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运河萧山段初探

作者:喂喂 显示图片

2014年,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在京杭大运河的盛名之下,浙东运河常常是一个小透明被忽略。杭州作为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的交接处也是如此,大家在杭州经常游览京杭大运河上的拱宸桥、塘栖古镇等景点,却忽视了钱塘江南岸的浙东运河。浙东运河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沟通了内地的京杭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西起杭州滨江区的西兴街道,东至宁波著名的三江口,最后船队从甬江浩浩荡荡东去进入大海,开启海上丝绸之路。浙东运河途径萧山、绍兴、上虞、余姚、慈溪、宁波,最后镇海入海,贯穿了整个宁绍平原最富庶的地方,也是越文化的代表,与钱江对岸的吴文华也有很多不同。
在杭州多年的我也从没有好好的去游览一下浙东运河,于是决定要走一走萧山地界上的浙东运河,萧山绍兴段的运河因为沟通了两地,这段运河也叫做萧绍运河。浙东运河萧山段共有两处被列为世界遗产的遗产点,分别是萧山段运河河道与西兴过塘行码头。这次主要游览三个地方,分别是西兴古镇、江寺浙东运河展示馆和衙前镇。

三站的位置以及运河走向


第一站是西兴古镇,坐地铁1号线,在西兴站下车,根据导航至西兴古镇,这里便是浙东运河的西起点。浙东运河与钱塘江并不直接相连,因为钱塘江水位高并且有潮汐,货物运送西兴过塘行需要进行转运,送到钱塘江后通过京杭大运河北上。西兴以前属于萧山,后来西兴、长河和浦沿三个镇单独建立滨江区,但是在文化上是一脉相承的。
整个西兴古镇沿河共有两条道路:河北岸是官河路,道路直接临河;河南岸是西兴街,沿河是商铺,街上不能直接看到河,是一种前店后码头模式。整个河道不宽,跟京杭大运河的河道也是没法比,只能用小船对货物进行分门别类的运输。
整个街上没有什么商业,年轻人不多,更多是的老年人。那天的天气很好,大家纷纷拿出被褥进行晾晒,在河边晒太阳聊天。古镇周围高楼林立,自从杭州区划进行调整之后,滨江区成为全杭州面积最小,人均GDP最高的地方,很难想像在这样寸土寸金的滨江有一个如此慢节奏的古镇。

晒被子晒太阳的老人们





西兴码头的文保碑


这段河道通往北塘河,进而与钱塘江相连


世界遗产标志


官河路北面的展览馆


左边是官河路,右边是西兴街的店铺


另一视角左边西兴街,右边官河路


西兴街上的古宅


以前的柱石已被晒满了被子了


西兴街



永兴闸和旁边的宅子



第二站是江寺公园,坐315路公交车从西兴叉口站至萧绍路公交站下车,这里是萧山的市中心。过马路,从江寺公园北门穿园而过,在江寺公园的南门会看到写有江寺牌匾的山门,整个寺庙已经没有宗教活动了,而是被开辟为展览馆——浙东运河萧山展示馆。里面介绍了浙东运河在萧山的情况,沿河有三个重要的老街,分别是西兴老街、萧山老街和衙前老街。分别对应今天去的三个地方。展馆大门口便是浙东运河,河上有一座桥——梦笔桥,沿河是一个公园——梦笔园,可以沿着河岸走走。

江寺公园北门


亚运吉祥物——宸宸(大运河)、琮琮(良渚)、莲莲(西湖)代表了杭州的三大世界遗产



江寺——浙东运河萧山展示馆



三大老街——西兴、萧山(县城)、衙前


衙前的古纤道,只剩四十多米


申遗历程


运河在萧山的位置


途径浙东


梦笔桥




在桥上看江寺


梦笔园


窄窄的运河,既是运河又是护城河



园子里的笋石,只在扬州个园见过


另一座古桥


第三站便是衙前镇。坐740在衙前站下车,这里已经是杭州与绍兴的交界处了,与其他地方边界处不同,衙前异常繁华,这里以前是运河重镇,后来是农民运动的先行区,现在是红色旅游区与工业区。整个小镇房子建得很好,像是示范村。在衙前站下车后,沿凤凰路向北大约300米,便是浙东运河了,不过桥沿河南岸向东走,路过凤凰村史馆、农协旧址和衙前历史文化馆,不过因为去的晚,都已经不开了,农协旧址前有一段大约四五十米的纤道,以前有千余米上,现在只剩下这么短了。路尽头有一座桥,过桥后便是这个河段的国保碑,运河东去拐了个弯南下,便到了绍兴柯桥的地界,也是我们这次旅程的终点了。

繁华的衙前


农民协会旧址


衙前历史文化博物馆


衙前信用社


纤道省保碑


河道国保碑


向东拐弯后南下了,直到绍兴


浙东运河之旅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