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然亭路进入龙爪槐胡同,这条胡同为南北走向,起自陶然亭路,通至菜市口大街,全长761米余,是条很长的胡同。
这一带历史很悠久,曾经的龙树寺始建于唐代。那时候还没有北京之称,当时这里名为“幽州”。
龙树寺,寺中有棵大槐树,树的形状很象龙爪,寺由此而得名,这里也因此名为“龙爪槐”,是北京最早以龙命名的街道。
1965年,北京市对街巷地名进行整顿,将这里定名为“龙爪槐胡同”。
唐代龙树寺的旧址,在今陶然亭公园抱冰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那儿参观参观。
龙爪槐胡同12号,名为“北灯职工食堂”。北灯汽车灯具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近六十年历史的国企,这家企业的食堂不仅是职工食堂,食堂还对外开放。
胡同西侧基本上是围墙,墙上有许多砖雕,梅兰竹菊、花鸟鱼虫、二十四孝图等等,都是老北京喜闻乐见的图案。
胡同南端的东侧,是陶然亭公园西门,附近居民从西门游园很方便,外地游客乘地铁或公交车,多从陶然亭公园北门入园参观。
龙爪槐胡同2号,原为龙泉寺旧址的一部分,当年的龙泉寺可是老北京的八大寺庙之一。
民国的时候,袁世凯想复辟当皇帝,章太炎先生听到消息后大怒,写下“时危挺剑入长安,流血先争五步看。谁道江南徐骑省,不容卧榻有人鼾”一诗后,毅然入京骂袁,跑到总统府拿着拐杖一通乱砸大骂!章太炎是国学大师,还是鲁迅和黄侃的老师,在社会上有着很高的地位,袁世凯虽然痛恨他,但迫于社会压力也拿他没办法,只好躲着他,任由他又砸又骂,最后将他软禁在龙泉寺中。
1926年,著名作家、报界名人林白水先生被军阀张宗昌杀害后,停灵于龙泉寺中。
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进攻,29军37师进行了英勇抵抗,打响了抗日战争第一枪,师长赵登禹将军壮烈殉国,龙泉寺的僧人将赵登禹将军的灵柩藏在寺中九年。
在中国的近代史中,龙泉寺有着很高的地位,谱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