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生活在武汉周边的卫星城市,对这个大得哭的地方还是不甚了了。与武汉的交集多是因为办事或者旅行中转需要,来一次便了解一点,慢慢地增加认识。
不是正规的旅行,却也有玩乐的环节,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记录一下那些散游回忆。
从最近的一次开始:2021年7月到协和医院就医,发现医院旁边就是中山公园。记忆中小学时来过,得空的这个下午再次踏入公园大门,去寻找儿时的记忆————
武汉中山公园位于汉口解放大道旁,始建于二十世纪初,是全国百家历史名园之一。占地32.8万平方米,其中水上面积6万平方米,现已成为集休闲、娱乐、游艺等多项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是武汉闹市中的“绿宝石”。
公园分前、中、后三个景区,前区是中西合璧式的园林景观区。
进南大门不多远就看到武汉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叠石假山:棋盘山。
假山从小就是我的最爱,那边是哪个妖怪的洞府吧,快去打探一番!
造型精巧、高低错落,还有溪、桥、亭、路组合在一起,标准的中式庭院。此时无水,有点遗憾。
东南角无名的六角亭,可以看到后面就是协和医院的主楼。
你有翅膀还要坐骑?
这是2001年用精铜重塑的双龙桥,原桥是钢筋水泥浇筑的,于1938年被日军砸毁。龙首高昂、龙身起伏翻腾状,气势非凡!
双龙造型生动、构思精巧,来往游人都要摸一摸的。
鸟儿在山林间穿来穿去,野趣盎然。
虽然往往酷得只肯给你留下一个背影。
山上还有塔有泉,特别是这个塔,上个世纪假山必备装饰。
有几处叠石还有点狮子林的感觉,下山看介绍,棋盘山原名就叫狮子山。
东北方向的四顾轩,为长方形石混结构,极尽拱券和爱奥尼复合柱的罗马建筑特征,同时又与其周边的规则式花坛共组典型的西式园林风格。
内有两个悬梯,似乎可以上去观景。待我爬到上面发现被锁了。
一百年前的建筑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四面无门无窗,“环顾东西南北观八方美景,历览春夏秋冬赏四季鲜花”,这是园内我最喜欢的一处建筑。
武汉市在本世纪初对中山公园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工程,公园旧貌变新颜,我原本就模糊的记忆愈加找不到北。以上是园林景点:门楼雄姿、棋盘山色、金龙戏水和四顾春色。再来看素春茹冰:
进入圆洞门主要景点就是这个圆池,中间一座假山。此景还是通过圆洞门看更有意境。
绕池一周略觉单调,发现那圆洞门上是一座桥。
在桥上看假山,拉开了距离,美就产生了。
南望四顾轩,它也在远方目送着我。
凝雪亭位于公园前区梅花花坛旁,看名字就知道,冬天最益来此踏雪寻梅。
一个疏于打理的池子。
又一个六角亭名“飘香”,我四处扫了一眼,果然是桂树环抱。得益于苏州园林逛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又增长了不少呢!
继续往北,双层垂花六角的深秀亭矗立于小丘上,是早期重要的人文景观。它最初于1928年拟建国耻亭的旧遗址上建的,正面楹联也是少见的直白:“此亭乃国耻遗址,是处有壮士情怀。”
另一面楹联又是“亭如画”、又是“鸟知春”的浪漫,反而不如那坦荡直白入得我心。
中区是现代化的休闲文化区,有受降堂、张公亭、大型音乐喷泉等,都是靠西部,我一直靠东行走于木林间,那些准备回头再看。
凌霄花藤下的长廊
蓝天下的红薇
还有跟女主人去河边的小狗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下午的光线最适合拍景,但来晚了展览馆就看不成了。下次有机会来补上!
公园里的蝉儿有好几个帮派,这一块儿的“清河帮”叫得最欢,带头大哥不知在哪棵树上,兄弟们这么拼是咋样领导出来的?
过桥后看到园内唯一中式的圆顶亭。
名字极美——枕茵。
枕茵亭南望
亭北是中山公园的后区,步道上布置了遮阴网,多么贴心。
这边为大型生态游乐场,游乐项目达40余项,有我都喜欢的过山车、摩天轮、激流探险、碰碰车等惊险有趣的项目,估计周末的时候人不少。
游乐园东北区域的树林中还藏了一个秀雅的六角亭。
夕阳下的胜游亭,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亭前小路东北端连同心桥
桥上遥望中山公园东门
此桥之所以叫名“同心”,皆是因为桥边的姻缘角。近前随便看看,现在征婚都是啥条件?背后一群正锻炼的小伙和大爷把目光投射了过来。好奇之心你有,别人也有,当你成为别人观察对象的时候,就不那么自然无畏了。
转身,近水看侧面的同心桥,如长虹卧水。
天气太好了,如果不考虑气温的话,天蓝水绿,真是怎么拍都好看。
地图上看到西北角有个“通天桥”,冲着这么霸气的名字我定要见识一下!然而找到它的时候,发现“名不符实”,就是能进出公园的一座小桥。
近前细看又有惊喜,小桥的两侧石栏板上刻着《西游记》的故事。
从猴王出世、花果山到三打白骨精等一幅幅画面生动有趣,边走边看像是在翻小人书。
西线风光
回到公园中部的胜利广场,喷泉估计只有节假日才能看到。
广场中心是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塑像,孩子们围着他俩一圈圈轮滑,时时惊起在地上觅食的白鸽。
广场西边的受降纪念碑是1998年5月21日在张公亭的地下室发现的。
1945年9月18日,由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代表中方接受日本冈部直三郎大将及20万日军投降,当时就在公园内受降堂举行的华中战区受降仪式。
受降堂原为纪念张之洞的张公祠,在此进行了受降仪式后更名为受降堂。如今也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武汉地区重要历史纪念建筑之一。
旁边还有个国史陈列馆,和受降堂一道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继续往南看到一座意大利风格建筑,圆形穹顶气韵不俗,这是始建于1933年的张之洞纪念亭。一层正中门上有“张公亭”字样,两侧楹联“结汝朝南座北景,住余种豆得瓜人。”
环形阶梯可以上去,但是铁门紧锁,不得入内一窥实在遗憾。
张公亭旁的铁索桥通往湖上胜春岛,人走在上面晃晃荡荡,心也悠哉悠哉的。
端庄秀丽的胜春亭,园中的第一佳人。
平湖胜景迷人眼,高阁春光入画图。
其名取自毛泽东诗词里的“胜似春光”。
亭内南望松月轩
继续沿西南行会看到一座大气的重檐桥亭。
映霞亭,原名为“清风别墅”,20世纪30年代初建时是一个由木头建造的四方小亭。
现在是原址原样重建的,全仿木结构。它和前面的胜春亭是园内我最欣赏的两座亭。
也具是赏湖景的佳处。
夕阳里,梦幻静谧,如堕仙境……
最南边还有一座“雨亦奇亭”,据说过去是恋人相约之地,武汉市民的“爱情角”。
此时没别人,一位文艺哥正在玩乐器,我悄悄走过去听了一段,就当他是为我演奏吧!再看一眼湖景,心满意足出园去。
最后到对面的武广去吃点喝点,完美的半天结束!
黑金流沙包
虾仁馄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