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4日,我们从成都出发,自驾前往稻城。途中成都至理塘,都是沿G318川藏线一路向西行驶。
G318素有“中国最美公路”之称,几天时间里,我们饱览G318沿线壮美人文的风光。
第一天到达雅安,我们前往上里古镇。
古镇依山傍水,遍布古桥、绿意盎然,一座座吊脚楼别有韵味。
这里曾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古驿站。
如画的风景让人放慢了脚步,放松了心情。我们在这里度过半天悠闲的慢时光。
第二天我们继续行驶在G318上,遇到G318线进藏方向的第一座高山二郎山。
我曾因为那句歌词“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而知晓二郎山,如今深刻体会到因为有了二郎山隧道,所以天堑变通途。
之后到达泸定县,从大渡河大桥上驶过,到达泸定县。
在这里停下脚步,吃顿铁锅炖鱼,再走一遍当年红军在这里浴血奋战,创下奇迹的泸定桥。
继续行驶,翻越海拔4962米的折多山后,途经以“跑马溜溜的山上”情歌闻名的康定市。
之后到达风光秀丽的康定市新都桥镇。
在新都桥镇我们停留一天半,游览当地风光,并前往塔公镇,拜访了塔公寺与木雅金塔。
大概距离塔公镇十公里的G248路边,我们见到了延绵大约十余公里的水玛尼,镌刻着六字箴言的大石头遍布山上与河中,十分壮观。
第四天下午我们从新都桥继续西行,到达有着“悬崖上的城市”之称的雅江县城,休息一晚。
从我们入住的21层酒店窗户向外望去,雅砻江穿城而过,江边山上是高高低低的楼房,悬崖上的城市名副其实。
第五天从雅江县城出发,继续驾车西行,前往理塘。
这一段G318在我们的行程中最为壮美,山路沿着大山盘旋,白云缭绕在山间。
我们翻越了海拔4412米的高尔寺山、海拔4659米的剪子弯山和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山。
有时道路也会穿过村庄,藏区独特的景象别有韵味。
我们到达“天空之城”、海拔4100米的理塘县城。
拜访了坐落在大山下的理塘寺,古树古寺带给人宁静悠远的感觉。
隐藏在闹市街区中的千户藏寨,让我们看到了仿佛与现代社会隔绝的藏民世界。
从理塘开始,道路开始分叉,G318经巴塘前往西藏,我们则改走G227前往稻城亚丁。
几天后我们从稻城返回成都,从理塘开始,继续行驶在G318。
我们在折多山沿遭遇天气突变,瞬间飘起漫天飞雪。
车辆在湿滑的道路行驶缓慢。又遭遇前方车辆事故,双向道路都彻底堵塞。我们走走停停,大概等待40分钟后才能前进几公里。 就这样缓慢行驶了将近3个小时,终于驶出山路,到达康定县城。
一天之中我们看到了G318秋冬两个季节的美景。
壮美的G318沿途风光与人文令人难忘。
上里古镇距雅安市约27公里,是四川十大古镇之一。
古镇依山傍水,灰瓦木屋。白马河、陇西河在古镇中交汇、流淌,一座座古桥为小镇增添了诗意。
白马河上绿荫深处是高高的长寿桥,当地人说在长寿桥上走一走,就会长命百岁。
鸭与鹅在河中游荡,傍晚时分主人来到河边,几声吆喝之后,鸭与鹅听从主人的召唤,沿着河岸的石阶上岸回家。
白马河上还有一座古桥,这是位于镇东的高桥。许多人在桥上来来往往,从古镇里进进出出。
高桥为三卷拱桥,建于清乾隆十四年。
桥下东西两端各有一人行道,桥上、桥下皆可通行,故被称为清代立交桥。
高桥下人行道边上的石狮子依然很威严。
古桥记录了红军的足迹。
红军第四方面军长征途中曾在此驻扎半年之久,高桥附近的石墙上红军留下的抗日标语字迹仍然清晰,成为生动的历史文物。
这座位于陇西河上的三卷拱桥是磐安桥,磐安桥上和附近的河边是美院师生喜爱的写生处。我们在古镇看到了许多来自院校的师生或画家前来写生创作。
很多人喜欢走过简单的石墩桥跨越陇西河。
最具诗情画意的当属陇西河上的二仙桥。
二仙桥初建于清朝乾隆初期,曾两次被洪水冲毁,第3次再建于清乾隆年间41年。
这座造型优雅的高卷拱单孔石桥与环境融为一体,仿佛仙境,成为上里古镇的地理坐标。
二仙桥也是学生写生的热点地带。
再向前走,是人工装饰的仙女桥,许多游客在此打卡拍照。
从仙女桥返回,走到镇外的高桥,继续沿着白马河向下游走。
前来写生的众多画家也成为一景。
河面变得宽阔,一个大大的水车增添了水乡韵味。
续向下游走。会看到一座桥有着十个小拱、一个大拱的字库桥,这是古镇最大的一座古桥。
字库桥的桥头矗立着文峰塔。
文峰塔塔高五层,其中四层在桥面之上,一层在桥面之下,形成了桥抱塔奇观。
红砂岩质地的塔身上的铭文和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的抗日标语都清晰可辨。
文峰塔又称字库塔,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塔下有字纸炉,为上里古镇官宦人家和文人燃烧字纸之用,这是一种独特习俗,意为“敬天惜字”。
走回镇里继续转。当地人一边聊天一边做点小生意。
上里古镇最初的名字 是“罗绳”,在当地话中就是驿站、关隘的意思。
古镇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不但曾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物资集散地。
古宅韩家大院可以购票入内参观,但门庭冷落。
河边古树下坐了很多美院写生的学生。
石木结构的二重檐歇山顶古戏台飞檐翘角、雕龙画凤,记述了上里古镇是川剧的发源地之一。
川剧戏班安庆科社、群玉科社常在这里演出,目前因为疫情,所以演出停止。
虽然明清时代建筑已然不多,但古镇建筑风格仍以明清时期为主,木质二层建筑依然保留了古老样式。街道主要呈“井”字布局,取“井中有水、水火不容”之意。街道两边是各色店铺。
镇子里的店铺大多是餐馆。
餐馆大致有两大类。
一类是土菜馆,各种炖肉炖菜之类的盛在盆里,由食客挑选。
另一类是餐馆经营挞挞面。挞挞面又名手工宽面,已有100多年历史。
我们在几个美院学生的推荐下,来到韩师傅挞挞面。
老板娘见我们来用餐,开始动手做面。
她先将面团擀成宽厚的面条。
然后将几根宽面条在案板上摔,发出“挞挞”的声音,宽厚面条被摔薄摔窄,挞挞面由此而得名。
面条下锅煮熟,连汤盛出来,浇上肉酱、撒上葱花和芝麻。面条爽滑筋道,口感香浓。
古镇有很多客栈和餐馆,来此写生作画的学生与画家是主要的消费群体。很多客栈外都挂着某某美院写生基地的牌子。
我们入住上里古桥画廊客栈, 老板十分热情周到。
老板向我们推荐“雅鱼”,这是特产于雅安的一种名贵冷水鱼,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晚上我们回到客栈,品尝了老板做的砂锅雅鱼,鱼肉细腻鲜美。
第二天早上我们驾车继续出发。
上里古镇如诗如画,令人难忘。
我们驾车沿着G318来到康定市新都桥镇,入住可往酒店。
新都桥美誉众多,如“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天堂”等名闻遐迩。
酒店前台姑娘告诉我们出了新都桥镇不远,前往塔公草原的道路被誉为 “十里画廊”,是新都桥最美之处。
我觉得新都桥的美在于自然,这里的草原、河流、山峦、林木大部分保存了原生态,没有被过度开发。
新都桥的美在于藏区特色。路边的藏族村落与民居、分布在村庄中的寺庙、山上的五色经幡、草坡上吃草的牛群、河滩上体验骑马的游客、路边金黄粗壮的树木,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当地藏民在地里忙着收获,附近就是他们的家园,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
马群在山坡吃草,远处还有牦牛在吃草。
游客在藏民照料下体验骑马,这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我们驾车前往塔公镇,大概距离塔公镇十公里处,在G248路边见到藏区最大的水玛尼。
山上的石头、河里散落着的大石头上都镌刻着六字箴言,延绵大约十余公里。
无法想象有多少石头镌刻了六字箴言,也无法想象这些石头经过了多少年、多少人镌刻而成。
信仰的力量令人震撼。
沿着G248继续前行,来到雅拉神山脚下的塔公镇。
藏语中“塔公”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塔公寺与木雅金塔都坐落在此。
气势宏大的塔公寺是康巴藏区藏民心中的朝圣圣地,游客则需购票入内。
塔公寺内供奉三尊释加牟尼12岁等身像,传说是文成公主进藏时随身携带,故被称为“小大昭寺”。
常能看到藏民在佛塔前拍摄婚纱照,祈求佛祖福佑。
塔公寺的左侧有一片塔林,有多达百余座白塔,十分壮观。但寺院里不开放白塔参观,只能从寺院对面的山上观看。
塔公寺对面山上有座大白塔。站在山上一览塔公草原,塔公寺的白塔也尽收眼底。
木雅金塔位于塔公草原,与塔公寺相距不远。
佛寺院墙上是座座白塔。
高高的围墙阻挡了游人的视线,购票方可入内拜访,票价10元。
木雅金塔为纪念十世班禅大师而修建,称为十世班禅纪念塔,俗称木雅金塔。
木雅是曾在塔公草原生活的一个族群,传说是西夏人的后裔。他们的祖先在西夏王朝覆灭后来到塔公草原,隐姓埋名成为木雅人。
建造佛塔耗用了80公斤黄金,精美奢华、金碧辉煌。
金塔外是383米长的转经廊。寺院里祥和宁静,仿佛与游人众多的塔公草原成为两个世界。
新都桥镇与塔公镇让我们感受到藏区的风光与人文。
第四天下午我们继续行驶在G318,当天到达雅江县城,休息一晚后我们继续出发。新都桥至理塘,我们遇见最美G318。
新都桥至理塘大约134公里,仍然是G318,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我坐在副驾,赏一路最美风光。
我们驾车行驶在盘山路上,翻越了海拔4412米的高尔寺山、海拔4659米的剪子弯山和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山。
山路沿着大山盘旋,白云缭绕在山间。
苍茫群山,云雾翻腾。
虽翻山越岭,但路况基本良好。
赞路桥建设者的奉献使天堑变通途。
壮美风光令人心胸舒畅。
随着道路的延伸,眼前的景色不断变化。
时而盘绕大山。
时而视野开阔。
随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黄色、褐色、绿色,大地的色彩也不断变化。
有时道路穿过村镇。
藏区风光为G318增添魅力。
越是艰险的道路越是离不开道路养护。
山再高、路再险,总有电塔相随。电力与道路是提高藏区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
到达红龙镇,距离理塘已经不远,我们去程的G318之旅即将结束。
两天后我们从稻城返回成都,将从理塘再次驶上G318。
理塘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城海拔4014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被称为“天空之城”。
理塘县城不大,各式建筑密布,其中有很多楼房,楼房的楼层都不高,多为4层左右。
远远就看到城北山上金光闪闪的长青春科尔寺。
长青春科尔寺又称理塘寺,“长青春科尔”意为弥勒法轮,寓意法轮常转、妙谛永存。
理塘寺始建于1580年,是藏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有康南佛教圣地之称。
理塘寺在藏传佛教寺院中有着其重要地位。
素有说法:“上有拉萨三大寺、中有理塘长青春科尔寺、下有安多塔尔寺”。
细腻精美的装饰。
简陋的经舍门楣也很精美。
年轻的僧人给人很快乐的感觉。
古树与古寺相伴,更增添了悠远的意境。
我曾到过拉萨三大寺与塔尔寺,这些寺院无不规模宏大,殿堂精美奢华、僧侣众多、香火鼎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比之下,理塘寺规模最小,也不繁盛,但带给我宁静古朴的感觉。
在热闹的街道中隐藏着一座藏式古村寨,这就是“千户藏寨”。
游客从巷子入口进入,可免费入内参观。
“千户藏寨”包括理塘县城周边的十三个藏寨的4000余户藏式民居,目前对游人开放的区域并不大,主要是仁康古街历史街区。
七世达赖故居仁康古屋是历史街区的核心,有藏民在门前磕长头。
仁康古屋成为藏民重要的朝拜场所。
古屋面积不大,也很简单,确实藏民心中的圣地。
古屋外是一个小广场,很多藏民绕着一棵古树在转经。
也有很多藏民绕着仁康古屋后面的转经廊转经。
古街仍保留了很多老房子。
一些民居成为各种小型博物馆,一些民居已被商业开发利用。古老的藏式民居与现代元素结合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藏民们坐在屋檐下聊天,丝毫不受游客的影响。
在这里看到了藏族民众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和日常生活。
从理塘县城出来后道路开始分叉,G318前往西藏,我们则改走G227前往稻城亚丁。
三天后我们从亚丁返回成都,继续行驶在G318上。
我们经过新都桥不久之后到达折多山脚下,沿着山路向上行驶,天气瞬间突变,漫天飘起飞雪。道路湿滑,车辆行驶缓慢。
我们小心行驶,又走了一段时间,前方发生了事故,双向道路都彻底堵塞。
我们在道路上走走停停,大概等待40分钟后才能前进几公里。
就这样缓慢行驶了将近3个小时,终于驶出山路,到达康定县城。此时白雪已将山路覆盖。
过了康定,雪花逐渐变成中雨。我们在雨夜中行驶在318国道上,终于在晚上10点半看到了成都的万家灯火。
壮美的 318国道给我们2021年自驾之旅留下了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