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今年4月份来过韶关之后,我对这片土地一直都很着迷,尤其是丹霞山的美景。在我们国内,一共有六处丹霞地貌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他们都是这个系列里最有代表性的景点,分别是贵州赤水、湖南崀山、江西龙虎山及龟峰、浙江江郎山、福建泰宁以及广东丹霞山,其中广东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风景最优美,是这个地貌类型的命名地。更为神奇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的阴元石和阳元石,两块奇石能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地方,相当难得。我一直认为,丹霞山就是广东自然风光的最佳代表,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多来几次的好地方。上一次来,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粗略地参观了丹霞山索道、阴元石、阳元石和锦江长廊。而这一次,我们采用一种最传统的方式——徒步,一起穿越翔龙湖和长老峰,实现一次丹霞山局部区域的深度游。带着这份对丹霞山强烈的期待,我参加了这次徒步,用自己的脚步,认认真真地感受了一遍丹霞山。
1.关于交通
由于是集体出行,我们采用一部51座的大巴车,方便一起行动。
2.关于行程安排
第一天:
18:55清溪镇政府广场集合上车;
23:00到达民宿,吃宵夜、洗漱和休息;
第二天:
5:50起床;
6:00吃早餐;
6:30从民宿点出发;
6:45分到龙皇坪山庄;
11:30山上午餐休息一小时
15:30回到龙皇坪山庄的果园附近,找农家的菜馆小聚;
吃完饭回旅馆收拾行李,拿皇帝柑,退房;
17:00左右上车返莞
3.关于就餐
第一天上车前,先自行解决晚餐,到民宿之后,有一顿宵夜;第二天民宿会提供早餐,午餐自行解决,晚餐在民宿附近的菜馆吃,吃完再回东莞。
4.关于个人物品
(1)衣服:两套可以更换的衣服;
(2)食物:我的做法是准备一个装饭的保温瓶,在民宿就要把主食打包好,以便用于午餐(保温瓶的材质必须过关,能够持续保温到晚上);提前准备的食物有一袋香蕉(旅途全吃完了)、一份东星买的饼(味道一般)、四瓶瓶装水
(3)防晒防雨:雨伞、袖套、帽子、防晒外套等
(4)其他物品:相机(非常必要)、证件(实际住店没用到)、手机、充电器、睡衣、皮肤药膏等。
5.关于费用
活动属于AA制,每人预收150元,多退少补;费用包含巴士往返费用、双人床标间住宿费和餐费(双人房标间100元/晚);上车前的两天保险费7元;旅行期间其他的消费,有第二天的晚餐,40元/人,民宿老板处预订的皇帝柑,每斤3元,5斤一袋,订了两袋合计30元。总开销,一共227元、
6.其他行前准备
(1)提前几天做好主持稿,并反复熟悉;
(2)了解徒步轨迹,初步了解行程。
实际行程,从清溪镇人民政府出发后,先上了清溪湖高速收费站,开了大概两个小时,到达惠州龙门服务区,接着继续出发,在丹霞山附近高速下车,进入丹霞大道,一直开到鸿霞居,并在民宿旁停下车来,到达时间晚上11点23分,大概 4个小时左右;回程也是从鸿霞居出发,18点出发,沿原路返回,但中途在翁源县的坝仔服务区下车休息,10点左右就已经到达东莞,下车时间是11点。
虽然两步路提供的轨迹图有些弯曲,但只要全程用着,基本不出什么大问题,丹霞山景区到处都有5G基站,信号源比较稳定。
实际徒步路线:龙坪皇山庄——僧帽峰——野猪峡——望郎归——爱情谷——卧龙岗——玉带桥——仙居岩道观——锦石岩寺——一线天——幽洞通天——别传寺——鸳鸯树——通天峡——丹梯铁索——长老峰(观日亭)——海螺峰——双喜台——福音峡——阴元石——爱情谷——野猪峡——僧帽峰——龙坪皇山庄。
重点两件事:(1)好好吃一顿晚饭;(2)提前90分钟来到上车点,解决好停车问题(PS:方便上下行李,要离得近,同时尽可能不用树底位置,以免回来落叶过多重新洗车)。
这个装饰挺喜欢,既能扇风,又能照明,关键是样式好看。
我从广场走路下来,一直到商业街的潮香,随便点了个白切鸡饭。以前的潮香只有现在的半边面积,位置经常不够坐,现在装修一新,空间舒服多了。这些多油的快餐,吃多了其实不怎么好,偶尔吃吃饱肚还是可以的。不知道以前的潮香,同样的饭是多少钱,现在14元一个。饭吃完之后,我自己再搞多了一碗,汤和饭随便装,免费。等吃完了,我坐在店里舒舒服服地呆了半个小时,一直看时间差不多了,才回去广场。
原计划政府广场18点50分上车,实际19点车才来到。上车之后,我直接找到最后一排中间的位置,方便四肢伸展,刚摆好了背包挎包,大巴车就出发了。
上图:团长在介绍行程、讲讲注意事项。
上车之后,走了一段路,才上了清溪湖高速收费站。在大巴开平稳之后,我开始站在前排主持。以前带亲子出游,我都会讲讲行程,这次一样,但我重点讲的,是丹霞山的独特之处,它在哪里,有什么值得一游的地方,只求把想表达的东西讲清楚,讲通顺即可。和旅游团相比,我们团会提供给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小伙伴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而不是主持一个人全部讲完,所以在我讲完之后,就把麦克风交给了车上的小伙伴。这个环节大概进行了30分钟。自我介绍之后,很多队员都知道在车上会呆很多时间,已经要闭目养神,期间也有小伙伴唱歌,但很快就静下来休息了。
8点40分,大巴车来到惠州龙门服务区,稍事休息,接着出发。
晚上10点,我看了一次导航地图,还有一点路,但已经快要到达我们此行的休息点了。
优点:
1.离徒步出发点近,节省车上时间;2.住宿价格便宜;3.能提供餐饮服务;4.可以直接从民宿老板处订购皇帝柑;5.基本设施齐全,有电热水壶、电视机、热水器、独立床位和晾晒衣服的阳台;6.老板服务态度还可以
缺点:
1.不提供浴巾;2.热水较慢,可能跟其他人同时用有关;3.管理不严谨,手上的房卡第二天就用不了了,不知道是不是被老板停了。
大巴车到达的时间是23点23分(PS:照片有拍摄时间信息),队员们纷纷从车上领行李下车,准备去吃宵夜。
民宿的大门口
老板已经提前不知道好了几桌,有一桌摆在大门外面,一共有五桌。我们刚才下车的时候,就闻到了香味,原来是老板特意煮东西给我们吃,大巴车就停在民宿墙边。这趟行程,可以用风尘仆仆来形容,从繁荣热闹的东莞,来到了安静的仁化。对于宵夜,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吃,习惯了八点钟之后不吃东西,但这一次,我却想吃吃,不为别的,就是觉得,集体出行这个氛围很好,尽量和其他小伙伴吃在一起,分享食物的味道。
临时摆放在一起的行李
北京时间好像不太对
主动给大伙分炒饭的一个队员
老板准备好的皇帝柑,一人分三个,我的那三个,第二天在别传寺直接给了团长,自己没有吃。有些队员吃完说味道不行,早知道试吃了再买,我觉得,拿回家的那两袋,都挺好吃的,没有太酸。
煮鸡蛋,很快就被分完了
老板的这个价格表,不知道是不是有点问题,后面有没有也没有元这个单位,更没有显示小数点,几百元住一个民宿一晚,价格有点不现实。
炒面每桌一大碟,宵夜里面,我最爱吃这个,炒得有味道点。
那时那地,半夜吃的宵夜,用水印相机记录一下。
领队在登记房间,辛苦晓玲同志。
领到的房卡,房号405。和我住同一间的小伙伴,也是个摄影师,都有共同爱好。
床头的墙面,布置得挺好看的,有些队员的房间,墙底色是绿色,房东在布置上,还是花了一些心思。
床单明显看起来比较邹巴巴,手感一般,不像正规酒店的平滑顺直。两年前我在南澳岛上住的那个民宿,摸着被子还有点灰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其实这家民宿整洁程度还算可以,床单至少比南澳那个民宿干净很多。
独立的阳台,有个不错的晾晒衣架,其实也方便了老板自己,这种类型的衣架,一般用来晒被子。
摆在外面的那一桌,基本吃完了,夜里光线较暗,拍得不是很清晰。
室内衣架,电视机,茶座都没缺。由于我们主要的时间都在户外,这些生活设施都没有用得上,加上那天吃完宵夜已经12点了,第二天还要早起出发去丹霞山。更加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看电视。不过电吹风这个有用上,当时洗完澡出来,直接吹干了头发睡觉。
两个玻璃杯,不知道有多少个人用过了,牙刷和牙膏都是一次性的
这一左一右两个开关,看得出来用的时间有点长了。
夜里12点15分,我洗完出来,头发吹干之后,别的东西都没有怎么收拾,就盖起被子休息了。民宿的床板是硬的,但并没有影响睡眠,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5点50分,闹钟响了,我们马上从床上起来,简单洗漱之后,就背着东西出发了。早餐民宿有提供,是皮蛋瘦肉粥和煮鸡蛋。我吃了几碗,为了能够让午餐也吃得上,我去了老板的厨房,将热气腾腾的粥装得满满地。有些队员说很机智,以前旅游我也这样弄过,而且还带两个保温瓶装,能吃多点不同种类的食物,比如煮番薯、煮鸡蛋、皮蛋粥、奶黄包等等,当然这种做法是应付旅游不能及时吃饭的问题的,如果在城市里,还是尽量吃吃当地的特色美食为佳,但对于徒步、景区内部这样的场合,用保温瓶提前装食物的做法,还是有意义的,一来保证吃得好吃得饱,二来可以及时用餐(PS:之所以买那么大一个登山包,是因为能装很多食物,能随时补给三餐,背起来也不重)。
吃完早餐之后,队员们在大巴处集中,准备出发了。
重点:我们不只是远望,还可以近距离观赏。
从民宿出来,大巴车走了不到十分钟,就停下来了,位置是龙皇坪山庄。
这个地方的公路非常空旷,由于是六点多,车辆非常稀少。
为了能尽可能地把所有人都拍到,我让队员们后退了五步,但自己还是站在最外侧的公路上,力求能把后面的牌楼也拍到。
早上6点50分,我们开始从起点出发,去穿越翔龙湖——长老峰,直到下午5点钟重新回来这里。
一开始的路面是平整的水泥路,休闲很多
果农种植的皇帝柑树,已经用铁网围蔽起来
来到一户果农的家外面,原来这条乡间小路的尽头,就是这里。
背后的僧帽峰、两边的柑树,照片非常有代表性
来到这里,我们要在两辆车的中间穿过,去往果园的核心场地
简易的水泥桥,我们在溪头村也走过不少
攀爬上坡,下雨天就没那么容易了
果园最里面,原先围蔽的铁丝网,已经不见了
进到一片竹林里,队伍开始堵在路上,有些路只能弓着身子穿过了。
开始钻进去的第一个入口
以上是队友在穿越途中所拍的两端视频,建议集体行动,起码有个照应,不建议独自行走,以免发生迷路和意外。
草丛里低矮的通道
长着青苔的岩石
狭窄的通道
有好几处地点需要藤条借力走过
离开竹林,是丹霞山的深山密林,沿途经过的很多地方,腐木碎,落叶一地都是,有些树木倒下了,直接拦住路面,人只能弯着腰进去,有些草长得相当密,但硬是被人踩了出来。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想必平时有不少徒步团也走过这条路,能看到几个队伍的标识条。最要小心的是沿途的溪流,稍不注意鞋子就湿了。
上坡前,队友们留下的合影,大家状态都非常不错。
从这里上去,就到了分水岭,斜坡顶端,就是望郎归。
观景平台所看到的风景,右边突兀的人型石头,就是丹霞山的望郎归
拉近镜头,的确很像一个身穿裙装的妇女,在回头看向远方。
队友们驻足观看,稍事休息,接着出发前往下一站。
山坡防火带的合影,这里随处可见垃圾,平时应该有不少驴友过来。
路面无遮无挡,稍不注意就要滑下山底,有个小伙伴就滑了一条腿,幸好被队友拉住。
下坡的路不好走,坡面较陡,要一步一个脚印,小心翼翼地下来,这个时候登山杖的借力就能发挥作用。去年爬大南山的时候,我就用过登山杖,结果留下两个月的肌肉劳损,登山杖虽说是个好东西,但使用不当也是会给身体带来麻烦的。
后面的路,相对比较阴湿,要经过涉水过去,我干脆把相机收起来,很多路面要专心一点走,看着落脚点一步步过去。
走出乡间野路,终于进来景区了,也许景区已经知晓徒步者的轨迹,但整个丹霞山景区较大,人力也很有限,只能立个告示牌提醒,这反倒成为了野路的一个标识点。来到水泥路面,我脱掉身上的羽绒服,真的太热了,换上一件非常轻便的防晒衣,继续出发前往景区(PS:在经过野路的时候,羽绒服被刺挂了一下,有个地方破了,但不是很严重)。
PS:这边景点虽然有步道,安全性有保障,但因为还存在安全隐患,暂时没有开放。
进来水泥路面,沿途落叶满地,应该是很久没有人来清扫过了,更没多少行人过来这里,如果不是得益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支持,我想丹霞山可能还有很多地方处于荒野状态。
从安全性来看,这些路面也不算太多问题,走得很平整,可能是有部分路段没有栏杆,防止游人不小心被挤到岸边受伤。
一条峡谷,只能容一人通过
翔龙湖景区游览图,我们进来的地方是野猪峡。
告示牌提醒我们附近有哪些景点,阴元石会近一些,但我们下午回程会顺便去看,因此只能选择先去卧龙岗。
去往卧龙岗观景台的路上,美景不断
不同角度拍的蜡烛峰,这一柱擎天的气势很壮观,转过其他角度,就有玉屏岩和长老峰,其中长老峰是我此行非常渴望体验的一处,尤其是丹梯铁索。
继续往前,还有一段路才能到达山顶。
这一段路,安全问题大,比较陡峭,原本并不打算对游客开放,设置了警示标示,其实我们可以绕一圈上顶,但队友们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番,又是近路,纷纷爬了上去。我也顺着这段台阶登顶了。回头拍了其他队员,这无遮无挡的路,的确很险,注意力不集中的话,很容易整个人掉下去,我当时每登一级手抓一级,好不容易才上来了。
镜头拉远,能上来很不容易
在卧龙岗山顶,拍的风景照,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我想起一个词,郎才女貌,身高都差不多,性格开朗,又有相同爱好,天生一对,祝福。
晒出来可以入册了,关键是摆姿势摆得好,哈哈
想起前不久看过的一句话:我们虽然是夫妻档,在旅途上也就是小伙伴,需要互相照应,分工合作,承担自己的责任,同时给对方支持与帮助,同行十多年,虽然自己感觉很平常,但是回过头看,其实也不容易,任何人之间都难免有磕磕碰碰,但是有共同的目标就可以携手同行。
蔚蓝的天空划过一片云
陆续有其他队员从这里攀爬上来,已经在这里的队员,纷纷举起登山杖合影,大家都很会玩
从山顶下来,走的是木栈道
山脚是一块标识牌,队员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摆拍了
这段路碎叶同样很多,和其他地方相比,这里明显要阴暗很多,即使今天很晴朗,那是因为附近的山体都很高大。我们经过的这片竹林,竹子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孝顺竹。很多竹子都是弯着腰的,这是一种新竹类,学名叫小麻竹,据说是当地的特有物种。
据说卧龙岗的森林栈道,直径有四公里,而我们今天走的路,大约是十八公里。其实在我们刚上来的那个水泥入口,往前继续走,应该能环绕僧帽峰一圈,但我们今天的目标不是那里,而是长老峰。
穿过竹林,很快我们就来到了一处蝴蝶谷,这里展示着不少蝴蝶标本,但大门口被封起来了,而在旁边有一个洞口能够给我们进去,就这样,我们从半荒野的卧龙岗,正式进入了翔龙湖景区。
简介:因其湖面轮廓酷似一条腾飞的龙而得名,龙首、龙角、龙身、龙爪、龙尾一应俱全,故取名翔龙湖。
这段路,我在很多乡野景点看过,应该是为了方便流水度过而设计,原本这里就是一片湿地,旅游业改变了这一带的面貌。
从步道一个斜坡下来,已经可以看到翔龙湖了,上次来丹霞山,就乘坐翔龙湖的快艇体验过一把湖的风光。群山环绕的翔龙湖,风景优美,我想它可能并不存在,和锦江的水库一样,为了抬高水位,方便游客进出而修建起来的人工湖。前两次来丹霞山,天空都下起了雨,这一次,终于可以在晴好的时间来看看翔龙湖。
湖边的栈道,有些路段很窄,即使一个人也要弯点腰过。
翔龙湖往上看,就是长老峰,其实长老峰不算特别高,但山体地势险要,更加不容易到达。
湖边一张合影,由于光线太暗,画面感不是很强。
终于来了一条游船,但游客不是很多,虽然属于周日。
这是玉带桥所拍的合影。玉带桥、毓秀亭这两个建筑都建于龙腰部的玉带石上,故称为玉带桥。桥上所刻都是古代龙图,过玉带桥可以参观风月台、乘龙台,听说电视剧《封神榜》曾经在这里拍摄外景。
游船从桥底下穿过,富有动感。
湖中的两块巨石,亭子附近有这两块石头的简介,是以前从山上自然掉落下来的巨石。
按照领队的轨迹路线,我们没有直接过湖的对岸,而是继续沿着湖边走下去,今天的行程充满了期待。以前来这里只看阴元石,但今天用徒步的方式,我可以直观感受到了这片景区的大多数景点。
回头再拍了一张桥的身影,只看到亭子。
简介:仙居岩道观位于丹霞山的翔龙湖畔,从毓秀亭沿湖边小路前行即到。据说这是张道陵天师南游时居住的地方。人们念张天师降白虎、救青龙的恩德,便在此建庙,供于香火。
走没多远,就看到远处有一些建立于岩壁上的建筑,步道路牌提醒,这是仙居岩道观。有队员说这是一个尼姑庵。
仙居岩面向西北,为后天八卦之乾位,左前方为九龙峰,后依八卦顶绝壁,前有芭蕉冲谷,环境封闭幽静。大殿凌空飞架于丹崖绝壁之上,气势夺人。
道观取“众仙曾聚居”意。嵌于丹霞山翔龙湖东赤壁。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建,抱朴子葛洪经雄洲(今南雄)出岭南,在丹霞山结庵炼丹而修建,葛洪时为茅庵,现道观内尚存洗药池遗址,韶州信众助修。现庙祝周杰述,无任何经济来源,生活极苦楚。原有道观房8间,100平方米。唐贞观11年(637年),韶洲信众捐资扩建,初称“老君殿(岩)”。
南宋年修佑圣观,明代嘉靖年(1522年)重修天师殿等。上世纪60年代初,主体建筑基本存唐基础,重修2殿。坐北朝南,江西龙虎山天师府道教祖庭派人指导,殿堂合为2间,4位师傅。“殿开白昼风来扫,门到黄昏云自封”。西北角仍存葛洗药池,张天师南游降白虎救青龙居所,后人建坛祭之。
挺拔高大的山门
仙居岩道观道观倚靠岩石修建,别具特色,青山绿树,巨岩道观,一派人间仙境。
山门前的石狮子
大殿凌空飞架,气势夺人。在此修炼,可远避法器,早日得道。芭蕉冲又称真仙谷。一路奇石异洞,尤其洞前一片芭蕉林,相传为古代道士所植。
这个高度建起来的寺庙,非常不容易。
镜头拉长
这里应该是以前道士炼丹的场所,和罗浮山冲虚古观的洗药池功能一样。
在从道观下山途中,我遇到了几个金色碧眼的外国人,他们说着英语,在世界范围内,丹霞山还是有点名气的。继续沿着湖边走。
远处的长老峰,不管站在湖边什么位置,基本上能看到它
安静的游船码头
抬头仰望的一线天,在丹霞山内一线天应该还有好多处。
龙须涧的尽头
从仙居岩走下来没多久,沿着湖边步道,就来到了一处叫龙须涧的地方,尽头没有路,往上面看是一段一线天,有队员认为,这些地段非常适合攀岩,想想的确可以。
很快,我们就到了游船码头,这里有个小卖部,当时我直接在这里消费了两根香肠,别的东西价格没有多了解,这一次直接就拍了下来,供参考。
船票价格,来回会更划算些,如果赶时间,可以用游船的方式看完阴元石回来。
十元三根烤肠,比外面贵
小卖部所有物品的价格,直接贴了出来,饮料一点都不便宜,领队建议的准备4瓶饮料,还是有道理的,虽然背起来很重,后期补给太需要了。记得当时有个队员在阴元石问了脉动价格,12元一瓶,已经相当于外面能买两瓶了。
在游船码头,我们决定全体人员稍事休息,及时进行补给,很多队员拿着小卖部的胶凳围着坐了起来,一起分享食物和感受,有些队员认为可以喝喝酒,就自己带了过来分着喝。我在这里喝了两瓶矿泉水和一份面包,再就着其他队员给的零食,已经足够饱了。至于小卖部,我们基本上都没有买他们的东西,价格真的很贵。很多队员会携带一些水果,比如西红柿,水果类是我最喜欢吃的。而酒类,也有队员打算递给我一杯,但我没喝,平时自己也不怎么买酒喝。大家都有分享食物给我,感谢我替大家拍了不少照片,每一次出门旅游,我都会带着自己的小黑到处拍,及时记录,以便在回去之后还可以经常翻翻照片回想这段经历。
这是长老峰下层的有名景点,值得一游。
按照领队吩咐,我们来到景区的验票处,但不要出去,否则再进来就要另外买票。其实,在验票处就有一个台阶能上长老峰,上次来游的时候自己并不知道。
来到半山腰的锦石岩景点入口处
远处的巴寨
提前到达锦石岩寺的小伙伴,留了一张合影
睡美人,左边是乳房,右边是头部
以前看过一段视频,有些台词是这样说的,男人的力量体现在哪里,在家暴男眼里,男人的力量体现在打女人上,而在好丈夫眼中,男人的力量就体现在抱起女人的动作里,好样的,加油!
蜂窝状洞穴
梦觉关是一个大型蜂窝状风化洞穴,岩穴长6米、进深2.5米、高2米。北宋法云居士游览锦石岩时,在附近发现一处岩洞,形状奇特,天然形成的一座关房,环境极为清幽,是个修炼的好地方,北宋法云居士恋恋难舍,感叹说:“半生都在梦中过,今日始觉清虚!”后人于是把这个岩洞称为“梦觉关”。
游览完梦觉关后,当时有不少队友在讨论应该往哪边走的问题,要不要等领队过来用轨迹指导,其实两个分岔路最终会在前面汇合,去锦石岩寺的路只有这一条。
来到一处空旷的广场,这里视野开阔,是观景赏景的好地方。
景点分布
进了山门,一直往里走,就可以了。
锦石岩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宋代,明清后重建和扩建。清末年间,由于社会动荡,尼众离去,寺庵没落,至新中国成立之初,仅剩几位比丘尼守着摇摇欲坠的庵堂。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到落实,锦石岩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得以重新对外开放。
从丹霞山长老峰入口沿着崎岖的石阶往上行,约15分钟到达半山凉亭,凉亭正面的两根柱子上挂着一幅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翠竹森森峰回路转疑无径,丹崖隐隐柳暗花明别有天”对联,形象生动地概括了这里的景致,让我不由加快脚步,往深处的清修禅地走去。穿过凉亭,再走约300米的深幽山路,就来到了“悬挂”于百丈岩壁上的锦石岩寺。
置身于寺院之中,袅袅的烟雾缭绕、绵长的钟声悦耳、悠远的禅意静心,那些逝去的时光和岁月让人仿佛触手可及。特别是驻足大雄宝殿的围栏前面瞭望,眼下群峰竞秀、玉带横行,秀美山水与洞天福地的完美结合,令人沉醉惊叹。而在这里修行师太们,都非常喜欢这里的环境,有人甚至来到锦石岩寺后,已经很多年不曾下山。
寺庙建筑规模不大,面积约2000平方米,但它却是丹霞山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庵,也是修建最为独特的中国寺庵,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韶关丹霞山长老峰景区分为上、中、下三层和锦江风景区。下层景观以锦石岩为主,这种五色间错、四时不同的赤色石头被称为“锦石岩”,“锦石岩寺”的名称也就源于此。
宋朝赵汝耒题写的“锦岩”二字
这个过道相当狭窄
锦石岩寺飞檐
接着,我们继续往前走,顺便看完百丈峡和幽洞通天,一开始我们顺利穿过了一线天,但到幽洞通天的时候,队伍反而走不动了,有不少人选择掉头出去,直到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幽洞通天的意思,就是能直接通过这个狭窄幽深的洞口出去外面,这可以说是长老峰最值得一游的地方了,来过才能不留遗憾。
这里的一线天是我国已发现最长、最高、最壮观的“一线天”,峡长200多米,高70多米,最窄处仅有0.7米。
继续往下走,幽洞通天,有点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但由于洞内比较黑暗,很多人不愿意下去。
这是一孔圆筒形的水平通道,洞内高只有0.7米,游客至此,不管是谁,都只能匍匐前进。洞虽不足6米,然而幽暗诡奇,摸索着蠕蠕而进,得花上一分多钟时间。以上两段视频是队友在穿越洞口的时候所拍。
刻于别传寺山门峭壁之上的“丹霞”二字通高2.7米、宽2米,所占面积近20平方米,为清代康熙年间广东按察使关中人王令手书,其书法精妙,气魄雄伟。被后人以“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形容为丹霞山之美,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刻于别传寺老山前左侧峭壁上的“红尘不到”和别传寺老山门前右侧崖壁上“法海慈航”“诞先登岸”等石刻虽历经历史沧桑,但依然横亘壁上,喜迎着天下宾客。
由明末礼部主事李充茂所撰的“丹霞山记”开山记事摩崖石刻,共1344字,是字数最多的摩崖石刻,其字大如拳,端庄有力。
离开锦石岩寺,我继续前行,首先会经过半山亭,有些领队在这里接应其他在后面的队友。再往前,就来到一处摩崖石刻观景台,这里集中了很多名人的书法作品,我没有仔细看,稍事休息后,我就来到了别传寺的山门。
登捷径直上中层风景区。感受岭南十大名刹之一的别传寺。别传寺建于清康熙元年,因禅宗“不立文字,心印别传”而得名。寺院建筑玲珑庄严,曾住众千人,其规模之大,堪与韶关南华寺、云门寺媲美。乾隆及民国年间曾两次被焚,焚后相继重修,民国时期广东省省长李汉魂先生曾拨款重修并立有重修碑文。
非常陡峭的山门捷径
穿过山门,上这个台阶,就来到别传寺的院内广场
我们都在别传寺的长廊聚在一起吃饭,午餐自理。
中午吃的,是早上从民宿打上来的早餐,皮蛋瘦肉粥。完全不需要另外准备别的零食,从龙皇坪山庄一路带到别传寺,保温瓶内的粥还是热乎乎的,我足足吃了四碗,已经吃得很饱了。后来,我把保温瓶拿过去别传寺的厕所外水龙头简单洗了一下食物痕迹,呆晚上回家了再用洗洁精洗干净点以便下次再用。
很多队友吃的是那种能自行热起来的饭,这类快餐我吃过,但吃不饱,本身米饭就没有多少,很大的空间留给了加热的碳酸粉,外观看起来很大碗,实际量不是很多。
鸳鸯树其实是由百日青和笔管榕两棵不同科属的树缠绕组成,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绞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也地愿为连理枝”,据说相爱的人们手牵手,绕树三周,可缘定三生,有情人终成眷属。每一个游客都值得带上自己的另一伴来约定“三生三世”。当年我去南京看爱情隧道,那位载客的大哥就跟我提过类似的观点。
这处应该就是姐妹峰
结束午餐,我们继续出发,前往此行最陡峭的丹梯铁索。此前已经有一些队员来到这里等候,并在地上躺着休息。
在通天峡的入口,有落款为“三韩蔡琦题”的“呼吸通天”、上款为“道光壬寅正月九日”的“竿头进步”。
通天峡已经很陡很险,穿过去,发现面前的绝壁之上,凿出来的石阶更险更陡。这便是长老峰全山最险之处,丹霞铁索。此处位于不老峰中层地带悬崖峭壁之上,裸露的峭壁上,空旷无依,百丈丹崖直下峰底,令人心悸目眩。丹梯旁边的石壁上刻“宜若登天”道出了此处奇险无比。
丹梯铁索,是前山至长老峰山顶的唯一通道。丹霞山长老峰的中层到上层原本无路可通,后来经人工在这里开凿石阶,旁边辅以铁锁链,方成通道,并以“丹梯”命名。为方便游人登山,1981年把加建铁栏杆,1985年又拓宽石阶,加固了铁栏杆,改单线通道为双行梯级,才基本满足游客攀登的需要。
丹梯铁索两旁空旷,无任何依附的植被和阻挡,丹崖千丈,直落涧底,令人望而生畏,心悸目眩,实在是一种探奇历险。
攀过“呼吸通天”的石峡,来到了御风亭,接着才是重头戏,“冝若登天”的“丹梯铁索”,有句话说:“没有爬过丹梯铁索,等于没来丹霞山,不登长老峰,旅游一场空”!可见丹梯铁索对丹霞山意味着什么。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宜若登天的“冝”字少了一点,是不是写错了呢?其实这个“冝”是通假字,是作者别处心裁,取其“差一点可登天”之意,暗寓其险犹如登天。
攀登丹梯铁索,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丹梯建立在湿滑的丹霞石壁之上,石壁陡峭,丹梯铁索面壁而建,几成直角,险峻无比。这是丹霞山最奇险处,看着这近乎80度陡峻阶梯,不少人望而生畏。
极目远眺,会发现整个丹霞山风光尽收眼底,到达丹梯最上方的隘口,就可尽情领略上层的“无限风光在险峰”意境,俯瞰锦江在丹霞山群中迂回南流,古诗云“一水浮青碧,千峰竞翠微”,其秀丽之美不逊于桂林山水,锦江九曲十八湾像彩带盘旋穿行于壮丽山峦之中。
登上丹梯铁索的小伙伴,在一个平台上照了一张合影,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
丹霞山观日亭,位于丹霞山长老峰之巅,长老峰海拔409米处。何为观日亭呢?因为丹霞山在此处观看日出是最佳位置。所以古人称之为观日亭。来过丹霞山的游客,都知道丹霞日出有“壮观无殊泰岱,奇美不让黄山”。这么美丽的日出就是在观日亭看的。在观日亭有站的高望的远地理优势,周围相对比较空旷,因此观看日出位置绝佳,很多游客慕名而来,甚至有些游客露营观日亭,为的是一睹丹霞日出。疯狂的游客就想感受下“游尽日出风景地,独有丹霞日出美”。
当时很多队友看了一下路牌,认为海螺峰就在长老峰旁边,既然来了就多去看点别的东西。海螺峰居长老峰之右,山顶有七级浮屠(又称螺顶浮屠)。如果继续往前,应该还有别的古迹,但我们打算从长老峰栈道直接下山了,去更加值得一看的景点——阴元石。
这条下山的丹霞栈道,可以比较快地前往阴元石。栈道是沿长老峰崖壁铺设而成的,相比“丹梯铁索”要好走得多,但相对的,路程也长了许多,在这条栈道上,有一处名为“双喜台”的平台,这里是观看东部群峰的另一处好地点,“双喜台”也是有名的景点之一,因为石壁上的痕迹形似一个“双喜”而得名。我们在这里稍事休息,调整姿势,接着继续下撤。
栈道尽头,是一处名为“福音峡”的地方,在这里有三个路口,一个是栈道,另一个是前往“别传寺”外山门,听说距离山门50米不到,另一边才是前往阴元石的。我们在景区的最后一站,就是阴元石了。
抬头仰望,又是一处一线天
来到这里,距离阴元石已经不到500米了,然而领队此时起了争议,认为要沿着轨迹往湖边走,可是路牌指示方向应该也没错,我当即决定相信景区,朝路牌的指向去找阴元石。
阴元石的位置,实际上是在一处崖壁上,由于是个著名景点,景区在石头前面修建了一个小平台供游客休憩参观,并设置了照相台。听说阴元石是当地一位老农在上山打猎的时候意外发现的,发现时间较晚,1998年才被人知道。它的形状、比例、颜色简直是一具扩大了的女阴,被示为“母亲石”、“生命之源”,大约有五六米高,很像性高潮后的阴门,兴奋还没有完全过去,还在半张半关的状态。
由于我之前已经看过两次阴元石,拍照反而没有那么积极,主要在景点平台上吃点补给,昨天买回来的四根香蕉,全部在这里吃完了,水也喝完了最后一瓶,背包更加轻便。下午3点左右,我们离开了景点,但并不是沿着原路返回,而是朝另一个方向绕过去背后,重新回到蝴蝶谷,进而沿着来时的乡野小道回到龙皇坪山庄。
再看了一眼远处的僧帽峰和蜡烛峰
湿地木栈道,堆满了落叶
这段路再往前50米,就是警示牌
16点20分回到了皇帝柑果园
进来蝴蝶谷之后,一直走到野猪峡,都是走的木栈道,路面上堆积了非常多的碎叶。野猪峡到警示牌,这一段是水泥路面,两段路总体上都比较好走,虽然两旁长满了野草,但并没有妨碍行走,只要走路中间位置即可,沿途也有一些管理处和洗手间,但由于年久失修,设施非常糟糕,不知道水还干不干净。
大概下午3点半,我们正式告别景区,进入乡野小路,由于六点钟要天黑,我们必须要在五点前全部出来。这段路说难也不算难,就是有很多涉水路面。中途在望郎归附近短暂休息后,继续前行,16点20分我就顺利回到了竹林。
好不容易回来了,有队员看到农户有晒花生,赶紧问了一下卖不卖,对方报价8元一斤,有三四个队员买了花生,我吃了一点,比较大颗,但味道一般。至于皇帝柑,则是4元一斤,考虑到已经在民宿订了两袋,我没打算买。
由于回去东莞,差不多要四个小时,为了不至于耽误吃饭时间,我们后来决定AA在当地预定一顿晚餐,每人40元的标准,吃九菜一汤。
菜馆位置在昨晚住的民宿附近
菜馆内部装饰
正反两面餐牌
由于饭不够吃,后来老板补充了一份汤面
青菜,应该是自家种的
鲜笋炒五花肉
野生田鸡,担心有寄生虫的尽量别吃
恙葱炒滑鸡 ,老板娘养的鸡特别美味,不错
鱼香茄子煲,味道不错
山坑鱼仔,丹霞特色美食
梅菜扣肉,比较好送饭
让酿豆腐,十人一桌,一个人一块,很快就没有了
山坑螺螺,这是丹霞山特色名菜,为什么说特色呢?因为其他地方很少见到山坑螺,这种螺一般在深山小溪里才会有的。阿婆们没事做的时候就捡来的山坑螺卖给饭店老板。这种螺山坑螺体积小巧尖长,呈圆锥形,如手指大小,四季都有。爆炒时,加上青椒丝、紫苏、生姜、葱等佐料,并掌握好火候,不能炒过火,这样才会做出鲜、甜、爽的山坑螺。
五指毛桃鸡汤
吃完晚餐之后,大巴车六点钟回到民宿,我赶紧上405收拾衣服,并在一楼大堂签领了之前预定的两袋皇帝柑,上车等待回去。18点15分,我们全部集合完毕,开始踏上回家的路。由于路上没有遇到堵车,大巴车10点钟已经回到了东莞,由于上下车分地点,直到11点我才从车上下来,回到家已经快12点了。两天一夜的丹霞山徒步之旅,愉快结束了,期待下次出发的机会。
皇帝柑的由来,最早是因为武则天,相传女皇帝对于六祖的佛法很是推崇,多次派遣大臣前往新洲礼拜六祖,皇帝派出的大臣在前往新洲礼拜六祖的时候路过如今肇庆市德庆县的位置,当地的老百姓将本地出产的柑橘赠送给大臣。回到朝廷之后,大臣将百姓上贡的柑橘盛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当众品尝了柑橘,只觉得清甜爽口,饱满多汁,对这柑橘赞不绝口,于是下令当地的老百姓每年都上贡一些。后来因为备受皇帝喜爱,所以老百姓们就将之命名为了皇帝柑。北宋年间由于其品质优异而被朝廷列为供皇帝御用的贡品,因而得名“贡柑”。 皇帝柑果形靓丽、果色金黄、皮薄核少、肉脆化渣,集中了橙类外形美和柑桔肉质细嫩、易剥皮的双重优点,为其他柑桔品种难以比拟,被誉为柑桔之皇,是韶关当地有名的特产。
和本篇相关的韶关游记如下:
1.畅游银杏黄金大道,探访“秋天的童话世界”——记 韶关 周末两日游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21241198.html
2.“峰前峰后许相从,踏遍洪崖面面同”——记 韶关 精华两日游
相关链接: @http://www.mafengwo.cn/i/2195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