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远游,只能在并四周挖掘旅游的潜力,无意中发现抖音上热推的一处风景——古交周家山,山光水色宜人,决定携侣一游。
说起来周家山,它是位于万柏林区王封乡周家山村,海拔1128米,为万柏林区最西北处,是万柏林区的最远端,隔汾河与古交市交界,山势险要、汾河环流。从太古高速进入古交,一下高速就右转弯,便进入周家山的县道。
周家山的游览路线可按先汉道岩、再周家山二号桥、避难所、汾河峡谷的顺序来安排。汉道岩直接导航即可到达,周家山汾河大峡谷和避难所可导航周家山隧道,出隧道左手就可看到,最远的黄龙峡可导航古交扫石村,延河道一直进前行即可到达黄龙峡。
汉道岩的河边。
汉道岩隧洞是五十年修的一处水利灌溉工程,现为网红打卡地。
这里的汾河水水流大多比较急,千万不要下水,太过危险。在岸边的安全地方欣赏就好。水流的声音很治愈。大自然的声音非常灵动,听起来舒服,心情也会立刻变好。
古交向太原供热的管道,像一条长龙逶迤连绵。
倔强生产的古树。
沿河两侧的不同风景。
再前行就到了周家山二号桥,之所以二号桥火了,我想就是因为这里可以直接下到河边,其实这就是山路的一段,从这里可以看到茂密的树林和湍急的汾河水。
你可以在河边走走,尤其是午后,看到水面波光粼粼,闪闪发光,真的是美极了。而且现在春日来临,山的颜色也开始变的青翠,走在树林里也能感受到暖意融融。
我们此行目的地是汾河大峡谷,在二号桥没有过多停留,继续前行过周家山隧道。
一过隧道就左拐便是周家山抗战避难所遗址。
隧道对面的塔。
隧道旁边的热力管道。
周家山抗战避难所遗址。
周家山是红色的古村,也是为民族解放争斗的前沿。
周家山周围是西山地区煤炭和制造武器原料——铁、硫磺的重要产地,战略地位异常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于此驻兵镇守,修建道路、构筑碉堡,与河对岸的八路军、游击队长期对峙,互为攻守。
周家山上的避难洞,是2008年12月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1月8日太原沦陷,周家山村被日军占领,村民为了逃命,在游击队的掩护下借浓雾逃离家园,四散藏进坟墓、山洞和山崖的避难所中,躲避战乱。
顺着山上的驴道可以进入避难洞,时间关系这次我们没有进入,下次继续带大家探秘。主要是避难洞周围山势陡峭,还是有些难度的。但远处我们就可以看得到,很明显的山洞和人工垒砌的痕迹。不过等草木茂盛之时就很难发现啦。
山势极高。
爬山坡度极大,着急就的手脚并用,也是易守难攻之处。
为完全游记,查了一些避难所的图片资料先补充到这里。
下面就进入周家山汾河峡谷。
周家山汾河段如今已经在开发建设旅游景区,目前他们还在建设中,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但正常游玩没有问题。
景区有彩色公路红黄蓝相间非常漂亮,汾河边步道有当地人告知我们大约5公里,这里的汾河水非常清澈,景区里还有三孔桥、歇脚亭等。汾河两岸常有人扎帐篷、野炊,享受大自然休闲时光。
美女进入景区又情不自禁了,来个一贯的招牌动作。
天空碧蓝,群峦叠嶂,沟壑纵横,汾河如带,柳树初发,佳人如花。
汾河似展开的双臂将村庄的西、北、东三面环抱于胸前,远远望去,这个微缩的“半岛”紧紧地依靠在西山的主峰—石前峰上。
恰一列火车呼啸而过,山谷中响彻着轰隆的回声。
再前行一段,峰回路转,旷野无声,水波不惊,青山倒影,三孔成环。
美女似乎也与此时此景融在一起。
过得一处溢水渠,美女兴致盎然,练上一手。
而渠边小姑娘嬉水玩耍。
景深不断,吸引前行。
近处水面如镜,湖、山曲线交汇。
远处桃花盛开,报道春的到来。
此时消除了城市的喧嚣浮躁,只有内心的平静。
天山树河各有四分之一,鬼斧神工般造就了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这是周家山的提水工程,悬崖峭壁可见难度之大。
去周家山村,现在已经修好步道,顺着台阶一路向上攀登就可以到达周家山村的居住区,最关键的是登山可以另一个角度看到汾河,犹如碧玉一般,映着蓝天自然天成,等草木茂盛的时候,绝美!
山神土地。
路边的含苞欲放的桃花。
越走越高。
回看峡谷。
山势在不断地变陡。
山势雄伟,这个像个狗爬在哪里看护着汾河。
这个像巨人的脸庞,守护着村庄。
终于到顶了。
下山再往深进。
到达新周家山火车隧道。
伙伴在呼唤,准备野餐了。
恋恋不舍返程。
野餐已准备就绪。
美人美食。
朋友们,没想到太原周边藏着这么美的地方,仿佛闯入了电影中的神秘大峡谷。从太原自驾出发不到一小时就可以到达,趁着春分好时光,一定要来这里转转。山川河流近在眼前,伸手摸到清澈见底的汾河水时候,感觉一切都值得了。
美中不足回并时疫情检查排成长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