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行(8)黔东南|肇兴侗寨·堂安古村

作者:慕容十八剑 显示图片


🔺贵州,是每个爱旅行人的想往。即使你从没来过贵州,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也能使你心动。甲秀楼、黄果树大瀑布、兴义万峰林、荔波大小七孔、梵净山、千户苗寨、镇远古城、遵义……


🔺机会就在眼前!于是,我来了……


🔺这次贵州行可谓是“一波三折”,从东北出发,先是遇到中原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阻挡”,之后又经历一波多地的疫情“威胁”,这才辗转来到了贵州。

就是在这种不确定的因素的干扰下,自己一个人执着地走完了贵阳、赤水、遵义、安顺、毕节、兴义、荔波和这次的肇兴。

算上以往去过的铜仁梵净山和黔东南镇远、西江千户苗寨,除了六盘水之外,基本是走遍了贵州。


🔺本篇游记是贵州行的结束篇——讲述游览肇兴侗寨的故事。为了方便更多蜂友旅行参考,我“专门”地把已经写过贵州其它地方的游记,通过链接的形式,集结在本篇游记的最后。如果对您有所参考和帮助,那才是我最大的快乐!


🔺这篇游记是我从荔波独行到肇兴侗寨及回到贵阳的经历,游记中着重对如何游览肇兴侗寨及堂安侗寨进行分享,如果你想到肇兴侗寨旅游,希望读罢对您有所帮助!

即将离开荔波,与荔波新汽车站合个影!


现在“书归正传”!2021年8月3日,我在“贵州好行”订好了“荔波→从江高铁站”车票,票价是80元。第二天,也就是8月4日,提前半个小时来到了荔波汽客运总站。


🔺我乘的是最早开往从江高铁站的班车,原定9点发车,实际发车时间是9点15分。


🔺9点15分从荔波出发,中途10点50分到榕江客运站短暂上下停留,然后继续向前……


🔺途径榕江,只能在车窗眺望了!


🔺12点15分,班车到达从江高铁站,从荔波到从江车行4个小时。


🔺到达从江高铁站后,出站就能看到“从江高铁站⇆肇兴侗寨”核载19人的接驳小客车,非常方便。10分钟后,也就是12点25分,接驳车便启动了。


🔺出乎预料的是,车行10分钟,也就是12点35分,就到了肇兴侗寨游客中心。


🔺小客车在广场停车场停留10分钟左右,旅客下车自行去游客中心购票,肇兴侗寨门票80元,因赶上贵州对辽宁等八省市免票,所以只是换了一张票。


🔺12点55分到达肇兴侗寨停车场,这个停车场是在距侗寨大门500米处。从肇兴侗寨回从江高铁站,也是从这儿上车。这儿田野绿油油的水稻,让人心醉!


🔺我从停车场的一座小桥,背着行囊沿着左侧的半弧形的慢坡公路向侗寨走去,这时,我真希望有人与我搭讪,问我住宿吧?可是,偶尔有摩托车从我身边经过,没有人理会我。


🔺大约走了500米左右的路,前面出现一个拱形的寨门。


🔺走过寨门,不远处有一座跨河的风雨桥,风雨桥中心正是通往侗寨的主要道路。


🔺自己在风雨桥的“美人靠”休息了一会儿,正琢磨着在哪里“下榻”。这时,过来一位妇女,问我是否住宿?于是,一番“理论”之后,每宿100元,便跟她去了!

这个客栈位置非常好,距全景观景台、央视春晚现场大寨门、侗族文化展示中心和信团鼓楼都非常近。


🔺客栈的名字叫“丽人居驿馆”,你说我一个大老爷们,独自住进了“丽人居”,是不是有点“艳福不浅”?


🔺丽人居客栈前面这条路(镜头反方向)是通往全景观景台和央视春晚现场寨门的路,前面到头左转是景区入口和去往从江高铁站的乘车地点,前面右转就是主景区,也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座鼓楼及花桥景点所在的主街。


🔺上图是肇兴侗寨门票背面的导览图,字特别小,看着费劲!


🔺这张图是经过我“加工”的,看懂这张图,游览肇兴侗寨你就“轻车熟路”啦!

❶信团鼓楼;
❷智团鼓楼;
❸礼团鼓楼;
❹义团鼓楼;
❺仁团鼓楼;
❻去往堂安侗寨的乘车点;
❼侗族文化展示中心;
❽央视春晚分会场大寨门;
❾肇兴侗寨全景观景台,拍夜景特别漂亮!
❿从江高铁站到肇兴侗寨下车地点,也是返程去“从江高铁站”的乘车地点。


🔺再来一张肇兴侗寨的手绘图,让你更加详细地掌握侗寨景点的分布!


🔺【肇兴侗寨游览路线】
🔸第一天上午:乘车到肇兴侗寨❿;
🔸第一天下午:从住宿地点●游(蓝色→)❶❷❸❹❺五座鼓楼及花桥,然后顺着河边另一侧返回住宿地;
🔸第一天晚上:(绿色→)央视分会场大寨门❽和全景观景台❾;
🔸第二天早晨:去堂安侗寨❻(紫色→);
🔸第二天中午:返回后❿去往从江高铁站或去黎平。


🔺寨内有免费乘坐的公交车站点。其实,每个站点之间步行也就三两分钟,在寨内游览没必要乘公交车。


🔺“旅游停车场”就是从江高铁站的肇兴侗寨的下车地点。


🔺信团鼓楼位置。


🔺熟悉了肇兴侗寨的景点位置之后,就可以跟着我的镜头,开始“游览”这个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美誉的肇兴侗寨了!


🔺肇兴侗寨不是很大,从这头走到那一头,10分钟左右也就够了,侗寨拥有居民1100余户,6000多人,它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从景区入口一端,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在古镇街路旁的“信团鼓楼”,高25米。它是肇兴侗寨五大鼓楼仁、义、礼、智、信五团鼓楼之一,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一座。


🔺肇兴侗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族,分居五个自然片区,“片区”在当地侗族中称之为“团”。


🔺信团鼓楼侗语称为“楼斗迫”,为十一重檐八角攒尖顶,始建于18世纪,因年久损毁,我们看到的是1982年重新建造的。


🔺鼓楼上悬挂着一块牌匾,上书“气势长存”,上面写着“燕贺信寨华楼落成志喜”,落款是1984年信寨全体群众敬献的。

不是“信团鼓楼”吗?怎么上面写着“信寨华楼”?我琢磨可能是原来肇兴侗寨是分五个“自然寨”的,后来经过繁衍生息扩大,五个寨变成一个大寨了,再后来只好以虚拟的“团”来区分五个族派了。


🔺鼓楼上的浮雕“二龙戏珠”。


🔺楼脊上的瑞兽雕塑。


🔺威风凛凛,虎视眈眈。


🔺楼脊上的人偶雕塑。


🔺俯视侗寨,福满人间。


🔺说起肇兴侗寨,它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丽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


🔺肇兴侗寨鼓楼群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誉为“鼓楼之乡”。


🔺智团鼓楼和智团花桥的位置图,可以看出,鼓楼和花桥被主街“分割”了。


🔺侗寨内公交车站牌,肇兴侗寨内公交车是免费乘坐。


🔺离开信团鼓楼,顺着这条侗寨的主要大街,寻找第二个鼓楼——智团鼓楼。


🔺按照路牌指引,智团鼓楼和花桥在街道的两侧。


🔺街道左侧有一胡同,前面就是智团花桥。


🔺侗寨的花桥,也称风雨桥、廊桥,是侗族人民标志风物,更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结晶。


🔺花桥通常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筑造,靠凿榫衔接。桥顶多层,每层檐角翘起。


🔺之所以称为“花桥”,是因为桥内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雕龙画凤彩绘装饰。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


🔺花桥建在小溪上面,不仅仅是交通方便,而且还有镇邪和留财之意。


🔺回到主街,按指引继续找寻智团鼓楼。


🔺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房屋建筑都是用杉木建造的,硬山顶覆小青瓦,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鼓楼从外观观赏像一座宝塔,智团鼓楼在主街漫步就可以看到。智团鼓楼邻水而建,水中的倒影优雅秀美!


🔺智团鼓楼九重檐八角歇山顶,高15米,是五大鼓楼中建筑模式最与众不同的一座。为啥?因为智团鼓楼采用的是歇山顶,而其它四座都是攒尖顶。


🔺歇山顶是两坡顶加周围廊形成的屋顶式样,为古代中国建筑屋顶样式之一。


🔺飞阁重檐,气势雄伟。


🔺重檐下“二龙戏珠”是少不了的。


🔺“民族振兴”牌匾周围悬挂着“智团”获得的侗族大歌等荣誉。


🔺义团鼓楼和花桥位置图,这儿也是肇兴主街与小溪交汇处。


🔺离开智团鼓楼,前往义团鼓楼。


🔺义团鼓楼很快就到了!它矗立在主街右侧的一座石桥旁,这儿也是古巷的岔路口。从外观观赏像一座宝塔。


🔺站在主街石桥上,望见鼓楼旁就是义团花桥。


🔺石桥另一侧则是典型的临水民居。


🔺该楼为重檐攒尖顶宝塔式八角鼓楼,共11层,23.36米,占地144平米,侗语称为“楼店格”,为满赢袁和龙家族所建。始建于18世纪,也是1982年重建的。


🔺肇兴的鼓楼都是全木结构建筑,其结构为中央悬空一根为雷公柱、四根金柱为主承柱、四周有十二根檐柱的结构方法,象征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寓意“天长地久”。


🔺二龙戏珠。


🔺虎视眈眈。


🔺义团花桥。


🔺花桥是村民休闲的好地方。


🔺义团花桥。


🔺仁团鼓楼位置图,这座不在主街旁。


🔺顺着主街直走不远,就是去往“堂安侗寨”的乘车点了!我计划明天早上去,所以,按照指引,去往“仁团鼓楼”。


🔺在肇兴侗寨,小溪与主街在义团鼓楼石桥为“交叉点”,去仁团鼓楼就得偏离主街,走进右侧的小巷……


🔺小巷两侧大都是客栈、酒店等。


🔺行走三分钟,就看到仁团鼓楼了。


🔺仁团鼓楼七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1.7米。


🔺仁团鼓楼距离主街较远,游客比较少。


🔺仁团鼓楼的艺术匾额。


🔺陪伴在仁团鼓楼右侧的是仁团花桥。


🔺侗家的花桥,不仅可以便利交通,还可以为行人遮风避雨,因此都是“廊桥”。


🔺这种杉木组合的托架支梁式木桥,建造得式样繁多,工艺十分复杂,装饰非常讲究,大大超出了桥的实用性功能。


🔺观赏完仁团鼓楼后,我发现五座鼓楼唯独没看见“礼团鼓楼”,于是我顺着河岸的临河廊道,往回寻找……


🔺河岸两侧的行人步道。


🔺行走在寨子里,吊脚楼鳞次栉比,禾仓、禾晾、碾房、榨房、井亭、鱼塘布局合理……


🔺鼓楼、花桥、戏台,把整个侗寨点缀得古朴而神秘。


🔺前面是佳杰蜡染体验店,可以体验蜡染、蓝染、扎染、吊染、段染、豆染等传统蜡染工艺。


🔺蜡染和侗族生活息息相关,生儿育女、婚丧嫁娶、祭祖敬神、服饰打扮、居家装饰等,都离不开蜡染制品,形成了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语言和符号。


🔺这是礼团鼓楼的位置图,其实,在义团鼓楼的反方向。


🔺从仁团鼓楼沿着小溪往回走,走到义团鼓楼石桥附近,再岔路到分支河流的小巷,就百十多米,就看见礼团鼓楼了。


🔺礼团鼓楼十三重檐八角攒尖顶,楼高23米,是五座鼓楼层数最多的建筑。


🔺礼团鼓楼是首座兴建的鼓楼,侗语称为“楼顿”,始建于17世纪,1982年重建。鼓楼挂着一副楹联:鼓乐声声京城震动雄证当今盛世;楼阁巍巍侗寨欢呼讴歌天下太平。


🔺楼檐上的弹唱的雕塑。


🔺二龙戏珠。


🔺肇兴侗寨每座鼓楼都悬挂着其它鼓楼民众送来的祝贺匾牌。这是智团民众献给礼团鼓楼竣工的纪念匾,上书“盛世鸣鼓”。


🔺礼团花桥旁,有一泉眼,从石槽流出冰爽的泉水,旁边还放着两个水舀子,供路过的人解渴之用。我也喝了小半舀子,凉凉的,沁人肺腑!


🔺游览完五座风格各异的鼓楼和花桥后,为了不走重复路,我沿着穿寨小溪的北侧,往住宿的地方游览。


🔺从义团鼓楼旁边岔入小巷……


🔺鹅卵石铺成的步道。


🔺民居门前晒的干辣椒。


🔺依山傍水的全木吊脚楼群。


🔺潺潺流淌的小溪……


🔺肇兴侗寨的沿河风光带,也是小河、流水、人家,,没有过多的修饰,可谓是原汁原味。


🔺河两岸有桥通过,那边就是主街。


🔺居民生活亲水的平台。


🔺到了信团花桥。


🔺步道前面要过一个门洞,有一只大狗在睡觉,只好从信团花桥回到主街了。


🔺这是肇兴侗寨“大寨门”的位置图。


🔺游览了五座鼓楼之后,我便来到肇兴侗寨的大寨门,这儿距我住宿的客栈也就200米吧。


🔺肇兴侗寨的寨门非常壮观,是一个别致的侗寨建筑群。这儿也是2018年央视春晚黔东南州肇兴侗寨分会场的地点,其它三个分会场是广东珠海、山东泰安和海南三亚。


🔺“肇”在侗语中是开始、最先的意思。那么,“肇兴”也就是这一方最先开始生存的寨子。据传,村民之先祖陆浓暖,从江西迁徙,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定居肇兴。


🔺走进寨门两侧的长廊,可以清楚地看到,寨门为杉木建造,凿孔穿榫而成,不用一钉一铆。


🔺寨门的石柱、石础、梁柱上雕绘各种图案、花卉、鱼虫、波涛等。周围配以几何图案的花纹,精巧美观。


🔺梁柱上绘画着侗寨的故事,这是“起款立约”。


🔺祭祀萨岁。萨岁是保佑侗族村寨平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灵验女神。


🔺大歌同堂,和唱古今。


🔺离开寨门,去周边走走……


🔺篝火表演场在这个方向。


🔺这是篝火表演场,白天只能想象了!


🔺寨门外面是田园风光。


🔺静悄悄的水车。


🔺无人观看的观景台。


🔺独木桥。


🔺稻田。


🔺巍巍寨门,是肇兴侗寨的标志。


🔺各种角度拍寨门。


🔺千年侗寨,醉美肇兴。


🔺五位小姐姐在拍照。


🔺发现稻田里一位穿着民族服装的小姐姐在专注拍风景!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她在拍着美丽的风景,不想自己也成了美丽的“风景”。


🔺又来一位……


🔺游客穿着民族服饰游来逛去……


🔺大寨门也是侗寨的迎宾门,侗族人有到寨门去“拦路唱歌”的习俗。这时,我听到芦笙乐曲响起,侗族青年男女在表演节目。


🔺休息的侗族青年,也掏出手机……


🔺流连忘返的游客。


🔺山脚下的吊脚楼。


🔺侗族的特色民居。


🔺肇兴大寨门很具有侗族建筑特色。


🔺侗族文化展示中心位置。


🔺接近傍晚,我来到了肇兴·侗族文化展示中心。


🔺肇兴·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是免费的,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这座充满侗族风情元素的展馆。


🔺侗乡黎平,梦幻肇兴。


🔺展馆很安静!从侗族的起源及称谓,以图片配文字到形式,娓娓道来……


🔺侗族多居山地,依山傍水,侗寨入口处都建有“寨门”,涉河处建有廊楼合一的“花桥”;寨子中最醒处,往往高耸着标志性建筑“鼓楼”;鼓楼附近有“戏台”。


🔺侗戏是侗族人创造到戏种,用侗语演唱。伴奏乐器主要有二胡、鼓、锣、侗笛、芦笙等。


🔺侗族大歌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侗族大歌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结构严密而精美,歌词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


🔺用于侗族民歌和侗戏伴奏的牛腿琴。


🔺从展厅出来,仿佛走进了侗族的村寨,四周的展厅都是侗族的吊脚楼建筑,这样身临其境式的自然展厅,值得称赞。


🔺展馆展厅一角。


🔺走进侗族服饰展厅,五光十色、千姿百态是侗族服饰令人眼花缭乱,赞叹不已!


🔺侗族妇女的服饰。


🔺织布机。


🔺银饰品。


🔺展厅不是很大,但民族的文化底蕴却令人赞叹。


🔺展馆中央广场地面铺设的鹅卵石图案。


🔺这里游客很少,少的只有我自己。


🔺出来展馆,时间已临近傍晚。吃饭去,然后在灯光亮起来之前,去全景观景台!


🔺看肇兴侗寨全景观景台位置图。


🔺南方的日落比北方晚两个小时。傍晚7点,我开始向全景观景台方向“移动”……


🔺这是肇兴侗寨大寨门的边门,是可以走车的,去全景观景台要经过这个边门向前走,右侧就是大寨门。


🔺这就是在边门公路上,看威风凛凛的大寨门建筑群。华灯初上时,从全景观景台上看这里是相当震撼的!


🔺回看走过的边门,从某种意义上讲,里面才属于侗寨的范围。


🔺别致的路灯。


🔺路边的紫薇树姿优美,花色艳丽。紫薇花在夏秋少花季节,花期长,故有“百日红”之称。


🔺边走边回头,距侗寨越来越远……


🔺路过观光车转乘站。


🔺已经看到了半山腰的全景观景台了!


🔺从这儿上去……


🔺登台阶上!


🔺到了全景观景台了,上面已经有不少来此等候的游客了。


🔺玩自拍的小姐姐。


🔺现在侗寨的灯光还没亮起来。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


🔺长焦拍摄大寨门。


🔺看肇兴寨全景,侗寨建在四周高山的峡谷地带,整个寨子似一艘巨船,从古代游来,又划向远方。


🔺俯视山脚下的观光车停车场。


🔺19点45分,最高的一层观景台的亭子灯光亮了。


🔺此时,寨子里的灯光逐渐亮了起来。


🔺虽然灯光亮了,但由于天还没有蓝下来,还不到壮观的时候。


🔺长焦拍大寨门。


🔺中间那个攒尖顶的鼓楼是信团鼓楼。


🔺天渐渐暗了下来……


🔺一束灯光射向苍穹。


🔺近看大寨门。


🔺侗寨的夜晚。


🔺天黑了下来,我赶紧收拾一下,准备去大寨门和侗寨古街看看。


🔺到了大寨门,天幕已完全黑了下来,拍照已经出不来好片了!


🔺侗寨主街十字街很热闹。


🔺古街的灯光没有那种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都是以柔灯点亮。


🔺来到了信团鼓楼。


🔺信团鼓楼水中的倒影。


🔺到了十字街桥头,这儿是主街与河流的交汇处,也是义团鼓楼的位置。


🔺礼团鼓楼的灯光秀。


🔺仁团鼓楼的灯光秀。


🔺智团鼓楼的灯光秀。


🔺21点整,我回到了住宿的丽人居驿馆,明天早晨逛早市,上午去堂安侗寨,下午回贵阳,好梦……


🔺8月5日早晨,我来到了肇兴侗寨的主街十字街。


🔺盛开的三角梅把古街打扮得分外妖娆。


🔺还有这一嘟噜一嘟噜的紫薇花,芬芳四溢,娇艳欲滴。


🔺早市买卖丰盛,居民休闲地选购着喜欢的果品蔬菜,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信团鼓楼下,一派祥和的景象。


🔺自己用勤劳的双手种出来的果蔬。


🔺挑选着喜欢的瓜果。


🔺卖肉的摊床。


🔺收工!


🔺找了一家有粥、包子、油条、豆浆的早餐店吃了早餐,这家店的早餐很像东北的早餐,吃得很饱。


🔺肇兴侗寨去堂安侗寨的乘车点位置图。


🔺01:服务中心;02:停车场;03:恢复寨门;04:山泉踏歌;05:观景平台;06:茶油作坊;07:景观亭;08:花桥;09:休闲驿站;10:卫生室;11:百鸟巢;12:圣泉观鱼;13:生态博物馆;14:民族广场;15:高端民宿;16:稻鱼鸭合作社;17:村委会;18:戏台;19:萨坛;20:鼓楼;21:梯田咖啡;22:扎染庭院;23:篮球场;24:污水处理站;25:景观田。


🔺这是在堂安侗寨景区拍的游览路线图。堂安侗寨向人们展示了侗民族的文化遗产,包括鼓楼、梯田、寨门、民居、戏台、花桥、古墓群、萨坛、瓢井、风俗习惯、民间艺术以及生产生活等内容。


🔺这张图比较简单,堂安侗寨主要看点一是寨子中心,也就是鼓楼、戏台、古井一带;二就是梯田了!其它别的呢?不多说了,自己体会,呵呵~


🔺8月5日9点,我在住宿的客栈购买了去堂安侗寨的往返车票,一般住宿的老板都会用车送你去乘车点。我是坐着老板的摩托车,来到了村头的乘车点。


🔺这是肇兴侗寨和堂安侗寨两地往来的发车时间表。单程车票20元,回程凭票免费。


🔺这灰色的小车就是肇兴侗寨去往堂安侗寨的专线车。


🔺从肇兴乘车点到堂安侗寨6公里,车行驶在弯弯曲曲的公路上,车窗外就是人们常津津乐道的“堂安梯田”。


🔺车行15分钟就到堂安侗寨的停车场了!肇兴往返堂安的专线车,也是在此处停了。下了车,有一个别致的小亭子。这儿距堂安侗寨还有1.5公里的慢上坡路,下车的有一半步行上去了,有一半人拼车上去的。


🔺为了节省时间,我是花5元钱,乘轿车上去的。坐车也就三四分钟,车便在寨子口停了下来。


🔺下了车,站在路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层层叠叠的梯田。不过,此时梯田不是蓄水和麦黄的季节,一片片绿油油的,“个性”没有显现出来。


🔺目光穿过梯田,往远眺望,居然能看到山下的肇兴侗寨!


🔺我换上EF-M 18-150mm镜头,清楚地呈现出肇兴侗寨的“芳容”。


🔺再看这边,有一块宣传牌,上书: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简介。瞅瞅写的啥:堂安侗寨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全村共有居民170余户,800多人,以赢、陆两姓为主,散居于抱博、几定两岭之间。村寨依山就势,建筑沿山体等高线布置,并以鼓楼、戏楼为中心。


🔺堂安生态博物馆没有固定的馆舍,涵盖堂安及其周边侗族社区居民生活、生产及其环境。顺着左侧这条进寨路前进!


🔺路的左侧有一挂着“观景梯田客栈”牌匾,门边挂着“网友推荐最佳观景点”,老板很热情,招呼着免费观景。


🔺老板这么热情,进去看看。层层的梯田、点缀的绿树、星罗棋布的吊脚楼……的确是个观景的好地方!


🔺堂安侗寨位于舞报山半山腰上,海拔840多米,是中国与挪威两国政府共同创建的侗族生态博物馆。


🔺依山就势的民居。


🔺四通八达的石板路……


🔺越往寨子里走,越显热闹起来。


🔺寨子里的居民。


🔺做手工挣钱的妇女。


🔺高低错落的吊脚楼。


🔺十分钟,我来到了寨子的中心位置——斗牛水塘、鼓楼一带。


🔺这就是堂安侗寨的主打景点——鼓楼。


🔺“侗寨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堂安也不例外。鼓楼是堂安侗寨的吉祥物,可以扣住侗家人的灵魂。高高的鼓楼矗立在寨子中央,格外醒目。


🔺在侗族村寨里,鼓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也是人们喜爱的集会和议事的场所。


🔺在平常的时候,它是一个浓缩的精神家园,有了鼓楼才有侗寨,才有鼓楼下“摆古”的老人,才有了流传千百年的侗族传说。


🔺现在,寨子里的居民,聚集在鼓楼的周边,叫卖着当地的特产。


🔺鼓楼的上坎,有一眼四季长流的清泉,流入用青石打制成的两尺见方而带把的石头中,石斗下用多边形石礅支撑,清冽的泉水在斗中聚满,又从左右凹槽流出,这里的侗家人把这种带把的斗井称为瓢井。


🔺寨子中间的鼓楼广场。


🔺守株待兔般等待游客购买水果到妇女。


🔺瓢井旁边,有一条直通山腰的青石板路……


🔺上去看看!


🔺上来见有一条石板路通向田野。


🔺站的高,看得远。


🔺与屋顶肩并肩。


🔺绿油油的稻田。


🔺片片瓦。


🔺田间小屋。


🔺寨子四周围绕着稻田。


🔺九条出寨子的路口都建有寨门,这是其中之一,有些“原始”。


🔺高低错落的吊脚楼。


🔺我漫无目的地顺着小路走着。羊肠小路上遇见对面来了一位背柴的妇女,我为了躲闪让路,本想一脚迈过旁沟至田埂上,步小了,掉进了水沟里,沟还挺深,弄得一只鞋都湿了!


🔺走着走着,又遇见一位老大娘,穿着民族服装,在买黄瓜,5块钱两根。追着我让我买,我花5元挑了一根黄瓜,她诧异地看着我,我想:遇到就是缘,如果能让她片刻的开心,也就值了!


🔺从肇兴到堂安的路上,漫山遍野,到处是绿油油的梯田。


🔺如果在春季,盛满泉水的梯田像一面面镜子,在日光的照射下,白茫茫一片;秋季,满眼都是金黄色的稻谷;现在是夏季,满山坡翠绿的秧苗绿油油一片。


🔺堂安梯田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别处的梯田大都是泥土做的,而这里却是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大概是因为这里山形较陡,加上山中石头较多,难以平整土地,所以只好垒石填土为田。


🔺然而,建石砌梯田是很讲究的,据寨子里的老人说,用石头砌田,不能人多,只能一个人干,人多了,田砌不好,会垮。


🔺于是,堂安的后山上留下了一个长城般的石砌梯田,也留下了一段传奇:清光绪四年,已是61岁高龄的堂安鬼师潘传大,毅然放弃已从事多年的鬼师职业,决心为后人造一块好田。


🔺从此,他十年如一日,吃住都在山上,而且亲自挑石上山,终于在他73岁那年完成了这块长约150米,最矮处1.5米、最高处5米多的梯田杰作。


🔺如今,100多年过去了,“长城梯田”仍然屹立在这里,向游客们展示着侗族人民精深的稻作文化和不屈服于恶劣生存环境的奋斗精神。


🔺又一个寨门。


🔺我游览完堂安侗寨后,又原路返回到寨口,花5元钱打车到专线车乘车点,10点半发车回肇兴。


🔺10点半乘专线车回到肇兴,堂安侗寨游览了1.5小时。


🔺肇兴侗寨的东寨门,上挂一块“侗乡第一寨”匾额。


🔺从肇兴侗寨东头,走到西头,也用不了10分钟,走着回客栈。


🔺11点回到了我住宿的“丽人居驿站”,我是下午三点从江的高铁票,时间尚早,见天气特别好,于是我又来到大寨门,算是对肇兴侗寨“道个别”吧!


🔺我找好合适的位置,把手机固定到三脚架上,打开“延时摄影”模式,拍了10分钟“转换”成20秒的视频。

拍好后,非常满意,就是这个画面,白云是动的,偶尔有人“飞速”走过……上图是延时摄影截图,笔记中可以看到。


🔺拍好后,正想“打道回府”,忽听芦笙阵阵,走过去一瞧,原来是侗族表演队正在举行迎宾仪式。


🔺人们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争相记录这一美好的时刻。


🔺表演的节目我不知道叫什么,但从那美妙的音乐和灿烂的笑容,可以看出是在欢迎远方朋友的到来。


🔺对于我来说,权当是送别了,谢谢侗族同胞,谢谢你们!


🔺最后,我在寨门喝了一碗米酒,圆满结束了肇兴的旅行。


🔺说起这次旅行,由于“疫情”的原因,我的计划行程也是一再的改动。原计划离开肇兴侗寨,要去黎平县,参观黎平会议旧址等,然后去凯里,在铜仁结束旅行。

由于,今年3月份去了梵净山、镇远古城和千户苗寨,原计划再去一趟梵净山,其原因很简单。3月份去那次,登梵净山及红云金顶,遇到了大雾,总感觉有些遗憾,想这次弥补一下。

后来一想,疫情期间还是尽量少去地方,既然脚印已经留在了梵净山了,也体会到了登红云金顶的惊险了,同时,已经在贵州游览了半个多月了,这次也就作罢。


🔺从肇兴侗寨大寨门回来后,吃完午饭,我一个人从侗寨的北寨门,“啪叽啪叽”地走去寨外停车场。

到了停车场,去往从江高铁站的专线车,就在小桥边等待游客。司机寻问着每一位乘客几点乘高铁?我是快下午3点呢!


🔺回程的车票仍旧是10元钱,13点准时发车去往从江(高铁)站,它融合了鼓楼与花桥等侗族建筑风格,融入了具有侗、苗民族风情的交通设施元素“风雨桥”,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地方特色。


🔺从肇兴到从江站仅13分钟,两地如此之近颠覆了我的想象,“从江站”简直就是“肇兴站”。有人会问,那为什么不叫“肇兴站”呢?那是因为从江站服务于从江县和黎平县两个区域,而高铁站位置的建在从江县地盘上,尽管距黎平县肇兴镇较近。


🔺因为现在进站安检防疫复杂,一旦进站就很难出来了!时间尚早,我开始游览从江高铁站广场周边。这里的建筑及雕塑非常宏伟,把“侗苗文化元素”表现得淋漓尽致!


🔺陪伴在从江高铁站旁边的客运站,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从荔波来的时候,就是从这儿下车的。


🔺这是在从江高铁站站台上看从江高铁站广场建筑。


🔺14点50分,从广州南到贵阳北的动车停靠在从江站,再见了从江,再见了肇兴!


🔺1.5小时后,动车停靠在贵阳北站。由于我再次乘车地点在贵阳站,于是,我又马不停蹄地乘地铁一号线到贵阳站。

在贵阳站前广场找了一家招待所住下。晚上去超市买了97元吃的,备好在火车上吃的“草料”!


🔺8月6日早晨3点起床,提前到达候车室,乘K726昆明-哈尔滨西列车,4点14分上车。瞅着显示板上面一大串停运的车次,阿弥陀佛,可千万千万别“那啥”啊!


🔺在车上与单位沟通一下,领导发来一个文件,从外省回朝的需在家隔离观察,并做核酸……唉,回家也不容易啊!


🔺8月7日一整天,我都在这趟列车上。我乘坐的这趟K726次列车,是西南的昆明开往东北的哈尔滨大动脉。

从云南昆明第1天晚上八点发车,沿途经过曲靖、六盘水、贵阳、凯里、怀化、湘潭、萍乡、南昌、阜阳、商丘、菏泽、衡水、天津、唐山、山海关、沈阳、铁岭、长春,直到第4天下午三点,才到达终点哈尔滨。

我卖的是卧铺的下铺,吃的喝的准备足了,啥都不理会了,早到家也是闲着,在哪儿不是呆呢!这会,我正瞅,周围旅客排队抢火车上的充电电源呢!我带着充电宝呢!你说,列车上咋不多设置几处充电口呢?!


🔺8月8日清晨4点半,终于到达辽宁锦州站了。出站后,眼前就是锦州汽车客运站,还得等一个小时,才能始发去朝阳。

这时,我发现有很多叫喊去周边城市的出租车。一位司机与我搭讪,去朝阳市50元。我假装不理他,他忙改口45元,并说一大堆的不易等等。

我懒得听他那些情真意切的谎话,如果很快就走的话,也不是不可以的!


🔺就这样,上午10前就到家了!依据本地通常要求,我首先去医院做了核酸检测,自我居家隔离两天,经单位同意,去单位上班,并把行程详细报备。

接下来的日子,因为疫情防控,会有街道等很多单位与我核实是否去过××地方,有意思的是,回来都过了一周了,还有人打电话核实什么。心想:要是真的从“××”地方回来,一周后才打电话,那不是“黄瓜菜都凉了”吗?!


🔺下面,是我以往写过的关于贵州的马蜂窝游记链接,集合在一起,让朋友更好地了解贵州,也让贵州景点在这个帖子里“团聚团聚”,更希望得到您的批评与指正!


游记链接:@https://imfw.cn/l/289575579


游记链接:@https://imfw.cn/l/289575576


游记链接:@https://imfw.cn/l/289575567


游记链接:@https://imfw.cn/l/289575560


游记链接:@https://imfw.cn/l/289575553


游记链接:@https://imfw.cn/l/289575548


游记链接:@https://imfw.cn/l/289575536


梵净山:@https://imfw.cn/l/289335491


游记链接:@https://imfw.cn/l/289335514


游记链接:@https://imfw.cn/l/289335535


游记链接:@https://imfw.cn/l/28933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