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穿城而过的长江在此造就了如画般的风景

作者:朱桀的行走笔记 显示图片

旅行途中,观山览水,一直都是旅游者最津津乐道的事情。
无论是“一览众山小”的满怀豪情,还是“秋水共长天一色”悠远意境,在游人眼中,山水美景都是那最常见却又最不平凡的景致。
我曾经也无数次的在想,第一次亲近母亲河长江会是怎样的一种场景?
直到34岁的这一年,才终于有机会亲近“长江”,这一次的旅行目的地来到“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的湖北宜昌。
那穿城而过的长江造就的绝美江景,自然是旅途观景的重中之重,还有长江岸边的风土人情,更是我不能错过的旅行记忆。


这次行程时间相对来说是比较紧张的,仅仅只有3天的时间,去掉在路上往还的时间,基本上只有2天的时间可以去打卡,所以把行程安排好,合理利用时间,这样才能让旅行更充足,少有遗憾!所以我把行程这么安排!
2021/12/28 第一天 合肥—宜昌—入住酒店
2021/12/29 第二天 江豚广场—宜昌博物馆—车溪民俗风景区游览区
2021/12/30 第三天 三峡人家—三游洞—返程
(因为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紧张,想要去打卡的景点相对来说距离是比较远的,所以提前安排好行程,合理利用时间,可以避免浪费时间,更好的去打卡。)


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而得名。
坐落于长江三峡西陵峡畔,地处湖北省西南部、长江中游的分界处,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综合实力仅次于省会武汉。

宜昌地处长江上中游的分界处
是著名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和葛洲坝的所在地,有“世界水电之都”之称。
来到宜昌旅游,除了要一览“世纪大坝”的雄伟壮阔,再就是不能错过三峡那“万仞山,千丈水”的壮美景观。

宜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2200多年
境内山水美景相依,巴楚文化交融,曾孕育出屈原、王昭君等诸多先贤名流
是一处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名城。



3万余件珍贵文物——宜昌市博物馆





曾被古人喻为“幻境”——三游洞




宜昌人的“口袋公园”——江豚广场




梦里老家——车溪民俗风景区




古老的“水上人家”——三峡人家





博物馆是典藏、陈列人类遗产的实物的场所,也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寄托。
我们到一个地方旅游,要想快速而全面的了解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没有比逛博物馆再好不过的去处了。
是的,这一次宜昌之旅不可错过的行程便是宜昌市博物馆。
我们对一座城的了解,如果不是一直生活在那里,大多数是通过书籍或者一些影视资料,
但是这些也太过于生硬,我们了解也会不够全面,所以去这座城市的博物馆成为了了解这座城市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窗口。
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的湖北宜昌,其著名的城市文化名片——宜昌博物馆,我当然要去看一看。







在去之前对于宜昌市博物馆也了解了一下,最早的老馆是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大道115号,成立于1980年,现已变身为宜昌市美术馆。
现如今的宜昌市博物馆是新馆,位于伍家岗新区求索路,于2014年开工建设,19年8月开馆开放,
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湖北省最大的地市级博物馆,荣获2020—2021年度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宜昌市博物馆场馆在外观上将时尚多元的现代设计与巴楚历史文化元素完美融合。
透过“历史之窗”的理念,将极具文化特色的“太阳人石刻”、“巴虎楚凤”等图案纹饰,精美大气地展现在世人眼前。








馆内现藏文物有陶器、瓷器、青铜器、玉石器、金银器、漆木器、书画等共计3万余件
其中珍贵文物多达数千件
包括“长阳人”化石、“太阳人”石刻、徐太子鼎、秦王卑命钟、磨光黑皮陶罐等等。









馆内通过10个展陈板块
利用先进的声、光、电控制技术,加上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场景等辅助手段
将宜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鲜明的地方生活特色,生动且逼真地呈现在游客面前,成为了人们了解宜昌的重要窗口。










走进宜昌博物馆,扑面而来的浮光掠影,给人一种深深的历史沧桑感。
在基本陈列中,你可以跨越时空,了解宜昌历史文明的发展历程。
从旧石器时代的生活记忆,到近现代宜昌崛起的跌宕起伏,反映了一代代宜昌人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





在专题陈列内,你可以在漫长的城市发展史中,了解老宜昌人的日常生活,不管是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还是丰富的历史文化精华,都是那样的瑰丽多姿。另外在特展陈列,还可以了解人与自然的传承,探索宇宙及生命起源。




宜昌地处长江上中游的分界处
是著名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和葛洲坝的所在地,有“世界水电之都”之称。
来到宜昌旅游,除了要一览“世纪大坝”的雄伟壮阔,再就是不能错过三峡那“万仞山,千丈水”的壮美景观。我们知道宜昌境内的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险峻壮美的峡段,有“西陵山水天下佳”的美誉。
而位于西陵峡中段的黄牛岩,则是三峡坝区的制高点,是俯瞰高峡平湖及大坝风采的最佳地点。
而作为黄牛岩生态旅游风景区的南大门,车溪民俗风景区对于宜昌乃至整个湖北都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






车溪民俗风景区位于宜昌市点军区土城乡境内,是一处以“梦里老家”为主题,以田园风光和土家民俗文化为特色,集奇特自然景观和丰厚人文资源于一体的独特景区,它是湖北三峡地区唯一的民俗旅游区,被列入省“十佳景区”、“新三峡十景”。





景区内包含石仙谷、腊梅峡、天龙云窟、巴楚故土园、农家博物馆等一众景点组成,山水灵秀、风光秀美、民风淳朴、底蕴深厚。有世外桃源般幽静之美,也有古老醇厚的巴楚风情,可供游客猎奇探险、享受体验。






来到车溪民俗风景区,你首先会被它那幽深清奇、仿若仙境的自然风光所吸引。
这里有极其复杂且年代久远的地质构造,包括世界著名的“李四光地质力学构造形迹”和最古老而原始的带壳动物化石,是天然的地质博物馆。
还有第四纪冰川时期遗存下来的3000多亩古生物腊梅群落,被誉为“三峡植物奇观”。





另外境内植被葱郁、环境清幽,奇岩异洞、幽潭飞瀑数不胜数。
不仅可以去被誉为“袖珍峡谷”的石仙谷领略天然溶洞的鬼斧神工,也可去冬暖夏凉的忘忧谷一览高耸入云的飞瀑身姿,还可去天龙云窟的莲花洞内欣赏那堪称“三峡一绝”的“莲花瓣”。



既然称之为民俗风景区,那么当地的历史风貌、民风民俗,自然是游客观赏体验的重中之重。
车溪因水车众多而得此名,是巴文化和楚文化的磨合区,有着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及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境内独一无二的水车博物馆,不但开创了全国首个以水车为题材的博物馆先例,还集中展示了水车这种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农业工具的演变过程。





在全国第一家农家博物馆里,昔日车溪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真实再现,让你可以在农耕稼作的氛围中感受到“家”的亲切日常以及灿烂的土家文化。另外在全国最大的古作坊展示区内,你不但可以亲眼目睹碾米磨面、榨油打铁等一系列生活中难得一见的生产全过程,甚至还可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农耕劳作的辛劳与乐趣。当然,除了感受山水造化之美、巴楚民俗遗风,在车溪民俗风景区,你还可以参加篝火晚会,欣赏土家歌舞,品尝特色美食,在自然风光和欢声笑语中,切实感受自然的田园之风和农耕文明。





说起“千湖之省”的湖北,那可谓是钟灵毓秀的江湖宝地。这里历史悠久、风光奇秀,山水相依,名胜遍野,还有灿烂辉煌的荆楚文化,以及琳琅满目的美食小吃。作为蜚声中外的旅游大省,到湖北旅行很多景点都是万万不可错过。像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的“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被《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地方”的恩施大峡谷,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神农天园”神农架,以及同样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道教圣地武当山等等。当然这其中还包括中国首创的原生态、场景式、体验型大型民俗旅游区——三峡人家风景区。






我们知道宜昌是湖北地形最丰富的城市之一,它处于中国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整座城市依长江而建,境内高山崖涧起伏连绵,江河溪流交汇错落,它们共同交织出一幅唯美壮阔的山水画卷。
这其中尤以西起巴东官渡口,东至宜昌南津关的西陵峡一带风光最为优美,被欧阳修赞誉的“西陵山水天下佳”。






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长、最险峻、最壮美的一段,它全长76千米,悬崖横空,滩多水急,怪石林立,古木参天,是令无数游客流连忘返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而三峡人家风景区就坐落在西陵峡境内。
宜昌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是长江三峡起始地,也是著名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所在地。
三峡人家地处两座水利枢纽之间,跨越“无峰非峭壁,有水皆飞泉”的明月峡两岸。






景区面积约14平方公里,由三峡人家、石令牌、灯影洞、天下第四泉、抗战纪念馆等主要景点组成。
这里自然风光绝美如画,巴风楚韵浓郁交融,民俗风情流传不衰,是历代文人骚客极尽赞美的绝美之地,被评为“湖北省十佳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来到三峡人家景区,最引人入胜的便是那奇幻壮丽的自然风光。
明月湾形似巨大的月牙,浩浩长江在这里急转110度,峰回路转、别有洞天,被誉为“长江三峡第一湾”。高32米的石令牌,巍峨耸立,气势非凡,有中华第一神牌之称,据《东湖县志》载石牌地名就得于此石。







酷似《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灯影石,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尤其重达百余吨的“万里长江第一石”沙僧石,立于0.02平方米的承重截面上,堪称世界奇观。
有西陵第一洞之称的灯影洞,全长1500余米,洞内“五色奇音石”可发出闻鸣锣击鼓之声,令人叹为观止。形似蛤蟆的蛤蟆泉,泉水甘甜,四季不息,被“茶圣”陆羽誉为“天下第四泉”。









当然景区除了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还拥有厚重绵长的峡江风情。
在与长江交汇的龙进溪水处,这里有古老的“水上人家”,他们常年与渔船为伴,世代以打鱼为生,传承着今天难得一见的古老渔文化。
沿着龙进溪向深处走去,只见澄碧的溪水两旁“溪边人家”临水而立,远处瀑布声、山歌声、狗吠声相映成趣,在这如画的山水之间更有“世外桃源”之感。














不远处的“山上人家”是依山势而建的土家村寨
一座座传统的峡江吊脚楼,檐角高翘,曲廊盘绕
如同空中楼阁一般,隐匿在葱茏绿意之间。
村寨里美丽的幺妹与阿哥们热情好客、载歌载舞,尽显峡江人民的淳朴、乐观的生活态度。






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自唐古拉山奔涌而出,一路高歌猛进,奔流入海,滋养了传承千载的华夏文明,也描绘出一副唯美壮阔的山河画卷,这其中自然包括“中国最值得一看的景观”——三峡。
所谓三峡,是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大峡谷
它是著名的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蜚声中外。
这里有“万仞山,千丈水”的雄浑壮美,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美悲壮,还有“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意浪漫。







游长江三峡,自然不能错过其中最最险峻、最壮美的西陵峡。
它坐落于湖北宜昌境内,因西陵山而得名
是三峡中最长的一段,滩多水急、景色绮丽,有“名峡荟萃聚西陵,西陵山水天下佳”之美称。

作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榜首
西陵峡令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原因,除了奇险壮美的风光,再就是历史悠久的人文。
而坐落于西陵峡峡口处的三游洞,
就是这样一个以丰厚人文底蕴著称的景点,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游洞又称三游洞摩崖,
位于宜昌西北约10公里的长江边山崖上,地处西陵峡峡口。
它是一个因古代地下水沿岩层岩面不断溶蚀,
并经塌陷而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地质形成于寒武纪时期,距今约五亿多年。






三游洞洞宽约20米,深约30米,高10余米,呈不规则长方体
洞中呈典型的岩溶景观,横排3根似圆若方的钟乳石柱,横列其间,
将洞隔成相通的前后两室,洞内群岩千姿百态,景致别有洞天,神奇幽幻,美不胜收。
尤其后室顶悬底凸,以石投击,声如钟鼓,实属罕见,故又有“天钟地鼓”之说。

三游洞曾被古人喻为“幻境”,洞内除了鬼斧神工的岩溶奇观,还有极其丰厚的人文底蕴
光是其名字就大有来历。相传当年白居易、白行简和元稹三人同游宜昌时,
被三游洞清幽的环境和神奇的景致所吸引,
白居易还为其作《三游洞序》以志其事,故而得此洞名,此为流传的“前三游”。

后来到了宋代,苏轼父子三人路过宜昌也同游洞中,且各有题诗,后世称为“后三游”。
历代途经夷陵(宜昌)的人,大都不会错过三游洞这一景点
像欧阳修、黄庭坚、陆游等一众名人都曾游览过这里,并留有无数名文佳句。
这一点单是看洞里洞外那满岩满壁内容丰富、文体多样、书法纷呈的诗文碑刻就足以证明。








当然,来到三游洞景区游玩,可不仅仅只有美轮美奂的溶洞奇观。
沿洞旁小道循阶而行,依栏而下至山腰可见一小潭
潭边草茂竹翠,潭内有清冽山泉涓涓流入,常年不歇
当年陆游在此取泉烹茶、赏景品茗,并留下“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的千古名句
从此三游洞泉水遂成名泉,人称“陆游泉”。









若拾级而上至山顶,便可见峡州三大胜境之一的至喜亭
凭栏远眺,可将西陵峡口绝美风光尽收眼底
当年欧阳修还专门为此亭作有记文《峡州至喜亭记》。
此外这里还有三峡地区最大的奇石馆,独具匠心的印章石雕群
以及始建于南北朝的峡口唯一的古军事遗迹峡口军垒等等,都是不容错过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