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盛京中轴线上的四塔四寺除名称和供奉的佛像不同之外,其建筑规模和造型几乎完全一致。
据碑文记载:盛京四面各建庄严宝寺,每寺大佛一尊,左右佛二尊, 菩萨八尊,天王四位,浮图一座,东为慧灯朗照,名曰永光寺;南为普安众庶,名曰广慈寺;西为虔祝圣寿,名曰延寿寺;北为流通正法,名曰法轮寺。四塔寺象征四大金刚威震四方,护国安民,保国无灾,五福齐来。
乾隆皇帝曾为四寺题写匾额,悬挂在四寺的大殿之上。永光寺为“慈育群灵”,延寿寺为“金粟祥光”,广慈寺为“心宏彼岸”,法轮寺为“金镜周园”。
经过岁月长河的洗礼,如今四塔四寺中的南塔广慈寺相比其它几座塔寺略逊色了些。
东塔建于清代崇德八年(1643年),是历史上沈阳八景之一,名曰:“东塔春耕”。据《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记载:永光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山门三楹。寺东宝塔一座,禅堂僧房二十四间。乾隆皇帝为四寺题写了匾额,悬挂在四寺的大殿之上。永光寺为“慈育群灵”。如今的永光寺是新修建的,香火还不错。
西塔建于崇德五年(1640年),顺治二年完工。根据《盛京通志》所载:“在怀远门外五里,大殿五楹,经堂三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寺西宝塔一座,山门三楹,藏经楼一楹,禅堂、僧房三十间,红墙黄瓦,气势宏伟。”乾隆皇帝为四寺题写了匾额,悬挂在四寺的大殿之上。西塔延寿寺为“金粟祥光”。
西塔是东北三省除朝鲜族自治州、县以外的最大民族聚集区域,西塔商业街有着120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独特的民族风情,西塔街主轴两侧,形成了具有浓郁朝鲜族特色和韩国风情的休闲文化街。
国庆假期,延寿寺没开门,只能隔墙看塔了,多少有点遗憾。
南塔为清初皇太极敕建的环绕盛京城东、西、南、北“四塔四寺”之一塔,始建于清崇德8年(1643年),建成于顺治二年(1645年),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清初四塔每塔的下面都建寺庙一座,塔和寺庙系同时建成,南塔下的寺庙为广慈寺,原有殿堂,据《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记载:广慈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钟鼓楼二座、寺南塔一座、山门三楹……。乾隆皇帝为四寺题写了匾额,悬挂在四寺的大殿之上。南塔广慈寺为“心宏彼岸”。
如今的南塔广慈寺,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多少有点逊色。
北塔建于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癸未仲春,竣工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乙酉仲夏,是当时环绕盛京城东西南北四塔寺之一。乾隆皇帝为四寺题写了匾额,悬挂在四寺的大殿之上。法轮寺为“金镜周园”。北塔法轮寺的名称叫“护国法轮寺”,因其地处盛京城北,故俗称“北塔法轮寺”。他是清初沈阳东西南北四塔寺中,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