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婺源+景德镇 - 淡季自驾行摄

作者:胡阿毛 显示图片

因工作缘故自驾前往景德镇,遂有了此次婺源和景德镇的行摄之旅。虽未赶上深秋的火红或初春的金黄,没有人山人海的淡季之行却独有滋味。

因一张照片而火的察关古桥。


漳村的捕鱼大叔和最长板凳桥。


清华镇的油纸伞工坊。


清静的理坑。


经典的篁岭晒秋。


最圆村落菊径村。


瑶里古镇的小桥流水。


景德镇的制瓷作坊。


以及最美的风光在路上。


⛅️天气:出行前提早查好天气,大晴天最能展示婺源之美。(我因工作原因无法选择日期,出行这几天阴雨为主,颇为遗憾)

🧥服装:有些景点在山区,早晚温度较低,注意保暖。

🚗出行:婺源景点分散,建议自驾或租车,出行方便,而且沿途风光很赞。

🏨酒店:婺源旺季需提前订好酒店,否则一房难求。淡季则可随性一点,看到喜欢的景致并想就此住下,未尝不可。而景德镇地方不大,可以选择陶溪川附近酒店,到哪都方便。

1️⃣提前做好功课,多看一些别人拍摄的照片和重点的人文古迹,这样拍摄时候可以有的放矢 

2️⃣要有耐心,当你发现了一条光线不错的古朴巷子,但此时却空空如也,没有一个过路人,这样就缺少了让巷子“活”起来的元素,此时人物的加入是这作品的点睛之笔,为了拍出感觉来,你必须在这里等待与景协调的游人路过,好给你的作品增色添彩。 

3️⃣最佳拍摄时间一般都在清晨和傍晚,一是此时游客较少,可以拍出干净的照片;二是此时的太阳射出斜射光线,让画面更有层次感 

4️⃣仰拍古楼屋顶和天空,俯拍古井和石板,多选择视角和角度,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古镇

5️⃣人文摄影要把生活元素作为主要的创作题材,多逛逛便可抓到很多小细节 

6️⃣拍摄时要找好前景、中景、远景,当不确定对焦在哪个景致时,不妨多拍,后期再筛选 

7️⃣当你觉得画面色彩过于丰富,可以在后期将照片调色成黑白,因此拍摄时用Raw文件记录就很重要了 

8️⃣关于约拍:察关古桥的牵牛大叔可以在桥旁的墙上找到电话,直接过去找他即可,晴天为最佳拍摄时间;漳村的捕鱼大叔则需要提前约,早晚温差大水面起雾时为最佳拍摄时间。

9️⃣关于相机:我带了富士中画幅GFX50R和GFX100S,以及32-64mm(折合全画幅的25-50mm)和100-200mm(折合全画幅的79-185mm)镜头,广角端适合拍出富有冲击力的风景照,而中长焦端适合拍摄人物和细节 

🔟关于无人机:无人机全程可飞,篁岭也是经典的无人机飞行区。

📍Day 1:上海-篁岭(自驾435km),宿“婺源篁岭晒秋美宿”

📍Day 2:篁岭 - 察关村+虹关村(72km)- 理坑(30km)- 清华镇竹安堂伞厂(18km) - 漳村(9.3km),宿“婺源见外民宿”

📍Day 3:漳村 - 菊径村(31km) - 瑶里古镇(26km) - 景德镇(55km),宿“景德镇铂格酒店”

📍Day 4: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伴着日出出发,中午前即可抵达篁岭景区。住山上的话,需在山下办理入住,然后即可缆车上山或自驾上去。



篁岭建村于明代中叶,有500多年历史。篁岭梯田叠翠铺绿,村庄聚气巢云,被称为“梯云人家”。



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景区由索道空中揽胜、村落天街访古、梯田花海寻芳及乡风民俗拾趣等游览区域组合而成。



其实并不推荐住山上,篁岭不大,一个下午的时间足够,缆车关闭的时间也很晚。晒秋的作物傍晚5点收掉,早上8点摆出来,也赶不上日出日落。








无人机视角。




今日景点:
📌察关古桥
📌虹关村
📌理坑(非李坑)
📌清华镇竹安堂伞厂
📌漳村


一早下山前往察关古桥,一路上风景如画。





察关古桥位于察关村,就在虹关村隔壁。察关村 - 2007年被评为中国经典景观村落,由唐朝庐源先锋兵马使詹必胜之子詹之谏(詹初下第九世)于唐僖宗时所建,迄今一千二百余年;是现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巴金先生的好友詹剑锋先生故里。



村中房屋部分为清代建筑,风格各具特色,村中小巷均铺青石。主要景观有察关水口,徽饶古道,詹氏宗祠,崇俭堂,关帝庙,前山森林自然保护片区等。


虹关古村建于南宋,有“吴楚锁钥无双地,徽饶古道第一关”之称。村头溪畔,兀然屹立着一棵古樟,树龄有1000余年,树高26.1米,直径3.4米,冠幅达三亩,气势非凡。有云“下根磅礴达九渊,上枝摇荡凌云烟”,被誉为“江南第一樟”。


虹关村坐落婺源第二高峰——高湖山南端,村庄背枕青山,面临清溪,整个村落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的自然风光之中,达到了房屋群落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的神美意境。


藏于山间的理坑,犹如世外桃源;盘山公路路况不佳,也因此除了写生的学生,几乎看不到游客。



理坑,原名“理源”,是中国历史古村落,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沱川乡,建村于北宋末年。




理坑与李坑是两个不同的地方。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是个美到让人视觉疲劳的地点。






清华镇竹安堂伞厂是个宝藏拍摄点,20元一次畅拍。



不论是拍摄油纸伞制作的人文题材,亦或是人像拍摄,这里全部能Hold住。



可惜遇到阴雨天气,否则晴天光线透过窗子照下来,大片就出来了。



婺源的伞骨主要材料为竹子,伞面材料为油纸,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有驱恶辟邪的象征,而油纸谐音“有子”,圆形伞面亦有圆满吉祥的寓意,加上繁体的“傘”字有五个“人”字,喻多子多孙之义,故东方民间婚礼迎娶中流传着打伞的习俗。



纸伞的结构虽然看似简单,但要制作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用料需非常纯正,精选上等竹木、优质丝绸、皮纸、桐油、柿油等。在制作过程中,共需近30道工序,如削伞骨、锯葫芦、组合伞架、煮晒伞架、装伞键、裱皮纸、伞面题画、修卷伞页、漆桐油、穿饰线、套柄锤和结伞顶等。



制作纸伞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削竹做伞骨、伞柄等,再钻孔、拼架、穿线、串联伞柄和伞头,这样伞架就成型了。竹子需要事先浸泡一段时间,这样可以减少其中所含的糖分,确保竹制伞架经久耐用。因为竹子易遭虫蛀、易发生霉变,所以制作好的伞架还需要经过严格的高温蒸煮,并在太阳下暴晒。



在晒好的伞架上,要先绕3~4圈边线,再用胶裱上五颜六色的棉纸或丝绸,做好伞面。伞面还需涂上桐油,因为桐油可在伞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具有防水、防腐等效果。



如今,这里的油纸伞制作技艺已被列入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傍晚前往漳村,这里因最长板凳桥和众多获奖摄影作品而出名。


漳村,古称漳溪,始建于南宋末年,邑内浙源王姓建村。村庄位于婺源县思口镇,是四省通衢的徽商古埠。


每年洪水过后,村民们要在水上架三十多板,长约五十余米的一座板凳桥,被誉为中国最长板凳桥,并屡屡在国内摄影大赛上获奖,已成为漳村最为有名的旅游形象符号。


今日景点:
📌漳村
📌菊径村
📌瑶里古镇

一早起床拍摄漳村名片之一的捕鱼大叔,最佳拍摄时间应为早晚温差较大河面起雾之时,这次未能赶上,稍有遗憾。




溪流如玉带,青山如列阵,草甸沙洲,板桥樵人,渔夫竹筏,无需任何修饰,就是一幅浑然天成的江南水墨画!




这里适合中长焦拍摄,将板凳桥放入背景。










菊径村始建于宋代初期,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大鄣山乡。整个村庄布局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个典型的山环水绕型村庄,四周高山环绕,一条小溪环绕整个村庄,符合中国的八卦“后山前水”设计,被誉为“中国最圆的村庄”,犹如世外桃源。


无人机视角。


瑶里古镇,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东部,祁门、休宁、婺源、浮梁四县交界处,距离景德镇市区和浮梁县城50千米。



明清商业街是古徽州大道上最为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全长一千多米,分为上街头、中街头、下街头三段。昔日有上百幢店铺鳞次栉比地分布在街道两旁,至今仍保存较好。



无人机视角。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位于昌江区枫树山蟠龙岗,占地83公顷,是集文化博览、陶瓷体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旅游景区。






其主要景点有历代古窑展示区,陶瓷民俗展示区,水岸前街创意休憩区三大景区。2013年4月,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获得“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荣誉称号。














来景德镇当然也要体验一下陶瓷器制作的过程,陶艺吧到处都有,我去的位于雕塑瓷厂。


景德镇周六的上午有出名的乐天市集(位于雕塑瓷厂),全部是创意满满的作品,强烈推荐。陶溪川周六和周日晚上也有市集,也值得一逛。买点心仪的瓷器作为伴手礼,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