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去青城问道,西来古寺听经 -- 在成都逛街子古镇

作者:linkway 显示图片

街子古镇,有“兰花之乡”之称,国家4A级景区,中国最佳康养休闲度假名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与青城后山连接。距成都57公里,是川西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
街子古镇与青城山连为一体,味江河环抱古镇行成“水在街上环绕,街在水中活跃”的独特韵味。
街子古镇,五代时名“横渠镇”,因横于味江河畔而得名。境内有晋代古刹——光严禅院、凤栖山旅游风景区、千亩原始森林、千年银杏、千年古楠、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一条街、宋代民族英雄王小波起义遗址、唐代一瓢诗人——唐求故居,有古龙潭、五柜沱、云雾洞等,全镇各种文物古迹二十余处。
本土诗人唐求笔下“深山道者家,门户带烟霞;绿缀沿岸草,红飘落水花。半庭栽小树,一径扫平沙;往往溪边尘,持竿到日斜。” 的古朴已经均在古镇一一再现。


LZ近期在成都出差,利用周末去青城山和街子古镇。
周六一早,从成都搭乘快铁到青城山站。
下图是青城山快铁站前广场。
左前方的广告牌上写着: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青城山欢迎你


青城山快铁站公交换乘示意图


先去打卡了青城山(前山)。


青城山前山多主要是人文景观(问道)。
这天的青城山,有雨。


疫情期间,在高峰前从东线乘索道上山以避开客流高峰


青城山高1200余米,老君阁是制高点


从西线朝阳洞、天师洞方向,出青城山,山下可直接搭乘都江堰102路去往街子古镇。

从青城山搭乘都江堰102路,约半小时车程,在街子客运站下车
街子客运站在味江大道(川西旅游环线)


沿味江大道往西北至金鱼街左转,迎面就是 “西川第一天” 的牌楼
牌楼的楹联:北去青城问道,西来古寺听经。


进入古镇,街道很宽
这座牌楼是:隐龙栖凤,背面是:唐求故里
一街邀四海,百步阅千年


牌楼背面


街子古镇导览图


街子古镇导览图
街子古镇以诸朝代从风雨飘摇中的青石板路、古老民居和久居住在这里的街子人而出名。


街子古镇
街子建置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五代时名“横渠镇”,因横于味江河畔而得名。
五代后蜀设永康县,是县治所在地。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重要历史事件,政治、经济反覆兴衰,兴时曾为县治掌一方水土,衰时仅余一条小街。到明朝万曆四十二年即公元1615年,仅存沿河的一条街。1940年建立街子场,建国后为街子乡。


一条小巷


古街区现存以江城街为中心的六条街,古建筑6.8万平方米。街道两旁房屋大体根据《清工部法则》营造,以清代中、晚期建筑为主,尚有明代水井等。清末建筑中个别单体有极少欧式装饰。用材小巧、风格朴素,也有是罕见的、雕刻精美的个体。
“5·12”汶川大地震,街子古镇遭受重创。经过2年多灾后重建的集中打造,于2010年5月10日,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朝阳路


背后是永康茶马司
后蜀广政十六年(公元953年)设永康县,隶属蜀州(治所在今街子场镇)。
茶马司司是宋代掌管茶马互市的机构。
北宋初期,北方适宜养马的草原和荒漠被辽和西夏占领,国家又急需战马应对边境压力,这才开始在陕西、青海、甘肃等地开通互市,购买蕃夷地区马匹。”不过,中央政权认为长期用铜钱买马会导致铜钱外流,而蜀地产茶,大可“以我蜀产,易彼上乘”,最终在熙宁七年开始对四川地区实行茶叶专卖政策。
茶马古道,一条沟通中国南北、横贯中国西部的线形古代遗迹。它主要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依托盛产茶叶的天时地利,茶马古道在包括成都在内的四川地区形成了包括多条支线的道路交通网。即使数百年过去,在成都的蒲江、邛崃、大邑、崇州以及都江堰等地,仍能找到残留的53处遗存。


右侧是金鱼街,左侧是朝阳路


朝阳路


天顺街


街子镇东北与都江堰接壤。岷江的支流味江流经地势平缓的街子镇口,形成一泓碧潭——龙潭。古镇水系发达,地下水丰富,石板路两侧及屋前院后,常年清水不断,因而有“川西水乡”之名。“青城后花园”之称。


朝阳街


朝阳路
街中的溪水是洗衣的场所


磨坊街
牌楼上写的是:磨转乾坤


银杏广场
银杏广场得名于五棵珍贵的银杏树。中央四棵每棵直径达1米,高20余米,一字排开,茂盛挺拔,甚为壮观。


街子古镇的4A标识位于银杏广场的银杏树下


街子古镇的牌坊



字库塔
字库塔建于清清咸丰二年(1852年),用石条、石墩和青砖建成。塔高15米。塔呈六方体形,分五层,最上面的四层外墙刻有“白蛇传”等壁画。


古人认为:随便丢弃、污染有字的纸是缺德的事,应该把废弃不用的字纸放在特制的纸篓内集中起来焚化。于是分别在街道的上场口和下场口修建了两座专供焚纸用的字库。上场口的那座已毁,下场口的这座至今保存完好,成为古镇的一道景观。


银杏广场


味江
远处是瑞龙桥


夏日的味江,戏水的人们


夏日的味江,戏水的人们



瑞龙桥
早期的瑞龙桥只是一座简陋的铁索吊桥。


瑞龙桥
瑞龙桥造型优美、雕梁画栋,是一座风雨廊桥。


瑞龙桥


瑞龙桥


瑞龙桥
瑞龙桥造型优美、雕梁画栋。


夏日纳凉、休闲的好地方


瑞龙桥


瑞龙桥
桥身的两侧的壁画有“龙潭卧波、茶道马鸣、圣水祈福、蜀王投浆、建文逃禅、洪武南藏、味江朝发...
龙潭卧波


瑞龙桥
建文逃禅
公元1398年6月30日,明朝的第二位皇帝朱允炆登基,后世称为建文帝。1399年,靖难之役爆发,燕王朱棣夺取了政权,至此,朱允炆就结束了他的皇帝生涯,并在这场变乱中失踪了,有说为“逃禅”,即逃避世事,皈依佛法。
据后世考证,建文帝当初由朝臣护送逃往了云南,并在有“西南第一山”之称的佛教名山狮子山出家为僧,度过了余生。


江城街
沿街的小吃


江城街
传统的老作坊


江城街
青城山老腊肉看起来不错


江城街
据说,2015年那位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辞职信爆红的女教师顾少强现在街子古镇。


江城街
临街的餐馆


江城街的一条小巷,井水老街:现在挂牌为西蜀古玩一条街


江城街
炎炎夏日,街上的游人不多


华阳国志馆
崇州人士常璩所著《华阳国志》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巨著,详尽记载了古代中国西南地区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人物、风俗等。


环山渠上的一座廊桥


江城街
过横渠桥后,算是出了老街,街道旁的摊位
往前(西北)通往唐求广场


诗人唐求的雕像,背后是唐公祠。
唐求(约880~约907),街子人。唐代的“一瓢诗人”唐求,其诗名虽然不如同朝代的大小李杜那,但《全唐诗》和《唐才子传》里都能找到他的踪迹。
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求写诗每有所得,捻成纸团,投入葫芦中,未曾示人。至晚年,将诗瓢投于味江中漂流而去,且祝愿说:“兹瓢倘不沦没,得之者始知吾苦心耳。”因此时人称为“一瓢诗人”。飘至下游,有人认出是唐山人的诗瓢赶快打捞上岸,可是诗团已经丢失了大半,其诗仅存35首半,在《全唐诗》中自成一卷。
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唐求诗作:
酬友生早秋
彤云将欲罢,蝉柳响如秋。雾散九霄近,日程三伏愁。
残阳宿雨霁,高浪碎沙沤。袪足馀旬后,分襟任自由。


唐求从不为写诗而写诗,写诗纯由心生,只关乎灵感。无论人走到哪里,吟咏有所得,哪怕是一句或一联,均随手记下来,捻成一团像药丸子一样丢进一个大葫芦瓢中,数日后才吟咏补成一首全诗。

不知这个挂在牛角上的葫芦瓢中有多少纸团 ?


御龙桥


御龙桥,桥的对面是笔架山,桥头是圣灯广场,
过桥后有索道,可达光严禅寺,距离约6.5公里


味江两岸,风光秀丽,右岸的笔架山,也是郁郁葱葱


味江景区导览图,标记的是味江南岸的休闲、游乐设施分布,
自下而上,有水木闲庭广场、味水诗踪(陆游诗歌园)、川西农耕园、古乐园,还有酒吧一条街


闲唐一瓢传统文化体验园
疫情期间不开放


横渠桥
街子古镇,五代时名 “横渠镇”。


过横渠桥


转向东南,
右前端的小门是 ”街子味江景区“ 入口


味江景区,
沉浸式实景江湖,
是结合 “文旅+IP" 的大型沉浸式古风体验园,园区集娱乐、休闲、餐饮、住宿于一体,以自主原创 IP-百人大型RPG游戏 ”九州江湖“ 为核心,将武侠剧情欲古风实景相结合,从吃、穿、住、玩等多角度,全方位为游客提供特色沉浸式观感。--- 摘自该广告牌


环山渠
前方进入酒吧一条街


环山渠
祥龙吐瑞桥,对面是水木闲庭茶苑(陆游诗歌园)。


环山渠,清波桥


红番部落,酒吧


环山渠
思源桥


环山渠,桥对面就是古戏台


古戏台


江城街,又看到了字库塔


江城街


街子古镇的名小吃:汤长发麻饼
汤长发麻饼,是街子古镇名小吃,採用麵粉、白糖、冰糖等原料,经制皮、制心、制油、制酥等程式后,製作成圆型,然后粘上脱皮芝麻,烘烤而成。其产品全部採用手工操作,纯绿色清真食品,无化工添加剂,保鲜时间可达半年以上。


夏日里,古镇的冰粉是LZ的最爱


天色暂暗,远处是青城山。
返程


Tips:
交通:
      成都出发可从茶店子客运站乘车,直达街子古镇,班次间隔约40分钟。
      青城山快铁站、都江堰可乘102路到街子古镇。
门票: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