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 郑愁予《错误》
2021年的第一段旅程,选择了杭州和洛阳,其实这段踏青之旅,已经在心里计划2年了,19年就在去杭州看江南的草长莺飞,还是去重庆领略山城春色之间犹豫,最终选择去了重庆和恩施,2020年遇到疫情 ,只能呆在家里,这个愿望在今年终于实现,一是去体验江南春色,二是要欣赏洛阳牡丹,为了能赶上洛阳牡丹节的时间,所以选在了3月底出行,这样在4月10号牡丹节开幕时正好在洛阳,虽然有点错过了樱花盛放的时候,但也看到了万花开遍的好景致,是一趟完美的赏花之旅。
其他游记
『楚天不尽吴天远,路遥车疾追秋风』—2020年的第四段旅途之湖北篇
@http://www.mafengwo.cn/i/23363632.html
『楚天不尽吴天远』—2020年的第四段旅途之苏州篇
@http://www.mafengwo.cn/i/21992377.html
甘南 远在 千山 外,九色净土皆仙境—2020年的第三段旅途
@http://www.mafengwo.cn/i/21395692.html
不负山河浩荡,青甘秋色正浓——2020年的第二段旅途
@http://www.mafengwo.cn/i/21352954.html
『浮光掠影津门行』——2020年的第一段旅途
@http://www.mafengwo.cn/i/21331081.html
浪迹天涯的旅途,忽晴忽雨的江湖---2019年的旅行时光
@http://www.mafengwo.cn/i/20354500.html
赤水 丹霞游千瀑,百年古镇见沧桑——三天四夜 赤水 行
@http://www.mafengwo.cn/i/18816430.html
青山一道同风雨——金秋时节,再游 恩施
@http://www.mafengwo.cn/i/18679273.html
“豫见”南太行的山与水(太行大峡谷、万仙山、 云 台山 自由行)
@http://www.mafengwo.cn/i/18627067.html
这次的踏青之旅,地跨浙江、江苏、河南、陕西四省,以杭州、洛阳为重点,同时游览了绍兴、湖州、南京、西安,总共行程20天。
3月27日: 出发,火车
3月28日: 抵杭州,宿西湖
3月29日: 宝石山-断桥-白堤-孤山-曲院风荷-苏堤-太子湾公园-河坊街-南宋御街,宿河坊街
3月30日: 飞来峰-灵隐寺-法喜寺-永福寺,宿河坊街
3月31日: 西溪湿地公园-河渚街-蒋村-武林广场,宿河坊街
4月1日:小河直街-伞博物馆-拱宸桥,赴绍兴,游仓桥直街-八字桥,宿绍兴仓桥直街
4月2日: 东湖-鲁迅故里,宿绍兴仓桥直街
4月3日: 书圣故里-绍兴博物馆,赴湖州,游月亮湾夜景,宿湖州
4月4日: 南浔古镇-衣裳街,宿湖州
4月5日: 莲花庄,赴南京,宿南京
4月6日:南京博物院-明故宫-鸡鸣寺-夫子庙-瞻园-老门东-秦淮河,宿南京
4月7日: 新街口,赴洛阳 ,宿火车
4月8日: 王城公园-龙门石窟-洛阳古街,宿洛阳
4月9日:龙潭大峡谷,宿洛阳
4月10日:黛眉山,宿洛阳
4月11日:老君山,宿洛阳
4月12日:少林寺,宿洛阳
4月13日:赴西安,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宿西安
4月14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北广场,火车返程
4月15日:到家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杭州,第一次来杭州是多年前,纯路过,简单的在街上转了转;第二次来杭州是18年的夏天,游览了西湖北山路、岳王庙、小瀛洲、三潭映月、花港观鱼和九溪烟树;这次计划多住几日深游杭城,算上第一天傍晚到达,我们几乎在杭州住了五天四晚,按照我们的规划是:
第一天环游西湖,赏: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第二天徒步寺庙,看:香鼎红尘,山寺桃花
第三天畅玩西溪,观:绿肥红瘦,海棠依旧
第四天闲逛运河,品:丽采横空,繁华故都
经过几天杭城之行,我发现我太喜欢杭州了,在这座城市里,现代与古朴,摩登与典雅、人间烟火和湖光山色,如此自然和谐的融合在一起,让人感觉有无限趣味,又舒服惬意。
说实话,这几年去了不少名山大川,见识了很多奇山异水,杭州的风光,无论西湖还是西溪,都算不上是特别让人惊艳的景色,但在这个“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仲春季节,你来到杭州的话,西子湖畔的碧水春韵,西溪湿地的芳草连天,灵隐寺旁的山寺桃花,都和春天完美的搭配在一起,此时此刻,杭州的景色就变成了人间绝品。
除了无敌的春色,经济发达的杭州,在城市建设上也很棒,古朴与现代兼顾的城市规划,方便市民的城市设施,充满绿茵的城市绿化;尽显人文气息的特色小店,体现江南风情的各色美食,追求精致精细的生活态度,让这座城市里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舒适的生活方式。杭州,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
不知怎么赞叹杭州的美,可能只有柳永才能写出杭州之韵味吧。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柳永 《望海潮·东南形胜》
我们是坐火车去往杭州的,二十多个小时的旅程中,晚上接到了白同学的电话。问我去杭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原来他们夫妻正在杭州,回答她我们正在去杭州的车上,明晚到达见面,一起游玩杭州,可惜同学夫妻已经来了几天,只能再呆2天了,明天他们去乌镇,相约看看后天能不能一起玩。
经过一宿的火车,在第二天的下午5点多到达杭州。为了能看到西湖落日的景色。我们出站之后,坐地铁直奔西湖边。可惜只差了一步,太阳已经落山了,但也还不错的是,看到了落日后满天的彩霞,静静的湖面反射着金红色的余辉,随着水波的荡漾,好像金光就要跳出水面。
西湖夜景
我们预定的是西湖边的华侨饭店,这家饭店距离西湖只隔着一条马路,距离我们看日落的湖边也就二、三十米。看完西湖的落日, 我们办理住宿,和白同学联系,他们正和同伴吃饭,明天计划要去扬州游玩了,遗憾的错过了一次和同学在杭州聚会、同游的机会。
简单洗涮一番,天色已经黑了,错过了拍摄夜景的魅蓝时刻,我们先去品尝盼望已久的杭帮菜,等吃完晚饭出来,夜色更深,一路顺着湖边散步,西湖的夜色,映衬着璀璨的灯光,有着别样的宁静和美丽。
顺着西湖慢慢前行,华侨饭店的下一个路口就是热闹的银泰城,我们过去时正在举办澳门旅游推广节,介绍澳门的名胜和热闹所在,以及如何去澳门旅行。
还有专程从澳门运来的赛车。
第一次见到F1哦!
亮丽的银泰in77。
第二天我们的计划是徒步环游西湖,因为今晚我们预定了河坊街的住宿,准备体验一次住在老街坊的感觉,所以吃完早饭,我们把行李寄存在酒店前台,轻装上阵。
从华侨饭店出发,伴着清晨的鸟鸣,徒步顺着湖边而行,远远就看到隔着湖面的断桥和宝石山,二十分钟就到了断桥,
上宝石山的路,就从断桥的丁字路口过马路,往西湖相反的方向走三、五十米,就到了宝石山一弄,从这条路就可以登山了。当时我们没看到宝石山一弄的路牌,到处问人那条是上山的路,有人说从这里上山,有人说从那里开始上山,整得我们晕乎乎的,来回走了不少冤枉路,其实他们说的都对,上宝石山的路不止一条的。
其实宝石山一弄就在这个“望湖楼”的正后方
从登山的步道上回看断桥,像一副剪映国画,可惜中间有一棵树影响画面的完整感。
【宝石山】
宝石山位于北里湖北岸,山体呈赭红色,在日光映照下,如流霞缤纷,熠熠闪光,似翡翠玛瑙一般,因此取名宝石山。西湖新十景评选中,被命名为:宝石流霞;。 宝石山海拔只有80米,半个小时可登上狮子峰,在这里可以直面西湖断桥白堤的全景。
古朴老旧的别墅、小巷和牌坊,更展示出杭城的历史底蕴。
山虽不高,但景色不错。
一路攀爬,走走看看,来到了保俶塔小广场。
登上宝石山,这里是俯瞰西湖的最佳地点之一,整个湖面尽收眼底,断桥和白堤正在脚下。
白堤玉带,明镜一片,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杭州非常出名的书店纯真年代,就在宝石山半山腰,在这如画风景里看看书,稍事休息,这就是最惬意的杭州生活方式吧!
上山时没有走宝石山一弄,下山时我们从这里走过,一路无人,只是偶见一两个路边小店,媳妇超爱这种幽静无比的感觉。
从宝石山上下来,我们又重新踏上断桥。
【断桥】
我觉的断桥和白堤应该是一体的,西湖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断桥残雪”就是位于白堤的一端,断桥位于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点上,一端跨着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
断桥绝对算的上是西湖最热门的景点,没有之一。以至于人们经常调侃:断桥是被人踩断的。
走过断桥,踏上白堤,更感受到这里的春天如此浓烈。
【白堤】
白堤原名“白沙堤”,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长约2里。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白堤横亘湖上,把西湖划分为外湖和里湖,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云:“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称为白堤。
白堤道路两边种着整齐的杨柳和桃树,垂柳依依,桃花怒放,抬眼便是西湖美景,好一片桃红柳绿的春韵。
一路之上,春光明媚,沿途的桃花开满枝头,远观宝石山、保俶塔,湖光山色相映成辉。
蓝天,绿水,红花,垂柳,走在这条路上,感觉春天就在身边,自己也融入到春天里。
白堤尽头,邻近平湖秋月的地方,湖面如镜,倒影着绿树红花,亭台楼阁点缀其中,这张图片是我最满意的。
走过白堤就来到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为一片狭长的沿湖园林,是西湖赏月的最佳场所。背靠孤山,面临西湖外湖,平湖秋月的景观沿湖一排敞开,包括御碑亭、水面平台、四面厅、八角亭、湖天一碧楼等建筑。
水波不兴,游船悠悠,好一片岁月静好。
康熙三十八年将这里原有的龙王堂改为御书楼,楼前悬挂着康熙御题的“平湖秋月”匾额。
顺着沿湖的大道,一路走走停停,去往孤山公园。
今天是周一,博物馆没有开放,遗憾的错过了。
来到孤山公园,开始爬今天的第二座小山。
【孤山】
孤山是西湖北面的天然岛屿,岛不大,拥有众多历史古迹,有雕塑、博物馆和纪念馆,堪称西湖人文景观最集中的地方,在岛上不仅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能赏西湖美景,几乎每天都有新人在这里拍婚纱照。·北宋诗人林逋曾在这里的放鹤亭隐居,他终身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每年冬春之交仍能看到一小片盛开的梅花
西湖天下景,好霸气的名字。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楼外楼。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西泠印社坐落于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南接外西湖。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一层叠一层,井然有序,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 建筑繁多,且充满人文气息。著名的有观乐楼(吴昌硕纪念馆)、石交亭、剔藓亭、题襟馆等建筑。山上有间石室收藏有东汉“汉三老石碑”,山顶还有一座华严经塔,是印社的标志性建筑。
很喜欢西泠印社的建筑和感觉,以石质为主体的建筑依山而建,与山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西泠印社走过了百年风风雨雨,经历了房屋回收、侵略炮火、十年浩劫的磨难,每一次都靠先贤大家的努力而存活了下来。现在的所谓文人学者,是否还能够如西泠印社的先辈们那样,痴迷于一件对个人而言毫无益处的事情,继续守望这百年的文化孤岛。
游览完西泠印社,继续前行就要离开孤山了。
孤山前往北山路的时候,路过有英雄美人之称的苏小小墓和武松墓。
一路游玩,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岳王庙前,上一次的杭州之旅,已经游览过岳飞庙,所以这次也没进入。在去曲院风荷前,吃了杭州出名的咬不得高祖生煎,点了虾仁和鲜肉的,解决了午餐,味道很不错。
吃完午饭,我们来到曲院风荷,上次游玩正是夏季的十里荷花,可惜时间有限,只在边缘看了看,没有进入曲院风荷的深处,这次我和媳妇准备走遍这里。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侧,岳王庙前面。南宋时,此有一座官家酿酒的作坊,取金沙涧的溪水造曲酒,闻名国内。附近的池塘种有菱荷,每当夏日风起,酒香荷香沁人心脾,因名“曲院风荷”。
但是如果你认为曲院风荷的美景只在于夏天,那绝对是错误的。曲院风荷的春天同样美不胜收,湖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人从桥上穿行,春意盎然间,它就像是一个秘境,人少景美。
照片中的这座小桥,回来整理照片时,越看越熟悉。后来发现原来是我手机一直用着的屏保。
这是印象西湖实景演出使用的建筑,静静地伫立在春水上。
虽然我们在春天来到这里,没有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荷花,但平静的湖面、典雅的亭台楼阁,依然让我们流连忘返。
从曲院风荷跨过小桥,来到苏堤之上,在这样的春天来到苏堤,怎么能够只看一眼就走,于是我们开始了漫步苏堤,徒步走完了2公里的苏堤。
【苏堤春晓】
苏堤是西湖唯一连接南线和北线的通道,由于贯穿西湖南北,所以可以看到整个西湖水域,所以苏堤具备看西湖最完美的视野,为了纪念苏轼对于西湖的贡献,故命名为“苏堤”,是西湖最热门的景点之一,因春景迷人,被称为“苏堤春晓”,是西湖十景之首。全长近3公里,由南向北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座石桥,压堤桥适合观赏西湖全景,桥南的御碑亭立有康熙皇帝题写的“苏堤春晓”碑刻。
漫步春日的苏堤,六桥烟柳笼纱,路边百花齐放,几声莺啼,绿柳如烟,红桃如雾,全堤红翠间错,生机盎然,这是对江南春天的最佳注释。
遥看湖边诸山,重峦叠嶂,满目苍翠,东望外湖,视野广阔,湖中胜景如画卷般展开。
湖光山色,春色如许。
在苏堤上远眺雷峰塔,有碧桃相伴,更显春光如画。
途中经过花港观鱼,因为18年来杭州的时候,在花港观鱼玩过好长的时间,所以这次并没有进去观赏。
全程徒步苏堤,终于到了尽头,路程有些长啊!
苏堤对面就是太子湾公园,我已经提前微信上预定了太子湾公园的门票,正是观赏郁金香的季节。人非常的多,公园为了疏导人流,分成了好几个单独的进、出口,我们顺着马路。找到了一个进口,但这个不是太子湾的正门,也就没有打卡。
【太子湾公园】
太子湾公园位于西湖的西南角,一个充满浪漫情怀的公园,这里属春天的郁金香最为出名,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公园内几十万朵郁金香、樱花和花信子百花齐放,分外美丽,公园中部的琵琶洲和翡翠园都各有特色,在这里,总能看到不少拍婚纱照的新人和约会的情侣,让整个公园充满了浪漫气息。
成片的郁金香含苞待放,芬芳中透露出一丝高贵,有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之意。郁金香的花语是爱和祝福,这里的郁金香成千上万,红色、黄色、粉色、紫色各式各样,对于爱拍照的小姐姐来说,这里绝对令人心动不已,以郁金香花田为背景,以青青草坪为衬托,随手一拍便是行走的大片。
我以前看到图片上的郁金香都是黄色和红色。在这里才发现,原来郁金香这么多品种和颜色。
0
花开如海,游人如织。
与郁金香花海相配的荷兰风车!很是应景。
别的樱花都已经开败了,这里居然还残存几株盛开的樱花。
欣赏完太子湾公园,已经走了差不多十个小时,我们俩都很累了,于是改骑共享单车,完成剩下的环西湖之旅。顺着西湖边骑行,春意满眼,春风拂面,途经西湖十景之一的l柳浪闻莺,公园里不让骑行,没法下车,只在单车上遥看柳浪闻莺。徒步加上骑行,完成了今天的西湖环行,回到了起点华侨饭店,取上行李,又骑行到河坊街预定的青旅民宿。
【河坊街】
河坊街位于吴山脚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街。它曾是古代都城杭州的“皇城根儿”,更是南宋的文化中心和经贸中心。改建后的河坊街展现了清末民初风貌,这里特色小吃、古玩字画、商铺云集,老字号、杭州特色各类店铺约有百余家,是目前最能够体现杭州历史文化风貌的街道之一。
河坊街与南宋御街两条被人们所熟知的杭城老街,就在它们边上还隐藏着另外一条老街,因为钱塘第一井而得名的“大井巷”。平日里河坊街和南宋御街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井巷却像是一个孤僻的孩子躲在角落,少有人问津,而我们所住的民宿:荷方小院,就在大井巷内。
入住民宿,放下行李后,稍事休息后,我们开始游览河坊街,我们入住的民宿隔壁,就是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胡庆余堂,隔着百年的时光,居然和这样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成了邻居。来来来,先去邻居胡雪岩家串串门吧!
想想胡雪岩当年的叱咤风云和惨淡结局,更感叹到如今的繁华落尽,只有胡庆余堂和旧居留了下来,作为那段历史的最后记录者。
古香古色的河坊街很是漂亮,仲春季节的游客并不太多,我们在街上随意的转着,体会着悠闲的时光。
随着天色渐晚,华灯初放,商铺里亮起了璀璨的灯火,今天赶上了落日后的魅蓝时刻,夜景中天空深邃的幽蓝很是漂亮。
今天我预定了河坊街一家很出名的私房菜馆,名字叫做初禾,味道虽好,就是挺贵啊。吃完晚餐,转着转着就到了南宋御街,原来河坊街和南宋御街是紧紧相邻在一起的。
【南宋御街】
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铺设的一条主要街道。《咸淳临安志》等文献记载,铺设南宋御街一共使用了一万多块石板,但此前的考古发掘却只发现过香糕砖。御街南起皇城北门和宁门(今万松岭和凤凰山脚路交叉口)外,经朝天门(今鼓楼)、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观桥(今贯桥)到今凤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带,是南宋临安城的中轴线。
现在的南宋御街建成了一片设施完善的商业步行街,街上的店铺众多,有古色古香的百年老店,有清秀典雅的网红打卡店,街道两旁分别有一条活水池,有着江南小桥流水的特色,每个街口还有不同的牌坊,彰显着南宋老街的韵味。
街上的建筑古香古色,有特别多卖丝绸和唐装的店铺,但路上游人寥寥,有一种清冷孤高的感觉,和热闹的河坊街比起来,我简直怀疑这里是不是商业街了
转完南宋御街,我们返回所住的大井巷,再往杭州九墙和鼓楼而去。
杭州九墙,是雕塑家们复原杭州老城样子的作品。
我好像听到从童年的小巷中传来阵阵的车铃声
夜幕下的鼓楼很是热闹
在深深的夜色中,结束了在杭州的第二天。
第三天的计划是游玩灵隐寺和法喜寺,因为行程并不多,早晨睡到自然醒,从民宿出来,又转了转大井巷和河坊街。
今天是阴天,细雨时有时无,清晨安静的清河坊有种烟雨江南的清新感觉,微凉的春风在身边抚过,一股新鲜而又芳香的空气扑面而来,这就是雨后的味道。
在鼓楼对面看到了一个现代风格的基督教堂——鼓楼堂,看来今天的行程就是和宗教有缘啊!教堂门口的信徒大姐热情的接待我们,一路跟在我们身边传教,在大姐们喋喋不休的传教声中参观了鼓楼堂,教堂是新建的。无论从外观上,还是内部装修上都很现代,要不是高高悬挂的十字架,我都不一定认为是教堂。内部精致的装修,别具匠心的光源灯饰设计,显得尤其美丽,随手一拍都是漂亮的照片。唯一的让我遗憾的是,旁边跟着一步不离的大姐们,还得假装礼貌的听她们布道宣讲。
认真宣讲布道的大姐们,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愿我们也有一天找到心中单纯而虔诚的信仰。
离开教堂,坐公共汽车前往灵隐寺景区。
到达灵隐景区寺的时候,天上飘起了蒙蒙的细雨。
咫尺西天,希望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佛教一样的宁静与坦然。
灵隐寺和飞来峰是一个景区大门,先需要买飞来峰的票才可以进入。这就是灵隐飞来峰的大门,很是古朴,这棵古树衬托下更显优雅宁静。
【飞来峰】
飞来峰意思是飞来之石,又名灵鹫峰,山峰形态清奇,婉约动人,四面凌空,视野十分开阔,西看七峰雄姿,东眺玉屏峰石景,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飞来峰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如龙泓洞、玉乳洞、射旭洞、呼猿洞等,洞洞有来历,极富传奇色彩。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仿佛是一座石质动物园。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相传此石原在蓬莱仙境,八仙之一铁拐李喝醉酒飞起一脚,就落在了这里。飞来峰山高168米,山体由石灰岩构成。
自由行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己掌握时间,所以我们照了一张景区的地图,按着地图所示的标识,要把飞来峰的每一个景点都玩一遍。
这个“玉液幽兰”我们找了好半天,可惜还关着门。
进入灵隐寺大门时看到游人非常多,但观赏飞来峰的游客并不显得很多。一路慢慢悠悠的在各个石窟之间游览。体会到古人的虔诚和石雕的精美。资料显示飞来峰上有345尊较为完整的佛教题材造像,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石窟造像群。
爬上峰顶,看怪石嶙峋
这尊弥勒佛雕刻的美轮美奂,神情怡然,是我觉得最传神的时刻。
【灵隐寺】
灵隐寺又称云林禅寺,它毗邻西湖,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和中国十大古刹之一,留存着各朝代众多精美文物。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所题,寺内宝物汇集。灵隐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济公殿、华严阁、大悲楼、方丈楼等建筑构成。这里还是济公的出家地,据说求愿很灵验,每天来礼佛祈福的香客络绎不绝。
进入灵隐寺,需要单独再买票,不愧为是江南名刹,信徒和游人非常多,绵绵雨雾之中香烟缭绕,既有佛家的宁静清幽,又红尘的烟火气息。
灵隐寺依山而建,层层叠叠,我们顺着山势进入一个一个的大殿参观。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济公殿,传说中的济公故事很多,是一个很接地气的佛家罗汉。
蒙蒙细雨中,翠绿的植被和黄色的主体建筑如此的养眼。
这个是500罗汉堂,里面真的有500个罗汉的雕塑,进去之后,感觉身处在罗汉群中,很是震撼。按照规矩,不在大殿里照佛像,所以,我只在外面照了几张照片。
灵隐寺两石塔,为北宋留存至今最古老的石塔,从塔上仿佛看到了岁月的沧桑。
购买的门票中除了名气最大的灵隐寺,还包括永福禅寺和韬光寺,从灵隐寺顺着道路往前走不远,就来到了永福禅寺,没想到这个原本不在计划里的寺院,是今天我俩觉得最漂亮的寺庙。另外永福寺前的素包子味道也超好。
【永福寺】
永福寺位于灵隐之西约一华里处的石笋峰下,自东晋慧理禅师开山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据清康熙年间《杭州府志》卷三十二《寺观》载,永福寺座落于飞来峰呼猿洞对面的形胜山下,旧分上下两寺,与下天竺(旧称翻经院)等寺一样,同为慧理禅师开山创建。
永福寺掩映在浩瀚竹林和幽深的树林之间,一条小溪潺潺相伴,曲径深处自有一个清净世界所在。若天气好,在大雄宝殿前的看台上还可以远眺西湖。
虽说是一个寺院,但永福禅寺包括九个独立的小院落,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园林,顺着山路和一个个佛院走来,每一处院落的布置都别具匠心。如果把佛堂换成一个普通的古坊。那么这就是一个个的园林啊!
寺里居然还有一片茶园,去的时候,因为正是清明节前,看到小姑娘冒雨还在采茶,这应该是最正宗,最天然的明前绿茶。
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无论走到哪个禅院,都能看到芬芳的桃花和嫩绿的枝芽,点缀着古朴庄重的佛堂,充满了勃勃生机。
一路之上山花遍开,这是怎样的神仙景致啊!
从永福寺出来,因为韬光寺还在更高的山上,而今天我们的计划还有天竺三寺之一的法喜寺,所以我放弃了游览韬光寺。
导航了一下。去往法喜寺可以从永福寺直接徒步过去,大约两三公里。 如要坐公车,还得从原路返回到灵隐飞来峰的大门,距离也不近。问媳妇累不累?她已经被今天意料之外的永福寺美景振奋到了,兴致勃勃的忘记了疲劳。于是我们决定徒步去往法喜寺。
向门口保安小哥问了问大概的方向,我们跟着手机导航,去往法喜寺,没想到这一路的徒步,又遇到了今天的第二个惊喜之处。
这一条3km的路上,几乎没有游人,先是漫游高端古朴的法云安缦,再穿过竹林,路过茶园,经过佛学院,遇见古寺;一路上翠竹、桃花相映,身边茶园在雨雾中隐现,悠悠小路好似要洗去红尘烦忧,所以我把这段路称为礼佛路。
先是顺着法云径来到法云安缦。
法云安缦原先是一个叫“法云村”的古村落。买下小村子后,安缦把整个村子改建成一间间酒店客房,原来的茶场都被很好的保存下来。整个法云安缦的设计概念为“18世纪的中国村落”,尽量保持了杭州原始村落的木头及砖瓦结构,房间以不同的形式遍布于整个小村庄中,几乎所有的42套客房都不准备电视,房间内整体的灯光都比较暗,只在必须用到照明的地方才会使用,在这里,灯的功能被退回到18世纪中国村落的蜡烛时代。
杭州佛学院
走过平路,开始沿着台阶上天喜山,山并不高 ,幽深的山路上,遇见千年古刹,虽然大门紧闭不对外开放。但更有“空山闻鸟鸣,山中寻西天”的意境啊!
中印庵是西域僧人千岁宝掌禅师于隋开皇年间所创,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顺着下山的石阶旁边,法喜寺的黄色围墙也随着山势错落,充满了古意禅风。
【法喜寺】
杭州天竺山有著名三寺,时称“天竺三寺”(通称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均系杭州古代名刹。下天竺创建最早,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六十馀年,创建最晚的上天竺寺也有千年历史。乾隆命名上、中、下三竺为“法喜寺”、“法净寺”、“法镜寺”,并亲题寺额。天竺三寺历史相近,地域毗近,教观相同,兴衰与共,历史上被誉为“天竺佛国”。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来法喜寺的年轻人比较多。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法喜寺的御守(护身符)特别可爱,很受年轻人的喜欢;二是据说法喜寺是求姻缘最灵的地方。
此外这里供奉着张国荣的牌位,在大雄宝殿右手边的地藏殿,这是法喜寺专门供放牌位的地方,张国荣的牌位也安放于此。
法喜寺也是依山而建的寺庙,和灵隐寺相比,它的山势更加陡峭,所以寺庙的各个大店之间层层叠叠的很是壮观。
上到寺庙的最高处俯瞰整个寺庙,黄墙黛瓦遮蔽了下山的通道,层层叠叠,远山苍翠幽深。
游览完法喜寺。我们要去武林夜市去吃小龙虾,导航发现,居然大名鼎鼎的1314路汽车经过这里。顺着山路找到车站,终于等到了1314路,都没来得及好好拍一张,车就到了,只能抓紧上车。
坐上汽车,一路盘旋在山路之间,看着幽静的寺庙和山林逐渐远去,重新进入到繁华的都市,感觉这条路犹如人生,有低谷的寂寥,有高潮的繁华,既喜欢热闹的都市,也向往清幽的山林。
吃完小龙虾,再回到河坊街,夜色已深,继续在河坊街逛,今天发现了江南铜店,进去参观一番。
江南铜屋里面的铜制品,美轮美奂,让人惊叹工匠的手艺。
没去登雷峰塔,在这里好好看看吧!
河坊街的夜色依旧美丽璀璨,踏着夜色结束了今天的寺院之旅,到青旅休息。
第四天的计划是游玩西溪湿地,从青旅出来,去汽车站的路上走过南宋御街,遇到这家小小门脸的葱包烩,店面虽小,也是上过《杭州日报》的老店了,就尝尝他家的葱包烩做早点吧!
街上的老建筑有着浓浓的民国风。
今天是来到杭州的第四天了,目标是“杭州三西”中的西溪湿地。
【西溪】
以“一曲溪流一曲烟”闻名的西溪湿地,与西湖、西泠并称为“杭州三西”。·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市区西面,这里环境清幽、水道纵横,是城市中少有的天然湿地,有“杭州之肾”之称。西溪湿地分为东区、西区和福堤景区。
我们选择了福堤景区,因为这里不需要门票,只要从网上预约就可以了,来到景区门口,发现这里正在举办西溪花朝节。
进入景区,水面被绿地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如同散落着的翡翠,游人并不多,我们没有完全按照主路游览,而是见到岔路就顺着幽静的湖面和栈道,深入西溪湿地深处,去感受这一片人间净土的悠然惬意。
到处都是小桥流水。
清幽的水面,古朴的木桥,走在上面也心旷神怡。
远处的白色小屋掩映在林木之间,一片江南秀色。
顺着幽静的小路,走进西溪的深处,四周空无一人,幽静无比,身边芳草连天,春花遍地,我俩在这里开始了自助上午茶,喝着茶水,吃着点心,好好享受了一次独享西溪的恬静生活。
正是春日好时节,沿途开满各式各样的鲜花。
虽然已经过了油菜花的季节,但在西溪湿地里,还有几片油菜花正在开放。
万木逢春,绿水如蓝,架上浮桥一座,恍惚间有人在画中游之感。
横穿了整个景区,我们来到福堤出口。
顺着福堤几分钟后就走到了河渚街。
【河渚街】
河渚是杭州西溪湿地的一处古地名,在西溪湿地国家公园的东北部,主要入口在西溪湿地的福堤。河渚街是游客休闲、购物的场所,展示西溪特有的民俗文化和西溪物产等,街上遍布怀旧情调的酒楼、茶肆、酒吧,渲染着悠闲、古朴、典雅、精粹的西溪文化。整个街区的建筑风格沿着明朝至现代的历史主线,呈现着不同的风格,犹如一个建筑博览园
清幽的古街并不长,游人也不多,踩着石板路慢慢而行,在一家家的店铺里流连。
染坊前的展示
掩映在树丛中的民房倒影在水中,满目的苍翠青翠,好一片江南水乡的优雅宁静。
在古街上,我们找了家饭店,吃了杭州的片儿川,看着店家正在做青团,跟他说了声,老板还专门给我们蒸了两个,也算是清明时节融入到江南的生活中吧。
这大大的“西溪”两个字,是西溪打卡的必来地点,我也蹭热度来了一张。其实这里是西溪龙舟展示馆,可以参观西溪龙舟发展史,并欣赏工匠的龙舟雕刻和龙舟模型制作。
河渚街不长,走到这里,就是河渚街的尽头,接下去就是蒋村了。
【蒋村】
蒋村位于市区西端,东临文新街道,南接留下街道,西靠余杭区五常街道,北隔古运河与三墩镇相望,属杭州市西湖区辖地。
从河渚街转弯没几步就到了水边,蒋村里水道纵横,不时有游船从这里的路过,在碧水里散出一道道涟漪。
在船上的游客,也成为我们眼中的风景。
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在蒋村是随处可见。
在蒋相公祠堂可瞻仰蒋氏三兄弟的赈济扶贫、乐善好施的义举。
有点“门泊东吴万里船”的意境
古朴的石桥我非常喜欢
蒋村里现在几乎都是民宿、饭店和各种创意小店,布置的古香古色,装饰的别具匠心。
这家“西隐”就是一家据说人均消费500左右的高端饭店,在大门口摆一个pose。
悠闲、优雅、幽静,住在这里一定会很惬意吧。
远眺河渚塔。
河渚塔,旧称“杭公塔”,清咸丰年间建于河渚厉杭二公祠内的石塔。现移建河渚街蒋相公祠西侧,我和媳妇登到塔的最高处,远眺西溪胜景,周边的芦荡寺庵、水光山色、繁华街市等尽收眼底,顿生“四时锦簇四时景,八面云开八面风”之慨。
来这面西溪最出名的墙下,摆拍一张。西溪,我是个过客,不是归人。我也想留下,可是臣妾做不到啊!
河道纵横,各式各样的小店点缀其中。
和铜人一起做糕点
顺着水上的栈道和小桥开始返程,一路上随手一拍,都是江南风情大片
返程路过的一条街,这条街开了好多咖啡店和清吧,布置别具匠心,小资气息浓厚。
从西溪出来之后,我们又来到了杭州最繁华的武林广场,这里高楼大厦和商场林立,陪媳妇转了转商场。我们在武林广场没有专门游玩,因为明天计划要从武林广场码头乘坐运河公交游览运河,到时候再在这里好好转一转吧。
等回到青旅,天又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一直到晚上7点多还下个不停,今晚是我们在杭州的最后一顿正餐,怎能凑合,大雨也不能阻止干饭的热情,最后,我们冒雨来到一公里外的银泰城,吃了顿“新白鹿”。
夜雨中的河坊街和大井巷空无一人,有着别样的清冷和宁静,透射出烟雨江南的孤高。
今天是我们在杭州的第五天,也是最后一天,原计划是去武林广场乘坐运河水上公交,抵达拱宸桥后游览桥西直街和小河直街,可是雨一夜未停,一早起来,民宿老板告诉我们,这样的天气水上公交停运。我们就遗憾地错过了乘坐水上公交,进而也没法去武林广场,一场雨,让我们错过了两个地方。
中午已经订好去绍兴的车票,只有一上午的时间游玩杭州了,所以,我们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搭乘前往小河直街的公交。幸运的是,到达小河直街的时候,雨停了。
【小河直街】
小河直街历史街区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的三河交汇处。沿河而建的民居,很多都是民国时期就保存下来的老房子,这些原汁原味的老房子,少有翻修,现如今仍住着不少“老杭州”,生活气息浓厚。一路上有不少咖啡馆、茶吧、麻将馆、面馆,来过杭州,走过小河直街的人,才能真正明白老杭州人的一天,是从清晨的运河边开始的。
清晨的小河直街,安安静静,除了岗亭里值守的保安,只有我们两个人。
网上看的图片中,这个有“小河直街”名字的拐角是拍照的好地方,可惜我去的时候,旁边的店铺正在装修,塑料布挡着很难看。
小街的民房后,运河在静静的流淌。
雨后的小河直街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在这空无一人街道上,我们化身成这片街区的主人,妥妥的当一回运河人家吧!
小河直街15号方曾昌酱园,和“酱”字合影,据说,这里曾是小河地区最大的酱菜厂。
小河直街幽深而细长,沿街静静伫立的古老民房,被布置得优雅得体,充满禅意的宁静。
各式各样的创意小店,在这个雨后的清晨里,大部分紧掩着门扉,只有我们两人的足音回荡在小巷中,揭开这三月的春帷。
古朴的石板路,连井盖也是仿古黄铜色。
运河静静的流淌着,如同千百年来一样,带走岁月的沉淀,带来未来的希望。
离开小河直街,重新踏上对面的马路,好像穿越古老的历史,回归了现代生活一样。顺着宽阔的马路,逐渐步向繁华市井。
接近桥西直街的时候,这一片文化街区中有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刀剑剪博物馆等好几个博物馆。因为时间有限,我们选择的最有特色的中国伞博物馆参观。
【中国伞博物馆】
烟雨江南,衍生出独特的伞文化,伞的审美、伞的诗意和伞的象征意蕴伴随这历史发展的车轮,碾压出一道独特的文化轨迹。中国伞博物馆就收藏了这样一段文化。博物馆介绍了中国为代表的伞文化、伞历史、伞故事、制伞工艺技术以及伞艺术,是世界首创的伞主题博物馆。馆内有多媒体演绎的虚拟雨景、小水雾等作为渲染,整个场馆以白墙灰瓦色调为主。
博物馆建造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布置的也美轮美奂,也不需要门票 ,我们参观时遇见一些小学生在组织参观,这就是生活在大城市们的孩子们的优势啊。
我觉着这样的油纸伞最有意境,让人不禁回忆起戴望舒笔下,那个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的美丽姑娘。
参观完伞博物馆,横穿这片街区,向今天运河旅游的预定终点——拱宸桥进发。去往拱宸桥的路上,就是桥西直街。
【桥西直街】
由运河广场向西过拱宸桥,左转沿运河方向往南走便是桥西直街。这是一条安静的小巷,由石板铺成的小路两旁是明清街坊风格的白墙黛瓦式商铺,其中不乏书店、茶楼、咖啡馆、创意小店,还有几个特色博物馆。边上就是运河,夜晚点起灯来也非常有感觉。
远眺拱宸桥全景。
运河两岸的仿古建筑。
桥西直街和小河直街一样,建的充满着古意,在这一片明清建筑风格的街道之中,小店布置得都是低调典雅的自然风,让人感受到古街的深远与洒脱。因为是近几年开发出的地儿,人还不是很多,安静、凉快。来这里听听河水拍打石坎的声音,慢慢的心情就会平静下来,非常舒服。
如意里,好美丽的一个名字,好幽深的一条街道。
拍了一张媳妇走在如意里的照片,居然有种孤寂的感觉。
一路玩玩转转,走走停停,来到了拱宸桥头。
拱宸桥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桥长98米,高16米,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宽,而两端桥堍处有12.2米宽。三孔薄墩联拱驼峰桥,边孔净跨11.9米,中孔15.8米,拱券石厚30厘米,采用木桩基础结构,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
上桥,站在千百年来静静伫立在这里的古桥上,仿佛可感受历史如河水滚滚而来,充满古老的沧桑。
运河桥下的镇水石兽,不知叫什么名字。
走过拱宸桥,就到了运河广场,这里保存着一片老建筑,很有古风。
牌坊的后面,可以看到现代的高大建筑,一上午古街小巷的穿行后,又回到现代感十足的都市之中,我们的杭州之行也到达了尾声。
这次来杭州,从第一天的傍晚到达到第五天的中午离开,总共住宿是四晚,我们旅游的习惯是中午凑合一顿,晚上正式干饭,在杭州这个美食繁华之都,怎能错过美食呢!
【美食篇】
第一晚品尝传统杭帮菜。
因为第一晚住在西湖景区,根据大众点评的好评度找了家饭店,整个饭店的味道中规中矩,不能说不好,但也不能说香甜。
龙井虾仁
定胜糕
西湖醋鱼
第二晚品尝杭城私房菜
这家要重点推荐,“初禾”私房菜,很出名的一家私房菜馆,位置就在河坊街旁边,店面很小,大厅也只有5张桌子,据说平时要排队候位的,装修以木质材料为主,布置的雅韵十足,创意菜品加上精致的器皿,把吃饭也营造出一种意境,在这种氛围下,几桌客人都不约而同的轻声细语,连一桌带小孩的三口之家也教导孩子不要影响别人。
东海带鱼炖鸭
第一次见这种吃法,带鱼先油煎,再和鸭肉炖煮,带鱼酥软入味,汤汁鲜美可口。
芦笋藜麦
装盘也很漂亮,主体是翠绿的芦笋,点缀着玫瑰花瓣,五彩缤纷的很有食欲,藜麦和秘制的酱汁拌在一起,有着浓郁的奶香味。
臭豆腐烩东海大虾
煎至焦黄的臭豆腐搭配东海大虾,点缀绿色的豌豆和漂亮的花瓣,浓郁的汤汁散发着诱人的色泽,肥硕的东海大虾,蘸上汤汁更为入味。
我和媳妇还喝好了他家的2013年老白茶,茶汤透亮,味道醇正。
第三晚吃一吃小龙虾。
阿旭·小龙虾海鲜,在武林夜市,我们点的是金汤蒜蓉味道的,做的很不错,从这里我第一次吃到了话梅花生,花生绵软,带着话梅的酸甜清香。
千岛湖螺蛳
金汤蒜蓉小龙虾
第四晚打卡新派杭帮菜。
我们选了河坊街附近的银泰广场的新白鹿,人气爆棚,需要等位的超棒餐厅。
话梅花生
这是来杭州第二次点了,我超爱吃。
东坡肉。
这道菜忘了名字,味道也很赞,特别是超薄的豆油皮,口感细腻软嫩。
蛋黄鸡翅
带着淡淡的咸蛋黄味,可口不腻,商家的推荐招牌菜。
新白鹿不只环境好,口味好,而且价格也很公道,简直是性价比的天花板,糖醋排骨才9元,两人点了好几个菜,吃的都撑了,还没有超过“初禾”一道主菜的钱。
【住宿】
第一晚我们住在西湖边的华侨饭店,建于1959年的老牌国营宾馆,装修虽然有点老旧,但大型饭店的庄重感和安全感让人住的很踏实,最难得的是位置超赞,出门2分钟就到西湖边。
第二天晚上,我们住宿在河坊街的荷方小院,被有着背包客“圣经”美誉的《Lonely Planet》评为杭州最值得推荐的青年旅舍。不到百米就是胡庆馀堂和杭州古城楼——鼓楼。小院是一栋经过修复的中国江南传统建筑,白墙黛瓦,花格窗棂,房屋内的椽梁交错均是典型的江南风格,他家还开着大井咖啡店和隐石中餐厅。
原计划要在杭州住不同的地方,西湖边、河坊街、青芝坞、西溪都要住一宿,去领略不同的景区风光,可是第一天早晨寄存行李,环游西湖一圈,还得拖着劳累的双腿,再回到华侨饭店取上行李,再去往新的住宿地,把我们搞的很疲惫,加上荷方的江南小院风情很漂亮,住的也舒服,我们就没再换地方,在这里连住了三晚。
我们入住的中式小院大床房虽然面积不大,但装修的古香古色,住的很舒服。
他家开的“隐石餐厅”就在隔壁,也是一家比较好的私房菜馆。
在杭州的这几天,真的让我无比留恋,可惜时间有限,我们还有接下去的旅程,第五天的中午,我和媳妇恋恋不舍的离开杭州,奔赴另一个江南名城——绍兴。
在杭州的四季轮回里,已经领略过她春的浪漫和夏的热情,期望下一次,能在桂花飘香的秋天,再遇到杭城的另一种气质。