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行徒步』 D4清水庄-十字岭穿越 |双岭双梯的南太行终极诱惑

作者:铁手 显示图片

2021年5月4日
今日开始双岭双梯两日穿越。双岭即指南太行第一高峰十字岭和第二高峰王莽岭,双梯则指清水庄至十字岭所经过的云水梯和鸡冠梯。双岭双梯徒步线被当地户外爱好者冠为新乡十大穿越线路之首,其线路长,攀爬上升大,地形复杂,基本涵盖了南太行的各类典型地貌,峡谷穿越,天梯攀爬,垂直断崖,绝壁行走,山地升降大,怪石林立,奇峰嶙峋,矸仞数丈,因其美,虐,险,而著名。而鸡冠梯以其险峻更被冠以双岭十八梯之首。

行前查找两步路轨迹:9.66Km,最高海拔1719m,累计爬升1525m。制作了轨迹线路图。


5:50清晨农家院。尽管6:30早餐而早早地收拾好行囊。屋前帐篷为另一队徒步者昨夜所住。满墙的户外徒步人的旗帜。这里是双岭穿越各线中被采用最多的一条。清水庄→十字岭宿→王莽岭→韩口。


7:00出发,7:16沿麒麟沟缓坡而上。山石河谷异常崎岖,好在7 时出发现在正是精神体力充沛之时。远山的背后即今日宿地十字岭。


7:30麒麟沟上行。峭壁下为一阶台地,而峭壁上为二阶台地。五月尚未到雨季,正是徒步太行的好季节。


7:46又近峭壁。两山夹峙得越来越近,而坡度随之增大一些。巾帼不让须眉,身处美景,豪气勃发。


8:00怒开的鲜花。一段陡坡后正好小憩一下。诗和远方就这样不期而至。
绝壁深山里,小憩山石上,鲜花伴倩女,难辨何处香。


8:11继续大坡度攀爬。
诗曰《前路》:遥看前路何处是,悬壁尽头有人家。山势渐高荒径陡,奔来绝顶展风华。


8:15笑靥如花。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行至此处,完成麒麟沟上爬,到达太行一阶台地。


8:16继续的行程为攀爬云水梯。比前段麒麟沟陡峭许多。诗曰《遂愿》:群峰尽处抬望眼,梦萦太行近身边。若非团队同进退,哪得峰巅笑开颜。


8:18攀爬最后一段陡坡~龙水梯。即双岭双梯中的龙水梯。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赤壁百米峭,二阶台地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40 龙水梯长约300米,铺就的石级连连不断,步步高升,几乎没有歇缓之处。这是云水梯未通村路前,世代山民出山所行之路。诗曰《山行》:铁鞋踏破终不悔,野径穿出印青苔。志满情豪危崖立,此山知我今日来。


前队生劈至路外巨石,挑战石上。强驴自有强驴的风采。


开天辟地君真健,绝壁野径行从容。


8:52即将到达“一夫当关”,攀爬龙水梯用时20多分钟。回望来路,麒麟沟夹于两山,河谷间,清水庄依稀可见。


9:07一夫当关。龙水梯著名标志。独立石柱阻于小径,一侧为深逾百米的垂直深渊,一侧为高逾二十米的绝壁。确如其名,巨石上部极像人头,口鼻眼额恰在其位,而顶部青草小树又密如毛发。一将威立,独守天路。


9:19龙门。转过一夫当关,上行二十几级台阶即到龙门,这里是云水梯的终点。通过龙门标志着已经攀爬至一阶台地。龙门,一个网红之地。传说古时巨龙在此吐水,龙水在绝壁上天然雕刻成梯,故名龙水梯。


龙口处回拍。


9:28 穿过龙水梯,即完成徒步十字岭三段攀爬的第一段,也是路程最长的一段。三公里路徒步用时接近两个半小时。


9:32山路边土地庙。指示着前方的村庄。过龙口即登至太行二阶台地。
9:34平缓草地。遇一队迎面而来的徒步者。相互鼓劲继续前行。


村前小路。群山环抱里,一个幽静的村庄,因位于龙水梯之上,村名也得名为龙水梯。太行一阶台地呈平缓的坡地,一块块略为平整的土地被开垦成农田。行走在田间小路仿佛回到山沟当中,哪里能看出这里竟是位于太行腹地三百米绝壁之上的山巅。没有远山峭壁的映衬,一如平常野线徒步,行来脚步异常的轻松,忘却了刚刚经历云水梯艰难攀爬所带来的劳累。


9:54村外的水坝。未料到七户人家的小村还建有如此般的水坝,赞叹民生事业。9:57水坝上俯瞰深涧,难见谷底。若无此坝,或探底或绕行都将是耗力之事。建成此坝,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劳作和出行。


9:58树丛群狼。水坝外杨树林。江南突发创意导演树丛群狼。可惜树干仍不够粗大不能完全隐身,恰被中树完全遮挡不见真身,瞧瞧我这选位。“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被树掩无觅处。”


10:04龙水梯,蜗居于大山腹地的小村与外界已别无二致,通电通路通网。村路是水泥路面,沿着太行山分出的支梁盘旋而下。


农家院外,清晰的路牌,提示着隐藏在太行深处的这些别样的景致。看到名称亲切而诱人。


走进农家,购得一瓶冰凉可乐,煞是清爽。原以为价格会高些,结果与城里一样。有散客自驾至此,来享受小村的静谧安详。石墙石房,石碾石磨,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这成为太行民居生活的明显特色。在古朴的村落中享受特有的安逸与轻松。


水梯村头野餐后,继续前行,在浓密的树林中,沿着土路爬向更高的三阶台地。这段路不是很长,虽说是由二阶台地向奔三阶台地,却是没有绝壁,只是爬个焖坡而已。这是今天的第二段攀爬,最短的一段。

十几分钟到达村中。这个只有四五户人家的小村名叫白云开。一个富有诗意的村名,熟悉攻略时,一下就喜欢上这个名字,记忆深刻。村子身居大山深处,海拔较高,常常被云雾掩盖,只有白云散开,才能见到这山顶的小村,所以才有了这样美好的村名。可能当地人口音重,慢慢地小村被外人叫成了白云龛,还是喜欢白云开这个名字,据说这是新乡市海拨最高的村。

村庄太小,已至忘记拍照村舍。在屋旁小路上休息时队友拍摄。上传下载未查到时间。估计在11:00时。这样算来云水梯村至白云龛行约一刻钟,路程约500米,爬升100米有余。


10:56村后路牌,指示通往鸡冠梯。


11:02鸡冠梯下。石梯修建在悬崖峭壁上,狭窄如鸡冠而得名“鸡冠梯”,被誉为“南太行第一险梯”。峭壁的豁口处即鸡冠梯的位置。攀爬第一险梯也是户外人的一个追求,去体验它的险恶、陡峭。


11:06仅仅过了十分钟,鸡冠梯已变得十分陡峭,而这仅仅是刚开始,已经采取四驱模式通过。


11:07回望。近山树木掩盖下即白云龛,中山前谷地即龙水梯,中山顶即龙门,中山外深谷中即清水庄。三村均不可见。


11:10回望。小径直下的尽头即鸡冠梯起点,未行多远,已觉气喘。独步此山来,凝神绝壁台。穷目极望眼,大千入心怀。


悬崖边赤石修起的天梯,委蛇向上,宽度大多不足半米宽,身临其境在攀爬过程中是极大的心理和攀爬能力的考验。


11:40垭口。鸡冠梯标志点,背后山峰在断崖外,似相连而隔百米深渊。右为独峰三面环崖,绝壁百米。唯左才能上行,为更险之路。


11:42绝壁鸡冠梯。一段几十米陡梯,左侧即深不见底的直壁。


11:44回望绝壁梯,人立处为垭口所在。


11:45转角立石与方石。亦为鸡冠梯标志。之前绝壁无遮掩,甚为恐惧。行至方石右转,此处位于绝壁侧尖部。


11:47方石上拍后队。此处为鸡冠梯经典拍照处。绝壁腰部,攀爬上来,转身即百米悬崖,没有遮拦,一望到底,心里怵怵。


前队分享的照片。绝险处,径宽不盈尺,涧深逾百米,若非户外人,非得寸步移。


11:48沿绝壁半环行至转角立石,转角立石外,三面临绝壁。行至此处,深感鸡冠梯之险恶。
回看绝壁鸡冠梯,惊怵之心难平息。
前望悬崖独一路,再鼓作气顶可期。


11:52前路一线光明,登顶在即。此段坡度极大,必须手脚共力。索幸攀于崖沟,两侧悬崖遮挡不见深涧,恐惧心渐淡去。


12:00登顶。下两图拍照者同位,为鸡冠梯最后一级台阶处。到达鸡冠梯上口,完成今日第三段攀爬~鸡冠梯。


12:03东望来路。清水庄、龙水梯、白云龛历历在目,麒麟沟、一夫当关、龙口、鸡冠梯犹在眼前。


12:03南望高岭:眼前半环山巅,如嶙峋怪兽一字排开,驻守着大地中原。远处平顶之山,如朝冠鼎立独踞一盘,十字岭即此山。


从白云龛起爬鸡冠梯至北雄关,路程约700米,爬升约180米,用时65分钟。此段极其险要难攀。清水庄至此用时5小时。

12:27怵援鸡冠梯,终临太行山,北雄关外久连连。四台绝地及天处,旅人再把豪情添。


北雄关外是一片高山草甸,继续山腰左侧山路前行,远处尚有破废羊圈,轻松行走间,辨对面山峰垭口犹如立人。


山径边即深涧,前队挑战悬崖,军歌嘹亮再次展示自制弓箭技艺,太行之巅,弯弓射雕。而所处后队,随行忙于赶路,错过美点。


鬓微霜,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回望所行山路即在绝壁之上。


轻步于平缓山路之上。实际上左边就是立崖断壁,所在山梁与对面山梁交合,下面是深“V”形峡谷尽头。前方将至垭口。


12:45从垭口处走来即到北雄关,简易小房在遍是野草乱石的高山之上甚是扎眼。山路并入双岭主道,左往十字岭,右通王莽岭。路边山石上,驴友制作的路标。附近的铁皮房中,提供住宿和饮食,同行队友有人前去用餐休息。


12:47回望来路右手方,三峰独立,不知命其名“三结义”是否恰当。


双岭穿越线极其成熟,山路很宽,印记清晰。这是一条驴友心中的梦想之路。
12:53剑指南山。登顶太行十字岭,夙愿几度梦回萦,而今身临绝地处,舒心引出鹤鸣声。


西望去,恰见峡谷,山峦层层叠叠、浩浩荡荡,不见尽头。太行特有地貌尽展眼前。一峭壁层层相叠,最终成为一个个金元宝,而各阶台地或大或小在同一水平面上展开,显示着造地运动各阶段痕迹。真鬼斧神工、天造地设。眼前深谷中即锡崖沟之大河口。


12:53山巅秀色。远山即十字岭。看似在眼前,后来竟行一小时方到达。而队友依旧快步健行。


13:03登至山顶,同伴开始轻松赏玩。右方平山即十字岭,依稀可见山顶红旗招展。


通往十字岭路标,位于小丘转角处,只是这前进的方向。今夜入住十字岭。


独观此峰,又恰似一少女,长发披肩、端然成坐。低眉秀目,口若呲喃,自定名其“仙女峰”。仙女峰背下山路前行,通往十字岭。队友赞同我所命名,多在此存照,希其名得存而为徒步之人所熟知。


13:04行山路,向西俯拍峡谷,谷中为张沟村。后在十字岭前遇三人即上午由张沟上来,用时不到3小时。此为登十字岭最近路。


13:05山径左侧山顶间,几座岩石矗立,有如武士威立。莫非是刚才伫立山巅的刘关张此刻巡山至此?还是特意到此迎接我们这些徒步之驴?
山下的村落就是所经过的龙水梯。觉时间尚早而十字岭在往,竟于此休息略久。以致少许影响后程。


转至山脊左侧而行,东方秀美峡谷凸显眼前。双岭线南起十字岭北至王莽岭在高山之上犹如一树干,而两侧延伸出支梁犹如树枝伸向东西两边,东边是清水庄所在的河谷,西边是锡崖沟。太行台地层次在这个角度更加清晰。广角长幅照片为队友所摄。





13:50十字岭在望。走过仙女峰后一段陡坡后,小路再次平缓。前行又遇陡峭处,有破旧门板立于山路当中,或许权做岭门。


13:55登顶十字岭。十字岭海拔1780米,号称南太行最高峰,有小峨眉之称。岭上东望平原一望无际,西览群山尽收眼底。岭四周为一落千丈的悬崖峭壁,围绕四周有八里沟、回龙、九莲山等景区。蔚为壮观,大美太行,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徒步7小时登临十字岭,比预计的9小时提前许多。而两步路记录的里程仅8Km,用时、爬高等数据更是可笑。也许是大山深处定位差异,这差得也太过分了。


岭上南望。近处山峰为天界山景区,更远处高山一角为八里沟景区。有另一队驴友已经登顶,正在搭帐露营。


十字岭客栈在十字岭峰顶一平缓处,距离峰顶红旗约百余米。蓝色铁皮房围成的品字小院。蓝色房顶说不上与环境协调,却极为醒目易辩。


14:04岭顶住宿地。厨房、客房、餐厅兼备,中年夫妻与父母于此经营数年,竟然备有啤酒白酒饮料。行后队,尚有六七人未到。客房甚为逼仄。入室留空不足一床,其余即在床上活动,需跨床栏方可入塌。室内仅一电插座。


而被褥却十分清洁,晾晒床被必须擦洗挂绳,纵是这样店主仍不满晾晒,意外的是这里通电通网。前队实力,十二时半即登顶。


要得一碗面,15元。高山之巅,物料全是背负而来,而味道尚可,鸡蛋竟给放了三只,很是良心。饮料也仅5元。餐厅内悬挂着双岭十六梯线路图,很对驴友的胃口。


14:45岭顶与小伟闲游。十字岭山顶是大片的开阔地,中间有一建于明朝的老君庙,是观日出、云海最佳之地。


十字岭平敞高岭西南方向、东南方向分别沿出两道山梁,犹如巨人张开了双臂。
14:56沿西南梁山脊前行,东南西南两梁间是万丈深渊,远处正前方犹如横卧方石的高山为天界山,即昨日在八里沟所见之山。


15:10行至西南梁近半,回望十字岭。左侧山顶的老君庙和十字岭客栈。右侧垭口左侧可见一天然石洞。老板做面时与之闲聊,告诉,我在西梁上可望见石洞,他称之为天眼。


15:21峡谷观景点。行西梁过半至第二个观景点。东瞰东梁,层层直壁上是二阶三阶台地。壁峭涧深,颇具太行神韵。


15:34天眼观景点,为西梁上第三个观景点。过第二点不久,路径渐被荒草掩盖,至此观景者甚少。而前方松林茂密,遂返。


16:09东西梁垭口处。前方不远处即深涧,深涧出处,向右外通八里沟。之后与更多同伴汇合,知为观落日拟17:00晚餐。觉时间尚足,决定继续前往天洞。知晚餐如此之早,略后悔仙女峰后的开始的慢节奏游览。


往西梁的时候,前队一行直接到此嗨游。歌云:黄衣粉裤蓝山,赤壁浓翠不掩,强驴群霸高山上,闻得笑语连连。


16:35天眼。背后岩石所阻,极力后靠也只能是这样的画面。


天眼背后的未行之路,景色不错,后来见到这些照片更加后悔中午开始的漫游节奏。行程还是抓紧的好,有时间发现更多美景。


16:43沿山脊野路返回客栈途中。嶙峋石上几度攀爬,峰虽小却很陡峭,爬来生趣十足。16:58踩着饭点到达餐厅。十字岭峰顶的小环穿。行3Km用时2小时余。觉时间再宽裕半小时会有更好体验。


晚餐间,群主讲解明日线路,决定16时到达韩口,之后乘车往辉县或更远住宿。这样安排对我而言恐怕无时间登顶王莽岭了。餐中把酒言欢,微酣皆为同年。而今相聚太行山,赢来羡慕一片。


山顶等待日落。不愧南太行第一高峰,尽管身披长衣,仍觉寒凉,见薄云在西,不知能否得见太行落日。余晖下的太行。柔和的光线里,极目远眺,天地辽阔,立足顶峰,一览众山


《感怀》:
群峰尽在夕阳里,暮霭沉沉红亦蓝。
翠岭淡去混天际,绵延八百始觉宽。
登临逾觉太行壮,天近之时忽影单。
人生得意将进酒,快意还需众承欢。


《落日不得观》:
薄云蔽日影微澜,水墨泼来唯点丹。
炫目夕霞缘未到,清涂漫抹心自甜。


晚霞归去,返客栈。通铺客房内只备有一电源插排,到餐厅充电,那里有多个插排,晚八时半店主收拾停当,准备锁门,只好离开,所带充电宝觉山顶有电未背上山来,略有后悔。回至客房,众人畅谈正欢。翻入铺上,不时,借晚餐小饮,无顾他人登顶抒怀畅谈,乐而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