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超详细最全攻略‖荒垒野风 断壁残垣

作者:Yannie 显示图片

💖【前言】

圆明园像一位劫后余生的落魄贵族,衣裳不够精致,身上青紫的印子很多,嘴角带着斑斑血迹却仍要对你扯起一个微笑,伸手示意以欢迎你的到来。

颐和园我也去过,但那次很匆忙,因为赶时间只逛了一小时。可仅仅是这短短的一瞥,你也能知晓那是一座从内到外透着雍容华贵且未曾经过风浪的皇家园林。它就像古装剧里在深宫内苑里无忧无虑玩耍嬉闹着的那些公主,眉眼带笑,满脸写着岁月静好。

圆明园不该被遗忘,如果有机会,真的建议大家都来看一看。这是一段对国人来说意义非凡的历史。

💕【入园杂项】

我是早上的8:42从南边的迎晖门进的,下午一两点左右从东1门出的。如果需要租讲解器,要等到早上9点工作人员才会上班。不过大家也可以关注圆明园遗址公园公众号哈,菜单里有好几个版本的语音讲解,儿童版的,成人版的,园长亲自bb版的,都是免费的呢。

进园之前没吃早餐,在圆明园站的地铁口那儿吃了个十块钱儿的手抓饼,鸡蛋和烤肠都有,灰常满足。

整个游览路线我是从绮春园一路向北,来到三园交界后向西,主要时间用来逛了圆明园南部,而后是长春园的小部分。最后从东1门出去后搭公交回家。

建议大家夏天的时候来,还可以看看荷花。冬天来实在是太冷了,而且很多景都是光秃秃的。

园内有餐厅,在三园交界那里,很方便。

💓【绮春园】

鉴碧亭在湖心,是个文创店。


过了鉴碧亭,去看了一个圆明园流散文物展,心中感慨万千,不知从何说起,那就不说了。这段时间旁边的正觉寺在举办活动,所以进不去。

然后是凤麟洲。它也是在湖心,要从九曲木桥走过去。这里真是避暑胜地啊,入眼皆是大块大块的湖,宫里的人也太会过日子了吧。对于我这种有个十几平的地方可以睡觉就很满足的小老百姓来说,这是我不能理解的奢侈。



九曲仿木桥的旁边就是仙人承露。建议大家攀到山丘上看,别是一番壮阔好景。不要站在低处的小路从下往上看。



凤麟洲的旁边儿有座角落里的浩然亭,我非常想去坐一会儿。但是绕着它在的小岛走了一圈,发现一座桥都没有,无了个大语哈哈。虽然窄处的冰面上有游客踩踏的痕迹,但是我这人胆小,实在是不敢从湖上的冰面摸过去,所以只能望亭兴叹了。




亭子附近的无名道路让我想起一句诗:“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在这里我还看到树上有两只小松鼠呢,太可爱啦!


说到小动物,接下来放一波前海遇到的鸳鸯、小鸭子和天鹅。小鸭子主动上岸求投喂,不给吃的怎么也不走,碰瓷了哈哈哈,好可爱!小朋友喂了一些碎饼干给它吃。



下面放两张我忘记在哪儿拍的但确定是绮春园内的照片。



🌸【圆明园】

去之前在马蜂窝搜了一大堆路线攻略,都让先从绮春园这进,看了鉴碧亭直走,零零散散地一路东看西看,走到三园交界,然后去西部的圆明园,最后折回东部的长春园看大水法那些。

我当时很好奇攻略为啥从来不写西部园区的具体游览路线,明明地图上这块那么多景点,是它不配吗?亲身经历以后,怎么说呢,西部园区面积很大,大到我走着走着开始怀疑人生,但是大部分景点都是光秃秃的平地,全靠自己看着景点介绍的石碑yy。


一开始我有种被欺骗的感觉,很是烦躁,但后来仔细看了正大光明殿和长春仙馆的石碑介绍后难过起来,鼻子很酸。文字内容都是说昔日这里是干嘛干嘛的,非常繁华,最后一句都是“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你能感受到先人的骄傲和自信,也能感受到后人描述时的深深无奈。


下图是长春仙馆旁边的一池白雪,因为少有人至,所以脚下踩雪簌簌作响的声音格外清脆。


从这里向西走过去快要自闭的时候,视野突然豁然开朗,有一种《桃花源记》里从“初极狭”的通道走出柳暗花明的感觉。猝不及防地,一大群蒙古包出现了。

我在风中皱着眉头独自凌乱时,路过的游客讨论说“哎呀呀,这是做成草原风情的感觉呀,好用心”。好吧,他们是从西部园区的藻园门悠然自得地进来的,我是从南部园区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哼哧哼哧过来的,他们没有时空错乱的感觉也正常哈。


从蒙古包的世界中穿过,来到了香港回归纪念林。石头上的落款时间是1997年5月1日。


下图是纪念林的内景。我看地图上这里还有个“山高水长”的打卡点,走到附近结果是一些被工作人员丢弃拢在一处的欧式木门,然后就还是光秃秃的林子。可以说非常迷茫了,家人们。


走出林子,下一站是“风雨长廊”。看名字非常大气哈,结果就是下图这个长度的廊道。


风雨长廊里有个自动售货机,机身包的是清朝的郎世宁大画家画的《元宵夜乾隆行乐图》,很好看!在这我买了瓶圆明园专属的饮料“朕的水”作为留念哈。


蓝瓶的好喝耶✌🏻


风雨长廊出来后向东,来到“坦坦荡荡”这里,也就是下图。冬雪覆盖下的此处有一种神仙所在的既视感。它的北边是碧澜桥,南边是素心堂。我没有往北走,宝宝在这个西部园区经历了太多,有些累了,只想赶紧结束战斗,去长春园把大水法黄花阵海晏堂打卡了就走了,所以我向南前行。


有一说一,圆明园虽然正儿八经的亭台楼阁比较少,但是我见到的所有桥都绝美!在绮春园前海附近我还见到一座舍心桥也很顶!下图是一座在地图上未被标注的无名小桥。


过了无名小桥,这座仿佛街边远远地跟你打招呼吹口哨的靓仔一样的桥叫“棕亭桥”,哎呀老远就看见你了,这衣服穿的,生怕别人看不见你还是咋的。

站在桥上,我想若是时光回到百年之前,圆明园的主人也会在这里有半刻闲情的吧?夏日里燥热难耐的午后,搬一把躺椅,在这里闭目养神,岂不是快意?


过了棕亭桥是九州景区。平地上有块石碑,说乾隆和咸丰两位皇帝均在这儿出生还是去世来着,旁边就是昔日的皇后殿,真是唏嘘啊,如今全都作了古。百年之后,写这些文字和看到这些文字的我和你,不也是一杯黄土吗?


九州清晏的打卡点旁边就是三一八烈士墓,走进去很幽静,想必住在这里的人能得场好眠吧。在这里,我不敢高声讲话,也觉得露出半分笑意都是对这些先烈的嘲讽和不敬,胸中闷闷的。另外,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三一八事件的那段过往,悲抑难言,不应该被任何人忘记。


出了烈士墓一路东行来到一个小岛上。养素书屋虽然只是块平地,但是地界所在之僻静让人很想拥有,在其中读书写字,悠然闲适。御兰芬、栖云楼、镂月开云都没什么可看,光秃秃的。我又没什么文化,不知道它们的历史背景,所以都匆匆掠过了。这些地方我都没有拍什么照片。

而后一路北行,希望沿福海尽快出了圆明园。途中,走过了下图的天然图画。之所以起这个名字,想必过去这里是很美的,而且是不经雕琢的天然之美,但今日的我们是无缘得见了。


圆明园遗址同乐园是过去宫廷中的买卖街,造出市井之象给帝后他们看。我看介绍说都是太监扮的商人,而且还会准备一些小偷盗窃的节目给皇家的人看,讨一番开心。宫中的人这就有些“何不食肉糜”的意味了,如果市井百态能演出来的话,百姓就没那么苦了,天下也不用你们治理了。

还有一些苏堤春晓和平湖秋色的景,因为是冬天,所以没什么可以看的。但仅仅是想象,也觉得很美。

下面的三张图是不同角度的福海。站在海边很冷,风直直地扑到脸上,刮得特别疼,手也是冻得红通通的。如果小伙伴们这个季节过来的话,一定要做好保暖。我是戴了手套、口罩和帽子,还是很冷呜呜呜。




即使很冷,我还是坐在福海边儿的长椅上好一会儿。太治愈了家人们。闭上眼,你能听到浮起的冰面因为水波涌动而摇摇晃晃的声音,也能听到一卷又一卷的潮水向你袭来的声音。睁开眼,你能看到线条干净的构图,全然忘了这是在人声鼎沸的帝都。甚至还有成群的黑天鹅和小鸭子游来游去嗷。


福海旁边有两个分别叫“别有洞天”和“石舫遗迹”的景点,我看地图上标注的是打卡必去。但是到了以后,emmm,石舫遗迹其实没什么好看的,不细看你还以为那是普通的地面,别有洞天的话或许换个季节来更好点吧。这两个打卡点旁边有座小凉亭,灰常滴精致。



我本来还想去圆明园北部的舍卫城那里看看的,太累了,只游了南部。现在我要出发去长春园了。最后放一张写着圆明园的大石头作为总结!


🧡【长春园】

西洋楼码头附近的遗址,大石头遍地都是,每块石头都有编号。从这些石头身上的花纹来看,依稀能想象到过去这座建筑的精美。



黄花阵的迷宫,如果我没跟别人一起走的话,进不去也出不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过去,这里是宫里过节时给宫女们玩的地儿,大家提着灯笼从四边的门进去,谁先到中心,谁有赏。




大水法。



海晏堂我没拍,但是非常震撼。

出了东门,在天桥上遇到一个头发花白却仍然健步如飞的老奶奶,她带着皮手套,背上是一个黑色的书包。遇到坡度较陡的地方,能感觉到她会略微吃力。我一路跟在她后面,没有看到她的正脸,但是觉得好酷啊。希望以后我老了,也能像她这样干净利索地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END-
我叭叭完了家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