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D15 →唐克→郎木寺→扎尕那 220Km
景区:
黄河九曲第一湾
郎木寺(甘肃)
郎木寺 (四川)
途游:
8:00离开唐克,驶往昨日来时途经的黄河边。昨日进镇前,觉得这片景色不错。跨过黄河桥,来到村头。村头一座精美的铜雕守候在黄河边。
路边的天然石碑上刻着村名:索格藏村,紧邻的又是一个铜雕,两米多高的手摇转经筒,同样的精美。
黄河就在镇外。岸边建有观景台和栈道。
走上黄河大桥,宽宽的黄河泛着青光。
黄河完成九曲第一弯后,从这里缓缓流向下游。
重新进入唐克镇,驶入唐热路,7Km后到达黄河九曲第一湾岔口,岔口边是游客中心,有工作人员动员买票乘景交车进入。见多数车辆未购票直接驶入而未被阻止,同样效仿一下。
进入后,知这是一条开放的穿过景区的公路,里面有村落。行2Km到达索仓藏村。见不远处的景区栈道,决定徒步野线观赏。索仓藏寺即在村中。9:40沿佛殿旁村路开始徒步。
村的尽头,变成登山的小路。
半程中回望索仓藏村。静卧在山脚,远处的九曲黄河开始显露出来最近的一曲。
接近第一座山顶前的景色,犹如长龙自天边而来。这时需要广角来拍摄回更好。
感觉南侧更高的山顶观赏角度更好,反着景区方向。来到这个山头。游完全部景区,各个角度观赏九曲第一弯,比较起来,还是这里拍摄的角度最好。
山顶背后的景色,山谷间草原延绵而去。那里也有多条上山小路。山下的公路即唐热线,唐克通往郎木寺的近路,新近才建成通车。
之后沿山脊向北折回。山地为围栏所分割,属于不同的牧民。这些牦牛分属两家。远处山顶经幡处即属景区范围。
山脊上遇维修围栏的年轻牧民,从山地扛来角铁,用专用锤砸入山石中,很是辛苦,也很乐观,借火吸烟交谈。从插箭处,就是远观以为是经幡处的地方进入景区。神山插箭是阿坝藏族习俗。
格萨尔王降服妖魔后,箭射四方,落于神山,立誓:“箭矢不倒,妖魔弗能出”。
步行栈道中断的观赏效果。
黄河白河在此交汇。这里是黄河在四川唯一流经的地方。
交汇的河口,右侧为白河。
栈道边有几个观景台,这里是阿尼玛卿台。
标志性景点,感觉栏杆把景色完全破坏,不知为何要建这样的护栏。景区的过度开发。
建在最高点上的法螺观景台,登顶环视四周,风光尽在脚下。观光电梯的终点紧邻观光台。
沿来时的栈道返回,栈道尽头即景区出口。接近出口时的索仓藏寺、索仓村景色。
步行至山脚出景区,公路边的景区标志。
标志碑的背面。背景山体左侧山脊处为观光电梯,右侧山脊为步行栈道。
后面的栈道直达黄河岸边,未见游人远行至河边,自觉观赏角度欠佳,而又不拟做休闲游客,未入。
再次沿小路走进村中。索仓寺雄踞山坡。
再次见到寺院墙体上的吉祥四瑞。一路来记得这已是第三次了。第一次在包头五当召、第二次在出碌曲的城边公园上。之前在承德普宁寺内也见过。
寺院外墙上精雕的木门,细腻的雕刻技艺。
惊叹这飞扬的龙须。
路边白塔旁,标明的“索仓寺”。
回到车上,完成徒步,行4.9km,用时2小时50分。
13:00驶出景区。途中遇牛群,这路还是要让给牠们的。
出景区即左转进入唐热线,驶往郎木寺。
13:00出九曲十八弯景区,随即左转进入唐热线。前行89Km到达唐热线终点进入G213兰磨线(兰州西固-西双版纳磨憨口岸)。在岔口处中石油加油站加油后,折回北行数百米,14:15在白尔朗山隧道前遇堵车。
近20分钟方通行,经过时知为隧道维修单边放行。好在时间不长,正好停车休息,调整一下,一样的草原景色。
行13km至红星镇岔口,继续前行G213兰磨线1Km转入G345郎木寺方向,行11Km近15:00到达郎木寺。
郎木寺为地名,地处甘川二省边界白龙江畔,江北属甘肃设郎木寺镇归碌曲县管辖,江南属四川设郎木寺村归若尔盖县管辖,两地混居仅隔几米宽的白龙江,多座桥梁连接,在外人看来就是同一个镇子,主要的商业区集中在四川郎木寺村一侧。行政界线明确,而生活浑然一体。所说的郎木寺即指这一片区域,也指这里的两座规模较大的寺院。
两寺院分别属于四川和甘肃两省管辖,都将寺院简化为郎木寺。实际上甘肃境内的"达仓郎木赛赤寺院",简称"赛赤寺"。四川境内有"达仓郎木格尔登寺院",简称"格尔登寺"。
最先到达的就是甘肃郎木寺-赛赤寺。
停车场即在寺院大门右侧,大门左侧即售票窗口,虽然见当地人随便进进出出,还是规矩的买票进入。讲解费100元,未拼成团,还是放弃了。
创始人第一任赤哇嘉参格桑,年届70岁经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允准,返回故里弘扬佛法,于公元1748年创建赛赤寺。进入寺门即见镇西塔,亦称为祥和塔。
1969年被毁,现得以逐年恢复,而多数佛殿尚未开放。入寺门沿左行小路至马头明王殿,未开放。殿外观赏远处的红崖山。
转角度所拍郎木寺,中间绿树下即两省结合白龙江,实际上为源头的小溪。远处为四川的郎木寺~格尔登寺
继续转角度,下角停车场即赛赤寺外停车场。赛赤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最大寺院之一。
赛赤寺的展佛台,大型法会时才展出巨幅唐卡佛像。寺院陆续设立闻思、续部、时轮、医学、雕版印经院五大学院。
马头明王殿后是一片茂密松林,松林中间的空地是辩经场。这里有山下居民区通此的小路,从小路上来是无需购票的。
穿过松林来到大经堂,这是赛赤寺最高大宏伟的建筑。也是唯一开放的佛殿。
大经堂点前的壁画
转过大经堂,从这里拍摄的佛殿群,右至左:金瓦殿、宗喀巴殿、续部经堂。
寺院管理处旁的导游板更加清晰。游客稀少,更难见学僧,不知是在学佛还是寺内本来就缺少僧人。
弥勒佛殿,在大经堂后面,高高的红柳枝砌成的墙。依旧未开放。
金瓦殿
宗喀巴殿
宗喀巴殿
宗喀巴殿外视角下的弥勒殿。
博物馆前拍摄的宗喀巴殿。
在建中的博物馆,也处关闭中。
活佛寝宫
长寿殿
长寿殿外墙上悬挂的转经计数板。
天葬台在更远的地方,没有前去,一则想来有些恐惧,一则不愿打扰那些逝去的生灵。远眺红崖山。
很想停留一日徒步红崖山,最终还是放弃了,离开黄河九曲第一湾,就更多出现回家的想法。辩经场就在那片松林里。
见安静的藏羚羊与学僧,各得其所。
俏丽的藏羚羊,最初以为是羊,又不确定,问一旁的学僧,方知为藏羚羊。
行至展佛台上方,西面还有条上山的路,从这里上来参观赛赤寺也是无需购票的。山底的四川郎木寺后面的道路,有从那里徒步入寺的想法。
14:10,离开赛赤寺,前往四川郎木寺~格尔登寺参拜。赛赤寺最的感受是在大兴土木,所见几乎都是游客而少寺院僧人,更像是一处旅游景区而缺少佛学氛围。
几分钟后到达格尔登寺大门。
格尔登寺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弟子“绒钦更登坚参尊者”创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世格尔登活佛丹白坚参年建立学院并扩建寺院,以创建人“绒钦更登坚参尊者”的出生地“格尔登”命名新寺院为“格尔登寺”。寺内供奉着该寺第五世活佛的肉身灵塔,这据说是所有藏传佛教寺院中唯一的拥有活佛肉身的寺院。在售票僧人的提示下,放弃另线徒步进入的想法,购票进入。
在村镇街道上行驶约1Km,到达活佛大院。活佛大院,院落式佛殿建筑群。五世格尔底活佛-丹贝坚赞仁波切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历百年建成,后毁于文革。2010年重建。
佛教大院内有大雄宝殿、度母殿、藏经阁、玛哈嘎拉殿、祁寿殿、大讲堂、财神殿、阳光精舍、上等寝宫十三座大小宫殿。
夏尔仓和赛赤活佛寝宫。寺院设五大学院(扎仓):闻思、续部、时轮、医药、印经堂。
大雄宝殿,不能入内观拜。五世活佛肉身灵塔供奉于此殿。
观拜祁寿殿后,僧人见我俩仍要继续深入观拜,示意可上楼并引领至度母殿、阳光精舍,之后又摘去玛哈嘎拉殿门挂锁让入内观看,实为难得。通过管家院进入东院,仅剩我两人,参观噶当精舍、经师寝宫、藏经阁、关公殿、大讲堂后离开。
出活佛大院,继续走向寺院深处,白龙江自纳摩峡谷中缓缓流出,穿过宽阔的绿地,走向峡谷出口处的溶洞"虎穴仙女"。
洞口处的虎形石头,很有些神似。
据说溶洞里早先居住着一只猛虎,相传是莲花生大师来此降妖驯服猛虎,并教化佛法,使猛虎成为善良的仙女化身。
溶洞里面有自然形成的钟乳岩石群,必须弯腰才能钻进去。在溶洞里的最高处,可清晰看到一个钟乳石,像一尊坐着的女神,栩栩如生,藏民们把她看成是保护生灵、为民解除病魔的女神,经常前来磕头跪拜,祈求平安。
通往"虎穴仙女",纳摩峡谷的入口,徒步线路约24Km。
返回走向活佛大院的背后,见草坪上的学僧,年龄多在二十以内,更有接近十岁的少年。课间在活动。非学僧,难以理解他们的人生目标,几人能修行成活佛?
草坪上学僧很多,所行山脚小路边,几个学僧正准备从围网豁口处出去登山,看啦学僧也是要有业余生活的。半山处观活佛大院。
几位僧人在小路上走在前面,这里的僧人明显比甘肃郎木寺多出很多,佛教氛围也更浓厚。未开放的佛殿,不知主供是哪位佛祖。
又一座,是佛殿还是经堂,没有介绍。许多殿堂在建设在维修。看来文革时期的破坏应是极其严重的。
将佛殿区域游览完,行至此处决定往山下走,佛殿、僧舍、僧舍就这样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穿行村中,在主路路边的佛殿示意图,看后觉得应该是顺时针环游了一周。
18:00出格尔登寺。
在格尔底寺的入口处旁边,就有一座清真寺,大门色彩明艳,高塔重檐绿瓦。清真寺与旁边的佛教经堂距离非常接近,却风格截然不同,反差巨大,相映成趣。这里不仅是汉藏回多民族的融合之地,也是民族文化宗教的和谐共生之地。
沿G345返回,12km后进入G213,再行1Km至红星镇岔口,转入G345继续前行。
从红星镇出来,G345始终在白龙江峡谷中蜿蜒下行,峡谷窄处,不足二十米,两侧峭壁高耸,白龙江与公路在谷底回转,景色震撼。
途经上石门隧道、下石门隧道,见横亘白龙江的山梁,都是开出十几米宽的深涧,两侧几十米壁立的岩石,犹如打开的石门,白龙江川流而过。惊叹自然造化,不知是亿万年前白龙江的冲刷形成,还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特意在造山时特意留给白龙江的出路。
谷底宽敞处是一个个村寨,绿树浓阴掩映着石房,路边常见两三人合抱的大树,显示出村落的久远历史。更有多处农家乐招牌,在树木丛生的峡谷中,提供世外桃源般的乡居生活,这都是漫游时的好去处,只可惜不是本次出游的节奏。
从红星镇行60Km后,在进入电尕镇前,转入江迭线(卓尼县江可河-迭部县电尕镇),前往扎尕那。
转入江迭线继续行至在峡谷中,谷中流淌的是杰日普,山势依旧陡峭,而树木却愈发茂密,路边时常出现村子的路牌,村子有的就在路边半山处,也有的在十几公里的大山深处,各村的宣传标语不尽相同,核心都是生态秘境世外仙居。
江迭线至扎尕那景区约21Km,行半程时遇景区门,横跨在公路上,询问知往扎尕那不需购票,但需购买车辆保险,每车5元。
将至扎尕那时,河边建有观景平台和栈道,远观扎尕那迥别与周边的铮亮的石头山体。
19:20到达景区大门。多家客店主在路边停车场旁招揽旅客。遇言语和气店主,介绍住宿条件、景区游线、食宿交通,甚感态度诚恳、内容详实,遂随其至半山处旅店:迭部扎尕那友谊客栈。果然如其所言。
客栈走廊观赏傍晚的扎尕那。步行山底公路边饭店,用餐归来时已是路灯微明的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