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驶在京藏高速上,我在想,是什么驱使我要走350公里路去看一座山呢?原因还真能找出几条:因疫情久居家里,翻看路书时看到这个与众不同的山,心生向往;还有实在是憋坏了,放开旅行限制后更是放飞了自我;但最重要的是想拍摄出更加美丽的照片,这也是我一直埋在心底的愿望。
石条山位于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北6公里的老牛地村,距北京350公里,是我国七大火山岩石柱群之一。这些石柱是火山喷出的岩浆凝结而成的玄武岩石柱,据说在约两亿三千万年前,在海洋深处的海底,因为纬度高海水冷,火山喷发的熔岩被海水迅速冷却,就形成了柱状节理(石条的样子)。
石条山并不高,前段1000米路程是平缓的坡地,临近山顶,巨石突兀而起,似巨人倚危栏、环伺左右。当中巨石列阵,更像武士的铠甲。岩石呈暗红色,微露青底,质地坚硬,敲击发铿锵声。
亿万年的风吹雨打,火山锥体大部分坍塌,并剥蚀严重。在它的周围,一块块巨石散落遍地,有的似轿车大小横亘原野、更多的是呈条石状的石案深嵌土里。
这时,一位当地的登山者饶有兴趣的讲解石条山曾经的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石条山远未出名。山顶一口泉眼流出清澈的泉水,老牛地的村民便到泉边汲水做饭、洗涤衣物。而山体周边共有9个火山溶洞,更是小伙伴们的嬉闹之地。
而山脚下一座军马场,军人们更是在此厉兵秣马,时刻准备保卫祖国。而今,泉水断了、军马场撤销了,留下的只是泉水流过的沟壑和荒芜的军营......
送走热情的登山者,我在思考着石条山的未来。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亘古留下的痕迹会不会因为人类活动而消失,对于走过2.3亿年的石条山还能走多远?
也许,地球跟人类一样,也是一个生命体,只是相较人类的生存方式相差遥远。但是,吐故纳新是人与地球的共同点。
正如眼前的石条山,由亿万年前的海底火山一跃而成为今天的陆地巨石阵。沧海桑田一瞬间、只不过留下多少事,回眸一笑已万年。淡然、坦然......
山雨吹来、乌鹊回环、彩虹飞架、巨石临岸。该下山了,该回到我寄居的那片楼宇。
然而,一对拍婚纱的情侣走来,是那么的清新、喜庆,一扫心中的沉闷。
回首石条山,我们将面对的是自己,而非大自然。
2021年9月1日 任我行于太仆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