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美丽乡村-三亚西岛渔村

作者:Wendy 显示图片

高德地图导航西岛肖旗港码头(停车场免费),自动弹出网上购票窗口,一分钟出票一小时后使用。

去程船票当日有效,返程没有时间限制。渡船登岛时间为8:30~17:30,离岛时间为6:50~18:00。


15分钟左右到达西岛。


西岛是海南岛南端的主要离岛,古称“西瑁洲”,因有玳瑁(大海龟)上岛产卵孵化而得名,与毗邻的东岛(军事基地)恰似在碧波中鼓浪而行的两只玳瑁,“波浮双玳”自古便是三亚的一道胜境。

据口传历史,西岛人的祖先是福建莆田甘蔗园村人氏,明朝时为谋生计,整族、整村地迁往海南岛,不幸在海上遭遇台风,一部分人漂泊到三亚港门村,一部分人漂散到西岛,成为西岛最早的居民。再后来西岛有渔民又迁到三亚天涯区的马岭和桶井二村,这些原住民已在岛上繁衍生息400多年。


西岛面积2.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000多户,近5000人。

自2017年12月打开和景区间的封锁之门,渔村便迎来了势不可挡的发展态势。2021年9月成立美丽渔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启村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的集体合作模式。以保护生态为发展底线,全面启动渔村全域旅游多元产业,实现友善发展,共同富裕。



古韵犹存的珊瑚老屋。


在这座古老渔村里,随处都可以看到时间留下来的印记和渔民独有的生活方式。

充满古朴气息的巷子里,一栋栋历经百年的老宅静默着,阳光轻轻洒落在颓废的珊瑚石墙上,消失在蔷薇生长的地方,整条安静的巷子都在讲述着渔村几百年的历史故事。










守住老屋,便留住了乡愁。


沿着船桨路标指示的方向前行,一座散发着文艺气息的老房子出现在小巷的尽头,这里便是西岛文化创意馆。


文创馆由老屋改造而成,设计上利用新旧建筑的融合,辅以院落景观,空间包含创意展示、村民文创培训、国际艺术家交流、老屋体验等功能。


馆内所有作品都秉承回收再利用原则。自2018年开始,联合波兰、加拿大、韩国环保艺术家,美国材料科学家、渔村渔民等,利用回收的铁艺、木头、布艺、玻璃共同创作系列作品,以生态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引导人们更加重视生态岛屿的共建意识。

同时也邀请来岛游客加入生态岛屿行动中来:拒绝使用塑料袋,拒绝丢弃杂物,共同赴一场“生态西岛,十年之约”
(2018-2028年)之旅。


一进门看到的墙上挂画,喜欢。






旅行艺术家利用岛上的废旧木、海漂木、旧家具等材料,在原有的造型上进行加工设计,最后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环保装置艺术作品。



波兰环保艺术家将旧织物、缆绳、窗帘等废弃材料融入新的创意和审美,经过重新裁剪、缝纫等程序,创作出一件件惊艳的时装作品。


《伪善者》—作者:秦荣燮(韩国)

解说词:艺术是一种语言,它充满魅力,可以突破材质的局限,也突破社会的思想边界,在创作过程中,与自己,与他人对话。这组作品采用的是废弃的手机电池壳拼的人脸,提醒工业消耗与人类环境的冲突现实。


美国材料学博士David Liu通过回收西岛的塑料瓶进行创作,主要材料为HDPE,经过粉碎、清洗、烘干、溶解、铸模成型,作为西岛礼物展现。



啤酒瓶装饰成彩灯树。


一艘废弃的铁皮船置于水面上,给人以旧日时光的无限遐想……


挂满墙面的渔网,成为有质感的艺术元素。


独具风雅的海上书房。



最有诗意的读书室,风吹哪页读哪页。






铭记历史的女民兵纪念馆。


1959年8月1日,生活在岛上的八位渔家姑娘,怀着对祖国的一腔热爱,加入了女民兵炮班的行列,她们燃烧青春,为祖国南海国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八姐妹炮班”。







20世纪70年代,以这群可爱的人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海霞》闻名全国,由此也让海岛女民兵这个群体名扬大江南北。


纪念馆出来时间还早,步行去牛王岭公园观日落(17:30后不准入园,出来没有时间限制)。



人为建筑破坏了岛上的自然环境。


丑牛。


没有美感的情人桥。



一人静静地,落日美美的。







彼岸的高亮处是南海观音。


手机拍不出星星闪烁的夜空。



6:40推开院门,月亮仍挂在天边。


海边观日出。






好看的珊瑚石。










早餐后和小室友一起喝茶喝咖啡。


茶后两人沿着海边儿一路向南。




沿路有许多新奇的渔村文化艺术作品。






两条铁皮渔船扣在一起,贴上彩色的木板条,成为有创意的作品。





潮间带,是指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根据潮间带生物生存和分布的生活环境及其基底性质,分为:岩礁海岸、沙质海岸、泥质海岸和河口潮间带。


西岛主要分布有岩礁和沙质海岸。


此处为岩礁海岸,主要有各种固着生物和不活动方式生物,如海藻、海螺、小藤壶、贻贝、牡蛎等软体动物;虾蟹等节肢动物;潮间带珊瑚等等。


潮水坑是退潮时海水在低凹处贮留形成的水坑,大小千差万别,干涸时间随低潮面的高度而异,每日都有变化。在潮间带水坑中栖息的生物主要为低潮带群落所构成。其中珊瑚、鱼类等系一时性闭留于水坑中,特性和在外海时有显著差异。在高潮带所形成的潮水坑,其海水是靠溅起的波浪飞沫来补给,由于水分的蒸发可变成高浓度的盐水;相反,如果接受一定的雨水,有时浓度也可趋近淡水。生物的环境变化十分显著,所以在其中生活的珊瑚有超广范围的温度和盐分适应性。


从海滩转到海边路上。


路的尽头是还未使用的环岛公路,两人不约而同地跳入继续前行。






走向“诗和远方”。








公路到底是牛王岭公园。


接下来两人又沿着滨海景观大道走回住地儿。


身心向海的椰树。


盛开的凌霄花。


蓝天碧海,绿草如毯,树影婆娑。


诗意浪漫的海岸风光。


途中小憩。




被三亚湾环抱着的西岛,集海底、海面、空中为一体的海上娱乐乌托邦,湛蓝萦绕、水阔潮平,是海上运动的天堂。


环岛一圈儿约10公里,开心的徒步。


下船后步行几分钟到渔村东门,酒店电瓶车在那里接人。


天涯之涯·327戏剧所,参差不齐的旧木板围成的小院儿,怀旧的风格。


田园风格的门廊灯。


创意设计的茶几支架。


围墙的木板上挂着一瓶瓶多肉。


勇敢、追梦是他和她最美的样子。


二楼露台上看到的景色。


一晚80元的多人房间。


拉上帘的一人世界,找回当年大学宿舍的感觉。



经典的电影海报,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二天一夜的西岛之旅,很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