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坪羌寨 | 神秘的东方古堡

作者:想去流浪的猫 显示图片

桃坪羌寨,位于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乡。羌寨距离理县县城40公里,距离成都市区约160公里左右,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桃坪羌寨,是羌族建筑群落的典型代表,寨内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坡上垒,其间碉堡林立,被称为最神秘的东方古堡。




桃坪历史悠久,据史料记截,寨子始建于公元前111年,西汉时即在此设广柔县,桃坪作为县辖隘口和防御重区便已存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
羌,属他称,是当时中原王朝对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称。所以,氐羌族群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服饰、习俗等,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桃坪羌寨,羌语“契子”,依山傍水,土沃水丰,人杰地灵,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自村而过。


羌寨有神奇独特的羌民族建筑,有天然地道的羌族刺秀、奔放的羌族歌舞,有着古朴迷离的羌族历史,具有古朴浓郁的民风民俗。



桃坪羌寨分为新寨和老寨,老寨子即古寨,就是我们常说的千年羌寨,神秘的东方古堡。新寨是后来修的,像一个小小的集市,有超市、饭馆、水果摊,客栈等等。


新寨比较商业化,游览不需要门票,进入老寨参观,门票60元/人。现在老寨子居住的人已经很少了,大部分搬到新寨居住。



村子其实不大,民居依着山势而建,山上种有车厘子、李子、苹果等等水果,这里的村民以农牧为主。


古羌族是一个以养羊为主的畜牧民族,而且由于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北川羌族逐渐形成了对羊的崇拜。羊图腾崇拜也就成为羌族比较普遍的一种崇拜形式。宏伟的寨门门眉正中雕刻着具有羌族象征意义的羊头雕塑。而且寨子里随处可见羊的雕塑以及形状。


寨子口的商铺已关门,空空如也,很是冷清。



新寨子开有不少的客栈及餐馆,因为疫情游客少,大多闲置。以前这里是旅行团临时歇息吃饭的地方。




我们常说的桃坪羌寨,实际是新寨后面的古寨子。新寨的尽头就是古寨的入口。



进入老寨,是要收取门票的,60元/人。正值车厘子上市季,因为疫情,游客骤减,导致车厘子滞销,于是理县举办车厘子节,景区
免门票三天。



老寨口的羌族阿妈,热情给我们推销自己,带领我们游览古寨,她说,可以了解上千年的羌寨历史,羌寨结构布局,还可带领我们走迷宫般的巷道,不致迷路,于是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游完了羌寨。


通过老寨入口,便走入桃坪羌寨的老寨,羌寨中心的碉楼共有三座,分别是小琼羌家、陈家碉楼和余家碉楼,同寨内最大的建筑杨家大院一起,构成了参观的重点。



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的建筑群,被誉为天然空调、神秘的东方古堡。


桃坪羌寨内,路线灵活,寨内也有很多指示标志,您可以参照寨内的指示标志,随时调整行走的路线。



羌族供奉的白石。羌族尚白,是以白石为中心的。“以白为善”,在所有的信仰中,白石除了是诸神象征外,白石还是吉祥喜庆的象征。


白石崇拜是羌族信仰习俗。流行于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地。羌族信仰的神灵很多,但均无铜像,统统以白石为象征,供于屋顶的塔子上,屋里的神龛上、火塘旁,村外的山头上和神林中等。


屋顶的白石代表天神,火塘旁的白石代表火神,山头上的白石代表天神,田地里的白石代表青苗土地神等。有的人家屋顶上立有多块白石,除代表天神外,还代表别的神灵。羌族人常常向白石虔诚祈祝寿,燃香祭拜。


桃坪羌寨是一个古老的寨子,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主要是为了抵御外来入侵而建,内部实际是八卦阵,如迷宫。



桃坪羌寨以古堡为中心筑成了放射状的8个出口,13条通道。出口连着甬道构成路网,本寨人进退自如,外人如入迷宫。寨房相连相通,外墙用卵石、片石相混建构,斑驳有致,寨中巷道纵横,有的寨房建有低矮的围墙。




寨子是用石材建造的,冬暖夏凉,走进巷子,瞬间感觉到里面凉爽了许多,巷子有宽有窄,光线不太好。



寨子内的地下供水系统也是独一无二的,从高山上引来的泉水,经暗沟流至每家每户,供人畜饮用,不仅可以调节室内温度,作消防设施,而且一旦有战事,还是避免敌人断水和逃生的暗道。



寨子内其完善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通道和碉楼合一的迷宫式建筑艺术,被中外学者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感叹古人的智慧。


古寨群依山而建,和这里的山水完美、和谐地统一起来。上千年的寨子久经住了岁月的轮番考验,这个地区频繁发生地震,房子却完好无损,建筑结构太牛。连512大地震也没有撼动它强大的根基。


走在石板路上很有历史感。你可以沿着碉堡里的梯子爬上碉堡了望台,俯瞰整个寨子。



老寨里,羌族阿妈正在售卖特色饰品




沿着石阶爬到半坡,那里有个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羌寨。



寨子里建筑颇具特色,房子都是石片磊成的碉楼,墙体厚重结实,古朴浑厚,粗野狂放。



小琼羌家是桃坪羌寨保存最好的院落,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羌族院落。



小琼家是曾经寨主羌王的家,如今是87代传承人了。电影《杀生》、《阿坝一家人》、《红色土司》在这里拍摄。深受影视剧和游客的喜爱,妥妥的网红必打卡地。



小琼家族照片及她们的漂亮女儿。



小琼家最下层是酒窖,中间是工具库房之类,在上层是厨房火塘还有卧室类,厨房上层就是挂腊肉的地方,再往上层就有碉楼了,还有晾晒粮食的地方。




堂屋,一家人吃饭,烤火,聊天的地方。



堂屋挂的羊头,羌族对羊的崇拜,羊图腾也就成为羌族比较普遍的一种崇拜形式。



土司家的会客厅。每张椅子都铺着兽皮,有种粗犷,蛮荒,野性的感觉。




纳吉纳噜,翻译成汉语就是吉祥如意的意思。



这是什么字?有。正反看,都是有。跟我们汉族在大门上贴“福”字一样一样的。


此外一楼还有传统的厨房,戏台,农耕用具,铁匠铺等展览,全都是岁月打磨过的的老物件;每一件小小的展示物,都凝结着先辈的智慧。



这是曾经的门锁,显然是个老物件,木头的长钥匙油光发亮,一看就有年头了。木制的门闩,摆在上面的钥匙,是个塞在门闩里的锁中锁,这样就等于上了双保险,即使能在门缝里把门闩拨开,没有这道钥匙,还是进不来。


两米长的腊肉


寨子里最高的雕楼


碉楼越到上面越小,楼梯也越来越窄,只可供一人侧身通过。






羌族刺绣也称羌秀,是流行于四川等地羌民族聚居区的一种传统刺绣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清时期,羌族挑花刺绣在羌族地区已十分盛行。



羌绣制品以花围腰和云云鞋最为著名,所绣图案多呈几何形状,构图严谨,组织匀整,装饰性极强。



羌绣色彩爽丽明快,以黑白为多,而挑花和纳花上的设色绚丽夺目,宛若五彩霓虹。既美观又实用,以绣样装饰的部位均系服饰穿戴用品易于破损之处,密密麻麻的针脚增强了衣物的耐磨性,可见羌族人民在工艺设计上的睿智匠心。



羌绣多以花草蔬果、飞禽走兽为题材,也可表现人物,所绣内容无不精致秀丽,栩栩如生,充满吉祥寓意。



羌寨,这里家家户户都种车厘子,据说这里的车厘子是四川最好吃的,沿着坡道往上走,整个寨子里面都有一股浓郁的果香味。


刚下道时,看见卖车厘子的,10元/斤,迫不及待的买了一大袋,结果到了羌寨,才发现寨子内外都是卖车厘子的,同样的价格,品质更好。忍不住又买一大袋,还买了一些杏和枇杷。一路上吃得停不下来。





车厘子通透红亮、颗颗晶莹,一颗颗果肉饱满多汁,红到发黑,比小小的樱桃要甜很多。




羌寨打糕


新寨小店:抄手和牛肉面



地理位置: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东部边缘桃坪乡

开放时间:老寨全年 09:00-18:00,新寨全年全天

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信息 :老寨60元/人,新寨免费

交通信息:建议自驾

停车信息:景区内有停车场,10元/车

游玩时间:建议时长3—4时。

食宿信息:新寨内有很多的农家乐和客栈,可以提供食宿。

tips:老寨后面半山腰有个观景台,可以看整个羌寨的全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