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行(3)遵义|茅台镇·遵义会议纪念馆

作者:慕容十八剑 显示图片


🔺【接着上集】2021年7月25日上午,按计划游完了赤水大瀑布之后,乘13点40分“赤水→仁怀”的班车,前往茅台镇。

🔹赤水至茅台没有直达车,只能去仁怀转,赤水至仁怀每天5趟,车票是77元。


🔺车行2.5小时,也就是16点10分,到达仁怀市区,这时,司机会告诉你在哪下车,换乘仁怀9路公交车前往茅台镇。

我和在班车上认识的东北的两个哥们,在仁怀市“国酒南路”下车,然后在经“酒神路”,走到“醉美大道”的“酒都广场”公交站点,等候9路公交车的到来。


🔺不一会儿,9路公交车到了!车上的人挺多,座无虚席。上车后,找个位置站好,便竖起耳朵仔细听报的站名。

第一次去茅台镇,也没做什么攻略,也不知道在哪下车。我仔细琢磨着,去茅台也不想买什么酒,只是“观景”,最好选择距景区近的地方住,这样方便。

我寻思着,来茅台镇,应该在“一九一五广场”站下车,因为,这儿距我要去的“红军过茅台陈列馆”和“四渡赤水纪念碑”都很近。


🔺这是茅台镇旅游景点示意图。


🔺这是茅台镇旅游景点局部放大图。


🔺茅台镇主要景点:1915广场,渡口索道桥,红军渡河纪念碑,四渡赤水纪念塔,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中国酒文化城及杨柳湾古街等。


🔺茅台镇真是个酒的世界,到处都弥漫着美酒的醇香味,估计酒量小的来这里,闻闻就醉了,各种酒业的招牌随处可见!

东北那两位也不知道在哪儿下车了,我是在1915广场下的车。下车之后,就盼望着能有住宿的阿姨们、阿姨夫们和我搭讪,问我住宿不?如果价位差不多,我就从了!

可是,托着行李包往人多的地方转,奇怪了,没有一个人搭理我!难道是因为今天是星期日,房间都爆满了?还是因为我一个人,看上去没啥大油水?


🔺唉!还是用常规的路子找住宿吧!我打开“地图”,搜“周边”,输入“客栈”,结果出来了……哦,我恍然大悟!茅台镇这地方,在街面都是卖酒的,客栈、超市一般都在较偏的旮旯呢!

我一看,从一百元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房间有的是,好位置的贵,便宜的就远,这是规律,茅台也不例外。

我突然发现,有一家名叫“盐帮客栈”的,距我现在位置不远,从“X度”搜单间报价才90元,我又用“X程”搜一下,居然才70元!

我打开导航,正在拿着手机转圈找方向呢,这时,过来一位“小姐姐”,胸前还挂着一个牌牌,写的啥没好意思看,估计是导游?

其实我猜错了,是茅台镇小酒作坊的推销员。她和我聊着她们的酒如何如何好,只是巷子深之类的话术。我也假装显示出有兴趣的样子,我的目的就是让她告诉我怎么去盐帮客栈。

可这个“小姐姐”心眼还是蛮多的,让我加她个微信,言外之意就是加了微信才是“朋友”,那肯定告诉你。我呢,微信都几百人了,也不差她一个,加就加呗。

“小姐姐”指着这个有“神秘茅台”四个大字的上坡石阶路说:最高处就是“盐帮客栈”!


🔺难怪盐帮客栈单间才70元,需要走这么一大截石阶路啊!不过,晚上看茅台夜景,一定很漂亮!

左侧这个石门很有特色,门额刻着“太和号”,两边对联写着“秦商聚茅台,蜀盐走贵州”,想必是个有故事的老字号了!



🔺这个石阶步道,是一个文化景观带,两边还有很多以酒文化民俗为主要内容的石雕艺术。


🔺我拎着行李包边走边看,看他们喝就吃饭,我的肚子也咕咕叫了起来……


🔺这儿有个牌楼,挺气派,上面挂着“杨柳湾”匾额。


🔺在茅台,曾有“酒出茅台镇、香起杨柳湾”的说法,现在这里显得有些冷清。为啥?这里大都是销售酒的店铺,现在这个信息时代,实体经济都开始转移到线上了!


🔺这是什么破导航啊?居然给我导到厕所来了!难道订个客栈还得先去厕所?

这时,里面出来个搞卫生的大姐,我问去盐帮客栈怎么走?她也是指着石拱门说:顺这上去!

冤枉导航了!原来,这儿的楼栋都是建在坡上,这石拱门是前栋楼和后栋楼的便捷通道,一半地方承担着“洗手间”的功能。


🔺上来楼梯,又遇到一个人,我问盐帮客栈怎么走,他指了指那边说:挨着亭子那个店就是!

我走了几十米,四处寻找着亲爱的“亭子”,可是怎么也找不到!突然,我发现就在我身边,醒目地挂着“盐帮客栈”的牌匾,没错就是它!

可是,那人说的亭子呢?接着我一看呐,终于整明白了,这个“风雨长廊”不就是他说的“亭子”嘛?!


🔺盐帮客栈的老板娘人特别好,她说:这些天别处客栈房价都在涨,她没跟风!我想:你没跟风这就对了,要不我就是找一天,也找不到这来!

正说着,有两位客人又找到这来了!起初我正看着老板娘的酒柜藏品,听着客人说话声音有点耳熟,我一看,我们三人相视而笑,真是“无巧不成书”!他们俩就是从赤水一起来茅台镇的那两个东北老乡啊!


🔺这就是我在观景“亭子”拍的照片,下面就是“杨柳湾街”。我觉得还是叫“风雨长廊”好些,的确是观景的好地方。


🔺换个角度在看看……


🔺站在风雨桥上,能看到四渡赤水纪念塔、红军过茅台陈列馆、渡口纪念碑、渡口索道桥、赤水河、1915广场等。


🔺这是夜晚的杨柳湾街。


🔺这是站在观景风雨桥上,看到的茅台镇主要景区。


🔺在茅台镇,最大的广场就是1915广场,你知道为什么叫“1915广场”吗?

这个广场是在2015年建成的,这是纪念茅台酒“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而建的。


🔺“1915广场”以获奖为主线,将酒瓶、奖牌、水景瀑布等相结合,寓意茅台酒历史悠久,醇香绵延,香飘万邦!


🔺广场上这个破碎的酒瓶雕塑,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让我讲给你听——

在1915年,美国在旧金山举办了“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在这次盛会上,我国选送的茅台烧酒远渡重洋送展。

那个时期中国人身着长袍、梳着辩子,被视为“东亚病夫”,况且也不会包装,竟然用土陶罐盛装的茅台酒,根本不受待见!

眼看着展会就要结束了,一位中国代表心生一计,假装失手摔坏了一瓶茅台酒,顿时整个会场酒香四溢,使评委们哈喇子都流出来了!

后来,经过反复品尝,对中国的白酒刮目相看,并一致认定“茅台酒”是世界最好的白酒,于是向茅台酒补发了巴拿马博览会金奖。


🔺在1915广场上,隔着赤水河相望,可以看见对岸的四渡赤水纪念塔、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和渡口纪念碑。


🔺在索道桥北侧,有一座红军四渡赤水的大型群雕。


🔺夜晚的茅台镇,在霓虹灯的映照下,赤水河越发妩媚动人。


🔺国酒之乡,霓虹闪烁。


🔺1915广场的夜晚,是人们休闲的地方。


🔺华灯初上,小城之夜如此温馨。广场音乐时而宛转悠扬,时而高亢激昂,仿佛用斑斓的夜色,向人们诉说着今非昔比。


🔺在茅台镇,你知道这座桥叫什么名吗?有意思的是,在镇内全景图上居然没有这座桥。这大概是“图先桥后”的缘故吧!


🔺于是,这座桥又有了很多名:铁索桥、红色铁索桥、红军桥,红星桥、索道桥……后者是著名媒体一篇新闻稿中用的桥名。


🔺茅台索道桥的位置就是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地方,钢索上面铺着木板,走在桥上,感觉有些微微的晃动。


🔺两边的护栏上都装饰了红色的五角星灯饰,这座桥是跨越赤水河的步行桥,不能通机动车。


🔺对于我和大多数人都有一个误解,以为这座桥是红军四渡赤水走过的桥。其实,当年架设在这里的浮桥早已不见,这座桥是2015年至2016年新建的一座观赏桥。


🔺站在索道桥上看1915广场。


🔺这是在索道桥下拍的。


🔺据说,茅台镇已经有500多家酿酒企业了,酿酒作坊近千家,都是靠赤水河的水,因此,“美酒河”便是赤水河的爱称。


🔺你到茅台镇,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在1915广场、索道桥上及街道车站,都很多年轻人,他们穿着正统,大都是像银行、电信营业厅那种打扮,胸前还挂着身份牌。

见你过来,他们就立刻上来搭讪,问你是哪里来的?是品酒还是旅游等等。接下来帮你拍照,最后就是微信加个好友。我加了好几个了!虽然我是来旅游的,但人家帮你拍照,穿红军服装跟你合影留念,你咋好意思拒绝呢?


🔺索道桥下。


🔺傍晚,我准备去赤水河西岸瞻仰红色景点,眼前这座“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已经闭馆,其它的景点是全天候开放的。


🔺山坡上,很大面积都是主题公园——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纪念园主要由纪念塔、浮雕墙、渡口纪念碑和陈列馆组成。


🔺红军题材的大型浮雕墙。


🔺红军战斗的场景。


🔺军民鱼水情场景。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四渡赤水出奇兵场景。


🔺遵义会议,永放光芒!


🔺西侧山坡上鳞次栉比的楼群,各种茅台酒的招牌特别醒目。


🔺站在纪念园,看赤水河东岸的1915广场和杨柳湾街区。


🔺这次来茅台,一定要到建在朱砂堡山顶上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累也要坚持,加油!


🔺1935年3月,中央红军主力从遵义西进经过仁怀,辗转奋战,迂回制敌,四渡赤水河,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破了国民党妄图围歼红军的计划,从被动转向主动,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为纪念这一伟大胜利,1995年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在当年红军三渡赤水河的茅台渡口朱砂堡的山顶上,修建了这座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塔。


🔺纪念塔高25米,寓意着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塔身由四根巨大的浪形柱代表四次渡河,浪形柱上部悬嵌着不锈钢球,恰似腾空的浪花。塔座为木船造型,寓意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乘风破浪前进。


🔺站在朱砂堡山顶,是瞭望茅台镇的好地方!


🔺天快黑了,下山没走重复路。遇见一雕塑群,是红军领导正在研究渡河的战略。


🔺“毛泽东由此渡河”石碑。


🔺在茅台的第二天早上,也就是7月26日,吃罢早饭后,我本想顺着杨柳湾街去中国酒文化城,路上遇见了昨天“认识”的怀庄酒业的推销员,他说那儿10点才开门营业!

那位推销员很执着地拉我去他们那喝茶。我假装不高兴地说:你们是酿酒的,不请问喝酒,却让我去喝茶?不去!说说笑笑的,俨然一副老朋友模样。

今天行程规划是,在茅台参观“红军长征过茅台陈列馆”之后,下午去遵义……酒文化城我只好不去了,但陈列馆必须得去!

时间还早,上哪儿去转转呢?对了,在赤水市和现在的茅台镇,都没有与赤水河“亲密接触”呢,何不趁陈列馆未开之前,去索道桥下,看看赤水河!


🔺这组雕塑,反映了茅台祖辈人的苦辣酸甜的奋斗史。


🔺有几位起的早的年轻人,在河堤上闲逛。


🔺9点10分了,我得过桥去陈列馆等候参观。


🔺去陈列馆路过“茅台渡口”,这是当年红军大部队,在赤水河搭浮桥完成了“四渡赤水”的“第三渡”!


🔺四渡赤水都在哪儿?一渡赤水是土城渡口,二渡赤水是太平渡渡口,三渡赤水是茅台渡口,四渡赤水是二郎滩渡口。

茅台渡口纪念碑高11.7米,碑身四棱柱形,碑基长方形,青石料构筑,正中为“茅台渡口”四个大字,由书法家陈恒安手书。



🔺9点30分准时开门纳客。安检很严,易燃易爆品禁带,刷身份证,查健康码,带口罩,缺一不可!


🔺进馆大厅是一组雕塑,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集体是胜利的法宝。


🔺运筹帷幄,四渡赤水,摆脱困境,赢得胜利!


🔺我们都是第一排进馆参观的游客,细心地品读每一章节的史料。


🔺油画《遵义会议》,沈尧伊作。沈尧伊,我国著名画家,代表作之一是连环画《地球的红飘带》。


🔺鲁班场战斗的展区。


🔺红军在茅台三渡赤水。


🔺鲁班场的战斗,为红军顺利西渡,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实现四渡赤水总的战略目标,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陈列馆窗外,就是昔日红军长征途中三渡赤水河搭浮桥的地点。


🔺茅台三渡赤水河模拟实景。


🔺三渡赤水,迷惑敌人。


🔺三渡赤水,摆脱强敌。


🔺军民鱼水情,茅台酒也派上了大用途,为伤员消毒去肿。


🔺10点,参观了半个小时就结束了。在索道桥上,回望着渡口纪念碑和陈列馆,心情难以平静,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啊!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


🔺从远处走来一队穿着红军服装的游客,也许他们这样更能体验当一名红军战士是多么自豪啊!


🔺快到11点了,我和盐帮客栈老板娘告辞,她热情的拿出两瓶印着“盐帮客栈”字样的矿泉水塞在我的手里,说天热,在外注意多喝水!说的我好感动。

当我拖着行李包出了门,顺着来时的路走,这时,老板娘又喊住了我,问我是不是去乘公交车回仁怀?她告诉我不用乘9路公交,去上面不远的“野猫沟站”,去等8路公交也可以回仁怀,很方便!


🔺果真如此,几分钟就到了“野猫沟”站了,都是平路,没有上下坡。上了车,我问司机,我要去遵义,咋换乘车?

司机热心地告诉我:你在“羊子丫”站下,然后到对面乘3路公交车到城南客运站。

大约半个小时,公交车语音播报“羊子丫”站到了,我按照司机告诉我的,下车过道等3路公交车,云闪付支付2元,不一会儿,仁怀城南客运站就到了。


🔺到了城南客运站还没完,我还得去遵义忠庄客运站。趁等车间隙,我在看仁怀境内的旅游资源,还是蛮多的!

仁怀到遵义这个区间车多,我坐的是12点40分发车,需要注意的是,候车厅不广播检票,自行掌握发车时间,自己进站上车。


🔺13点55分到了遵义忠庄客运站,这个区间班车运行75分钟。然后,我乘29路公交车去红花岗(云闪付支付2元)。


🔺29路公交车行驶28分钟,到了终点站红花岗站。原来这儿是个“中心地带”啊,好多路的公交车都是再这儿始发的。

这个地方即是公交换乘的枢纽,也像是一个大公园,四周的街路岔道也多!如果你导航去“遵义会议会址”,它能把你导迷糊喽!


🔺我就是跟着“导航”指引,它能给我导到遵义会议陈列馆的后门去,那是出口,我能进去吗?结果是顺着“红军街”从这头走到那头,也没找到“入口”。

突然,我见到一排“红军小战士”,还有“教官”模样的组织者,一看就是“拓展”的。他们一定是去“会址”参观的,有这么多“免费的导游”带路,何乐而不为呢?


🔺我跟着“小红军们”很容易就找到了遵义会议纪念馆的入口。这里游客中心,安检类似机场,很严格,大厅有免费存行李包的房间。


🔺我存好行李包,告诉我五点之前来取。我看了下时间,现在是16点10分,也就是说,给我的参观时间只有50分钟了!

从入口大厅进入院内,有四四方方的院落,有很多的游客,那些“小红军”们,正在听教官的训话。


🔺我转到院落的中心地带,他们集体在毛主席诗词墙前合影留念,从打开到横幅知道,他们是来自六盘水市水城区的学生,来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


🔺看右侧,曾几何时就在我脑海里挥不去擦不掉的“遵义”的画面,活生生地展现在我面前!


🔺这个“遵义”画面,在我少年时代,它同“韶山”、“延安”、“井冈山”不知画过多少遍了,小时候梦想就是要到这些地方,现在看来就差一个“井冈山”还在梦中萦绕了!


🔺这幢两层楼房原来是国民党X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砖木结构。

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就驻在这幢楼里。

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就在楼上小客厅举行。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会址只能看一楼的房间摆设,二楼封闭没开放。


🔺参观的游客只能在门外参观。


🔺这是彭雪枫的住室。


🔺这是参谋人员的住室。


🔺这是彭德怀和杨尚昆的住室。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一局作战办公室,墙上挂着作战地图。


🔺这是厨房,看上去十分简陋。


🔺街面房连接主楼与跨院之间有一座青砖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蓝瓷镶嵌着“慰庐”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笃”二字。


🔺内院现在也成为展厅。


🔺展览专题是《红色通信,光辉足迹》。


🔺保障红军信息联络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红军通信的指战员。


🔺沈尧伊的油画《遵义会议》。


🔺通信在四渡赤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会址广场上,参观者络绎不绝。


🔺遵义会议陈列馆在遵义会议会址东侧,也就是相对游客中心方向。

陈列馆外观上汲取了遵义民居的特色,利用小青瓦坡面顶、圆拱形柱廊等遵义会议会址及周边建筑元素。


🔺步入大厅,也就是续厅,迎面是一排大型的雕塑群。


🔺序厅20位遵义会议参加者的铜像雕塑,他们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秦邦宪;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中央秘书长邓小平;李德和翻译伍修权列席会议。


🔺20座铜像雕塑以一种继往开来、前途广阔、走向胜利的视觉空间围拢在一起,形成主次分明、前后呼应、左右贯通的空间氛围。


🔺续厅墙上的浮雕《长征出发》。


🔺续厅墙上的另一面浮雕《胜利会师》。


🔺遵义会议在整个长征中乃至整个中国近代革命史中起到重要的转折作用。

展出内容以长征为主线,以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转战贵州,出奇制胜;勇往直前,走向胜利;遵义会议,光辉永存等五个部分,突出遵义会议的主题及红军长征转战贵州的史迹。


🔺遵义会议陈列馆展示展出文物、资料1551件,其中原物726件,复制品667件,仿制品158件,展线总长1200多米。


🔺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油画《反围剿的胜利》,郑洪流、崔开玺1978年作。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史料。


🔺利用现有资料和技术,采用油画、雕塑、展板、影像等多种形式,运用三维等身成像、多媒体半景画、电子触摸书籍等先进展陈技术手段进行展示展览。


🔺1934年夏,为筹划红军撤离苏区,成立的“三人团”,博古、李德和周恩来。


🔺油画《我们一定会回来的》,孙立新2007年作。


🔺油画《湘江·1934》,张庆涛2009年作。


🔺中央红军突破乌江天险史料。


🔺强度乌江红军雕塑。


🔺油画《强渡乌江》,魏传义1957年作。


🔺一九三五,光辉足迹。


🔺油画《1935年·遵义》,沈尧伊1997年作。


🔺珍贵详实的史料。


🔺认真学习的学生。


🔺“替红军送消息 红政四!”当时红军的手迹。


🔺保留至今的红军标语口号。


🔺珍贵的文物。


🔺油画《娄山关》,全山石1978年作。


🔺油画《抢夺泸定桥》,李宗津1951年作。


🔺油画《过雪山》,吴作人1951年作。


🔺油画《红军过草地》,张文源1977年作。


🔺油画《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赵域1975年作。


🔺油画《三大主力会师》,赵域1975年作。



🔺遵义纪念公园与遵义会议会址比邻,与红军街、杨柳街相通,是一处免费的公园。


🔺公园具有文化品位和遵义特色,各种造型的雕塑有着厚重的历史氛围,遵义碑林也独具特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有的雕塑很现代。


🔺在公园里,看到了“马踏飞燕”的雕塑,它出土于甘肃武威,怎么在这里呢?


🔺原来,铜马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是中华民族伟大气质的象征。

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遵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所以在这里展示。


🔺这个公园虽然紧邻遵义会议会址,但却很清净。


🔺现在是17点过5分钟,我本打算在遵义住一宿的,不知什么原因,想马上去下一程。


🔺说走就走!我又来到了红花岗枢纽站,上了公交直奔遵义站。我买的D8571次列车,18点35分从遵义上车……


🔺19点32分到达贵阳北站。在东广场对面找了一家宾馆,一个人包间才62元。明天去黔灵山及贵州省博物馆(见贵阳篇),后天早晨出发去安顺……下期织金洞,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