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行徒步』D3抱犊-八里沟穿越| 野线景区兼顾 饱览雄美太行

作者:铁手 显示图片

2021年5月3日

5:58清晨漫步大山环抱的小村庄。昨夜即住在眼前这石房中,这里是抱犊村的外庄,在抱犊村外500米处。通往外庄的岔路口,左侧的峭壁下岩洞搭成的羊圈是明显的地标。


宁静安逸,躲与世外的原始山村,只有7户人家。抱犊村,过去只有羊场小路与外界连接,牛马牲畜都是幼崽背到村里后成长繁衍,因此得名抱犊。远山的背后就是七星潭峡谷景区。浓密树林中隐藏着村落,过去几乎是与世隔绝,只有小路通外界。


抱犊村至今仍是晋城市唯一不通公路的行政村。农用车等农机具都是在河南山下拆解,分成散件跨省运上山再重新组装。几年前,村里花了3万多元,在悬崖上装了卷扬机,焊个铁笼子,吊装货物,高程800米,每次可吊运货物800斤。


村民商议,拒绝利益诱惑,保持这岁月印记,保留这自然原貌,这样才能保存特色,而不像其它山村被同化。正是这样坚持的理念,抱犊依旧是静谧绝世的山村,也更帮助其成为南太行徒步者的天堂。各地徒步组织,来到抱犊,都要把队旗群标留在这里以作纪念,这更凸显出抱犊在户外圈中的地位。也成为一个景致。


7户人家的小小山村,家家办起驴友驿站,为徒步者提供食宿。抱犊村目前早已实现通电、通网络。并未与现代生活离得很远。


抱犊村,从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石匠,房屋是石头、地面是石头、围墙是石头,还有石磨、石凳、石灶、石槽等等。整个村落就是这种恬静的田园。生活变得简单,也略为单调。习惯城中喧嚣的徒人,终究难以在此长居。


6:24返回途中直面太行绝壁。绝壁下为八里沟景区。而远山在八里沟的另一侧。前往八里沟景区的山路在瀑布右侧。


六时半早餐,餐后开始今日行程,往老龙口途中,见瀑布上缘重装徒步者宿营地。风餐露宿的重装对户外人是更为艰难的挑战,需背负30斤甚至更多。


借用网络图片,近处绝壁即老龙口瀑布,远处山脚浓阴里就隐藏着抱犊村。从外庄至瀑布约1Km。


这是一张网络照片,为老龙口正面照。叠叠重峦从天外扑面而来。随大队直接到右边的瀑布口而未至此处。归来很有些后悔,当时也是忽略了,尽管事先已做功课。抱犊货运卷扬机和抱犊天梯即在图片的左侧。


7:01老龙口。南太行的重要景点。地质年代的“造山运动”将南太行撕裂成巨大断裂带,向西隆起为高原,向东沉降为平原。中间则是绝壁林立、山峰巍峨的太行大断崖。老龙口就处在这个节点上。


巨大的层层叠叠的红色砂岩,在激流的冲击、回旋、打磨下,岩体上切出一条通道,这就是地质奇观~老龙口。


7:20层层砂岩留下岁月的痕迹。太行山层层的叠砌,犹如宏伟的金字塔,巍峨矗立。


危立于绝壁之上,弯弓射雕,欲与天公试比高。半壁绝崖的攀爬还需格外的小心。美景的诱惑与亲临,也是对胆量的挑战。


唯有徒步才能到达老龙口,唯有徒步才能观赏到隐藏于大山腹地的绝佳美景。也唯有驴友才能下道悬崖半壁,体验临危观赏的那份满足。



2021年7月19日郑州百年大雨,继而新乡、辉县大雨淹城,至27日卫辉城水深2m以上。而老龙头紧邻辉县。这是网友在抖音上发布的2021-07-27老龙口瀑布视频截图。老龙头瀑布形似天柱,势如长虹,水珠逆溅,水雾飞腾。可惜需要从另一侧的崖壁下去,才能见到老龙口瀑布的全貌。


7:41沿一阶台地小路顺时针前行,左侧为峭壁绝崖,谷中为八里沟景区沟内段。


行走在天路之上。



7:57抱犊石碑标志。悬崖半空处凿出的一米宽的石路。悬崖背后即老龙头、抱犊。离开山西进入河南。抱犊属山西省陵川县,八里沟属河南辉县。所行山路的山脊即为山西河南的省界。


8:08痴僧。抱犊石碑即在此绝壁半空处。笑看红尘终不言,他人匆忙人世间。


8:11舞动的虬枝。承雨接露几十载,挣得婀娜入画来。若非风雪重磨砺,哪得今日成风采。
深谷为八里沟景区凤凰大峡谷。


8:15骆驼峰。位于峡谷内小山峰顶。始终未找到更好的拍摄角度。或许在其它的徒步线路中有更佳的观赏地点。


8:17五指峰。


8:22转过山角,又见双狮山。其山下即为老龙口所在。而近山山脚位置即抱犊石碑的位置。


8:22路驼峰变成了背影。


8:36再遇路标。老龙口至此约4Km余,恰好徒步一小时,似乎没有标注的那么远。


8:49仙姑石。一处宽敞的观景之所,多角度观赏太行之美。为老龙口至八里沟景区路段的最美观赏地。


太行之上,享受临高远眺的喜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沉思凝视高耸处,聚神眺望浑天中。
危崖断处层层绿,飞瀑落时段段通。
但得归田解甲日,轻车万里迎霜风。


飞崖绝壁。
百仞危崖何所惧,陡升胆气始临空。
幽谷直壁惊飞鸟,安坐悬岩笑靥生。
风行天下绝险处,得意之声似凤鸣。


9:14峡谷天梯。峡谷对面峭壁上的天梯。


9:27董家寨。穿越抱犊马武寨徒步线路的一个重要节点。董家寨在八里沟景区一阶台地之上,背靠群山。到达这里即入景区。


新乡八里沟景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境内,地处太行山南麓、豫晋两省接壤处。景区距辉县市18公里,总面积109平方公里,系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内山青水秀、碧水丹崖,在这里,可以登红岩绝壁,赏峡谷云海,望流泉飞瀑,闻老子布道,阅九莲天书,探挂壁公路。八里沟大景区涵盖八里沟、万仙山、九莲山、关山、回龙·天界山、秋沟、齐王寨等7个生态文化游览区。


而通常所说八里沟仅指八里沟核心景区,景区内剑峰千仞,沟壑奇幽,飞瀑鸣涧,清泉潺流,林木葱茏,花草馥郁,猕猴嬉戏,群鹿呦呦。她是太行山水精粹所聚之地,兼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九寨青城之幽,黄山峨眉之秀,集奇、险、俊、秀、幽于一谷,号称"太行之魂、中华风骨",被专家誉为"亚洲一绝"。
这是网上攻略中网友手绘的八里沟景区示意图,虽简陋但很直观准确。董家寨即紧邻电梯上口。


9:27观光电梯上口。从谷底至一级台地,共有三条路,一是这里的观光电梯,二是前方不远处的一线天大峡谷,三是峡谷对面的绝壁天梯。


9:32到达一线天大峡谷入口。导游图对山顶路和山底路未用颜色区分。从这里开始景区自由活动,大部分队友经一线天大峡谷入谷底,明哥夫妻、风景夫妻、足印、小伟和我一行7人商定游台上。事后比较,如果时间允许,理想状况为一线天下谷底,之后乘观光电梯再上到台上,然后再接行我们所走的线路。关键在于有多少游览时间。


没有行走一线天大峡谷,这是几张下行一线天大峡谷的队友所拍照片,供需要者参考。

进入一线天峡谷前。一级二级台地间近于垂直的峭壁。


将进入一线天


俯瞰八里沟


凤凰大峡谷。太行之险,体现的淋漓致尽。


峭立山峰在一级台地上拔然而起。


将入一线天。


一线天大峡谷


出一线天


观光电梯


9:42点将台(左侧独立山峰)将军石(右侧主体山峰中部),台地景交路即在峭壁之上的下沿处。


9:42点将台下誓师。尽管收起登山杖、手台,但仍能看出是穿越景区的徒步者。既然是反向抱犊穿越,也就没被要求购票。

若有家国狼烟起,点将台前我必来。
除去薄衣换征褛,铁骑尽去不复还。


9:49研究此图数次。始终认为远处的最高峰为太行第一高峰十字岭,而其前面的为天界山。不知判断对否。


9:52深涧。涧深逾百米,宽不过数米,深不见底。外为独立石柱,石柱顶阔近百坪,有铁桥与外相连。观景视野开阔。


《山径随感》:
浓阴夹处见远山,神怡步轻笑声连。
若非识得青山径,岂知路外即深渊。

10:02绝壁天梯。
《绝壁天梯断想》:
翘首神龙出深山,几度盘转复潜渊。
待到乾时天命召,勃发蓄势飞冲天。


10:04鸟瞰秀湖。


10:07百年老屋。相传七仙女与牛郎董永相会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
雾锁云山石成宅,下凡仙女望亭台,
小扣柴扉终闭户,自识不是牛郎来。


10:30
《问道不得》:
林深掩幽舍,清水漫阶台,
移步青石上,山溪浸脚踝。
深寻欲问道,举步去复还。
难罢世俗身,终得入尘埃。


10:34
《寻野》
游人尽从大路去,吾辈独往野径来。
蹒跚难掩心奇趣,觅得绝景慰心怀。


10:37明潭倒映。
《静潭》
青黛远峰浓荫近,明潭无波水映山,
轻拨细撩声声慢,恐惊龙女出凡间。


10:51救帝桑。相传王莽篡权后,刘秀逃至八里沟,他饥困难支。昏卧于此树下石板之上。恍惚间觉一桑葚入口,而被救活。后来此树定名“救帝桑”,所卧石板定名“卧龙石”。


10:52红石河口。进入位于太行山红岩绝壁之上红石河景点,因河床为红色砂岩,故名“红石河”。


10:56红石河口。峭壁耸立,层峦重嶂。红岩叠叠,清河漫淌。竹林七贤,振臂溪上。


11:24啸泉。只要人一喊,马上就能涌起泉水。山体上岩石多缝隙,吸收声波形成震动,震出缝隙中的山水。可惜当时未尝试。


11:32沿红石河上行。峭立山峰。峭如华山黄山,而无登顶之路,总觉游不尽兴,景区开发任重而道远。或几十年后能更加成熟,人文更厚重。


整理游记时,方知途中有“蛤蟆石”,当时未见标识而大意错过。据说像一只大蛤蟆带几只小蛤蟆。在网络上寻得一图,供参考。


通往黑龙潭的木栈道。这条游线游客远少于红石河口。一路行来所遇游客屈指可数。后知有岔路通珍珠瀑,当时未见路标而未去。网上寻得图片,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名字,实际就是崖壁上不断有水珠滴下来而已。


11:46黑龙潭。到达景区游线终点。这里至红石河口2Km多。


半环形的凹壁下,一池深邃黢黑的潭水,深不见底,守卫在大山深处。深凹岩壁,幽暗深潭。恍若隔世,潜龙在渊。振臂而呼,唤龙出山。借得龙气,助吾周全。


12:02蘑菇石。原路返回寻路边标志观蘑菇石。


前行至红石河口,环山路边半坡处有百年好合树,畅游间一行数人竟无人关照到此景点,也算漏过。网络寻图以备。


12:28红石河口。行至河口左岸,离开景区路生劈下探至河边,寻得此地拍全景,位置最佳。
12:38幽潭,转身即见幽潭,潭水涌出即为天河瀑布的上端之水。即将化茧成蝶。


12:44雄峻太行。将至绝壁天梯上口。一阶台地上的层层峭壁搭成的宝塔。山根道路即上午从抱犊行来之路。


12:45俯瞰八里沟。谷底尽处即八里沟镇所在,那里是景区大门。峭壁之上为二价台地,之下为一阶台地。


12:51绝壁天梯。紧贴陡峭山崖,据说是1987年村民集资60多万建造的。之字形铁梯几经曲折通往谷底。铁梯高差120米,650级台阶。


12:53俯瞰秀湖,犹如静躺深谷的巨人的双眼,蓝色的遮阳镜下仰视着绝壁和蓝天。


13:09绝壁天梯下口。铁梯犹如舞动的长蛇,蜿蜒于直立绝壁之上。颇有神龙不见首尾之感。


13:28瀑布高挂,涌来天外之水。


13:28《近瀑》:玉盘承天水,银链入盘来。中流急速落,弥漫银珠开。远步溅衣湿,拂面丝雨腮。如闻万军马,呼啸震胸怀。


13:35瀑布前想起唐徐凝诗《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13:37百溪汇平湖。《偶得》:一河石阻分百溪,穿石过隙湍跌急,入得平湖成净水,恰如痴客朝与夕。


13:42瀑布下水帘洞,虽有设计构想,仍觉浓厚人造痕迹。如若洞顶铺以错落山石与自然山体融为一体则更加协调统一。
13:45水帘洞。稀里哗啦山水落,踢里踏拉缓步行,噼里啪啦摄美景,叽哩扎喇话游情。禅心修道心愈静,烦嚣之处有空明。


13:58石上青檀。《青檀》:落籽石缝间,深根几盘旋。入岩不松咬,耐得风与寒。吸得天地气,一立数千年。庶子出凡世,争得一片天。


14:14往景区大门,谷中看太行雄姿,剑指蓝天。浓阴尽处,红岩峭壁陡起,百米之上,再撑一片天。太行地势叠三台,一台更比一台彩。


14:18到达八里沟景区内景交车终点。急于赶路自天河瀑布起行河左岸。如行右岸亦耗时无多,可观赏将军瀑景点。


14:36乘景交车至马武抱犊雕像请求停车拍照。景交车行约7km。之后步行往景区大门,行约500米。


14:40桃花庵。[明]唐寅诗曰: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来花下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14:57大门外八里沟标志。自观光电梯上口起入游八里沟,五个半小时轻松而过,尽管马不停蹄且乘景交车出,仍觉时间不很充分,畅游至少需一整日。


14:58太行魂。从太行深处走来,反穿抱犊,领略大美太行又省却门票,唯需良好体力作为支撑。


天界山景区大门与八里沟景区大门分立在进山公路的岔口处,游客自驾车辆禁止驶到这里,需停留在9Km外的八里沟游客中心。


15:04存此图备查。专线车停车场即在图示的道路岔口处。这里是八里沟镇,商铺众多食宿方便。


早起抱犊起徒步,至景区外专线车停车场,行16.8Km,用时5小时50分钟。因乘景区车代步7Km,里程与用时均少于预期。


15:06专线车为通用大客车,往返于游客中心与景区大门间。在游客中心一次购买往返车票,回程无检票随时乘坐。


15:30到达八里沟游客中心,属于到达比较晚的后队。更有强驴队友从八里沟大门徒步9Km至游客中心,且在半小时前到达,令人敬佩。景区内自由活动线路纷呈,自满于所行线路。
16:00全员到齐后,乘沈阳自带大客车前往37Km外的清水庄。行至黄水乡后,变为县道,柏油路失修破损严重,后完全变成砂石路面,行走起来异常颠簸。可能是由于并行在建高速公路而导致。

16:47到达清水庄。一个太行深处几户人家的路边小山村。公路穿村而过,公路另一侧则是满是砾石的干涸河谷。这里是著名的双岭(十字岭至王莽岭)穿越的起点,如同抱犊村一样,家家办起民宿,提供给徒步者食宿方便。村里人很少,游客到此让小村热闹许多。所住民宿为一对中年夫妻经营,一家三口一起忙碌。村中通电通网络,生活也算方便。
17:00步入整洁的小院,石头房石头院墙,很有些原始的古朴味道。


团队人员较多,分散住去后,大部分男驴友群居于上院其父母所住房屋的二层。这是在房顶增搭的二层阁楼。有抱犊经历也算习惯。


19:03晚餐前,休整一段时间后,按主人介绍至河谷中寻找河玉奇石。
19:09走向河谷下游。主人介绍前面河谷中有天井。公路边的山峰随然不高,却很是陡峭。细看去是否似一瘦狗在俯视呢。


过去火红年代里许多艰巨、伟大、浩瀚的工程,令人赞叹敬佩!


俯瞰深井。下接地下暗渠。拾级而下,井底侧有暗洞。石拱门门楣处刻有文字,只可惜对焦未准,以至字迹模糊。


有没有坐井观天的感觉。犹如高挂的一轮明月。


井口壁刻有井名:黄水(边?),第三个字不认得,学识有限。


19:24返回清水庄。一排远山即明日后日两天的双岭穿越线路,左侧的为十字岭而偏右尖尖的山峰即王莽岭。


伴着夜色,农家院里晚餐。昨日与军歌嘹亮在抱犊喝的白酒尚有一些,又喝些许啤酒。原本在家很少喝酒的我,这几天还真成了日日喝点,为了解乏也利于安眠。农家院里还有太阳能冲凉间,只是狭小而人又多,索性用自带电水壶烧水,用自带的便携盆泡脚,又将鞋垫晾晒。这些都是模仿老驴们的做法,毕竟走多日长线还是第一次。发图朋友圈,孩问我,怎么这几天你住的都象牛棚马圈似的?笑答户外本如此。自受其虐,乐在其中。
借着酒劲,安睡一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