闹的路段了。
阳光路城东湖街入口。
浑河晚渡广场。
路边的花木逐渐变的多样、有序,显出一副精心打理过的井井有条。
工铁桥。
铁骑穿梭。
胜利桥。
砂山橡胶坝。
浑河古渡口。
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仿佛要找回时光里的古色古香。
南京桥。
颇有些灰头土脸,其貌不扬。
可它却曾是沈阳浑河上最初的两座跨河大桥之一,原名是更为朴素的“工农桥”。
不久,大桥将迎来新一轮改造,期待它的焕然新生吧~
走到南京桥头,沿行人步梯上至桥面,结束第一段慢道行程。
全程约六公里。
雨后多云的天气,清凉的林间水畔,慢慢行走在初夏的时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